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间故事《除恶》

发布时间: 2025-08-11 09:55:53

苗族民间故事《除恶》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贵州黄平施秉两县的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

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们的牛马,害得人们有田无牛耕,有货无马驮。个个都在咒骂:“要是有人杀掉这个恶魔就好啦。”正在人们期盼的时候,有个小姑娘,名叫阿妮,她说:“我能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很惊奇:“你这么小,怎么杀得掉恶魔?”

阿妮说:“你们找到十箩筐的破锅铁,请到最高明的炼铁匠,我就有法子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非常高兴,马上找到这些东西。阿妮立即叫炼铁匠把破锅铸成三种铁球,一个有囤箩那么大,一个有水缸那么大,一个有鼎罐那么大。

阿妮又叫大家编了一双象渡船那么大的草鞋,摆在大铁球上。最后,她把一头牛拉到草鞋旁边吃草。

一天,恶魔看到了牛,好不高兴,马上跑过去,想把牛吃掉。谁知,来到近处一看,发现三个铁球整整齐齐地放在地上,有看见地上坐着一个小姑娘,就大声问道:“这是哪个人的铁球?”

阿妮答道:“是我爸爸的。”

“你爸爸打铁球干什么?”

“打来玩嘛!”

“你爸爸能玩这些东西?”

阿妮指着草鞋说:“你看这是什么?你说我爸爸的力气大不大?他能不能玩这些铁球?”

恶魔又问:“你爸爸怎么玩这些铁球?”

阿妮说:“我爸爸玩这些铁球,就象那鸡蛋鸭蛋一样容易。他把小铁球抛到天上落下来,脚拇指一顶就顶住了;他把中铁球抛到天上,用膝盖一顶就顶住了;他把大铁球抛到天上,用脑壳一顶就顶住了。你能办到吗?”

恶魔不服气的说:“你爸爸有什么了不起?看我的。”接着他就按照阿妮说的那样,把小铁球抛上天,用脚拇指顶,可惜没顶住,反而被砸出了血。阿妮笑着说:“哈哈,你没接住。”恶魔不服气,又把中铁球抛上天,用膝盖去顶,没有顶住,膝盖掉了一块骨头。阿妮笑着说:“哈哈,你的膝盖受伤了。”

这时,恶魔气得说不出话来,又抓起最大的铁球往上一抛,只有树那么高就落下来了,他急忙用脑壳去顶,哪知,啪一声,他的脑壳开了花。

人们看见恶魔*,一齐跑出来围住阿妮,夸她是个勇敢的姑娘。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三,为了纪念这个小姑娘的聪明勇敢,就把这一天定为“除恶节”。

拓展阅读

1、中秋节的有哪些

目录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娘娘,便向*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传开了。

<<<返回目录

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2、中秋源自《嫦娥奔月》这一传说,现在的月饼,也是嫦娥思凡,而做出的。

3、中秋节据说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祭月。后来贵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

4、据说中秋节是源自于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返回目录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返回目录

2、“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的

“天要下(落)雨,娘要嫁人”,这本是中国老百姓的一句俗话,用来比喻必然发生、无法阻挡的情,不以他人的意志与想法为转移。时至今日,此俗语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矣!

关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俗话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资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时,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

“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从小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请求皇上为他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心中更加喜爱此乘龙快婿,即准允所奏。朱耀宗喜滋滋地日夜兼程,回家拜见母亲。

当朱耀宗向娘述说了树立贞节牌坊一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朱母一下子惊呆了,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来,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朱耀宗大惑不解,惊愕地问:“娘,您老哪儿不舒服?”

“心口痛着哩。”

“怎么说痛就痛起来了?”【微点阅读网 **】

“儿呀!”朱母大放悲声,“你不知道做*的痛苦,长夜秉烛,垂泪天明,好不容易将你熬出了头!娘现在想着有个伴儿安度后半生。有件我如今告诉你,娘要改嫁,这贞节牌坊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你的恩师张文举。”

听了娘的回答,好似晴天一声炸雷,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了娘的面前:“娘,这千万使不得。您若改嫁,叫儿的脸面往哪儿搁?再说,这‘欺君之罪’,难免杀身之祸啊!”

朱母一时语塞,在儿子和改嫁之无法做到两全其美。

原来,朱耀宗8岁时丧父,朱母陈秀英强忍年轻丧夫的悲痛,她见儿子聪明好学、读书用功,便特意聘请当地有名的秀才张文举执教家中。由于张文举教育有方,朱耀宗学业长进很快。朱母欢喜,对张文举愈加敬重。朝夕相处,长年累月,张文举的人品和才华深深打动了陈秀英的芳心,张文举对温柔贤惠的陈秀英也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商定,待到朱耀宗成家立业后即正式结婚,白首偕老。殊不料,这桩姻缘却要被蒙在鼓里的朱耀宗无意中搅黄了,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局面。

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值左右为难之际,朱母不由长叹一声:“那就听天由命吧。”她说着随手解下身上一件罗裙,告诉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晒一天一夜。如果裙子晒干,我便答应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就不用再阻拦了。”

这一天晴空朗日,朱耀宗心想这并不难做,便点头同意。谁知当夜便阴云密布,天明下起了暴雨,裙子始终是湿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

陈秀英则认认真真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违!”

已至此,多说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如实报告了皇上,请皇上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3、叫花子捉鬼

这一天,叫花子讨饭讨到一个村庄,天色已经慢慢黑了下来。他想找个地方过夜。有人对他说,不远的地方有个大户人家,房子造得蛮有气派,前三埭,后三埭,墙门外面还有两只石狮子呢。就是因为这几年房子里闹鬼,家中的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个小姐,躺在床上生病。叫花子一想,别人怕鬼,我可不怕,反正没有地方过夜,睡在外面也太冷,就去试试看吧。

到了门口,叫花子敲了敲门,出来一个管家的老婆婆开门。听说他要借宿,皱皱眉头说道:

“你只要不怕鬼,这里房子多得很,住一夜也是无所谓的。不过你可不要后悔呵。”

叫花子朝他笑笑,连声说:

“一人做一人当。不后悔,不后悔。”

就这样,他就在厢房里搭了个铺,准备睡觉了。

睡到半夜,叫花子忽然被一阵吵闹声吵醒了。他起床一听,这声音就跟猪叫、羊叫一样,难听*。难道说真的遇到鬼了吗?叫花子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就从后门溜出,到了天井里。仔细一辨,声音在正厅,就又蹑手蹑脚走到走廊上,顺着一根廊柱,爬上了屋顶,掀开正厅上面的瓦条朝下看。这一看,叫花子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原来正厅里点着一盏半明不灭的油盏火,一闪一闪的,显得阴风惨惨,几个青面獠牙的鬼怪正在一起喝酒。忽然,其中一个鬼说:

“不对,今天有生人味,去寻寻看。”

听到这里,叫花子一吓,竟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跌在下面的一只大缸里。大缸里装的全是白石灰,“卟”的一声,白石灰飞散开来,屋里顿时一阵烟雾,叫花子的嘴眼鼻子里呛满了石灰,真正狼狈不堪。

说来也怪,叫花子正在尴尬,屋里的几个鬼怪却也被眼前的情景吓坏了,一个个呆若木鸡。其中一个鬼壮着胆子问道:

“你,你……你是谁?”

叫花子忽然灵机一动,清醒过来,马上来了个将错就错,大声说道:

“我是蓬莱山上的白爷爷,你们是谁?给我一一道来。”

鬼怪们一听,是白爷爷来了,哪个还敢多罗嗦,就一个个跪了下来。

一个说:“我是抹布精,就住在汤罐里。”

一个说:“我是洗帚精,就住在灶脚边。”

一个说:“我是扫帚精,就住在门角落里。”

一个说:“我是乌龟精,就住在后门口的河埠头。”

还有几个鬼怪也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的身份。

叫花子心中暗暗高兴,脸上却一点也不动声色,仍旧脸孔毕板,一本正经地说:

“好了好了,天也快要亮了,大家各就各位,我也要回去了。”

说罢,打了呵欠,拍打拍打身上的石灰,就朝门外走去。这时候,远处传来了几声鸡啼,这些鬼怪也都慌里慌张地回到各自住的地方。

天一亮,叫花子到井里去打一盆水来,好好洗一洗,就去找那个看门的老婆婆,把昨夜的一五一十讲了一遍。两个人一路寻去,果然在汤罐里寻到一块抹布,在灶脚边寻到一把洗帚,门角落里拾起一把扫帚,后门口的河埠头抓住一只乌龟,另外几个鬼怪也一个不漏,统统抓到,然后放在天井里,架起柴禾,点火烧了起来。顿时火光冲天,只听得噼噼啪啪的响声里,还夹杂着一种难听的猪叫、羊叫的声音。不一会,天井里只剩下一堆灰烬,这种怪声音也就没有了。

鬼怪一掉,这幢房子里也就太平起来,小姐的毛病也就好了一半。她见这个叫花子有胆量,人也长得好,就有心把他留下来。据说,他们后来还结成夫妻了呢。

1987年9月采录

4、:化钱炉

很多年以前,浑头林有个姓赖的财主,是云谷山下的首富,赖财主人狠心贪:他稻田多了还想多,把别人的稻田一丘一丘并过来,小丘并成了大丘,小片连成了大片;他茶山多了还想多,把别人的茶山一座一座圈过来,一岭又圈过一岭,一山又圈过一山。浑头林周围有二三十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变成了赖财主的佃户,赖财主要是哼一声,佃户们会以为是晴天响雷;赖财主要是顿顿脚,佃户们会以为是山崩地陷。

赖财主珍珠一样的大米吃不完,雪花一样的银子用不完,他吃的,要用景德镇的细瓷碗来装;他穿的,要用苏杭的绸缎来缝。家里佣人一大帮,丫头一大串,好像走马灯,*他使唤,那日子,要是*看见了,也得羡慕他三分。

照理说,赖财主该心满意足了,可是,他偏偏有一块难医的心病哩!

原来,赖财主已经半百年纪,虽然讨了三妻四妾,却一个一个都是不生蛋的母鸡,别说生儿子,就连女儿也没生下一个,赖财主眼看着这万贯家财、千顷良田、不尽茶山,没有一个嫡嫡亲的儿子接传下去,他怎么能不心如火烧呢?

有人对赖财主说,送子观音庙里,送子观音灵验得很,赖财主便急急忙忙去**许愿,要送子娘娘送他一个嫡嫡亲的儿子,赖财主**回来,等了好多日子,仍是没有生儿子。

又有人对赖财主说,降生娘娘庵里,降生娘娘灵验得很,赖财主又急急忙忙去**许愿,要降生娘娘送他一个嫡嫡亲的儿子,赖财主**回来,等了好多日子,还是没有生儿子。

赖财主没有儿子,气得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那三妻四妾来劝他,他把眼一瞪,大骂道:“都是一帮没用的蠢猪,不会生下一个儿子来!”三妻四妾挨了骂,撇撇嘴,走开了。

点击查看更多苗族民间故事《除恶》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1579.html

热门阅读

  1. 祝福周末愉快的短信有哪些
  2. 201年搞笑的元旦祝福语
  3. 201年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
  4. 新婚父母贺词
  5. 幼儿园大班班主任计划范文
  6. 有关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7. 写给妈妈的诗400字
  8.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
  9. 销售唯美励志的句子
  10. 给亲人的元宵节祝福短信
  11. 201年恭喜朋友生子祝福短信大全
  12. 爱情圣诞贺卡祝福语
  13. 关于浪漫唯美的爱情诗句
  14. 国际民间贸易协议书范文
  15. 标准的机械产品供销合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