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优秀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2、利用互联网,找齐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资料,比如经纬度位置、在美国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等等。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圈出疑惑的地方。可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课程标准:掌握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模式。
教学目标: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核心,掌握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对我国的启示,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流域治理开发的一般模式解决相关问题。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 问题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新知识的学习】
【导入新课】
师:通过图片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的流域治理是非常成功的,被多个国家奉为样板,也因此成为了教材上的内容。但是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请同学们阅读第一个大内容《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把不堪的往事罗列出来。
(2分钟后)生:
师:在第一大内容里有不懂的地方,请展示出来。
生1:田纳西河流域与中国南方的气候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它夏季少雨多冬春多雨?
生2: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释疑归纳:1、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候、水文(河湖)、土壤、植被等等。
师:归纳得很好。1、田纳西河流域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冬春季节冷空气南下与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气旋,带来大量降水。
师:虽然长得*,但并不是无药可救。请对照第一、二大点内容找出田纳西河流域的优势条件并思考开发方向和整治措施。时间15分钟。
板书 二、整形手术(治理中)
生3:
生4:
师:在第二大内容里有不懂的地方,请展示出来。
生5:什么是河流的梯级开发?(学生自主发言)
师:梯级开发就是在流量大、落差大的河段依地势兴建多个水电站,尽可能地多开发水电。
完成活动P48、P49
师:通过整治措施可以知道开发主要针对当地的优势条件,治理主要针对当地出现的问题。那么整治之后有什么效果?看第三大内容《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板书 三、光彩照人(治理后)
生6: 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水运非常便利,运输量逐年增长
形成了以电力工业为龙头、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形成了优美的风景区
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板书: 四、美名远播
师:治理非常的成功,各国争相学习,那么它的经验有哪些?
生7: 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归纳小结提升】
师: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如此的成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模式。如下所示:
1、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
社会经济特征。
2、明确当地面临的问题及产生
的原因
思考:如何整治淮河流域?(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生8:设立专门的机构
生9: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产业
生10:依法治污,从严治污
师:大家的说法都具有可行性,但是我国国情特殊。淮河流经很多的行政区,各行政区之间相互推诿,虽说淮河整治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权限小,很多事做不了主。心有余而权不足。又加之*的政绩跟GDP联系紧密,GDP又是企业创造出来的,所以地方*对于污染企业百般疼爱,照顾有加。
【当堂达标】:通过让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上的练习来进行巩固、强化。
【课后思考】:江华县地处湘江上游,河流众多,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山区县。很大一部分人生活比较贫困。请参考田纳西河流域的整治,为当地民众脱贫致富、为江华县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拓展阅读
1、关于《夏夜多美》的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学习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画引入创意境
1、出示图画1。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1、还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听听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互查字音,一起翻阅词卡记忆。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请学生读字组词,大家评定。
4、开火车读字读词,比谁快。
5、随机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感悟文意,感读课文
1、理解第一部分。
(1)看图读文。
睡莲和小蚂蚁在说什么?同桌同学练读他们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什么啦?
(4)这时候,小蚂蚁什么心情?
(5)找到你的好朋友两个人演一演。
(6)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7)教师做导演,女生读睡莲的话,男生读蚂蚁的话。
2、理解第二部分。
(1)小蚂蚁回到家了吗?
(2)他是怎样回到家的呢?自己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3)出示第二幅图,谁看着图给大家讲讲下面的故事。
(4)出示头饰分角色朗读。
这些小动物们到底说了什么?到底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戴上头饰演一演。自己先练,然后全班展示。
(5)看课题,题目是夏夜多美,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夏夜美吗?
(四)实践活动:
1、连一连,说一说。
青青的小路青青的()
绿绿的草坪绿绿的()
弯弯的假山弯弯的()
3、自由组合说夏夜。按观察对象分组,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先互相说,两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补充说。
4、评出描绘夜最美的小组,获行睡莲奖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语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
(二)分析本课生字并记忆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2、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方法,交流记忆。
3、猜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六个汉字,同桌读一读,找找关键笔画。
2、自己描红,重点描出关键笔画。
3、教师出示范字。请学生上前找到关键笔画提醒大家。
4、临写。
5、交换课本书写。
6、展示评价。
(四)课堂作业设计
1、换偏旁组字组词。
她()()时()()
净()()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汉字。
辶:
讠:
2、西师大版《厨师小山羊》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识字,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图文结合,借助生动的插图理解故事内容,抓住关键词体会小动物的内心活动,并相机训练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做动作,形象生动地理解一些关键词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丰富词汇。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带到课堂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山羊与小猴、小刺猬、小白兔不同的行为的对比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明白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道理。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初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初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大森林图片。)
师:在动物王国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这些动物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喜欢看故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读读故事“厨师小山羊”。(生齐读题目。)
二、示题,读题
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了题目我知道了小山羊是位厨师……
师:咱们一起去看看小山羊这位大厨师做了什么美味可口的东西。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小声、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着生字反复拼读几遍。
2勾出文中带红帽子的汉字娃娃连成的词语自己拼拼读读。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带音节),齐读。
4你觉得哪些汉字娃娃的读音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学生将这些汉字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5开“小火车”,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正音。
6将汉字娃娃的音节去掉,开火车读生字,并口头组一个词。
7抽生认读生字。
过渡:孩子们,这些汉字娃娃跑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
四、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1请孩子们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分自然段抽生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漏字,在读中注意提醒学生仔细听,并就字音进行评议。
五、记住要求会写的字,并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1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娃娃的。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做动作、猜字谜、编故事等方法。
2有没有觉得难记的汉字娃娃?
学生提出难记的字,大家帮助。
3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讨论怎样写好这些字。
特别注意写在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要给学生留足观察的时间。
4必要的地方老师作补充发言并范写难写的字。(师范写“脑”字。)
作业设计:学生书写字,教师个别指导。
写完后进行评议,及时鼓励。
3、西师版《江雪》优秀教学设计
本课力求将感受的语言(古诗)转化为实践的语感,在多方营造的自主学习氛围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其在参与中自悟自得、张扬个性,进一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及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诵读,了解诗意并展开想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了解诗意并展开想象,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诗文画面)或教学挂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学生:课前读自己喜欢的唐诗,搜集有关描写雪的诗词,了解诗人。
1~2课时。
一、谈雪激趣,引入课题
1、教师启发谈话:说说自己见过的雪景。
2、课件或挂图展示雪景图,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的雪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借助拼音小声地拼读诗歌,圈出生字娃娃,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学生自主识字。(可以采用抢读、轮读、合作读等方式交流认字方法,注意读准踪蓑翁径等字,中间穿插组词、说话练习)
4、通过识字游戏拔萝卜检查字音的落实情况。
5、课件出示径、孤、独、翁、寒等字,学生自由观察,自由说记字方法及要写好这些字的关键点。
6、指导书写,着重指导书写好寒字。
7、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相互评改。
三、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大声地练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抽读,生评生读。
3、学生齐读古诗。
四、朗读全诗,了解诗意
1、听录音朗读,感知古诗韵律,回忆五言绝句的读法、学法。
2、学生练读,教师指导读好重音和停顿及节奏、韵脚,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3、进入情景,学生自主学习古诗。
(1)出示自主学习提示: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集体评议、补充。说
①播放音乐,抽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这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②师:刚才这位同学描绘的好在哪儿?引导学生评价,强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③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①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②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③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①抽生读。
②集体评议,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③练读:
想同学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课件或老师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用看图法读懂鸟飞绝、人踪灭;
用词意连接法,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寒冷景象。
五、品读古诗,背诵升华
1、在古朴的音乐中,让学生再次看图、想象,读出诗的韵味。
2、通过反复朗读达到背诵:自由试背、看图背、同桌互背、集体背、指名背等,中间适时加以评议。
六、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说说《江雪》的意思。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描写雪景的诗词。
3、完成课后第2、4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4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