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部动画片》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15:25:07

《推荐一部动画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叙述的条理性,注意速度。

2、说话时抓住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

3、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力。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同学之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1、掌握叙述的条理性,注意速度。

2、说话时抓住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学难点:

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力。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同学之间要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各种动画片的图片。

播放音乐:猫和老鼠

展示猜猜看游戏。

预设:

谁的脸上有块疤?

谁的头上金箍咒?

谁来自未来世界?

谁喜欢吃棒棒糖?

谁能喷火?

谁的头大又大?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猜出动画人物,依次出示图片:灰太狼、孙悟空、机器猫、小呆呆、火娃、大头儿子。

同学们还可以继续相互游戏,了解动画人物。

谈话导入:这些有趣的动画片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同学们喜欢吗?

二、互动交流

1、出示课本要求。

在你看过的动画片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推荐给同学吧!

跟大家说说,这部动画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也可以讲讲最吸引你的人物或故事片段。

2、说话要求。

(1)分小组进行。

(3)最吸引你的人物是谁?

(4)最吸引你的故事片段是怎样的?

3、说话指导。

(1)准备资料。

(2)确定内容。

(3)学会聆听。

4、小组交流。

(1)分小组进行。

(2)怎样推荐动画片,小组进行交流分享。

(3)学生自由表述。

5、小组分享。

预设:

(1)说话要有礼貌。

(2)先说出动画片的名字。

(3)要说清楚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4)要说得吸引人。

4、老师领学。老师进行一个推荐示范。

5、学生准备说话:学生自由表述。

6、大家讨论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我的练场

(1)要介绍推荐名字。

(2)吐字清楚,要有礼貌。

(3)不要说得太快,没让大家听清楚。

2、练习话题:推荐《猪猪侠》。

3、练习话题:推荐《大耳朵图图》。

4、练习话题:推荐《葫芦娃》。

5、展示交流:小组成员上台展示自己如何推荐动画片。

6、我的总结。

(1)备:提前准备好推荐用的资料。

(2)说:说一说你推荐的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推荐理由等。

(3)听:听对方说了什么,和对方礼貌说话;不明白的可以交流。

7、课堂交流:在讲台上展示内容。

预设:

(1)没有听清楚的时候,可以请对方重复。

(2)说话一定要清晰有条理。

(3)要倾听别人哦。

8、我的总结。

这次口语交际需要我们:

(2)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

(3)要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9、表演展示。

小组成员确定一部动画片进行现场排演。

同学们观看,并提出建议。

四、结束语

动画片内容丰富,画面可爱,我们大家都喜欢。同学们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当然也要注意保护眼睛啊!

拓展阅读

1、最后

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品析重点句子。

2、从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重点】

从小说中的语言、表情、行、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

学内容】

反复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环境与情节,分析小弗郎士的变化。

、新课导入

在法国人民中间流传着个光辉的名字──贞德。人们以十分敬仰的口气称她为“奥尔良英雄”。1337年,在欧洲历史上爆发了场历时最长的“百年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法国和英国。1528年,英军占领了巴黎之后,倾注全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奥尔良城,形势十分危急。当时,年仅十七、八岁的贞德,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向王子请求参军。之后,她受命担任解救奥尔良城的军事指挥,女扮男装、身披盔甲,率领6000多人,向英军发起进攻,并成功击败英军,解除了城围,扭转了战局。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奥尔良英雄”。为了纪念她,法国*大堂广场侧,至今还屹立着座圣女跃马横刀的雕像。

的确,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很多原本普通的人都成为爱国者,今天,我们来学习19世纪法国人民在另场战争中的爱国故事。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被割让,普*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最后堂法语课的情景。

2、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然后以“这是节 课”为句式,说说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此环节是为了通过师的朗诵,方面可以让学生消除朗读长篇文章的抵触心理,也可以让他们感受体会文章表现的爱国情感。至于是节怎样的课,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课文,分析研究

1、介绍文章体裁,进行学法梳理:

这是篇短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情节般分为开端、发展、**和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往往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然后做细致的人物分析。

2、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情节:

开端 发展 **(结局)

上学路上 上课之前 上课之中 宣布下课

3、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我”的见闻和感受。

4、小弗郎士在最后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

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言之有理即可,师大概准备下面几点内容:

⑴ 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⑵ 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⑶ 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爱国故事或爱国名言。

第二课时

学内容】

分析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征,品味语言内涵,加强对主题的理解,培养爱国感情。

、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全班自由朗读课文。

2、文中的另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个极重要的人物,是他的爱国热情影响了小弗朗士。请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地方,并以下面的句式说说他的爱国热情。

“我认为韩麦尔先生是爱国的,因为……”

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言之有理即可,师大概准备下面几点内容:

⑴ 穿礼服

⑵ 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批评

⑶ 赞美法国语言

⑷ 下课时脸色惨白

⑸ 尽全力书写“法兰西万岁”

3、请归纳通过哪些方式描写韩麦尔先生的。

(外貌、语言、作、神态)

二、语言品读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1、“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锁;

2、“钥匙”比喻法国的语言;

3、全句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三、明确小说主题

这是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的坚定意志,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拓展延伸

1、作为法国人,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作为个中国人,你是如何看待汉语的?试说说你对汉语的看法。

2、你还知道哪些爱国故事或名言?请与大家分享交流。

五、作业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题:

1、假如你是小弗郎士,下课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请续写课文。

2、写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学反思】

《最后课》前段时间的课堂学,自我感觉都不是很理想,气氛不活跃。为扭转这局面,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这课的学。原来,自己总希望把课文的方方面面都跟学生讲,所以经常会有赶时间的感觉,往往导致很多问题都蜻蜓点水,带而过。这次,我决定试试只讲几个重点内容,把问题铺开来讲清讲透。

结果课书讲下来,真是感觉到无比的痛快,很流畅,学生气氛热烈。原来郁闷的局面扫而光,直到现在我还很回味那争相举手回答问题的场景。我相信,如果以后的课都能上出这个效果,学生定会爱上语文课。我自己及时地进行了总结,觉得有几点地方值得我以后继续发扬。

首先,我用了圣女贞德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这个故事在定程度上引发了他们的爱国情绪,也让他们对法国文化增加点认识。接着,我以身作则给大家朗诵了这篇文章。文章饱含深情,但篇幅比较长,现在的学生似乎都比较懒,遇上长篇文章就怕朗读。师范读,既可以让他们比较充分地感受文章的感情,还有利于他们纠正这种懒惰性。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做了认真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朗读*了大家,而之后让学生谈体会就自然水到渠成。

课堂最**的地方在于分析人物,学生很积极地阅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当进行全班讨论交流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踊跃,各抒己见,个又个地争相说自己的看法,而且基本都能言之有理。结果,他们找的地方比我准备的还多还丰富。

最后,让他们谈对汉语的理解和爱国故事、名言。原来生怕他们谈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收集故事和名言不积极,但事实上,他们说到了汉语的古老性,演变性,会意性等特点,颇有见地。对故事名言的讲述虽然脱不了老套路(老**故事),但显然他们也进行了定的准备。

总而言之,这两节课使我与学生起体会到语文的乐趣,这种乐趣在于融洽的气氛、充分地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课堂,他们既把握了文章的内涵,又锻炼了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对语文的兴趣。原来,上好课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最重要的是不要眉毛胡子把抓,而是选择重要问题、学生容易有话可说的问题,所谓“多而泛不如少而精”,这样,学生的情绪就容易充分调,上课也就轻松了。

2、最后

〖创意说明

这个设计旨在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作知识的拓展延伸、积累。

学步骤

、爱国话题导入

二、(生)说文中爱国情

以“我从文中……读出了爱国情”为格式说话:

1、表象可从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韩麦尔的服饰、语言、神态去说。

2、深入可到文中的细节原文。

三、(生)说世间爱国情

以“某某怎样,在……中体现了爱国情”为格式说话。

四、(生)表自己的爱国情

作为中学生该如何体现我们的爱国情呢?

五、(生)赛爱国名言、诗句

1、看哪个小组收集积累得最多。

2、看哪位同学“窃取”得最多。

(旨在学会资源共享,用心说说上轮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名言诗句)

【资料整合平台】

最后课 (郑振铎) (原文,略)

3、最后

[学目标]

1、了解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作和心理活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以及采用第人称所起的作用。

2、领会本文所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上下文理解些语句的特定含义。

2、难点:把握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征,探究语言、行、心理描写的作用。

[学时数]

、 导入

1、 个民族有个民族的语言,个国家有个国家的尊严。学习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这也是爱国主义的种具体表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篇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最后课》。(板书课题、作者,并简介作者)

2、 这篇文章同学们都预习了,谁能说说,小说为什么取名为最后课?

3、 补充交代故事背景

介绍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这篇小说写的是普法战争中发生的'故事。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了这次战争。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也率军向普鲁士投降了。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入巴黎,迫使法国资产阶级*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割让给普鲁士了,普鲁士*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最后堂法语课的情景,所以取名为最后课。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复述故事。

三、指导学生学习第1——6段。

阅读1—6段,考虑这么个问题: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个孩子?

讨论交流、明确:

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个贪玩,不爱学习,不懂事,但还能管自己的孩子。贪玩不爱学习表现在经常迟到,那天又去得很晚,他怕韩麦尔先生骂他,因为分词连个也说不上来。他想就别上学了。不懂事表现在他听到眉在唱歌,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能管住自己表现在急忙向学校跑去,对布告栏内贴出的布告也无心去看。

四、指导学生学习第7—10段,思考问题。

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哪些异乎寻常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

小弗郎士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以下异乎寻常的情况:

1、学校反常态地寂静;

2、老师不同般地温和;

3、师意外地穿着礼服;

4、室里竟然坐着许多镇上的人,整个室里有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这些情况说明,这堂课很不般,暗示着这是最后课。

五、指导学生学习第11——16段。

提问: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最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朗读时语气是否应该有区别?这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上最后,这表现了他当时的复杂心情。这是我最后次给你们上课了,这里的最后二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沉痛而又愤慨的心情,他为再不能法语课而沉痛,他为侵略者不准法国人学本国语言而愤慨。最后二字要读出沉重的证据今天是你们最后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这里的最后二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沉痛却又充满希望的心情,他为再不能上法语课而沉痛,他又为上好这最后堂法语课而充满希望。

这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他为再不能学法语而感到心里万分难过,他知道恨那些坏家伙了,他懂得珍惜他的这最后堂法语课了。其次,他为过去没有认真学习而懊悔。过去对课本、对老师,他觉得那么讨厌,现在都像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再次,他明白了老师穿礼服和镇上那些老年人坐在室里的原因,他对老师产生了同情和敬意。总之,小弗郎士似乎下子长大了,成熟了,这是因为这时他把自己与祖联系在起了,是由于爱国的激情促成了他这些变化。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

第二

、继续学习课文

1、指导学生学习第17—19段。

提问: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课时,讲了哪些话?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点?关于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和语言是钥匙这两处,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讨论明确:

韩麦尔先生讲话的内容大致是:

⑵指出因循怠慢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批评家长并检讨自己对孩子们的学习不够关心。

⑶指出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永远别忘了它。并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韩麦尔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因循怠慢的习性,批评他们不奋发、不争气,以致当了亡国奴。亡了国钥匙,意思是如果牢记祖国的语言,就会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起爱国热情,就会为恢复国土和维护民族尊严而*。这些话,都反映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指导学生学习第21段。

提问:小弗郎士在习字课上产生了哪两个联想?这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明确:小弗郎士在习字课上产生了两个联想:

⑴字贴像小国旗。

⑵鸽子叫声。

个联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天真的热爱祖国的深情,第二个联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

3、指导学生学习第24—29段。

提问:课文怎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悲愤心情和表现的?他为什么要写出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大字,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的个手势结尾?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是这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心情和表现的:首先写钟声和号声响了,这标志着最后课的结束。再写韩麦尔先生站了起来,脸色惨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写韩麦尔先生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是用手势表示这最后课的结束。

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个情节有深刻的意义。这几个字是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课给他的学生们的临别赠言,也是这位爱国者的心声,是所有法国人民的心声。这悲壮的行,表达了种坚定而崇高的信念:法兰西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因此,这几个字是这篇小说主题的升华。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二、口头练习

把上习字课那段改为第三人称写法,再与原文比较下,说说采用第人称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学生准备。

2、提问检查。

3、补充讲解:

本文是从小弗郎士的角度,以小弗郎士的口气来写的。通过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既表现了小弗郎士这位法国儿童在失去国土后精神世界的变化,又真实而具体地刻了韩麦尔先生这位爱国者的人形象,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有力地表达了这篇小说的爱国主义的主题。小弗郎士的带有儿童的稚气的叙述,使读者感到特别亲切、真挚、人。

三、小结

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三有课堂模板

数学课三年级

三角形课件课件课件课件模板

三角形课件课件课件课件模板

【实用】体育课三篇

点击查看更多《推荐一部动画片》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7535.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