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1 20:39:34

《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

(一)、学习第一节

每年四月,云南的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很遗憾,我们没赶上。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欢乐的泼水节,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欢快,来一次心灵之旅。

(展示课件)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高高的佛塔,圣洁美丽。宁静的村寨,世外桃源。浓绿的椰树,精巧的竹楼。清清的湖边,悠闲的孔雀。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一年一度

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

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说明人们是很高兴、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

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句子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哪些工具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准备什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3、你来的还不够早;你来的真早!

4、来,让我们也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齐读)

5、还有更早的呢!(读第二句)从哪儿看出更早?(早已)

6、真香啊!清水里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

讨论,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7、吉祥、如意,多幸福的两个词语呀,让我们一起写下来。

8、正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人们要很讲究的,细心地滴上点点香水,虔诚地撒上片片花瓣,再来读一读。

(真是香飘万里啊!)

9、我们都已早早地做好准备,桶碗飘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焦急地等等着欢乐时刻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激动的心情吧!齐读12句。

10、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孔雀舞跳起来了,象脚鼓点敲起来了,开始泼水了!

(演示课件)

11、课文中哪句话写了刚才的情景?

(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泼。)

12、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一齐喊着:水,水,水!快来泼吧!

13、说说你还用了哪些泼水的动作?(浇、洒、冲、倒)

(你向我,我向你。)

14、高兴吗?欢乐吗?用朗读让大家感受你的欢乐。再读句子。

15、你向谁泼的?

你还想向谁泼?

为什么向他泼?

(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16、是呀,

清水就是吉祥,就是如意,水多幸福就多,我们分男女生来赛读,看看谁泼的带劲儿,泼的水多。

17、这一大瓢一大瓢的灌,一大盆一大盆的泼,把我们可乐坏了,其实,开心的何止是我们哪!看(图片)你看出谁高兴呢?

18、老人、孩子笑得合不扰嘴,姑娘、小伙子乐的笑眯了眼,个个身上(引读)

19、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清水是,怎么能不高兴呢!)

20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人们无比欢乐的心情。

21、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洒,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的,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心里都是那样高兴,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外充满了欢声,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把这欢乐、热闹再重现一次吧!(齐读第2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引读第3节,地上铺满了,空中回响着,大家,直到。

2、在这欢乐的节日里,泼水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节目,还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

3、快乐与兴奋让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时间,沐浴在欢乐的气氛中,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吧!

齐读全文。(配乐)

(四)拓展。

1、今天,我们经历了一次欢乐的心灵之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在每个傣族人的心里都铭记着一个难忘的泼水节,那就是1961年的春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人们一起欢度了一个泼水节。瞧,周总理在人群中笑得多么亲切,多么慈祥!

2、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你知道哪些呢?

3、演示课件。(各少数民族欢度节日)

拓展阅读

1、沪版四年级英语上册《At the shop》

学内容:

Listen and say ,Ask and answer,Culture corner

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Listen and say的情景对话,帮助学生理解核心句型的含义和用法。

2.通过Ask and answer 的对话操练,帮助学生在模拟商店的情景中初步运用核心句型来表达意愿,*食物。

3.通过让学生根据上一的购物单进行模拟购物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语言来完成购物任务。

语言技能

学生能够使用购物用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成功*所需物品。

情感态度

学生初步了解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学重点:

1、学生能听懂,会说单词shop,soup

2、学生能用What would you like?询问别人想要什么,并能用I’d like…表达自己想要什么。

学难点:

学生能区分What would you like?与What do you like?的意义与用法。

具准备:

录音机、卡片、件,一些食物图片

学过程:

Step1:Warm up

1.Greetings.

2.出示卡片,快速闪现,学生复习单词

Step 2: Presentation

1.出示书中“Ask and answer”中的图片

T:Look!This is Happy Shop!Welcome to Happy Shop!Here are many things. What can you see? What do you like? Why? What would you like?Why?

引导学生比较区分What would you like?与What do you like?的意义与用法。

2.出示Mrs Li和Kitty的空白购物单(配图)

T:Mrs Li and Kitty are at the shop.What would they like? How much are they?

Let’s listen.

学生边听边记录,然后回答问题,完成购物清单。

1. 听录音,跟读“Listen and say”中对话

2. 分角色朗读对话。

3. 渗透中西方文化

(1)T: Look at Mum’s shopping list. What can Kitty and hermum eat for dinner?

学单词soup)

(2)T: They are Chinese food.We can eat them with chopsticks.

(3)出示Culture corner,学生了解中西饮食餐具上的一些差异,并补充一些文化信息:中餐常用的餐具如chopsticks,plate,spoon; 西餐常用的餐具如knife,fork,spoon,西餐中左手用叉,右手用刀

Step 3: Practice

件再次出现“Happy Shop”中的食物,同贴上价格标签。

T:Do you like shopping? Let’s go to Happy Shop. w W w . x K b 1.c o M

模仿Part A,学生三人一组根据自己的需求,模拟购物场景进行购物活动。

Step4: Sum up

总结本所学句型及文化知识。

Step5: Homework

1.听读本所学的内容

2.熟读本所学的对话。

3.抄写核心句型

板书设计:

Unit 8 At the shop

Period 2

Mrs Li’s Shopping List Kitty’s Shopping List

some tomatoes some candy

some eggs some orange juice

some potatoes

2、文《坐井观天》

学情分析:

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学是非常必要的。

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沿、际、信”3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学习分角色朗读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文,合作探究学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通过游戏等方式学会生字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坐井观天的意思,知道做人要眼界开阔,不能做井底之蛙。

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文,分角色朗读。

学难点:

理解文内容,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准备:

多媒体件、青蛙和小鸟图片

学内容:初读文,学生字词语。

学过程:略

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语导入新

1、复习生字。

2、“摘苹果游戏”复习词语。

、揭题,理解题。

1、交流积累的成语。

2、板书题,齐读题。

3、理解题意。

三、读文,感知文内容。

(一)屏幕出示本自读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四人小组合作: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有几个自然段。

(三)交流文内容,明白概括文内容的方法。

四、精读文。

1、学习一自然段。

(1)齐读一自然段,交流知道的信息。

(2)区别“沿”与“没”

(2)理解“沿”的意思。

2、浏览文,学习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理解一次对话

(1)快速浏览文,找出青蛙与小鸟共有三次对话。

(2)理解一次对话。

(3)指导读一次对话中小鸟的话。

(4)区别“渴”“喝”

·理解次对话

(1)分角色读次对话。

(2)抓重点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进行句式变换。

(3)回到对话,理解“无边无际”。

(4)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

(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鸟的话。

·理解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2)汇报交流。

(3)接读小鸟的话。

(4)总结、明确文寓意。

五、堂小结:

你有些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听。

2、续编故事。

3、外读读《成语故事》一书。

3、文《坐井观天》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谁来读读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才有那么一点儿。)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的青蛙,不受大家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俞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俞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交流,联系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还要饿肚子。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结

同学们,今天咱们这,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4、文《坐井观天》

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会读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初步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

3、通过理解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学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题。

1、让学生欣赏《坐井观天》文中的插图,说出题。

2、出示题 12 坐井_____天 补充题,出示“观”字的写法及其在成语中的解释

3、板书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过生字关

1、出示生字“井沿、青蛙、回答、弄错、不信、抬头、坐井观天、无边无际”老师带读。

2、小组交流,小组齐读。

3、老师指名请学生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出示“我能辨认并组词”让学生辨别生字

三、初读文,交流感受

1、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由读文。

2、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文,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3、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师出示“井”,让学生观察在井上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

(2)学生自读文章一自然段。

(3)指导朗读。

四、再读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喝。”

()尝试朗读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4、我能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5、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6、指导朗读。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三次对话

1、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

青蛙笑了说:“ ”

小鸟也笑了说:“ ”。

2、指导朗读。

3、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4、小组探究。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2)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望得远。

五、外拓展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见了什么

它们飞过大海……

它们飞过城市……

它们飞过草地……

它们飞过树林……

它们飞过沙漠……

它们飞过丘陵……

它们飞过河流……

它们飞过峡谷……

它们飞过高山……

六、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望得远。)

七、后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后继续编写这个故事。

2、问问大人或上网查阅,看看天究竟有多大?

点击查看更多《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can.com/articles/4523.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