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博士请助手》第2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1 18:26:53

《大象博士请助手》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段——第7段,读懂“冲撞跳踢轻轻推扶放走鞠躬您好”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表演朗读课文

3、懂得待人要有礼貌,讲文明,做事要有耐心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今天电脑老师要和我们做游戏了,出示词语,同学们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笑眯眯哈哈大笑静推轻轻推扶齐声读“大象博士请助手”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3、今天是大象博士正式考试的日子,你们瞧!都有谁等在门口了?

这么多的小动物啊,可布告上说只招收“一名”助手啊,今天的竞争可真激烈啊!

(二)学习第3-6段

1、大象博士请小动物门进去考试了,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几段是写它们进去考试的?(3-6段)

2、小猴,小兔,小熊,小猫是怎么进去的?读读课文,划出句子,指名读,齐读,读正确。

3、是呀!他们当中有几位小动物啊特别着急,想快点进去考试呢。快去找找是谁啊?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很着急的呢说说理由,读读句子。

4、诶呀,他们可真性急啊,谁能读出小动物门现在的心情来?指名读,互相评一评;选一两句读给同桌听听;齐声读

5、我们差点把小猫忘了,他现在是什么心情啊?

看看他是怎么进去的自由读,圈出动词,和其他小动物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

朗读

6、师生分读3-6段

(三)学习第7段

1、小猫终于也进来了!,可小猴等急了,说——学生读

2、小兔等急了,说:——学生读

3、小熊等急了,说:——学生读

4、这些小动物等急了会怎么样子的呀?做做动作吧!

5、谁能干,能把这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指名三人说话,出示句子,齐声读

6、大象博士要录取了(),这怎么回事啊,还没考试呢!

7、哦,我明白了,原来大象博士要招收一名有礼貌,讲文明的助手呀!要是一开始,大象博士就把招收要求写在布告上,小动物们就都明白了,是不是呀!那现在我们就帮助他把这些要求写在布告上吧!

(四)总结练习

处事一张布告,请同学们把招收要求填写完整!

拓展阅读

1、《美丽的小兴安岭》

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制义务育小语五册(三年级)的一篇讲读文,三年级的语文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向高年级的阅读的过渡阶段。在小语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语文四组的一篇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不过,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提倡生用自主合作等习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生对事物的正确情感态度。

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重点:

准确理解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难点:

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方法:合作探究。

班级:四年五班。

一、审题质疑、初读文:

1、板书题民,引情激趣

提问:你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

2、初读文,自字词。

首先:(1)幻灯出字自提纲,生按纲自

①轻声读文,想一想文按什么顺序写。

②默读文,用圆点和模线画生字词,并出声读三遍。

③浏览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里从内容入,再次质疑,由因为《美》是写的文章,佳词妙句随处可见。因此,生的问题多集中在词句上,从而落实训练重点用词准确,而且通过两次质疑,注意培养和训练生的主动,深度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2)在生自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由小组长带领,互相说说自己通过习,懂了哪些知识。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检查验收,由小组派代表发言,师随机指导,帮生理解文欣赏等简单词语,而一些重点的词语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等则要做到下一节来理解,做到有主有次,分散习。

3、一自然段

首先:(1)自由读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段你们知道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多?(出示红松、白桦等的图片,让生认识,并了解其特点)

(3)自由读,指导读,体会绿色海洋的美。

二、精读春夏,探疑结法

春夏秋冬四段写法不致相同,因此我的暗含着一条扶放的线。

春老师领,夏老师引导,秋冬生自

1、我首先说一说春段的习过程:

(1)指名读:找一找描写了哪些景物?

(2)轻声读:想一想,这些景物怎么美?

这一问题:旨在使生明白作者是抓特点来写的,从而引导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文。

(3)重点理解描写树的句子。

首先:作者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长出,这个问题看我的直观演示。

然后,师范读描写树的句子,生仿读培养生听、读能力。

(4)引读,这一段:师说,春天醒了!

生读写树木的句子,以下类推)雪化了!小鹿跑出来了,春水流了原水流淌着

(醒、化、跑、流、淌,描绘了春天来到,万物复苏,到处一派生机的景生读后再能想画面,概括出春的特点)

夏段的习过程基本和春的相同。

首先师生共同回忆春的习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习方法,探疑方法。

一、读找景物

二、读写特点

三、读悟其情

接着引导生运用习方法习,习步骤如下:

(1)默读夏段,自己划出夏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填后2表;

(2)自由读:小组论一论这些景物怎么美?

生自读汇报

(3)重点习树的句子,理解夏季小兴安岭树木有什么特点: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几个词问生把密密层层、葱葱茏茏、严严实实置换位置,行不行?因为这几个词都是描写夏天树海生机盎然的.景的,用词很有特色,很准确,所以在这里,用了换词比较的方法来深刻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

(4)借录像理解浸、千百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等词。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读,不同的是用因为所以引读这一段。

因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所以早晨(通过引谈,理清分句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段落中内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三、自秋冬,议疑解疑:

运用2段习方法,生自秋冬两段。

首先:1、小组习,按上述习步骤可提出哪些问题

然后2、小组交流,并填后2表

接着3、小组汇报,(抓注飞舞刮秋满理解)

4、在理论基础上,配乐感情朗读,领略秋冬之美。

最后5、用师提出同初提出的两个问题,问生是否明白了。使生从有疑到无疑。

作者怎样写?

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方法,放生自己习,生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取长补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答案夏是集思广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此,生问题一一得到解答,达到解疑目的)。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1)较迂默读文,看后表格思考

小兴安岭都有哪些宝?一宝是什么?看表格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地使生认识到除了太阳、雪花等,绝部分景物都是小兴安岭的宝物,进一步体会到小兴安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个巨的宝库,激发生热爱之情,在生回答基础上老师按片总结如下:小兴安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巨的宝库。

(2)看录像有感情朗读文,使生感情得到升华。

五、词句赏晰,巩固练习。

1、找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说一说好在哪里?

2、你认为文章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3、从春中任选一段,感情背诵。

六、自我评价

通过这样的赏晰,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生动,也进一步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激发生热爱之情,使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文《我家住在海边》

目标:

1. 理解文内容,在图画情境中感受海带来的乐趣。

2. 会“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

3. 有感情的朗读文。

重点和难点:

感受做一名海边孩子的快乐,初步培养爱海,爱家乡的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文。

一. 复习字词。

1. 认读词语并口头造句。 住在、海洋、海滩、金色、黄金、一面、上面、方面、歌唱、唱歌、各位、捡到、捡起。

2. 听写文要求的生字新词。

二. 进入情境,理解文,指导朗读。

1、朗读一段。 看件指出“海”与“海滩”。 朗读:你能用你的声音把海的宽广,海滩的美丽表现出来吗?

2、二、三段。

(1)、自由朗读二、三段,感受小主人向我们介绍的海边情景。交流。

体会:又松又软的感觉是怎样的`?你能举个相似的例说明吗?“松”和“软”的反义词是“紧”和“硬”。

海会唱哪些歌?也许是《赶海的孩子》,也许是《小海螺》……

(2)、通过联想,体会乐趣。 说海:我们小朋友非常幸福生活在海边,海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你告诉住在城里的孩子好吗?(海是无边无际的,海上船只来来往往,节假日人小孩尽情玩耍,有的堆沙,有的拾贝,有的游泳,有的划船……

(3)、开展海滩捡贝壳比赛。 海滩上的贝壳多么讨人喜欢啊!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小不同,希奇古怪的品种看也看不厌。就一会儿工夫我们都捡了满满一小篮。 练习说话:用欢快的语气对小伙伴们喊:“嗨!快来看啊!我捡了许多贝壳。有……有……还有……”

(4)、有感情的朗读2、3段。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配上欢快的夏天歌曲有感情的集体朗读。

(5)、用一句话说说海给我们家和广的游览者带来了什么?

3、四段。 引读四段:小主人和家一样了解海,喜爱海,难怪他要说……。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轻松、舒适、欢快的语调)

三、后延伸。 收集有关海的各类资料、文章,来写一写我们的家乡。

3、幼儿园班班数优质案《倒

1、了解倒的含义,对算倒的方法产生兴趣。

2、体会倒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若干、月历、笔。

【活动过程】

一、模拟看红绿灯过马路。

1、导入:前几天老师在马路上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哪里不一样?

思考:人行红绿灯跳动的数字不一样和我们过马路有关系吗?

2、模拟过马路(两名幼儿先后模拟过马路,其余幼儿倒着数)。

3、说说各自的发现:这里的数字是倒数的,数字越来越小,间越来越短……

体会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间越短,过马路越危险。有了倒,我们过马路就更加方便、安全了。

4、绿灯上的数字是怎么变化的?(了解用倒着数的方法发现数字是由到小表示间由多到少的变化)

二、寻找生活中的倒

1、说说生活中的倒

2、师依次出示照片,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倒

3、进一步发现在使用倒,有的倒用“秒”(奥运会开幕式、火箭发射等),有的倒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用“天”(世会)。

三、尝试算倒

1、激发幼儿算倒的愿望:3月20号,我们要去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春游倒牌吧。

思考: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哪个日期?

2、交流采取算倒的方法,如:顺着数;两个两个数;倒着数;春游的那天不算进去等。

3、发现有了春游倒,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今天离春游还有11天,可以在这一段间里为春游做准备。

延伸:

1、为最近的节日做倒牌。

4、《难忘的泼水节》优秀

1、细读文,理解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文。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征意义,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懂得泼水的征意义

多媒体件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

一、导入

听着这旋律优美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看着这几个词语,(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你回忆起了什么?(生)

是啊,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我们继续21《欢乐的泼水节》(出示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闹欢快吧!

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候,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小朋友自由读读二小节,想一想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一说你对泼水节的看法。

3、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欢乐的泼水节

4、你看到了什么?(生)

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有很多人在相互泼水)

5、(1)生表演灌和泼。你觉得人们泼得怎么样?你从哪些词里体会出人们的`欢乐来的?(互相追赶、灌、泼)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开始泼水了,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指导读出欢乐:泼得再用力点!泼得再开心点!)让我们边泼边读,体会一下那欢乐的场面。

(2)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录中有很多人,那么在文中你是从哪儿体会出人多的?(老人、小孩、姑娘、小伙、个个、人人)哪个词又表现出人们的欢乐?(乐开了花)

6、看谁把这句话读得最开心。

(出示句子: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自己可以先练一练。几个生读,并评价。

7、为了过节人们做了哪些准备呢?小朋友再读读文,从书中找出句子来,并且做上记?你找到了吗?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街上。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在位置上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家比一比谁来得最早。(在评价中引导生将早早、早已要重读);全班齐读。

8、带入情境:小朋友们,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一起参加了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小组讨论,模拟情境)

9、师进行采访:

(1)我是源源电视台的记者,问这位老爷,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花瓣?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觉怎么样?

(3)小姑娘,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你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10、采访回来,我有一个疑问,谁能为我解答?为什么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11、(在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出示语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齐读)

12、怎么能不高兴呢?换句话说就是那书上用怎么能不高兴呢?有什么好处呢?(用了反问,高兴的语气就更加强烈了)我们再来高兴地读一读。

13、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14、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二小节。

1、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三节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吗?

2、出示。读一读。

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3、人们除了泼水,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你们看(件)

(1)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2)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唱起来,跳起来吧!(孔雀舞)小朋友们,如此开心的刻,你们舍得离开吗?(生)你们的心情可以用书上的哪句来表达呢?(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3)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

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

四、指导背诵。

这样一个欢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伴着音乐,来练习朗诵这篇文?配音乐

(齐诵)

五、拓展延伸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呢?在小组里面交流你收集的资料。组交流。

六、练写祝愿的话。

我们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相亲相爱,那么在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候,你想怎么向傣族人民祝贺呢?你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卡纸上,并在小组内交流。再组交流。

点击查看更多《大象博士请助手》第2课时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can.com/articles/402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