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野生动物园随笔
今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妈妈带我和弟弟乘坐地铁,来到了上海野生动物园。
一到门口,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沿着一条小路,去看长颈鹿。长颈鹿不仅腿长,脖子也很长,像一位“长腿美女”。它的身上“绣”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花纹,异常美丽。它走路的姿势很优雅,左边的两条腿一起走,右邊的两条腿一起走,看上去很悠闲。
最好玩的就数大象了。它身上的皮是灰色的,上面有许多“皱纹”。大象的耳朵又扁又大,宛如一把大蒲扇。它们的鼻子细细长长的,上面嵌着两个鼻孔,就像是一个吸尘器。鼻子的上面有一对长长的白白的象牙。有一个游客给它扔了一个红萝卜,它便用那长长的鼻子卷起来,放进嘴中,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如果碰到“碍脚石”,它便毫不犹豫地把它卷起,笨拙地把它远远地抛到一边。
我们还去看了傲慢的狮子、凶猛的老虎、聪明的猴子……真让我大饱眼福。
太阳渐渐偏西了,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我们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拓展阅读
1、参观上海市动物园600字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坐旅游车来到了上海,和爸爸汇合后,我们住进了上海锦江宾馆,这里离上海动物园仅一站路。下午,爸爸带着我们参观上海动物园。
一下出租车,上海动物园的大门就映入眼帘,远远望去,象两只长颈鹿在做游戏。我们买好门票,排好队伍进入动物园,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公园里长满了参天大树,浓密的树叶把毒辣辣的阳光遮挡住。
上海动物园分为鸟类、鱼类、爬行类、灵长类动物区。我们坐着游览车一一参观。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鱼类展览馆,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中华鲟个头真大呀,它懒洋洋地趴在水里一动不动,它可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
接着我们观看了精彩的大象表演,我第一次看见真的大象,真像书上描写的那样,大象的身体像一堵墙,又高大又结实;大象的鼻子像粗大的吸管,一会儿搬运木头,一会儿又吸水,还会把香蕉卷入口中,非常灵巧;大象的耳朵像把大扇子,当我们为它们的精彩表演而喝彩的时候,它们会摇摇耳朵、跺跺脚对我们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参观了大熊猫馆,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她住在四季如春的玻璃房子里,她一会儿爬到假山上做游戏,一会儿又跑到竹林里捉谜藏,还时不时地偷看我们,真是可爱极了。大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全身除了眼睛、尾巴、耳朵等七处是黑色的,其它地方都是白色的,让我想起了那笑话,“大熊猫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照过彩照!”。
天渐渐黑了,我们全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上海动物园,通过今天的参观我学习到很多动物知识,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2、生物教育随笔集合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中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3、生物教育随笔集合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展学生动用语言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在英语学习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合作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即合作互动学习。合作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即多维互动,当然也不否定其他形式的学习。
如何搞好小学英语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英语兴趣成为小学英语教师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老师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小学英语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实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同时,我发现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是英语学习中一种很有效的学习形式,它强调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生生互动。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常4—5人)指定小组长,由小组长具体负责,组员之间互相合作,实行“一帮一”或“一帮二”的学习形式,引导小组中的差生跟上教学进程,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前,我都制订好目标,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在一定时间内老师要求共同完成哪些任务。另外还要实施完善的评价方式。通常对合作互动较好,任务完成的小组实行累记加分,然后定期对分数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小组全体成员进行奖励或发一个喜报或发一个小奖品。其实孩子特别
容易满足,也很需要这种激励方式。在老师的激励下,每一位小老师都尽职尽责,小组成员也都怕自己给小组拖后腿,总是认真学,积极的完成任务。在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时,我总是注意在教室中来回**观察,对小组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督促提醒小组按时完成任务,同时对表现不错的小组及时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当然,班级中难免有个别学生因智力、习惯、家庭等原因使他们成为学困生,所以在小组合作中任务完成会很吃力,会影响小组成绩。毕竟是小学生,争强好胜,小组完不成任务得不到表扬奖励其他小组成员难免有怨言。注意到这点,我及时对这样的小组放低要求,并经常提出表扬,夸赞小组长负责,让他们不失去信心,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时间久了,学生们在长期的小组合作互动过程中养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好习惯。英语学习成绩有了进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育战线上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名新兵,我一直借鉴其他教学前辈的经验,总是希望探索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实,实践证明,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助于学生进步的才会是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和总结。
4、西顿野生动物故事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本非常优秀的描写动物的文学作品——《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这是一本不亚于任何一部描写人类社会情感的世界名着。西顿用他那朴实、简练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富于灵性和尊严的动物世界。
故事中,可怜的老英雄喀伦泡之王老暴,爱护子女的乌鸦首领银斑,勇敢忠心的宾狗——。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加了解动物们的生活。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喀伦泡之王老暴》。老暴是狼群中最强壮、最狡猾,也是让牧人最害怕的狼,由于老暴嗅觉敏锐、判断准确,尽管猎手们想尽各种方法,就连投毒都毫无效果。但是有一次它的配偶“白姐”,一只美丽的白狼,在“诱捕”中被杀。老暴心痛不已,最终它被猎人们的陷阱——在捕狼器的周围留下白姐的爪印和气味所捕杀。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黯然神伤。
在这个世界上,野生动物大量地被捕杀,数量越来越少。这些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感情,它们会因为子女而快乐,也会因为失去伴侣而痛苦、悲伤。我们家楼下的地下室有好几只流浪猫,没有主人,经常在垃圾箱里找食物,看着很可怜,所以我就把吃剩的饭菜喂给它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和伙伴,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不应该再捕杀动物了。请让我们与它们和平共处,还给它们一个美好的家园吧!
5、生物教育随笔集合
我深刻地明白,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策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还要观察学生是否全部参与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况、是否贯彻了生物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鉴于上次听课的经验,我重新对该课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进行实战。这次我是把课堂交给学生:
1、把两种种子发到学生手中,提醒他们在用小刀解剖时的注意事项,就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教师只在旁边指点一二;
2、复习前面讲过的生物简图画法,再由学生分组完成一幅种子结构简图。
3、教师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份练习题,在学生探究完成之后进行检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的检测情况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比老师满堂灌的效果好,之后经过阶段性检测,我发现学生对该知识点记得特别牢固,反馈出探究性学习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特点。
感悟: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没有一个比较公正的、易于操作的体系,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教学是不是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又如何能够进行改进?现在,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以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本节课本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概括,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形成。我相信,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在国培上学到的先进理念,对我今后提高教学质量会有巨大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