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读后感
夜无眠,月更幽
微弱的星光,皎洁的明月,浩瀚的夜空,沉睡的古寺……
创造晨曦是为了人们苏醒,创造黄昏是为了酝酿睡意,创造夜晚是为了入睡安眠。那一夜,最无法入眠的,莫过于心中无比怅然的的苏轼罢!
繁星点点,皓月当空,解衣欲睡之时,偶然察觉那悄然入户的月光。它幽幽地倾泻,淡淡的洒在地上、案上,就如镀上了一层银辉,闪闪发亮。那轻柔的月光竟让人欣喜,如此良辰美景,苏轼便顿无了睡意,决定徒步而行,以解心中烦闷。
约上一同被贬官的张怀民,两人漫步庭院中。庭中之景迷人至极,他们不禁停下脚步,用心观赏。举目望去,柔和的月光洒满院落,就犹如积水充斥着,清澈透明。整个大地沉浸在这柔美的月光之中,淹没在宁静之夜情意绵绵的魅力里。远处,夜莺在不断地歌唱,撩人思索引人入梦,那轻柔颤抖的歌声似乎是专为难以入睡之人而发的,更增添了月光撩人的魅力。近处的池塘,它的周围与上空笼罩着一片薄薄的水汽,一片白色的轻雾,经月光一照,愈发觉得如仙境一样美,而青蛙也一刻不停地将它们短促而铿锵的鼓噪声投向夜空。池中,原以为那是交缠在一起的水草,仔细一看,不曾想到竟是月下柏树的影子,树影婆娑,冷月静照,这注定是是凄清的夜。
被贬的痛苦,失落的惆怅,久久难以释怀。如此美景,忙碌之人定然是欣赏不到的,而只有闲暇之人才会细细观赏,苏轼与张怀民正是那因贬而闲的人,因此,他们怎能错过?而两个“闲人”能有“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这是幸呢,还是不幸呢?
虽说遇挫被贬,但如此佳境,有心之人将它欣赏,无心之人忽而略之,受伤的心灵应由这纯净空灵的月色来慰藉。远离职场、*的争斗与喧嚣,静下心来享受身边的美才是真。既然不能摆脱,那就回避走开,让疲惫的心灵憩息,等一切浮尘沉寂下来,正义之光必将照亮大地。
苏轼和怀民意欲在这清静之夜寻求解脱,慰藉伤痛的心灵,追求纯净的世界。而幽幽的月光静静的月夜能让他们如愿吗?
拓展阅读
1、《西游记》读后感读 后感 五年级 500字《西游记》优秀 精选
【我与西游共取“经”】
这个暑假,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本书,那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它让我爱不释手!
它就像是一本会魔法的书,读着它,我仿佛也变成了书中会腾云驾雾的仙人!多么令人激动呀!它又像是一位会说话的智者,听着它,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明白了许多道理。
《西游记》主要是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方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经历了千难万险,打败了无数妖魔鬼怪,才到达西方,取得真经。书里有勇敢无畏,聪明机灵,一路尽心尽责地保护着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有好吃懒惰,贪恋美色,但对唐僧却是言听计从的二徒弟——猪八戒;还有老实忠厚,一路挑着行李,任劳任怨的三徒弟——沙僧......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当年由于他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尽了五百年苦难,最后被唐僧解救,收为大徒弟。他有着一双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在他面前也要现出原形,而且还有七十二变、筋斗云及三根毫毛。我喜欢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更喜欢它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取经之前他历经重重困难习得法术,取经路上又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师父。当我读这本书认识了故事中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时,我仿佛被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孙悟空告诉我们要努力要勇敢,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要勇于面对,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无论外界多少诱惑,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平常的心!
2、老残游记读后感500字作文
《老残游记》中,写人写事的技巧并不高,但写景却是《红楼梦》、《水浒传》所不能及的,更不是《西游记》所能比的。
如书中关于大明湖的描写,令我印象深刻: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哪一株半株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这是静,就是一幅画,是如此的和谐与安详,光是颜色的词儿,就有十一个,而绿色就有三个:苍翠、绿、碧。
苍劲的绿给人以无限岁月和历练的想象,一阵疾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正见树枝苍叶,晃出阵阵林涛,枝怒吼,风狂嚎,摇得苍叶上下翻,却不嬉笑。
翠柏与苍松相映,翠柏更富有活力,鲜艳的衣装而清雅,连袈裟都逊色几分,香客**,也会偷窥春色。
碧绿如翡翠,耀眼闪人心,誓与皇家色一较高下,却不知深入凡世红尘中。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大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有声有景,分明一幅动态画,虽不如上段色调繁多,却也清新雅致,那一声渔唱,虽未听过,但在耳边响彻。
书中的人固然重要,事情也重要,可没有场景,就算有仙家,也只是在白板上添了几笔,可有可无。
3、倚天屠龙记读后感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书。有人喜欢生动有趣的动物小说;有人喜欢回味无穷的历史小说;有人喜欢可以使自己大展一番想象力的悬疑小说;有人喜欢拓宽自己对科学的了解的科幻小说……我最喜欢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张无忌少年至青年的江湖历程。我不是特别喜欢张无忌,他的武功虽高,但性格算是比较软弱,他的一生似乎总在被别人的意见影响,在感情上同样也有这种问题,一直在小昭、赵敏、周芷若和殷离中间犹豫,导致后来小昭为保护张无忌回波斯帝国的明教总部当圣女,周芷若也因为嫉妒把殷离毁容,并嫁祸于赵敏,而张无忌对这些事情也没有明确的态度,拖泥带水,让我颇感失望。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被金庸先生写的活灵活现,好似真的被赋有了灵魂,一怒一笑都栩栩如生。有慈眉善目的武当祖师张三丰、神出鬼没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庄重严肃的少林神僧空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光明左使杨逍、城府极深的峨嵋掌门人周芷若……其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明教四大王之一——金毛狮王谢逊。他的一生都在讨债和被讨债的身份中徘徊,谢逊一家老少都被成昆所害,从此,他开始了讨债生涯。谢逊为了复仇,壮年时修炼“七伤拳”,这武功虽强,但会伤到修炼者的内脉,修炼者会不定期的失去理智,他每每发狂,就会杀死许多无辜的人,因此,他又背上被讨债的身份。谢逊虽然年轻时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但老年受渡厄、渡劫、渡难三大师点拨,大慈大悲,最终亲手杀死仇人成昆,并化解了与他曾经伤害过的人的家人之间的怨恨,拜师在渡厄门下,成为一代大德高僧。
《倚天屠龙记》告诉我了一个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一生绝不会只遇上好人,而且还不能一眼认出他是善是恶,只能时刻留心,不轻信陌生人。
书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书是一条道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一位知心的好友,让我们在前进时不寂寞,让我们遵循冰心奶奶的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