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风光有关的古诗词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2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5、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7、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0、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3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3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影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3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迎凉有感》
3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望湖楼醉书》
拓展阅读
1、有关风的古诗10首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剩喜秋风起,空庭老树间。
夜凉瞻北斗,晨爽对南山。
□□黄花近,今年白羽閒。
未妨缺耕敛,尚觉老躯顽。
秋风·秋风本自佳
朝代:宋朝|作者:张镃
秋风本自佳,岂直令人悲。
连宵天上送好月,我病偶失登楼时。
长安城中少人咏,风月似厌空相随。
凌晨吹云满虚际,却向山头移雨至。
老夫识破不生愁,黄叶阶前从委地。
人生三万六千日,何苦区区论得失。
定将印绶弃掷归南湖,秋风与我还相娱。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朝代:唐朝|作者:李咸用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
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
秋日东风
朝代:宋朝|作者:舒岳祥
旧雨黄鱼簄,新霜紫蟹{上竹下脯}。
吾生了朝夕,何事忆江湖。
春风曲
朝代:唐朝|作者:齐己
春风有何情,旦暮来林园。不问桃李主,吹落红无言。
春风谣
朝代:元朝|作者:仇远
春风吹柳枝,柳枝拂短墙。
春风吹桃叶,桃叶浮烟江。
春风薄情不可当,鸣鸠乳燕相颉颃。
春日长,春夜短,
雪花扑帐春不暖。
秋风歌
朝代:宋朝|作者:曹勋
萧萧兮寂寥,劳心兮忉忉。
交河水冷胡马骑,良人万时从*姚。
罗衣宽尽慵梳掠,翡翠无光香自消。
朝代:宋朝|作者:刘克庄
黄叶萧萧忽满街,独骑瘦马豫章台。
莫将宋玉心中事,吹向潘郎鬓畔来。
殢人娇·二月春风
词牌名:殢人娇|朝代:宋朝|作者:晏殊
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罗巾掩泪,任粉痕沾污。争奈向、千留万留不住。
玉酒频倾,宿眉愁聚。空肠断、宝筝弦柱。人间后会,又不知何处。魂梦里、也须时时飞去。
2、有关元旦节的古诗词
元旦新门神到任
朝代:清朝|作者:郑用锡
头衔初换喜新迁,印绶长披玉阙前。从此门前无狗盗,劳他锁钥管年年。
元旦二首·傍城山曲处
朝代:宋朝|作者:郑刚中
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
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
久晴无苦冷,独坐祗清愁。
也拟寻诗句,吟哦醉却休。
朝代:明朝|作者:林熙春
冬来震索幸恩覃,新甲重临兴倍酣。圣主龙飞元及四,老臣马齿七加三。
忽逢白雪飘金殿,且向黄扉扣玉簪。最是阳春称盛事,丰年已兆胜传柑。
元旦试笔·六载虚劳供奉恩
朝代:明朝|作者:陈录
六载虚劳供奉恩,白头吾亦两朝臣。
闾阎击壤今弘治,简册编年又戊申。
日色小薰秾李昼,风光欲醉乳莺春。
庐冈此景谁分付,也到江门不属人。
朝代:近现代|作者:钱钟书
缠天兵气惨难春,日历无端判故新。
稍慰哀情闻吉语,强开恶抱答佳辰。
才名薄俗宜遭贱,世味贫家最识真。
不肯教闲书胜笔,偶拈题句已如神。
元旦书事·其二
朝代:宋朝|作者:王士元
太华三峰迥,浑河九曲浮。祗今畿辅地,自古帝王州。
当路需才急,何人为国忧。堪嗟老仪叟,荏苒八旬秋。
朝代:清朝|作者:宋琬
白项乌啼接曙晖,条风依约满圜扉。非关潘岳为郎拙,自是虞翻与世违。
沧海尚悬逋客泪,清霜宁为贱臣飞。故园鸥鹭应相诮,辜负三春薜荔衣。
上元旦早起赠同游者
朝代:宋朝|作者:张耒
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朝代:明朝|作者:吴与弼
履端莫怪起来迟,老病身衰只自知。俯仰乡关多暇日,万方钟鼓乐清时。
朝代:元朝|作者:王冕
试题春帖纪新年,霭霭青云起砚田。
展卷不知山是画,举头恰喜屋如船。
梅花雪后开无数,杨柳风前困欲眠。
怅望关河无限恨,呼儿沽酒且陶然。
3、跟重阳节有关的诗词
朝代:宋朝|作者:楼钥
佳处逢佳节,宁辞望眼劳。
有楼皆眺远,无日不登高。
野栗炊新秫,寒萸泛濁醪。
黄花何太晚,篱落上萧**。
重九竹园见梨花怀子中兄
朝代:宋朝|作者:周必大
春花着雨即尘埃,何似深秋耐久开。
菊尚无多饶瑞质,霜如有意护香腮。
满江红·岁岁重阳
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吴潜
岁岁重阳,何曾是、两般时景。人自有、悲欢离合,晦明朝暝。日月湖边来往艇,楼台水底参差影。又何妨、时暂狎沧波,轻鸥并。
闲顿放,朱门静。新结里,朱帘整。尽百年人事,移场换境。欲插黄花身已老,强倾绿醑心先醒。羡游鱼、有钓不能收,钩空饼。
客中重九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图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
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九日雨中
朝代:唐朝|作者: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
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重阳二首·九日登临两鬓华
朝代:宋朝|作者:苏泂
九日登临两鬓华,鸥边秋色带风沙。
绝怜当日陶彭泽,依旧无钱对菊花。
九日遇雨二首
朝代:唐朝|作者:薛涛
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
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
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重阳酝未熟无菊绝句
朝代:宋朝|作者:李新
露寒*怯芬芳,入翁新醅示可尝。
痛饮不须撞令节,花开酒熟是重阳。
偈颂二百零五首·九月又重阳
朝代:宋朝|作者:释正觉
九月又重阳,菊华依旧黄。
渊明是醉不是酒,荡荡游心於大方。
朝代:宋朝|作者: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4、早发韦庄关于韦庄《古离别》古诗词鉴赏答案
【**--试题】
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漠漠,弥漫;毵毵(sā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试题】
1.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2.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参***】
1. 示例一: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示例二:这天,晴空一洗。不远处,淡淡的云烟穿林如织;近处,柳条将舒,披风撩人。真是日丽风和,一片明媚。
2.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 惜别之情。
(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作者简介】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第一首:春日的美景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可是对离别的人来说,这样的美景却使人产生一种无奈。韦庄的《古别离》写的正是这种无奈。
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离别时的情景。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第三、四句继而写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更”与前面的“不那”构成了递进关系,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这首诗虚实相生,成功地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把离人的悲苦之情表达得含蓄而婉转。
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酒半酣”之于 “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
5、描写冬天的诗词句 有关描写冬天的诗词大全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唐·杜甫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南客潇湘外,西戎鄠杜旁。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
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
《苦寒吟》
唐·孟郊
天色寒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县怀古〉唐·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柳宗元 〈江 雪〉
柴门闻犬吠,孤舟蓑笠翁,
风雪夜归人。独钓寒江雪。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刘驾《苦寒吟》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唐·韩愈《李花二首》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刘驾《苦寒吟》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唐·吕温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
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柄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南秦雪》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
万树松萝万朵云。
《对雪二首》唐·李商隐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雪》元·黄庚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雪望》清·洪昇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2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