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色光五》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43:08

《语文七色光五》语文教案

课时:2课时

目标

知识: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能力:辨析形近字,积累词语。

:感受奴隶起义的壮举。

重点:学习打比方,背诵景点古诗。

难点:背诵景点古诗。

教具:课件、图片

教法:练习法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特别强调词“翅、蝉、颤、娱”的读法。

自由练读,知名度,学生评议并正音。

2.选字填空

(1)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字意辨析字形,识记字形。

(2)扩展补充练习课件出示。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先请学生动笔填写。

(2)学生朗读句子,体会句子运用的表达方法。

(3)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见到类似句子。

(4)补充练习,课件出示。

三、日积月累

1.练习朗读。

2.根据古诗下面的词语注释尝试说说诗意。

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知识窗

1.自由读短文。

2.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开心一刻

采用“读读、说说、讲讲”的方式进行。

1.读读幽默故事。

2.说说幽默在哪里和自己的感受。

3.讲解自己度过的幽默故事。

六、总结:汇报这节课的收获。

拓展阅读

1、小学三年级彩池》原学反思精选

1、了解彩池的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划分段落。

3、学习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二、三自然段。

学重点、难点:

了解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的原因。

具准备:风景图、幻灯

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

2、提出预习要求:轻声把课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想想彩池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预习,师**。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读音。

2、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

3、彩池在什么地方?彩池是什么样子的?

三、再次默读课,想一想:课是如何描写彩池的?

四、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彩池是什么样子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

(1)第一句为什么用“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来形容彩池?

(2)第二句为什么说水池像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3)第三句写的是什么?

(4)第四句为什么说水池像葫芦,像镰刀,像盘子,像莲花?

2、彩池中的水都有什么颜?是什么“令我惊奇”?

、布置作业:

朗读课,想想彩池中的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颜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

二、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

1、默读,把讲原因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课有几句话说明原因的?(4句话)这四句话是怎么把原因说清楚的?(第一句说池中长着不同形状的石笋;第二句说石笋表面附着石粉;第三句讲阳折射;第四句讲池边树木花草的倒影。)

三、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为什么说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因为课开头说奶奶讲过天上*住的地方叫瑶池,而我却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彩池。)

四、练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划分段落并说明道理。

、指名读“读读写写”中所列词,并抄写两遍。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二、三自然段。

2、小学三年级彩池》原学反思精选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来到四川的藏龙山,一下子就被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

神话传说中的彩池在天上,而且只有一个。而这里满山坡都是彩池,多得数不清。这些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大的面积不足十平方米,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池子的边沿金黄,像一圈圈金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荷花……

最美丽的是那颜六的池水。站在山上向下望,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下闪耀着红、黄、白、绿、紫、蓝等各种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使人惊奇的是,这些彩池虽然互相连接,水也来自同一溪流,但每池的水却各不相同。有的上边的池水是咖啡,流入下边的池就成了柠檬黄;有的左边的池水是湖蓝,注进右边的池却变成了橄榄绿;有的水池只有一种颜,有的一个水池呈现出多种彩。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来看看,却又跟普通清水一样,什么颜也没有了。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怎么会变幻出各种不同的颜呢?原来池底生着许多高高低低的石笋,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透明的石粉。阳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镜把阳折射成各种不同的彩。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十分茂盛,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3、小学三年级彩池》原学反思精选

思想育目标:通过理解课内容,体会彩池的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训练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彩池的特点来写景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方法习惯目标:

1、在强化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2、继续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课

3、训练学生“在反复反馈中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的能力。

1、了解彩池的特点,体会彩池的神奇;

2、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积累词句。

理清课顺序,了解彩池水呈现不同颜的原因。

情境学法,目标、反馈学法。

录音机,投影片,影碟机,课件。

2课时

课时目的:

精读课,了解彩池的特点及池水不同颜的原因;体会课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全

一、谈话导入

1、瑶池的传说。

2、板书课题----《彩池》解题。

3、彩池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导入)

二、学习课第二自然段

1、(出示学习目标)听课朗读,思考:

(1)、彩池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特点)你能找出有关词吗?

(2)、这一段写了什么?

2、出示投影片,重点词句学:“漫山遍野”

3、方法小结:抓住重点词理解课内容

4、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

5、小结:第二自然段讲了(水池多、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思考: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这一自然段写了彩池的水非常()。

2、引导分析。

4、彩池的水为什么会这样神奇呢?(导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并运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

(1)、这一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2)、你能找出水显出不同颜的原因吗?

2、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5、面对美丽、神奇的彩池,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启下)

、学习第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这一段表明了作者对彩池的(喜爱和赞美)。

3、质疑:(思维拓展)。

六、总结全

、作业:

1、请为彩池设计广告词;

2、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数量:漫山遍野…

池 颜辉… 多

形状: 葫芦、…

水 来源相同: 美

不同:

点击查看更多《语文七色光五》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8557.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