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古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注释】: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作者小传】: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
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的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 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的。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的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 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 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的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
拓展阅读
1、描写花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上册描写花的诗句古诗大全二三年级
1、连接天莲叶无限碧,映莲花换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即使受欢迎也不争春,只报告春。 —— 《卜算子咏梅》
3、初阳在叶子上晒干下雨,水面干净,一个个刮风。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在日本美丽的窗前,寒梅萧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
5、梅花落得像雪一样,满身都是。 ——李《清平乐别来春半》
6、低舞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7、桃花开无人主,可爱深红喜欢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8、褶裙剪成一色,芙蓉在脸两侧展开。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9、我家洗砚池头木,花开墨迹薄。 ——皇冠《墨梅》
10、秋阴不散霜,晚起晚飞,留下枯萎的担子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南国有佳人,容华如桃李。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1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3、化成泥,破碎成尘,只剩下香。 ——陆游《卜算子咏梅》
14、人间四月交相辉映,山寺桃花开始绽放。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5、去年的今天,在这扇门里,人的脸被桃花映得通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16、小荷尖头,蜻蜓立在上面。 ——杨万里《小池》
17、朔风消融,易破坏。 ——崔道融《梅花》
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养鳖。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9、在山花烂漫之前,她一直在树丛里笑。 —— 《卜算子咏梅》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1、在墙角数梅花树枝,耐寒,一个人开放。 ——王安石《梅》
22、千户万户阴天,总拿新桃换旧码。 ——王安石《元日》
23、人的脸不知道去哪里,桃花依然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24、站外断桥,寂寞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
25、竹外有三两桃花,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6、桃李春风满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27、等到重阳那一天,也来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8、遥知道不是雪,来闻暗香。 ——王安石《梅》
29、梅须森虽然雪白了三分钟,但雪输给了梅花的香味。 ——鲁梅坡《雪梅其一》
30、耐寒,为什么梅花扑鼻而来? ——黄檗禅师《上堂开示颂》
31、种离篱笆近的菊花,到了秋天也不开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32、一般只有窗前的月亮、梅花不同。 ——杜耒《寒夜》
3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4、梅雪争春不肯下。 维奇内阁的笔费评价章。 ——鲁梅坡《雪梅其一》
35、他的年纪如果我是青帝,就会和桃花一起绽放。 ——黄巢《题菊花》
36、朝兴理荒秽,拿月荷锄回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7、流光容易抛人,红樱桃,绿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8、桃红含宿雨,柳绿更带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9、风雨送春,飞雪迎春。 —— 《卜算子咏梅》
40、不要被人夸耀好颜色,只留下清新的空气充满乾坤。 ——皇冠《墨梅》
41、花中不爱菊花,这朵花更没花。 ——元稻《菊花》
42、门槛菊忧烟兰泣露。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3、深夜回舟,误入竹林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4、已经是悬崖上百丈冰,还有花枝。 —— 《卜算子咏梅》
45、有意争春,有一群人会嫉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46、双飞燕子什么时候回去? 夹竹桃花浇水开花。 ——徐急《春游湖》
47、宝宝扶着小船,把白莲偷回去。 ——白居易《池上》
48、玉楼金阙计较而归,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49、树上有没完没了的花,更有雨新的好人,三百六十天长正是落花时节。 ——陈宝琛《西郊落花歌》
50、乱花渐渐变得有魅力,浅草也没有马蹄了。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1、在冰雪森林中塑造这个身体,不同的桃李混芳尘。 ——皇冠《白梅》
52、一般只有窗前的月亮、梅花不同。 ——杜耒《寒夜》
5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4、梅雪争春不肯下车。 **货内阁的笔费评定章。 ——鲁梅坡《雪梅其一》
55、他的年纪如果我是青帝,就会和桃花一起绽放。 ——黄巢《题菊花》
56、吾家洗砚池头木,花开墨迹薄。 ——皇冠《墨梅》
57、花自流,相思树一处,闲愁两处。 ——李清照《一剪梅》
58、花谢花满天飞,红消香断,有人同情。 ——曹雪芹《葬花吟》
59、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元稻《行宫》
60、寒梅白玉一棵,迥临村路附近溪桥。 ——张述《早梅》
61、不知道是不是先溅起了水花,怀疑是不是因为冬天的雪才卖的。 ——张述《早梅》
2、有关桃花林作文
刚进入大门就闻到了一种味道,我一直闻着味道寻找它的来源。
原来是桃花呀!一个个争奇斗艳,有的还没开花,有的只有一个花骨朵儿,非常饱满,还有的已经展开了它的美,让我们评一评到底是谁让人更沉醉。桃花们穿着粉红的衣裳,忽然一阵风吹来,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着,所有的桃花便跳起了优雅的舞蹈。我一直看着桃花,沉醉在那里面了,仿佛我就是一朵桃花,在风中跳舞。看着小鱼在和同伴们玩耍,听着小鸟们告诉我在空中飞行的快乐,听着小蜻蜓告诉我做的美梦,忽然一只小鸟叫我才醒来。
那里的小动物充满了生机,太阳刚睡醒,一大早就开始了它的工作,非常尽职尽责。小燕子吱吱叫仿佛在唱歌:“起来啦,起来啦”。太阳公公正在照着我们,小动物们听到了燕子姐姐优雅、动听的声音,纷纷起床开始了它们的工作,蚂蚁正在搬运食物,一刻也没有闲着,小蜜蜂和小蝴蝶们正在高兴地采蜜。
往前走一走,如同看到了镜子般的湖水,蓝得醉人,又绿得出奇。旁边的柳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那秀丽的长发,经常给别人展示自己骄傲的长发,非常的自信、美丽。
这是我见过最美的地方了。我爱桃花林。
3、有关桃花林作文
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只留下一片灿烂的红霞在天边,我与妈妈出去散步,走了不久,就来到一个圆形的小湖,湖里还有几只小船。我与妈妈跳上一只小船,妈妈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到河对岸的时候,我们发现岸上有一片桃花林,我们就上了岸,走进了桃花林。桃花的那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这片桃花林不大,大约有七、八十棵桃花树,它们分成四排,分裂在路两旁,像礼仪小姐那样欢迎我们的到来,从远处看去,桃花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它们正迎风微笑着呢。
一阵微风吹过,花瓣在枝头欢快地跳起舞来,飘落的花瓣不是抚摸着我的脸,舒服极了。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花瓣儿似天女散花般落下来,铺在小道上,一会儿,小道上铺满了花瓣儿,就像一条粉红色的地毯,看着这美丽的地毯,我真不忍心踩上去,生怕踩疼了它们。我们正赏着桃花,天竟然下起了蒙蒙细雨,给桃花林披上了一层薄纱。我们就像走进了仙境,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雨越下越大,我与妈妈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桃花林。
4、有关桃花林作文
沧海的新桑裹着星辰陨落的银辉;沉睡的柳絮搂上花潭幽缕的薄纱;抖擞的春雨握着绵绵滋落的信念。美,腻在心田的美款款复萌,这木然感叹迸发的生机,感叹沁香的美。
十里桃林,腻在桃花树懒懒撑起的枝干上。花瓣落在柔顺的密发中,悄悄向下滑落。风姿卷起,放纵的摘落一朵,闻着花香,也闻着美的香。
静静的,在含情脉脉的花瓣中。甩手往上一抛,似乎在桃花雨中还缠着龙卷风的蜜汁。牵着幽香,坐在微光粼粼的河岸,悠蓝的天漾起了石头的闪烁。在河岸边满上一杯醉人心脾的桃花酿。掺着痴人的奇丽,畅心地饮上一杯——眼前,是一幅多美的水墨画啊!
漫步于桃花木道之间,一米阳光射进。抚摸着桃花甘润的枝干。转一个圈,混着花的柔香,杂着泥土的气息,裙边扬起的花瓣,卷起了味,也卷起了美。
夜晚,醉在成群的花瓣中,抬头向上看,天边的新月划破了天空,沉寂被死死的打破。星星,月牙仿佛用光,用柔和煦的.抚摸着大地。美,静夜的美,宛若紫百合在眼前晃晃摇动,闪闪飞扬。
当海翻滚浪时,当天卷起云时,当一切沉淀在美中时。世界变了,变得美,而美也在萦混着下一种美的风景线……
5、有关桃花林作文
我的老家在重庆垫江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桃花林,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桃树就从枝干上冒出嫩嫩的小芽,小芽如碧玉一样绿,慢慢的,小芽间又吐出许多的花骨朵,花骨朵又大又圆,像一个个胖娃娃,过了几天,花骨朵张开了,开出许多粉红的桃花,和寒冬的腊梅相比,多了几分羞涩,也美了几分。
大片的桃树争奇斗艳,舒展着她那又大又绿的叶子,粉红的桃花就像绽开的笑脸,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美丽的桃花千姿百态,微风吹过,天空中下起了桃花雨,美不胜收。
我经常坐在桃花林的那片草地上,捧着一本书时而看上一段,沉浸在书的意境中;时而抬头望着天空遐想,如果把眼前的这片桃花林比作一幅美丽的画,我就是画中的桃花仙子,穿着粉红的花裙,在空中翩翩起舞,引来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她们嗡嗡的飞来飞去,快乐的采蜜。
过了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这不是画,我也不是桃花,这是美丽的桃花林,这是美丽的大自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