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王之涣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0

盛唐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句感人肺腑,充满激情,深受后者喜爱。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翻译】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言绝句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翻译】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拓展阅读

1、昌龄是代著名的什么昌龄出塞赏析

【**--教案】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昌龄是坛一著名,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家夫子昌龄”。因为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

高适、李颀、岑参、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歌创作大有好处。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称为七绝圣手。

《出塞》是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现了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从描写景物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未还”使联想到战争给带来的灾难,表达了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民的困苦呢?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来自龙城天水的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天水,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单指李广一,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着重表现的是对敌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被称为七绝的压卷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出塞》两首,本是第一首。

《出塞》应当是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这一时期,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民的这种和平愿望。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可以作为参考。边塞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衰的作品。评家常称赞“音”,边塞正是构成“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边塞题材的兴起,是与们的生活范围有

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中,我们看到的眼界开阔了,歌的意境拓展了,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不少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歌,如为后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中的种种矛盾。

这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怀念,指责了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李广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古歌吧,大家可以跟着学唱,

相信在一遍一遍的跟唱中,你一定会对《出塞》心领神会的。(播放歌曲)

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格的脊梁。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让经典伴随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今天的《古赏析》就到这里,感谢你们的收听。再见!

2、维和创造静逸明秀美的

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气而天赋极高的。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初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如殷璠所说的“神来、气来、情来”,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风形成的标志。

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风形成的关键时期。武后时兴起的重视文词的进士科,至此进一步演变为“以赋取士”,而且乡贡入试者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国子监生徒,为各地有才华的寒俊文士打开了入仕的希望门。加喜延纳才士的张说和张九龄先后为相,长安成为四方乡贡文士的聚散地。过去那种由宫廷侍从型文集团主持坛的局面,为各种松散的才子型群体间的争奇斗妍所取代;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美。

维和孟浩然以、孟为中心的其他 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境创 造的意义 神宗思想对歌感情格调的影响

维是山水田园代表作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家于蒲(今山西永济),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从15岁起,他游学长安数年,并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释褐太乐丞,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他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他也向宰相张九龄献以求汲引,官右拾遗,又一度赴河西节度使幕,为*御史兼节度判官,还曾以侍御史知南选。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在当时许多想建功立业以扬名不朽的才士一样,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他在《少年行》中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送张判官赴河西》则云:“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声调高朗,气魄宏大。维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到过塞外,他出塞前后写的,如《从军行》、《观猎》、《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其《使至塞上》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以英特豪逸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中,形成雄浑壮阔的境。那无尽的长河、广阔地平线上的落日、大漠孤堡上的烽烟,透露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迈气概。

但奠定维在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里,创造出“中有画,画中有” 的静逸明秀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孙自可留。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境。

空明镜界和宁静美,是维山水田园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衣。(《山中》)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

日落昏暗,愈显江湖白色;潮来铺天,仿佛天地也弥漫潮水青色。一是色彩的相衬,一是色彩的相生。日色本为暖色调,因松林青浓绿重的冷色调而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条件色的作用。红叶凋零,常绿的林木更显得苍翠,这翠色充满空间,空濛欲滴,无雨而有湿感,这也是条件色的作用。至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淡远迷离,烟云变灭,如水墨晕染的画面。维以他画家的眼睛和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在当时,与维齐名而同样以写自然山水见长的是孟浩然。他的生、卒年均早于维,但成名却在后。

孟浩然(689~740),襄阳,是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40岁以前,他隐居于距鹿门山不远的汉水南,曾南游江、湘,北去幽州,一度寓寄洛阳,往游越中。开元十六年(728),他入长安应举,结交维、张九龄等,开始遍交坛群彦。次年赋秘省,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一联名动京师;但却不幸落第。随后,他南下吴越,寄情山水。开元二十五年(737)入张九龄荆州幕,酬唱尤多。三年后不达而卒。

在他眼中,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其实,孟浩然并非无意仕进,与其他一样,他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是赠张说的(一说赠张九龄),“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把希望通过张说援引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现得很迫切,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气。故写得境界宏阔、气势壮大,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音。

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虽始终抱有济时用世志,却又不愿折腰曲从。张九龄可举荐维,却无法举荐他。当他求仕无门,而且应举落第后,就高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疏”,放弃仕宦而走向山水,以示不同流俗的清高。他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说: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中宵劳梦想。

抒发自己独自乘凉时的感慨,一句“恨无知音赏”,表明了清高自赏的寂寞心绪。以山水自适的情怀,融入池月清光、荷风暗香和竹露清响的兴象中,顿觉清旷爽朗。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

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孟浩然与维是有区别的。他的山水田园,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余”、“我”等字样常出现在里。如《过故庄》:“故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又如《与诸子登岘山》:“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出现在孟浩然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如《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不经意的猜想中透露出明媚宜大好春光,似有惋惜情,却又无迹可寻。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相较而言,似比维的更显淳朴,更接近陶渊明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而且偏爱水行,在乘舟漫游吴越水乡的过程中写了不少山水。遇景入咏时,他常从高远处落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境。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再如《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前一首写日暮泊舟时的“客愁”,寂寞惆怅的孤独心绪,因野旷天低、江清月近而愈显清远无际。后一首表现傍晚泛舟时的散淡逸兴,老翁少女相对视,落落大方,情纯意洁,脱尽凡俗气。语句平淡,淡得几乎看不到作的痕迹,而味却很醇厚。如果说维的山居歌咏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美的话,那么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作,则给以洗削凡尽感,情思的净化、语言的清淡,和境的明秀融为一体,将自然纯净的山水美透彻地表现了出来。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的风格特点。尽管他的中也有刻划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如“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秋登兰山寄张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但非有意于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语。观其全,多以单行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迹;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维和孟浩然在坛享有誉,影响很大。崔兴宗称维为“当代匠” (《酬维》序),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当时,以、孟为中心,还有一批风与他们相近的,如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

裴迪曾与维一起隐居终南山,在生活情趣和创作风格方面受维的影响很深。他的《辋川集二十首》就是两的唱和作。如《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衣。

这是他写得较好的一首,虽远不能与维的同题作相比,但力求把写得明净一些的创作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的。

储光羲的生活经历较为曲折。他登进士第后任安宜等地县尉,不久辞官归乡,曾与维等隐居终南山多年。旋又出仕,在安史乱中被叛军俘虏,接受伪职。后因此而被贬窜南方,卒于贬所。他的留存下来的比较多,《同十三维偶然作十首》、《田家杂兴八首》、《田家即事》等,是其直接写田园生活的代表作。在这些中,由于作者想表达的是返朴归真、养性怡情的思想,言玄理的成分较多,艺术上并不成功。储光羲写得较好的,是《杂咏五首》、《江南曲四首》等表达隐逸情趣的作品。如《杂咏五首》里的《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维舟绿杨岸。

由杏花春水和潭荷游鱼构成的明秀小景,融进的敏锐感受和怡静心情,确有一种“格高调逸,趣远情深”(殷璠《河岳英灵集》评语)的韵味。在风格的自然淡远方面,与孟浩然的十分接近。

3、韦应物的句大全

1、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应未眠。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最往还。

3、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4、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舟自横。

5、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寂无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6、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7、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8、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9、淮上喜会梁州故——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1、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1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文史,群彦今*。方知大蕃地,岂曰财赋强。

14、送杨氏女——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4、专题教案4:燕歌行 教案教学设计

高适

一、边塞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1.代国力强,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的创作,都为代边塞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边塞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昌龄、李颀、、崔颢、翰等众多作家。边塞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3.边塞的艺术特点: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

二、作者介绍

1.高适的歌以边塞成的创作成就最高。其主要抒写对边塞军旅生活的体验思考,以及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

2.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三、朗读歌,体会情感。

四、鉴赏

1.第一层“汉家烟尘在东北……单于猎火照狼山。”

(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敌军入侵,汉将士离家参战。)

(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非常恩遇。)

两层含义:(1)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2)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主要感情:赞颂)

(3)“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战士直赴前线榆关,行进在碣石山的情形。)

(4)“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军用紧急文书到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蔓延。)(夸张)

(5)第一层8句主要写什么?(将领闻警受命率兵出征。)

2.第二层“山川萧条极边土…力尽关山未解围”

(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这两句写出官兵处境的险恶。)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帐下犹歌舞。”分别写哪种?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对比: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

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愤慨)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边塞秋末自然景色(衰败)--官军兵力(枯竭)。(衬托)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分别写哪种?什么手法?什么感情?

对比:将领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愤慨)

(5)第二层8句主要写什么?

战场交战和将领与士卒遭遇的不同。

这是全的中心,也是前后转折的关键。

上一层写将领,下一层转入写士卒。

3.第三层“铁衣远戍辛勤久 ……至今犹忆李将军。”

(1)“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蓟北空回首。 ”

从士卒和思妇的角度写出“久”“怨”。

“久”:士卒愈遭冷遇,愈感寒心,思乡情愈切。

“怨”:不在出征,而在边将无能、决策失当造成久戍不归。

(2)“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表现出什么?

边城遥远,难可度越。偏远边陲,苍茫广漠,一无所有。--征战生活的艰苦。(空间上写出飘零孤独苦)

(3)“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表现出什么?

战争气氛的紧张。(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

(4)“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写什么?

士卒的心愿。

(5)最后四句表达士卒怎样的心愿?

勇敢杀敌不惜牺牲完全为了保家为国,哪里念及个功勋?

沙场征战艰苦难熬,盼望李广一样体恤士兵、有勇有谋的好将领带领大家取得胜利。

五、思考:为什么这首歌能在众多边塞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用非其的讥讽嘲弄。全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杰作。

六、补充

的秋天,叶落萧萧 勇士的名字在大风中飘零

猎火狼烟,猎火狼烟 男儿征战在边关

玉簪闪烁晶莹的泪光 故园美丽的佳

在四季轮回中守望 夏日流火,秋日收获

相思在挣扎中痛苦 滚滚烟尘,铁衣叮当作响

马蹄踏碎飘摇的边关 城头的残鼓声

辗过征的白骨和游魂 在一首

苍白的落日在孤城上空摇晃 高举火把

照亮北方的天空

点击查看更多盛唐诗人王之涣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4578.html

热门阅读

  1. 201关于三伏天祝福语大全
  2. 国际贸易简历自我介绍范文
  3. 教师节微信经典祝福语
  4. 201年3妇女节祝福语简短
  5. 2019年最新励志语录
  6. 爱的他们以我为离诗歌
  7. 暑假放假及秋季开学通知
  8. 关于结婚的短信祝福语
  9. 说说同学间的那些比随笔
  10. 会计学专业个人的自荐信范文
  11. 班主任班级管理分析论文
  12. 小年的祝福语集锦
  13. 201中秋节微信祝福语
  14. 中秋节短信祝福80条
  15. 高三毕业留言祝福语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