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上她的原因心情随笔
我本来是不想写关于感情的文章的,可是这一次,我觉得印象很深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感觉还有,记忆还有,我想,我该记下它们,也许以后,这会是我怀念的……
其实在很久之前我就常常听同学们提到她的名字,可是我没有见过,我也不感兴趣,我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很少会有自己分配的时间,而且我也不去想感情这些事情,我觉得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就我自身的条件而言,可能还是有些不足,至少我长得不帅,长得不高,家庭条件一般,虽说这些在真正的感情面前都不是问题,但从某些发面来讲却是一个先决条件。
第一次见她应该是在去年的十二月分,是和同学一起去学校外面买饭,而她和她的舍友正从外面的回来,她的舍友是我的同学,我和同学互相打个招呼,然后我的同学就告诉我那个就是她,我没有记住她的样子,但我记住她当时一直在笑……
然后就是半年后,是现在的故事,我还是不认识她。因为工作和习惯的缘故,我会常常的早起,工作之余会去外面买饭,然后可以看见同学和她在一起买饭,她们每天都早起去跑步,说是为了减肥,于是每天早上,我可以常常见到她们。她很喜欢笑,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她,她一定是在笑的,后来我就加了她的qq好友,是从系里的群里找的,只是因为她喜欢笑而已,当时的我什么都没有多想……
后来,我也加入了她们跑步的行列,第一天,我跟她打招呼说:早上好。她也很开心的回复了我,这是我们在现实中第一次说话,之前有在qq上说过一句,但只是打个招呼而已,她很可爱,不好去形容,是很小孩的那种,这是第一次和她在一起这么久,但这一次,就足够我想要去喜欢她了……
回来后,我更新微博列出了十条我喜欢上她的原因:
一、有春天阳光般的微笑 二、永远挂在嘴边的笑 三、早起的都是好孩子四、朴实的穿着和外表 五、甜美的声音 六、乐观的心态 七、体贴细心 八、不带戒指,不带耳钉、不带项链,不涂指甲 九、没有高傲的姿态十、善解人意,能很好相处
什么杂念都没有,就是很简单很单纯的喜欢……
拓展阅读
1、我是一片落叶心情随笔
在无知无识中,从大树繁枝被剥落,在天与地的空间,我变奏着悲哀的乐曲,无奈的坠落。
我的身躯活力四射,脉络筋骨硬,纹路肌理健,阵阵风拂来,我是最欢快,卖弄的不仅仅是我的歌喉,还有我的舞姿,在叶群中,是我叩响春天的门扉,拥抱春的呵护,尽揽阳光的祝福,与月色深深相依、默默缠绵。
可是,就在一个不太寒冷的冬的清晨,没有雪,露也稀稀疏疏,整个世界一片静寂,在我毫无准备,没有预兆的暗示下,我生生被撕扯下来,痛彻灵魂的疼痛笼罩了全身,团团叶群加入了捣碎我的魔手,毫不留情又铁面无私,蓄谋已久又齐心协力,带着讥讽的无动于衷,添上幸灾乐祸的推波助澜,我被重重地丢弃在地。
大地毫不犹豫捆绑了我,咧着嘴迎合着头顶的大树狂啸,恨不得用枷锁囚牢,按我在地,用脚踩踏。
我艰难回望家的方向,赖以生存、心心相系的故乡,她高耸入云,面无表情,傲然领着那群媚骨的叶子群魔乱舞,荡起的威力可以与天斗,与地斗,而地已是她的合谋者,张着大口随时吞噬落难者,腐烂、埋葬,暗无天日就是唯一的结果。
我瘫在原地,不舍离去,望不尽,情难断,迷惑自己为何被舍弃。我知道树的伟岸、树的沧桑,我一直用全身去参与成长,还有我祖祖辈辈的热量,共同铸就的痕迹,和睦得像一家人扎根在大地上,每一片绿叶的摇曳都曾是你的光芒,遗传到我,也是一如既往的奉献,鞠躬尽瘁的执着,而今,你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太多的蜜语甜言,太多的花团锦绣,太多的簇拥蒙了你的眼、迷了你的心,习惯,习以为常,躺在温柔的床,你不再需要拳拳之心。
我并未出格,迎风而唱是我把你爱戴歌唱;我不曾背叛,满含泪水是我挚爱我的根须和你的茁壮。现在,我被你远远抛弃,重重掩埋,石头、泥土、尘埃全坐在我的身上和你一起阴谋下一次的较量。你厚实的外衣露出狰狞,你苍凉的年轮藏着倾轧,碾压着我的骨髓和细胞,千疮百孔几近死亡。你们密谋:顺者,可以苟活;逆者,滚下*。
我吓得噤若寒蝉,决定离开,不愿再多看一眼,尽管我不知道我要去那里,未来的路会有多少荆棘,离开一步就有一步的干净。镣铐禁锢着我的四肢,是咆哮大地的刑罚,是与大树媾和的交易,我昂起头,没有谁在意,他们全都在沉睡,一时的肆虐是一世的麻醉。我枯干的身躯挣脱,转身,拖着腿,蹒跚着我的决绝与坚毅,一步一步离去。
路,本是越走越宽,于我,却是越走越窄,甚至不知路伸向何方。我籍着空气里的潮湿,尽拣荒路飘零,一路逢到了许多如我一般的落叶,他们倦缩着身躯,枯萎着容颜,邀约着一起前行,却赢得层层嗟叹,他们厌恶我的荒唐,不配与他们为伍,鄙视我的不屈,抱怨我的离经叛道。
我们同是一样,为何彼此还要如此相轻、相簿。
抱成一团,即使燃烧,也能燎原;手牵一线,即使毁灭,也能烙下生命的痕迹,可是,他们接受了安排,木然等待,注定了的命运,何必劳神去抗争,恭谨顺从,那里还能寻到集结在一起的任何理由和紧紧相依的焦渴,除了四分五裂、奄奄一息的等和忍,就别无他途。
我挽救不了,拯救自己也没有把握,在角落,我吸足水份,留下酸楚的最后一眸,继续颠沛,我沿着小河的呼唤,和一直向东流的牵引,迫不及待要融入洪流,一路奔涌。我不再留恋陆地上的生活,也不愿再做一片落叶,纵身一跳与大地、树从此分隔,在江河里欢快的沉浮,即使粉身碎骨也绝不回头。
大海,是的,归回大海的那一刻,不是落叶也值得。
2、幸福我何从触摸心情随笔
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
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
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呀!”
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
母狮子笑道:“小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不知为何,每次看这个故事,眼角总不禁泛起隐约的泪光,连自己也弄不清楚是因为什么而有的感触,是出自渴望幸福的本能,还是我在这条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直很迷茫?
拿着文件夹煞有架势的独自一人在学校的林荫道上走着,白天的晴空万里依旧无法掩盖这寒冷萧瑟的夜,幻想着流星划过满天星辰,有多少人会抓住这美好的瞬间,抚弄着双手美美的许下一个愿望?可我却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无趣的躲开了这一闪即逝的事物,也许是迫于无奈,但也实在懒得理会,只是照样无聊的踱着步子罢了,或许是为了享受这难得的清闲时光吧!
生活是无奈的,我不想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甚至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那样矫情造作的奋斗显得空洞了些。但有时候刹车失灵,倒也无法控制自己那颗争强好胜的心,或许这便是传统的男儿本性吧!
我向往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生活,可凡事还是避免不了首当其冲,或许是锋芒太露,亦或是自欺欺人。生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我只能欣赏它,浸淫其中,感受它的沉重与悲伤,冷漠与孤独,暂时只能感受到这些,或许今后会有欢乐、惊喜、疯狂之类的东西,但我不会用我珍贵的笔触去描述它们,因为它们来得不真实,走得太仓促。
月华泻地,寒蝉凄切,转眼间夜色已然在朦胧中清晰了许多。孤寂和高贵的心再次颤栗着,恐怖的呻吟和嘶喊着。孤独的空气透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无情而残忍的穿透我的心脏,留下了令人潸然泪下的烙印,令人迷惘、彷徨。
生活中许多事情应该被忽略掉,当然事实上已然如此。将那些痛彻心扉的一切忽略吧,何必去理会呢?不要让这些琐碎的痕迹放慢了自己追求的步伐。
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为自己孤独而残缺的内心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份勇敢而快乐的活下去的勇气,我想这并没有错,至少我为自己那荒唐的梦增添了些许真实的色彩,让它不致变得灰色。
面对生活,本应充满童子般的热情,充满感情的凝望那些爱你和被你爱的人。但回想往事却发现自己似乎感觉不到了,我的麻木与冷漠或许伤害了他们。根源或许是讨厌那些谄媚与虚假、形式与过程中的一切,在面对他们时我的趋炎附势让我迷失了,而将这些情绪发泄在我那些“亲爱的”身上。但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长久,我的青春不会归于寂然,因为我的心还会痛,它还是肉做的,我感觉到了我的青春依然无比强大。
我很骄傲,骄傲到永远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任何事,没有人可以命令我;我很霸道,霸道到任何我已决定的事将不可改变;我很多余,多余到仅凭余热闪烁微弱的光芒便可拥有恒星般的光彩与炽热。
也许现在我依然在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以为那便是幸福。没错,那是幸福,但幸福是该被抓住,还是让它紧跟着我呢?
也许幸福本身便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习惯了感受不到它的日子,便感觉幸福根本不存在,或者离自己很远很远,其实它一直跟随着我。但幸福的我是否也会痛?是否也会在漫漫长夜发出如斯感慨,扼腕叹息?是否幸福的来源便是那孤独而充实的内心?我依旧找不到答案。
对于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我也只能单纯的一如既往。我愿意成为一根尾巴,一根永远跟随着主人的幸福的尾巴,它是那样的无忧无虑。而我却因生活承载和积淀了太多的梦,等待着我一一实现。
3、山村·水库 我的父亲心情随笔
建水县青龙镇有一个秀丽的山村——塌冲中寨,那是我的故乡。塌冲河水缓缓向双龙桥流去,田间地头,人们在辛勤劳作,庄稼长势喜人,满眼郁郁葱葱。这里民风淳朴,乡亲们过着日出东山向太阳问好、日落西山向太阳告别的宁静日子。
走到中寨后山,有一座大水库,山花烂漫,水光粼粼,浪花轻吻着堤坝,云朵游离于高天。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赶着一群羊迎面而来。“大爷,歇歇,抽支烟?”我给大爷点上,拉起了家常。大爷说:“你是外地人吧?别小看了这个水库,有些年份了。过去,我们这缺水,收成不好,日子过得很难,有不少人跑到个旧矿上打工。解放后,建了这个水库,有水,有收成,过去没法比。”我说,过去修水库,主要靠人力,不容易。大爷说:“是啊,我们村出过一位好**,叫彭贵和,修这个水库,他可奔走过不少,我们告别缺水,过上好日子,不能忘了他。”老人的话,让我一阵温暖,多好的人民,如此质朴,只要一心为他们办事,他们就会永远铭记你的恩情。而老人说的彭贵和,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10多岁时,就走出山乡,在个旧市私人矿山当童工,还做过砂丁,受过不少苦,在那里,他接触了矿工中*的外围组织,懂得了**道理,接受了进步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成了一名光荣的**员。他不忘记过去的苦,忘我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上下班总是先到后走,工作中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步一个脚印,矿山的每一个角落、百米井下常常有他忙碌的身影。3年自然灾害时期,省下每天发给他的井下*馒头,喂给在井下拉矿的马,为的就是多拉矿石,为国家多生产大锡。虽然他的工作单位在云南锡业公司老厂锡矿胜利坑,离个旧市区也就20多公里,但我们4个子女及奶奶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他几次,20多年也没有同我们过上一次春节。父母亲长期在个旧市老厂镇矿山工作,但同地区不同单位,相隔20多公里路,一个多月才能见上一面,各忙各的。父亲由于成绩突出,获得了不少荣誉称号,在五六十年代同王进喜等全国英雄模范人物齐名。
后来,父亲任省总工会**,但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矿工出身的**,没有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身体力行,在子女心目中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回塌冲中寨看一看,走一走,感触良多。我想起了父亲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只有艰难生活和艰苦劳动过,才能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只有把老百姓的疾苦时时放在心上,才无愧于*和人民。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财产,却给我们留下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4、我记忆中的琐碎事心情随笔
一九六七年正月十六日,刚过完春节、元宵节。微红的阳光普照着,我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离我家一公里左右的潘集小学,报名入小学一年级。那年,我十岁,那时的农村孩子普遍上学晚,农村没有幼儿园,大人们总是寻思着等孩子懂点事再上学要好得多。
我入学的班主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她个子不高,齐耳短发下的一张圆乎乎白净俊俏的脸,两眼大而有神,笑起来嘴角两旁对称的两个小酒窝,显得格外好看。她除了没有我妈妈个子高外,其余的都象我妈妈,连走路的架势都有点象。我第一眼见到她,就有亲切感。她一边和我父亲谈着话,一边用手抚摸我的头问我:“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还没等我回答,我父亲就告诉了她。她姓陈,和我父亲很熟,我父亲叫她陈老师,陈老师告诉我父亲:“报名上学没有问题,只是现在没有书了,怎么办?”我父亲说:“没关系,我想办法,去年的旧课本管不管用?”陈老师回答:“可以用?有变动,但变动不大。”我父亲和陈老师道了别,嘱咐我:“要好好跟陈老师念书,听老师的话。”说完,便转身走了,我也随着陈老师走进了班级。后来,我父亲没有找到“语文”课本,他就从别人那里借来课本给我抄书,供我学习。
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每年入秋以后就跟着我父亲,在生产队的芋头窖看夜,一直到过了年五、六月,芋头种子下了温床,春芋头栽好和麦茬芋头栽好后,才搬回来家住。农村秋末、冬天、初春农闲,到了晚上,睡不着觉,我就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他给我讲了好多好多故事,象《牛郎织女》、《七世团圆》、《梁山伯与祝英台》……现在记忆了了。从一九六五秋天,父亲开始教我学习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到了入学的前面,我已经把“三、百、千”背得滚瓜烂熟了。父亲时常拍着我的头骄傲地说:“好儿子,真乖,真聪明。等稍大一点,我就送你进学校上学。”
我入学后成绩很好,期末考试,我考全班第一名,陈老师经常在班里表扬我。有一天,我上学很早,陈老师把我叫到她家里,问我:“我听说你会背诵《三字经》,是吗?”我说:“对呀!”陈老师又说:“你能不能背给我听听?”我接着就把《三字经》背给她听。陈老师听后很满意,给我竖起了大拇指。听到陈老师的表扬,我也心花怒放,又告诉陈老师:“我还会背《百家姓》和《千字文》。”于是,我又给陈老师背了《百家姓》和《千字文》,陈老师听后更是欢喜。陈老师问我:“你什么时候学的?跟谁学的?”我回答:“没入学时,我就会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跟我父亲学的。”陈老师拍拍我的头,更是高兴,她笑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线,两腮的酒窝显得更深了。
一年级的下半年,全国掀起学习毛**著作——“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的热潮,学校里老师就教学生学习“老三篇”,我学习没有多长时间就会背诵了。老师更是表扬我,都夸我聪明。我先是在班上背诵,后来,老师把我推荐到学校开大会时背诵。我们庄子里的社员每天晚上都开会学习“老三篇”,于是,队长就把我找去背给大家听。有一次,大队里开会,有好多好多的人,*也让我在大会上背,我就拿着用铁皮做成的话筒,在大会上背诵“老三篇”。
我上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虽然那时候并不怎么上课,也不讲究学习成绩好坏,但老师的心中还是有数的。记得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还找过我父亲,想动员我跳级,就是从小学三年级直接升入小学五年级,我父亲没有同意。
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五年来,我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教过我的老师都夸我聪明。现在想起来,我并非真是脑袋聪明,原因很简单:一是那时候别人都不怎么学习,我是认真学了;二是我父亲一直教导我,你现在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好好学习,把知识放进肚里,学习成绩好了,以后,你不论干什么都能用得上,我很听父亲的话。所以,我也常拿我父亲的话,过去跟我儿子说,现在和我孙子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