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束圣洁的光纪实故事
2011年2月15日晚,“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揭晓,获奖者中有一个瘦弱的身影,她叫刘丽。这个来自厦门的普通打工妹,有一个美丽的称号——中国最美丽的洗脚妹。
刘丽用自己心中的大爱,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许多人,在了解了她的事迹后都感动地落下眼泪。
刘丽出生在安徽省颍上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候家里贫穷,全家人拥挤在一个土坯房中生活。一场暴雨过后,破旧的土坯房倒塌了,因为没钱维修,一家人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艰难地维持生活。家里有五个孩子,刘丽排行老大,照顾四个弟弟、妹妹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她每天的生活极为忙碌——吃饱了上学,放学回来就要带弟弟,在家里还要做饭、洗衣服。但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刘丽的学习成绩却很优秀,在小学毕业考试中,全乡她考了个第四名。
到了中学一年级的时候,家里已经极度拮据。爷爷肝腹水去世,爸爸也患病在身,家里生活陷入困境之中。第一学期,因为没有钱交学费,爸爸把家里留的一袋豆种都给卖了,学校又给免了50块钱,才又勉强读了一学期。等到第二学期又要交学费的时候,爸妈就在私底下和她商量:“你是长女,成绩好,继续上初中,妹妹退学。”她听到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挣扎了几天,最后还是忍痛决定把机会留给妹妹——她觉得,自己不上学只是一个人的遗憾,否则,是两个妹妹全部失去希望。辍学回家后。每次看到同学从她家门口路过的时候,她都一个人躲到厕所里面哭。少年辍学成为她永远的痛。
为了供五个兄弟姐妹读书,年仅14岁的她辍学外出打工。为了挣钱,刘丽走南闯北,去过湖南、武汉等地。1999年,她随远方亲戚来厦门打工。前两份工作持续了很短时间。第三份工作迟迟没有找到时,她已身无分文,居无定所。最困难的时候,为了生存,她变卖及膝的长发。2000年,看到足浴城在招工,带着抵制心理刘丽去应聘了。当时足浴刚开始流行,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足浴还和“色情”联系在一起。学了一段时间,她无法接受就离开了。可不干足浴能干什么呢?后来,无处可去的她无奈之下又回到了足浴城。工作两个多月,她的手指、手腕都肿了,医生不得不给她吊上绷带。在一次次疼痛过后,厚茧长出来了,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碍后,她全力地投入其中。
打工初期,曾经因为一次内急,她满世界找厕所。后来人家告诉她,其实她一直就在厕所门口转悠,只因她不认识“WC”。这件小事一直留在她的记忆里,让她感觉到知识的重要,也成就了她后来的助学之路。
2002年下半年,她回了趟安徽老家。这时,家里的情况让她松了口气——弟弟妹妹分别读书工作,家里也盖上了新房。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家乡有不少孩子因为家里穷,念不上书,藏在她内心深处的热情进发了。回到厦门后,她就与家乡人士联系,开始捐助家乡的穷孩子上学,从此。刘丽走上助学之路。后来,她又深入厦门的中小学,寻找资助对象。
为了让家庭贫困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刘丽拼命工作。她把“家”搬到了足浴城。上完晚班,几张凳子拼在一起就是一张床。每个月,她仅仅给自己留下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余下的大部分资助给了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孩子。
“赚来的钱专门给别人花”,刘丽做的“傻事”让不少人看不懂,不少同事私下里叫她“神经病”。有些客人知道了她的事,也觉得她爱炒作、想出名。不仅如此,刘丽的弟妹和父母也不理解,颇有怨言。
8年来。刘丽资助的贫困学生有100多个。在一间用木板隔开约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一台电脑、一张床和一个书柜是她的全部家当。在城市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一直是她的梦想,如今,她却将自己挣来的足以支付一套房子首付的钱,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要什么比做什么重要,人类追求卓越的最高奖赏不是你得到什么,而是你在一路上成为什么。”这段话,是刘丽写在博客上的心灵自白。
在颁奖典礼上,推荐委员孙伟是这样描述刘丽的:刘丽以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展现了当代青年没有熄灭的“爱”的光芒。另一位推选委员王晓辉说:刘丽和她代表的“80后”女孩,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每一朵小伞上顶着一个希望的太阳,真正中国的希望将在她们脚下生根。
在给刘丽的颁奖辞中,这样写道: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倦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是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中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而光芒是爱的化身。
拓展阅读
1、爱情是一双合脚鞋故事精选
女人之爱鞋的情结可堪比喜爱任何精致美丽的物品。女人,天生是爱美的动物,从穿在身上的绫罗绸缎到头顶花团锦簇的头饰,从配在身上叮当有声的玉、晶、钻石到踏在脚上的那双纤巧的鞋子,无不显示着女人妩媚玲珑的媚姿。
女人买鞋也是异乎寻常地挑剔,要适合又要美观还要耐穿。
我有一双旧布鞋,颜色是喜欢的橘红,脚面上系着黑色的鞋带,模样俊俏,穿在脚上颇有小家碧玉的风采。可是最近几年,我明显发现它有些挤脚了,紧蹦在脚上感觉像清朝的裹脚女人,我诧异它的变化,才发现原来这几年自己已经长高了许多,脚的尺码自然跟着变。可是我成长了,它却被时间永远定格,不能再陪我一路走过。
经常在鞋店看到花样繁多美丽优雅的高跟皮鞋,像一个个高贵的公主昂然挺立在橱窗里,幽幽地散发着一抹孤寂。这样昂贵的鞋我是消受不起的。把目光转移到别处,旁边的橱柜边站着一群活泼俏丽的少女们,自然的帆布,夸张的手绘,她们嘻嘻哈哈的笑,轻瞥着我寒酸的钱囊。我又转身,这次是高筒靴老练矜持的审视,以一个特务一般谨慎的目光打量着我这个偶尔路过的过客,是的,我是不适合她的。兜兜转转了一圈又一圈,在某个角落里,那是双水绿色的布鞋,如同太阳照射在蔚蓝的大海上,海底的水草反射出的新鲜嫩绿色。在这些争相媲美的鞋群里,她落落寡欢,渺小而又不出众的姿色。我爱怜地拿起她,她亦期待地注视着我,刹那间,我们心心相吸了。把脚放进去,它开始舒展腰肢,在石英石的地板上跳起了圆舞曲。它就这样被我踏着一路走回了家里。
合适的鞋子我从不愿试两遍,从看见到穿上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既然看到最喜欢的就不必试更多的,早早领回家放在精致的鞋橱里,从此,又多了一双传奇的故事。对于喜欢的男人亦如此,不过多了份苛刻和*的尖酸气。喜欢他,爱上他,然后把他领回家似乎才是爱情的最圆满结局,好像童话里的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继续在柴米油盐里体会人间烟火。于是长篇大论絮絮叨叨地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关心话,直到对方烦得无可奈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示爱的方式,就算天气不冷也想给那个牵肠挂肚的人披件衣裳,就算吃饱也想再往他碗里添些米饭。爱的冗余有时候需要一颗同样善解人意的心来包纳,才能盛下那满得溢出来的爱。记得曾经读到过这样的文章,宋丹丹一向性格硬朗,家里家外都是一把手,坚强的性格使她凡事都喜欢独立完成。有一次,正逢出差,临行时丈夫要帮助她整理行李被一向要强的宋丹丹回绝,伤心之余丈夫脱口而出:“你怎能剥夺别人爱的权利?”突然惊异,原来爱也需要一种方式表达,哪怕对方用不着这样的“帮助”。
这么多多余的关心,这么满溢的爱,我不发泄给你,又发泄给谁呢?这样也是种幸福。鞋子也是如此,穿鞋除了它的外观,最重要的就是穿上去的感觉,一个好的鞋子既不会挤的没有空间,又不会松垮垮的搭在脚面,脚趾也是需要空气的。拥挤就像没有呼吸,紧张得透不过气,而松懈了总是挂不住的,时间长了脚又要换一双更耐穿的了。毕竟是要走路的,那么艰难坎坷的路途是要有一双合脚的鞋才能坚持走下去的,一路呵护经久耐用,才能陪我们走完这漫漫人生长途。没有经历路途的鞋子无疑是悲哀的,一生只能孤独陈列,到了换季的时候被新的式样取代,无法享受行走的快乐。
爱情,就是一双合脚的鞋,保护你的脚趾走完这一生。每个人都有一双适合自己的鞋,每个人都要包容并被包容在这双鞋里,包容的或者是一份小脾气,或者是一份缺陷,更或者是一份美丽的心事。
2、冠军只是领先一小步故事精选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
曾经有两匹质量*一流的赛马,一匹红马,一匹黑马,都被公认是发挥最出色的千里马,经过多少次比赛都不分上下,成为平手。
后来,这两匹马被牵去参加一场最重要的赛马比赛。在前两项比赛中,两匹马都取得了该赛事的并列冠军。在最后一项比赛中,这两匹马都奋力向终点冲击,几乎同时到达终点。但电子记录牌显示,红马获得了胜利。仅仅比黑马快了一个鼻子尖儿,这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一赛事里,红马获得了150万美元的奖励,而黑马只得到了6万美元。红马得到的是黑马的25倍。
那么红马真的比黑马快25倍吗?绝不可能——完成这三项总比赛需要5个星期的时间,需要跑40公里的路程。红马只是比黑马快了约1英寸而已,但它们的回报却相差25倍!
奥运会上,在激烈的短跑比赛、游泳比赛、跳水比赛、射击比赛等赛事中,我们见惯了这样因一个小拇指头的长度,或一根头发丝的距离等极小差距而导致冠亚军的天壤之别,我们只记得冠军,而不记得亚军和季军,更不记得第四名及之后者。于是,得金牌的冠军成为该国的英雄,奖房奖车奖钞票,万民称颂,青史留名,而亚军之后,则黯然失色,终生沉寂。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本国最优秀的选手!在国内的选拔赛上,不少人甚至取得过超过本赛冠军的骄人成绩,可就因为一个鼻子尖儿、一根小拇指,乃至一根头发丝那么细小的差距失败了,人生的命运从此改变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是极小极小的,而且是通过许多小的步骤取得的,每次只是领先一小步而已。
3、爱一个尊重你的人故事
刚与男朋友交往的时候,朋友们都羡慕她的好运,因为男的一表人才,而且还是个硕士。但是两人交往期间的感受,她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得。
刚开始,他嫌她不会讲英文,要她去补习,接着,嫌她身材不够好,所以她花了大笔钱去瘦身。后来,男友又开始挑剔她只有高中学历,要她补习参加大学联考。死拼活拼了两年,虽然勉强考上了最后一个志愿,但天生不是读书料的她,早就险些丢掉了半条命。
终于,她成为男友心目中“可以带得出去”的女伴。但她的自信早就*压得残破不堪。
后来她的男友移情别恋了,无视于她的付出与为他所做的一切,他坚持和她分手。
分手前,男友还跟她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不觉得你应该感谢我过去对你的要求吗?如果不是因为我,你大概还是从前那个不起眼儿的店员,哪里会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呢?”这段话听得她内心淌血,但却是哑口无言。
结束这段恋情后,她很快地又投入另外一段感情。但在内心深处,她总认为自己不是很好,只要有人看上自己,就是莫大的恩赐。她唯一会用的方式就是全然的牺牲与配合。
在亲密关系里,若无“愿意配合”的观念,根本不可能建立美好的情感。但如果只是一方的配合,另一方却视为理所当然,甚至予取予求,这个关系势必会以悲剧收场。结果不到几个月的时间,新的伴侣又离她而去。
我们无法经由美貌、财富、爱情、成就、才智或任何外在行为表现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只能借由自信心来获取尊严。
记住一件重要的事:一个人如果不尊重你,就永远不会真正爱你。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欣赏你原有的特质,只是一味地要求你为他改变,这样的爱必然不会长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