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岁儿童睡前故事
小猪唏哩呼噜【1】
一、唏哩呼噜是谁
要讲唏哩呼噜,就得先讲唏哩呼噜的爸爸和妈妈。
唏哩呼噜的爸爸是一头猪。他娶的太太嘛,真巧,也是一头猪。有一天,这位猪太太给猪先生了一大窝孩子。猪先生快活极了,他说:“哈,这回我就是爸爸啦!”
他站在一旁数:“一、二、三、五、六……”
猪妈妈说:“错啦,‘三’完了是‘四’!”
猪爸爸又从头儿数:“一、二、三、四、五、六、八……”
猪妈妈说:“又错啦,‘六’完了是‘七’!”
猪爸爸就第三次从头儿数。他一直数了18次才数清楚。猪爸爸出了一口长气,擦擦脑门子上的汗说:“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生出12个!我也了不起,我是12个孩子的爸爸!”忽然,他一*说:“我忘了数几个男孩子、几个女孩子啦!”
他又数:“女孩子、女孩子、女孩子、女孩子……哎哟,怎么这么多女孩子!”
一直数到第12个,猪先生才高兴地大叫一声:“哇,男孩子!”
他把那只猪崽子高高举过头顶,大喊大叫:“这是我的好宝贝!是我的好宝贝!”
猪先生没有什么*的思想,他这么欢喜,只因为12个里头,才这么一个。
他的这个“好宝贝”,就是唏哩呼噜。
不过,那时候这个小东西还不叫“唏哩呼噜”,而是叫“小十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爸爸妈妈给你取个名儿,费多大力气啊,可猪爸爸要一下子想出12个名字来!他一边查字典,一边跟猪妈妈商量,忙到天黑点灯了,才想出来两个。猪爸爸说:“哎哟,累死啦,我光想睡觉……明天再说吧!”
猪妈妈心疼地说:“瞧你那一头汗,快歇歇吧!动脑筋最累人,我看明天也不用想了。孩子干脆叫‘老大’、‘小二’、‘*’、‘小四’……又分出了谁是谁,又好记!”
猪爸爸很感动。他说:你真是世界上最体贴人、最聪明的妻子!这事就这么办吧!”
本来一切已经决定下来,偏偏马小姐多嘴。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晚上猪先生全家共进晚餐,马小姐恰好从窗外经过。她惊奇地停住脚步,从窗口探进头来说:“哇,你们吃东西好响!一家子开饭,全村人都听得见!”
猪家吃饭也各自有一把勺子。只是吃得开心时,大家都把勺子丢下,把嘴巴**各自的大碗里,“呱叽呱叽”、“呼噜呼噜”一片响,吃得碗里直冒泡儿。马小姐这么一说,两个大人、十一个女孩子都觉得不好意思,一齐停下来。只有小十二,还当是马小姐夸奖他们呢,吃得更起劲儿了。马小姐捂住嘴巴笑他:“唏哩呼噜、唏哩呼噜,好香,好香!”说完,她嘻嘻哈哈地跑了。
猪妈妈很不高兴,嘟囔说:“一个姑娘家,贫嘴多舌,一点儿礼貌都不懂!她有什么好?脖子又细又长,还长着那么大的一条尾巴,跟把大扫帚似的,丑死啦!”
猪爸爸却说:“其实‘唏哩呼噜’满好的嘛,一听,就觉得饭也香、莱也香,浑身都舒服!
唏哩呼噜、唏哩呼噜,哈,棒极了,咱们的小十二,干脆就叫‘唏哩呼噜’吧!”
猪妈妈立刻同意了。
好,现在你们都知道“唏哩呼噜”是谁了。
猪八戒吃西瓜【2】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起到西天取经。有一天,天热极了。他们走得又累又渴,孙悟空说:“你们在这儿歇一会儿,我去摘点水果来给大家解解渴。”猪八戒连忙说:“我也去,我也去!”他想:跟着孙悟空去,可以早点吃到水果,还能多吃几个。
猪八戒跟着孙悟空,走呀,走呀,走了许多路,连个小酸梨也没找着。他心里不高兴了,就哎哟哎哟的叫起来。
“你怎么了,八戒?”
“我肚子疼,走不动了。你摘了水果,可别一个人吃了。”
孙悟空知道猪八戒偷懒,不去理他,就一个跟头南海去摘水果了。
再说猪八戒,找个树荫,正想睡一觉,忽然看见山脚下有一个绿油油的东西,走过去一看,哈哈,原来是个大西瓜!
他高兴极了,把西瓜一切四块,自言自语地说:“第一块,请师父吃,第二块请孙悟空吃,第三块请沙和尚吃,第四块,嗯,这是我的。”他张开大嘴巴,几口就把这块西瓜吃了。
“西瓜一块不够吃,我把孙悟空的一块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
“西瓜真解渴,再吃一块不算多,我把沙和尚的一块也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这下只留下唐僧的一块了。他捧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捧起来,最后还是憋不住,把这块西瓜也吃了。
“八戒,八戒!”
猪八戒一听,是孙悟空在叫他呢,原来孙悟空在南海摘了**、甜枣、玉梨回来,正好看见猪八戒在切西瓜,就在云头上偷偷地瞧着呢。
“八戒,八戒,你在哪里?”
猪八戒慌了,心想,我找到大西瓜自己吃了,要是让孙悟空知道,告诉了师父,这就糟了。他连忙拾起四块西瓜皮,把它们仍得远远的,这才回答说:“我,我在儿呢!”孙悟空说:“我摘了些果子,咱们回去一起吃吧。”猪
八戒说:“好的,好的。”八戒刚走了几步,就摔了跤,脸都跌肿了,低头一看,原来是踩了自己刚才仍的西瓜皮上了。孙悟空说:
“是哪个懒家伙把西瓜皮乱丢,害得八戒摔了一跤!”
“哎,哎,不要紧,没摔痛!”
八戒和孙悟空又往前走了,啪嗒一下,八戒又摔了一跤。孙悟空说:
“哎呀,又是哪个懒家伙偷吃了西瓜,把西瓜皮乱丢。”
八戒心想:怎么又碰上一块,真倒霉!可要小心点儿。他刚想到这儿,忽然脚下一滑,又跌了一跤,孙悟空哈哈大笑,说:“八戒!你今天怎么尽摔跤?”八戒的脸越涨越红,一句话也讲不出。总算走到了休息的地方,八戒心想:一路上摔了三跤,摔得我好苦啊。啪嗒,又是一下,八戒重重的摔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唐僧、沙和尚看见八戒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肿了一大半,更加胖了。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八戒结结巴巴地说:“我不该一个人吃了一个大西瓜,这一路上摔了四跤。”说着大家都笑了起来。
猴子偷蛋【3】
猴子的主人要出门去,临走时拿出两个鸡蛋,自己吃了一个,另一个给了猴子。猴子吃完后吧嗒吧嗒嘴,感到没吃够,两眼不住地直往小竹筐里瞅,因为那里面还有三个鸡蛋。
“那是生蛋,不好吃的。”主人笑了笑,又说:“听着,猴子,好好看家,不准偷嘴。”说完主人便走了。
猴子瞅着鸡蛋,口水不住地往下滴。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就从竹筐里拿出一个鸡蛋。“生蛋有什么不好吃,主人骗我。”于是他把蛋往牙上一碰。“咔嚓”一声,生蛋里滴出了黏糊糊的蛋清来。猴子吃了一惊。不过
他很快就乐了,因为他觉得生蛋的味道比熟蛋还香哩。于是,他便“咔嚓、咔嚓”地把另外两个也吃下肚去。
当猴子吃完三个蛋后,忽然害怕起来。“糟糕,主人回来可怎么办呢?一他眼珠转了转,想出个好主意,赶紧把空蛋壳全塞进老鼠洞里,然后躺到床上呼噜呼噜地睡起大觉来。
过了一会儿,主人回来了,往那筐里一瞅,发现蛋全没了,便大喊:“猴子,起来!鸡蛋哪去了?”猴子爬起来揉着眼睛说:“不,不知道啊,我刚才睡着了,让我找找看……”猴子假惺惺地四处找起来。忽然他喊叫起来:“找着啦!找着啦j蛋壳儿全在老鼠洞里。准是老鼠偷吃的鸡蛋!让我拿壶开水去,把坏老鼠全烫死。”
“唔。”主人笑了笑说:“得了,用不着开水烫,老鼠是活不长的。”
猴子听了好奇怪。“为什么呢?”
主人说:“生蛋吃进肚里,不一会儿就会孵出小鸡的,小鸡在老鼠肚里啄啊啄啊,还不把他肚子啄个稀巴烂吗?”
主人走后,猴子害怕极了,他感到肚里好像有什么在动弹。“天哪,大概是小鸡孵出来了吧?”想到这里他飞快跑到主人房里,哇哇大哭起来。“主人呀,快救救我吧,鸡蛋是我偷吃的。”
主人说:“鸡蛋不是老鼠偷的吗?空蛋壳不是全在老鼠洞里吗?”
“那是我撤的谎,快救救我吧,不然我的肚子就要稀巴烂了,我再也不偷嘴了。”
“快,快到那里去,让火焰烤你的肚皮,把肚里的小鸡全烤熟,就不会啄你肚皮了。”主人指了指火炉。
猴子听了,急急忙忙跑到火炉那里烤起肚皮来。火焰烤得他很痛,痛得直淌泪,可他却一动不动,因为他想,肚皮痛一会儿,总比被啄个稀巴烂要强的。
可那主人呢,正躲在一旁偷偷地笑哩
拓展阅读
1、儿童励志小故事范文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上去,每人买了一个气球,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的气球跑开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一个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能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当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温和地说,“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他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
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这个黑人小孩,随即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气球。
他开心地接过气球,小手一松,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
老人一边看着上升的气球,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而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氢气。”
成就与出身无关,与信心有关。这个世界是用自信心创造出来的。有自信,积极的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种积极和自信会帮助人登上成功的山顶。
2、儿童励志小故事范文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号山谷。他出自苏东坡门下,诗与东坡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苏黄”。黄山谷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他不只有文名,也非常的孝顺,也因为这个原因,而遇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山谷中进士后,二十六岁就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知州。有一天午睡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衙府,来到了一户人家前。门口有一位老婆婆,站在一张摆着一碗芹菜面的供桌前。婆婆手上拿着香,一边呼喊着:“某某人!回来吃面了。”山谷不自觉的端起面来就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中去了。
醒来后,梦中之事,历历在目,口中还留有芹菜的香味呢,让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午睡梦中他又来到了昨天的地方,而口中还留着芹菜的香味,山谷不禁惊醒,飞快的爬起来穿好衣服,循着昨天日梦中所记忆的路走去,最后来到一户人家,主人正是昨天梦中见的婆婆。山谷便问她昨日吃面之事。
婆婆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最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这天,我都会供一碗芹菜面,喊她回来吃。”山谷问她女儿去世多久了,婆婆说:“已经二十六年了。”山谷心想,自己今年也正是二十六岁,而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诧异之余,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儿在世时的种种情形。
婆婆说,她女儿在世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吃素信佛,也很孝顺,在她二十六岁前还说一定会回来看她的。婆婆并指着屋中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生平所看的书,全都锁在里面,只是不知道钥匙放到哪里去了。奇怪的是,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以前放钥匙的地方,并且找出钥匙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他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他今生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一字不差全在这些文稿中。
至此,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白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世的母亲啊!于是将婆婆接回衙府中,奉养余年,后来他走上了参禅悟道的路。
清代的文学家袁枚,在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禁叹息道:“书到今生读已迟”。前世今生,牵牵绊绊,看似玄奇,未必子虚。在人生中,一些偶然的相遇,一些隐约的记忆,一些反复的梦境,也许其中就包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因缘呢!
3、鸭公公认信睡前故事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动物们在无忧无虑地过着日子。
有一次,小白鸭给鸭公公寄来一封信。因为鸭公公年纪大了,所以看不清字,怎么办呢?
正当鸭公公发愁的时候,一只小青蛙蹦蹦跳跳从这儿路过,看见鸭公公这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就上去问:“鸭公公,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鸭公公听了高兴地说:“那好,来!小青蛙帮我读一读小白鸭给我寄来的这一封信。”“对不起,我只能看见会动的东西,不能看见静的东西。”小青蛙说。鸭公公听了小青蛙的'话失望地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他看到了蝙蝠在树下睡午觉,鸭公公高兴得满心欢喜,心想:“蝙蝠在夜里飞得这么快,给我念一下信应该没问题吧!”于是上去叫:“蝙蝠!蝙蝠!别睡了!快起来帮鸭公公念念这封信。”蝙蝠被惊醒了,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说:“真是抱歉,我没有眼睛,夜晚我飞得很快不撞头,靠的是超声波。”鸭公公地继续往前走去。
又遇到了猫头鹰。这次鸭公公可不再像刚刚那样,他半信半疑地问:“你能帮我读这封信吗?”猫头鹰摇摇头说:“不能!因为我只能在黑夜里才能看得见东西,现在白天,我的眼前都是一片白茫茫。”鸭公公沮丧地说:“好吧,我到晚上再来找你。再见!”
鸭公公离开了,在路上忽然听见一种尖锐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鹰。老鹰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就快速俯冲下来,朝着鸭公公问:“鸭公公,我能帮你什么吗?”鸭公公摇了摇头:“我已经找了许多朋友,他们都不行。青蛙这么大眼睛都不行,何况就你这么小的眼睛,怎么可以看得见字呢?”老鹰生气地说:“你可别看我眼睛小,它是很锐利的。我在高空500米,甚至1000米以上都能清清楚楚看到地面上的小动物!”鸭公公听了眉开眼笑地说:“好!好!快来帮我念念这封信!小白鸭都写了些什么?”说着拿出信。
老鹰念了信,原来,小白鸭是说她在那里生活得很好,身体也很好,请鸭公公有空去住段日子。鸭公公张开嘴笑了。
4、儿童励志小故事范文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心若在,梦就在;用心灌溉,梦想之花终会开。
5、儿童励志小故事范文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常常受到左邻右舍的赞扬。
离扁鹊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位名叫长桑君的老大夫,医术高明,四乡驰名。他发现扁鹊是棵好苗子,就有意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
一天,长桑君把扁鹊叫到面前,开门见山地说:“你如果愿意跟我学医,就到南山采药去吧,一年之后再来见我。”
扁鹊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工具和药样出发了。他翻过一座座险峻峥嵘的山峰,穿过一片片遮天蔽日的森林,采啊,挖啊,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他不仅认识了许许多多药材,而且基本掌握了这些药材生长、采挖的规律。
长桑君见扁鹊满载而归,微微一笑:“你还要去民间给人们切脉,不完成五千例不能回家。”
扁鹊二话没说,又背起药箱奔走四方。他为各种各样的人切脉,从脉象的变化中,细细揣摸的病症。当他完成任务返回老师住处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只见长桑君正躺在床上低声呻吟。原来,在扁鹊外出期间,长桑君不幸中风偏瘫,右半身不能动弹。
扁鹊好心疼啊!他不顾旅途劳累,放下行李就给长桑君烧水煮饭,熬汤煎药。晚上,他又端来一大盆热水,蹲在床前给长桑君洗脚,洗着洗着,长桑君左脚一蹬,把盆子踢翻了,水浇湿了扁鹊的衣服、鞋子。扁鹊一点也不在意,转身铲来一些灶灰,撒到了湿漉漉的地上,接着,又忙着安顿长桑君入睡。正在这时,长桑君突然觉得喉中瘙痒,“呸”,一口痰不偏不倚吐到了扁鹊的脸上。扁鹊仍然不急不躁,默默地掏出手帕把痰擦掉了。
夜深了,长桑君把扁鹊唤至床前,温情脉脉地说:“你已经经受住了三次考验:上山采药,对你识药用药大有好处;按脉切诊,对你断病治病甚有帮助;今天,我又亲眼看到你对病贴入微,胜似亲人。作为一个好医生必须具备的三点,你都有了。现在,我可以放心了。”说到这里,老人用颤抖的左手从枕下摸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医书,小心翼翼地交给了扁鹊。
从此,扁鹊边攻读,边实践,医术提高得更快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