湘西行记之一漫游橘子洲头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8:54

湘西行记之一漫游橘子洲头散文

一直渴望着来次说走就走的自在独游,却因了各种羁绊而始终未能成行。借单位*之福,这个假期格外的长,而孩子们开学又特别的早,在家窝着看了两天《沈从文小说选》后,突发奇想,何不去沈老的家乡看看,见识一下傩送和翠翠爱情发生的边城?

于是,说做就做,即刻买票出发,飞赴星城长沙,抵达时正值阳光正好的午后,阳光明媚,暖意融融,心情恰如春草浴光般盎然舒展,径直去往橘子洲头而去。

想必每个文青的心中正在或曾经都有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梦,都仰慕和向往过毛**《沁园春·长沙》中的“苍莽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气自信。所以,带着朝圣一般的心情登上了橘子洲头,入目之处,绿意葱茏,桃花芳菲,游人若织,真是“三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水调声长歌未了。掌中杯尽东池晓。”

桃花盛开

河堤杨柳

园中一角

一路行来,太阳西落渐至黄昏,游人渐少,飞鸟渐多,无论行至何处皆闻鸟雀叽叽喳喳的热闹喧哗,特别是竹林中尤甚,原来是到了倦鸟归林、鸟家团聚之时。屏气凝神,在树下守望片刻想要看看是何种鸟儿如此兴奋欢快,鸟儿却似窥破了我的心意,匿身于茂密林叶之中要和我捉捉迷藏,不许得见真容。呵呵,这些调皮的小精灵,也或许它们是在倾诉别后的相思,无暇理会我这个外来者吧?

倦鸟归林

天生方向盲的我原本想要直奔主题去瞻仰毛**雕像和诗词碑,却误入林中深处,一路看花看水看树而过,虽说也颇有乐趣,但无头苍蝇般的东冲西撞却也不是办法,恰好看到有游览车经过,索性买了票跟着游览车线路走。这下终于走上了正途,不多时,就来到了诗词碑,上刻领袖手书的《沁园春·长沙》,就是它给予了橘子洲以赫赫盛名。

《沁园春·长沙》字碑

再乘车往前,就来到了毛**塑像前,青年时的他目光炯炯的望向远方,想必正在豪情万丈的指点江山,胸中燃烧着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情自信!充满敬意的三鞠躬,因为读近代史越多,便越对他充满了崇拜和感激之情,《东方红》里的歌词虽然直白,却形容的非常贴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我们应该永远牢记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毛**塑像

指点江山

到橘子洲头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迷蒙辽阔中,看大江滚滚东去,不由得感概数千古风流人物,能有几人名垂青史堪为楷模?但历史却是由无数平凡中人创造推动而成,吾等虽寂寂无名,但天生我材必有用,浪淘尽,真金闪现,沙粒亦可变珍珠。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往前不放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远眺岳麓山

补记:游览洲头后本拟再细游其余各景点,不意突然大风起,雨点落,未携带雨具,怕淋雨受凉后影响后续行程,于是匆匆而归,略有小遗憾,却也预留了想要再来的期待。

拓展阅读

1、林州林县西芗坪华山嘴

10月21日,我参加了个阳光驴友组织的次活动,登上了林州的几个山峰,林县西芗坪华山嘴,感受其中的强度还是挺大的,第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从个不起眼的小路上,先上了个山,看了看高山平湖的风光,又从山上下来,到条公路上,然后从树林中穿过去,攀登到山顶。其实根本就没有路,都是个朋友,叫老驴的在前面带路,路上用粉笔和红绳做标,我们才找到攀登的路。

从山底望去,山在云雾中,垂直陡峭的山壁,好像就没有路。路都是狭窄的勉强能放得下脚的羊肠小道,路上闯过篇松树林,松树清醒的空气让人精神为震。开始我们没有经验,卷着袖,树枝将我的胳膊和小腿划出了好多道。老驴友提醒我放下衣服。用手护着,这样可以保护身体。爬山途中,我休息了三次,快到山顶的时候,大腿有点抽筋,确实很累,但是也确实很高兴。山中的空气,让我身体感觉很舒服。

到达山顶后,我们看到了北国美好的风光,山下片平湖,围绕着山群,底下片山峰被云彩围绕着,这是十分的美丽。在山顶休息后,我们顺路下山,到个山村,山村中的还有些百姓的生活,从山村日常上下的路上下到的山底,大约用了2个小时,以前的村民上下次山,也确实不容易。

回到家里,感觉最舒服的是自己休息的非常好,直以来的失眠现象彻底消失,精神也非常的快乐,我要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谢群主,老驴和招呼大家的几个热心朋友。

可惜没有相片,下着怕些相片。

2、个人的西朝拜拉卜楞随笔

这是初夏的五月,路过甘南藏族自治州。如果在内地,这个时候已经是花开旺盛的时候,夏天的感觉不时袭来。但五月份的这里却是大雪纷飞,片冰雪世界,白茫茫的草地,悠闲的牦牛,还有躺在路边打着伞遮挡风雪的放牧人。我和同事还只穿着衬衫加薄外套,被这突如起来的高原世界惊呆了,看着车窗外放牧的牧民,依然是厚厚的皮衣裹得严严实实,藏族的毡帽下只露出黝黑的脸庞。路面上的雪虽然被来往的车轮辗压殆尽,没有堆积,但路边草场基本上已经被大雪覆盖,白茫茫片,已经几乎分不清是雪还是羊,仅有白雪中露出丝青草的绿意,才让人知道,这不应该是冬天的季节。

过卓尼、临潭两县后公路直蜿蜒曲折向上,逐渐把草原甩在后边,高山草甸映入眼帘,我这才惊呆,原来这里海波已经较高。得在地理书里有讲到,高山草甸般在三千米以上才有。因没有测量工具,也没有任何准备,仅是因为遭遇岷县大洪水,被迫改道从这里北上兰州,只是知道有这么条路可以到达,却没想到与这样的美景邂逅。中午时分到达合作市区,路上人依旧稀少。稀稀拉拉几个藏民在风雪中匆匆而过,静寂的城市没有沿海都市的繁华,被白色覆盖在这高山云巅,似云似雾的空气环绕着这个属于安静的高原城市。因为急着赶路,所以也没有停留,便从市区外围的国道穿而过,几个小时后绿色渐入眼帘,到临夏的时候,已经春天的景象。因为工作原因,直奔兰州。

到兰州与同事会和,办完事。得以喘息的机会,在同事的建议下,我们计划南下区瞻仰藏传佛教中最著名的格鲁派主寺拉卜楞寺。大早从兰州南上高速出发,沿着来时的路先到临夏,后走国道前往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县。中午时分,到达夏河县城。县城沿着条小河所建,典型的藏族风格建筑和诸多的藏族同胞,感受到了浓厚的藏族气息。来来*穿梭的喇嘛与各地前来参观的客占据了这个小小的县城,各式藏族服饰店铺和餐厅密密麻麻分布在街道两旁。看到这和内地完全不样的特色,才回想起来,这里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主寺,在这里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敬奉佛教的藏族同胞把自己的孩从小送到这里来,学习知识。有*学,也有医学,较为全面的学习,使得这里成为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寺庙位于县城北边,紧挨着县城,由此可见,夏河县应该是因拉卜楞而建的。如果没有来过这里的人,肯定以为寺庙应该是在座深宅大院内,被高大的围墙围起来,深不可测。但这里却恰恰相反,各种殿堂分布在街道的各个角落,看似章乱无序地任意排列。我们也带着颗敬仰和崇敬的心,在各个殿堂里静静走过,跟着藏民起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尼轮,为自己祈祷,希望在佛祖的指点下,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不再为世间的种种而烦恼。六字真言时时刻刻在耳边回响,虽然我不明白它的真实含义,但这种浑厚的声音让我已经抛却世间的痛苦,带着洁净的身躯进入这无比高大的佛教殿堂。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跪拜在佛祖面前,闻着浓浓的酥油灯燃烧的味道,聆听佛祖的教诲。如果我来生转世,我愿做名为佛祖守候点灯的守门人,不再问世间的红尘与杂扰,生长在这高原巅敞开心灵的怀抱,虔诚地诵读六字真言,洗清曾经的罪过。

从拉卜楞的街巷种走出,藏传佛教的祷告声依旧回响在耳边,久久不能离去。在同事的建议下,我们继续向西,下站桑科草原。得来的时候在卓尼、临潭县境内看到过草原,但桑科这种规模和名气的草原还是第次看到,也是第次与亲密接触。从拉卜楞出来,路向西,大约十多公里,便来到桑科草原。开着车在草原里驰骋,虽然没有传说种的那样美丽,没有电视里的那种感觉,但对第次身心融入草原的我,所有的切显得那么新奇。

桑科草原分布在夏河两岸,崎岖不平的草原夹在在两岸的雪山中,河水蜿蜒曲折地静静流淌着,带着高原的冰晶似从远古而来,滋润着夏河沿岸的藏族儿女,六畜兴旺的牧区在这里繁衍生息,若似神圣的殿堂展现在蓝天白云间。藏牛羊穿着厚长的绒毛悠闲地吃着青草,不时回看看我们这些天外来客,却又似乎不在意,回过去,摇着尾巴继续寻找青草的味道。现代化的牧民骑着摩托车来回穿梭,把走远的牛羊赶回原来的地方。在这里,我努力寻找电影里那种骑着高大马,甩着长鞭,在羊群种来回穿梭的场景,可是却迟迟没有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让这高原上的牧民也抛却了原始的面孔,把现代化的装备投入到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过的放牧中。现代与原始的完美结合,让人不由的感叹,这是天人合的完美画卷。停下车,踏进草原,用心聆听这片净土带给我的心旷神怡,绿草的清香迎面而来,大口呼吸这来自神灵的恩赐,放佛置身与仙境中,顿时,所有的烦恼与恩怨,皆被抛弃,我心坦然。

桑科草原还拍过部电影,也算是部比较有名的电影《天下无贼》,里边的特景镜大多在这里拍摄,唯可以寻见踪迹的就是树立在路边的个广告牌,广告牌上有这部电影的介绍和照片。我们下车与其合影,体会现实与虚拟的不样感受。如果不是这块广告牌,我们也许无从得知这里曾经的辉煌。

在夏河县,我们找了家藏族餐馆,品味藏族同袍的饭食。小县城很小,条不宽的街道两旁是两三层高的小楼。我们来到个位于二楼的小餐馆。老板娘很客气的用生硬的普通话欢迎我们的到来。据说藏族几乎都是女人持家劳动,男人除了放牧,其他的活都不干,包括重活脏活都是女人包揽。也许是这样的吧,始终未见男主人的出现。我们点了壶奶茶,和些藏肉包。在藏式酥油味浓郁的餐厅里,坐着我们几个汉族小伙,旁吃饭的藏民不时投来异样的眼光,但却是友好的,慈祥的。

夏河的安宁与慈祥,是在内地从来不可能有的,藏族的淳朴与实在依旧保存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红尘扑扑的都市琉璃永远被排除在这个高原巅的小城外,拉卜楞寺里进出的喇嘛依旧虔诚地诵经念佛,保持这种最原始,最忠诚的面孔,从来不为外界所干扰。唯有夏河水不再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束佛,从高原而来,向东迂回曲折而去,寻找这种古老与现代间的平衡。

3、潮州次旅500字

“旅是真正的知识的伟大源泉”无论去哪旅都受益多多,这次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化古城——潮州。

潮州的化有潮语、潮剧、潮州菜、潮绣、潮州工夫茶、”迎老爷”……还有几处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广济桥、韩公祠、牌坊街等等。

首先我们去了热闹非凡的牌坊街。食物的香气直钻入鼻孔,口水都流下来了,恨不得每个店铺的食物都试遍,不过我还是选择了当地的小吃,因为来到当地就要品尝有特色的东西。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小吃就是牛肉九,非常Q弹,难怪上了春节晚会。

接着我们又去了韩公祠。“韩公祠”是大豪韩愈因得罪皇帝而贬到潮州任职,在任期间为当地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潮州人民为了纪念韩愈而建立的。“韩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倚山临水、环境清幽。祠堂有层殿阁,韩祠面宽187米,祠体正墙壁用坚实的水磨青砖砌筑。展览馆里让我印深刻是他的经典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将鞭策着我不断进步,不能虚度光阴。

最后我们来到了与赵州桥齐名的广济桥。广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建于南宋,全长518米,共有20个桥墩。这座桥就像条青龙横跨在江上,与别的桥不太样,因为它中间是用18只木船连成的,原本连接船的两个桥墩上都各有用铁造的牛,但是由于有次发洪水,把边的牛给冲掉了,所以就没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古桥的整体美,在每个细节处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独具匠心的巧妙设计。广济桥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桥

这次旅不仅有很多吃的,而且很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点击查看更多湘西行记之一漫游橘子洲头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can.com/articles/201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