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语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0 23:20:02

《题西林壁》语文教学设计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拓展阅读

1、小六年级方案 小六年级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3、认识10个生字。

了解黄山各松树的特点。

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授法、自指导法。

一、谈话导入。

1、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师加以概括谈话导入。

2、同们,通过我们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领略黄山松的美。

3、板书课

二、初读课,整体感知。

1、自读课。读懂课,读通句子,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检查生自情况。

3、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重点,分析理解课

1、默读课,边读边想:课介绍了黄山有哪些名松?这些名松有哪些特点?(引导生理清课思路,习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

2、在读课,加深理解。

(1)、再读具体描写黄山松的段落,并画出描写黄山松特点的句。

(2)、小组合作习,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来概括每种松树的特点。

例如:热情好客的“迎客松”;执着探寻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只要合理即可,启发生谈出个性化理解。)。

(3)、找出每种松树的关键词后,重点指导生朗读相应句,读中体会作者描写的每种松的特点。

(4)、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生从黄山松的外在美与内在气节两方面来谈)。

3、播放黄山美景的课件,生欣赏。(进一步体会黄山松的美)。

4、有感情朗读全

四、检查识字。

师出示中出现的生字活着带有生字的词,指名读。也可以同桌合作互读,记住词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行阅读,同之间交流,并与《黄山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课中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黄山松。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高大。

连理松缠绕。

2、《有趣的成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通过朗读,记住12条成,了解成的意思。

3感受自主识字的乐趣,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重、难点

识记生字,积累成

1生:搜集以数字开头的成及相关的成故事。

2师:多媒体一组,生字卡片。

1~2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

1[出示蓝猫]配音:嗨!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习《有趣的成》。成是我们中华民族字中的瑰宝,大家想和成交上好朋友吗?只要你们在习中能顺利闯过三关,你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2闯关行动现在开始,首先进入第一关:我会认。

二、初读课,自主识字

1想不想去读一读这些成?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生字,你打算怎么办呢?

2现在请你们用这些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成,遇到红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合作读一读这些成

4看着大家这么团结友爱,成里的生字娃娃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部都跑出来了。现在请大家自由拼读这些音节,检查是不是叫准了每个字娃娃的.名字。

5现在字娃娃摘掉了拼音小帽,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请抢读生字。

6老师交给小组长一个任务,想办法利用生字卡片让每个组员都认识这些生字。

7游戏:蓝猫钓鱼(将每个生字写在鱼身上,生每读对一个字,那条小鱼就被钓起来,甩进桶里,同时发出“咚”的声音)。

8现在我郑重宣布:你们已经顺利闯过第一关了,爱习的孩子们,让我们向第二关“我会写”前进吧!

三、指导写字

1请认真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出示“神”字,“礻”红色)这个部首叫什么名字?你能再说出几个带“礻”的字吗?

3要写好“神”字,你还想给大家提个什么醒?

4咱们来比比看,谁能把这个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5同桌都写完的孩子交换书,互相欣赏一下对方的字。如果你觉得他哪个字写得好,就在这个字的头上画一朵小红花,并告诉他好在哪里。

四、精读成,领会感悟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成,边读边想你知道了哪些成的意思?

2请把你读懂的成的意思说给小组内的伙伴听一听。

3谁来说给大伙听听?你是怎么知道的?

4老师也想帮助大家来认识一个成朋友,请看大屏幕。

5还有几个成大家不了解,就请你们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去了解一下它们的意思吧。

6知道了成的意思,我们再来读一遍成,你肯定会发现自己比刚才有进步!

7出示蓝猫:祝贺你们顺利闯过三关!请接受我送给大家的礼物吧!

五、拓展积累

孩子们,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以数字开头的成外,成王国里还有许许多多的成,你们想去认识它们吗?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课外阅读资料,并提供有关成的网址,希望你们能和成交上好朋友,好成,用好成

3、小六年级方案 小六年级

1、观看视频录像(09年春晚杂技表演《抖杠》)。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1、生根据 要求自(投影出示自要求):

a、自由读课,读准字音,读通课,思考这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情况(词,及自要求中的问)。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就能理解这么深。那么究竟是哪些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找到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己的感受。

2、重点句子交流:

(1)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刻?从哪里看出来?结合 “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 这些词理解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

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生谈感受。

3、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动作、言)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生交流。)

生说到观众时,引导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写话练习: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笑了,因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为________

观众笑了,因为________

生动笔写,写好进行交流。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什么?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

回顾课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以这件事让生分3段,明确这种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来阐述一个道理,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

顶碗 失败 失败 成功

少年 不放弃 拼搏 强者

4、小六年级方案 小六年级

1.领会汉字的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练习写作。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习写章前先列提纲的方法。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选择的材料要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课件。

一、观察汉字,领悟内涵。

1.【出示课件2】。

甜乐泪暖悔望。

迷妙变忙寻让。

2.师讲解引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化灿烂。每个汉字都有其丰富的化内涵。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有关的事情等。同们看一下屏幕上的汉字,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和同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对这个汉字化内涵的理解。

3.检查指导。

【出示课件3】。

例:甜。

(1)甜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如甜食,糖是甜的。

(2)比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一种感觉,如甜蜜的生活,甜言蜜等。

(3)还能想起好多由“甜”字组成的词:酸甜苦辣、忆苦思甜、苦尽甜来……。

二、确定中心,列出提纲。

1.从屏幕上出示的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首先根据汉字的化内涵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意思。

2.根据中心意思,先列提纲,确定出自己选择的事例或哪几个方面。

3.提纲示例:【出示课件4】。

目:甜。

示例:1.爷爷为我做的排骨米饭。

2.妈妈给我买来好看的衣服。

3.我生病了,爸爸在医院守着我,给我讲故事。

三、交流提纲,互提建议。

1.把写好的提纲和同交换,请同读一读。

2.看看同的提纲,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提出合理的建议。

3.根据同合理的建议做修改。

四、独立思考,认真写作。

1.根据修改后的提纲写作

2.注意重点部分一定要写详细、具体。

本次习作的目标是要生将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运用到写作中去。本单元的重点就是体会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次习作要求生从汉字的化内涵出发,确定中心意思,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这个要求与本单元的重点是吻合的,一脉相承。

中,我注意了指导,提供了范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以习作例做例子,列出选材的提纲,然后再让生列提纲,可能实效性更强。

5、小六年级方案 小六年级

1.小组内的同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

2.和同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重点:交流时,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难点:交流中,能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具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

1.同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习口交际:请你支持我(板书:请你支持我)。

二、模拟交流。

1.同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

(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

(活跃班级化生活,提高同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

(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刷)。

(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你想怎样回答?

(大家议论一下,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样想,怎样说?)。

(板书:说想法,讲目的做预案,备应对)。

2.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表现。

(1)小组讨论,想一下交流过程。

(2)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

讲清楚办报的想,说明目的。

想到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顾虑。

(3)点拨指导:

师:找到老师,你怎样诚恳说明自己的来意呢?

生:老师,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还有谁说得更礼貌一些呢?

生:老师,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说件事。

生:我们想办一份报纸。

师:老师会怎么说?我想老师一定会问:你们怎么想到这件事?对不对?

生:对,我们就说一说。因为经常在订阅的报纸上看到好多生们办报的消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生:我还觉得要向老师说一说办报的好处。我觉得可以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师:自己办的报纸同们一定最喜欢读,那样就可以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生:在报纸上,我们还可以发表一些建议,比如建议大家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

师:想真不错。老师还可能会担心什么呢?

生:谁来当主编?多长时间出版一期,时间够用吗?……。

师:想的真够全面,比我想到的还多呢。真不错。这些问你们都想过该怎么回答吗?

生:我们小组都想过了。

(4)各小组依次模拟表演,其他小组评价。

(5)师评价。

三、口练习。

1.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说服同,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说服校长,在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2.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

四、课堂总结。

1.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要会正确的口交际。态度诚恳礼貌;讲明想,说清目的;做好预案,从容回答。

2.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需要注意:

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点击查看更多《题西林壁》语文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6062.html

热门阅读

  1. 装修工程协议范文
  2. 二十四节气白露祝福短信大全
  3. 送老公的生日祝福语
  4. 习俗和年味儿作文
  5. 关于大学生暑期课外实践报告优秀范文
  6. 初二开学典礼发言稿
  7. 中秋节公司祝福语
  8. qq群春节祝福语
  9. 有关情人的经典语录
  10. 公主故事《黎巴嫩公主》
  11. 韵书怎么造句
  12. 201年全国爱耳日祝福语集锦
  13. 送客户腊八节的祝福语
  14. 人性管理读后感范文
  15. 烦恼的矮冬瓜随笔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