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的故事教育笔记
有一个女孩叫海宁,长着圆圆的娃娃脸,常常的睫毛,大大的眼睛,一笑两个小酒窝,特别可爱,平常一听见音乐浑身都能动起来,乐感特强,是他们班的舞蹈主力。
这孩子中午在幼儿园就餐,吃饭、站路队、玩耍都特别好,唯一让老师操心的是孩子的午休,小朋友睡前老师讲故事,她也不听,就是自己在闹,一会儿下床拿鞋子扔到床底下,一会儿又把被子叠起来再伸开,一会又把小脚丫翘起来数数,一部分孩子睡着了,她不睡,大部分孩子睡着了,她还不睡,自己玩呀闹呀,值班老师没办法,抱着她,哄着她,她终于睡着了,值班老师也松了一口气,轻轻地把她放在床上,她睡得那个香甜啊,小脸红扑扑的,小嘴嘟嘟着,有时睡梦中还咯咯笑起来,大概是做了什么好梦。可是,起床时间到了,老师把她叫醒,让她起床时,她可就耍起来赖来了,哭着闹着不起,老师去抱她,不是用手抓,就是她用脚踹,说不定在踹的同时,一泡尿就全都撒到裤子里面了,然后是老师打电话通知家长,家长匆忙来送衣服,老师又急忙给她换衣服......几次三番,老师疲惫,家长也有意见了。渐渐地值班老师得出了经验:把她叫醒后,不管她哭不哭,先把她往厕所里面抱(我们的活动室、洗手间是一体的),先把她撒尿,这样就不至于把尿撒在裤子里,等尿撒完了,孩子也就不哭,醒了。
如今的海宁啊,可懂事了,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还能去帮助小朋友穿衣服,就像一个小大人。
拓展阅读
1、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范文
请耐心等待一会,花儿就要开了。——教师要学会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就应用心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个性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犯__,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孙_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日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
观决定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就应,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2、《希腊人的故事》读书笔记1000字
《希腊人的故事》是日本历史作家盐野七生在2015年撰写的历史丛书,一共三部,写的是希腊文明的诞生、崛起与衰落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作者主要是通过战争来反映。
第一部——文明的诞生。现代我们知道希腊是一个国家的名字,但在古希腊时代,是没有一个叫希腊的国家,那么,什么是希腊人呢?1.说希腊语的人,2.信仰希腊诸神的人,做到这两点,在古希腊时代就被认为是希腊人。
古代希腊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经历了梭伦*、庇西特拉图时代、克里斯提尼*,形成了民主政体;而斯巴达在吕库古宪法的指引下形成了寡头政体。
战争贯穿整个古希腊。第一次希波战争发生在公元前490年,战争由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挑起,雅典由米提亚德为将军总指挥,马拉松会战是这次战争的转折点,雅典打败波斯。第二次希波战争发生在公园前480年,与第一次希波战争相隔10年,波斯军由波斯国王薛西斯(大流士一世的儿子)亲自率领,。“温泉关之战”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300勇士与波斯18万大军对战,全部战死,拖延了波斯军的南侵。之后,地米斯托克利领导的希腊城邦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战”击败波斯海军,公元前479年,帕萨尼亚斯率领的以斯巴达重装步兵为主要战斗力的希腊城邦国家联军通过“普拉塔亚战役”彻底击败波斯军,结束第二次希波战争。两次希波战争后,爱琴海沿岸地区重归希腊。形成了以雅典*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第二部——文明的崩坏。两次希波战争之后,雅典进入了持续31年的民主体制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帕特农神庙建于此时期。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读后感其中曼丁尼亚会战、西西里远征彻底把雅典拉到崩溃的边缘,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历时27年,此后,雅典沦落为一个小城邦,希腊文明也开始没落。
第三部——新希望。希腊城邦凋败之时,北方马其顿王国崛起,国王腓力二世通过战争成为了希腊的霸主,但在46岁的时候被暗杀了,他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登上王位。亚历山大21岁开始东征,直至32岁去世,整整11年都在东征的路上,横扫亚非欧,无一战败记录。
三本书读下来,就像听作者在娓娓道来一个遥远又迷人的故事,对古希腊文明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了,真好。作者:耳塞是个好朋友
3、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范文
不知不觉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五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见过很多的教育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自我也亲身经历了一些教育案例,首先我觉得我要谈的教育案例在我的的内心深处它们都属于狭义上了,因为我认为真正的教育案例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得需要经过若干年的沉淀,仅有这样才能确定这种教育方法或模式对孩子究竟有什么样的深远影响,所以我下头要讲的故事只能算是案例,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不明白。
他是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样貌看起来很憨厚,就是眼睛骨碌碌的转个不停,嘴里叨叨咕咕的也不明白在说什么,他的名字叫康轩。对于这个名字其实没见到这个孩子前就已经听说过好多次了,领导和同事跟我说了很多关于他的“事迹”,打同学,上课随便下地,打教师,踢校长,班级家长早早就跟我告状,说这个孩子是多动症,很危险,学校就应当把他开除,否则自我家的孩子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对于一个刚做班主任的我只能在领导的期许下忐忑的理解这个任务,没想到一干就是四年。
了解。了解他的所有情景。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的构成,家庭的社会背景,他的习惯,他的爱好,他父母对他教育问题的看法,和同学间的关系,小朋友对他的看法尽可能详细。经过这些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很大年龄才有这个孩子,所以全家人都异常溺爱,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家庭相当富裕,所有的要求都会满足。但同时父母也是有文化的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孩子上学的时候就比同龄的孩子小一岁,再加上本身的自理本事就差,所以别人能做好的事情对于他比登天还难,可是他还很要强,喜欢别人的表扬,可是教师和同学也不可能表杨天天犯错误的孩子。就这样长时间下来孩子越来越封闭,没有小朋友喜欢和他在一齐玩。他也不喜欢和别人玩,父母过于溺爱,其他同学和家长过于的不信任导致了孩子和同学、家长和学校的矛盾越来越大。
批评与鼓励。在和家长提前沟通好的前提下开始教育这个孩子(因为得到家长的支持很重要)。首先,从跟他接触的第一次开始就让他感觉到这个教师很严厉,并且父母也很怕这个教师(提前沟通好)。在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我对全体同学说“无论你以前表现好坏,都是过去的事,教师以前都不认识你,期望你们从此刻开始都能做个好孩子,教师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会做得很好”。当时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期望,可能因为我是男教师的原因,他听话了不少,虽然有时还是犯错误,可是提高还是很大的,能够上课坐40分钟了,不对同学施暴了,我会适时的表扬他的提高,慢慢的让学生转变对他的看法,转变家长对他的看法。
走进他的世界,向父母一样。慢慢的我发现他不会跟小朋友在一齐玩耍,他跟大多数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一次吃完午饭,我发现他在食堂跑,然后就叫住了他,告诉他不许跑,他看我不是很生气的样貌就跟我说他不是再跑而是在**,我不解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让他演示一下他是怎样**的,结果我发现他真的很有意思,右手食指左右旋转代表加速或减速,左脚向前蹬代表刹车。看起来真的很有意思,我就让其他同学和他一齐玩。之后又发现他很多有意思的游戏,例如倒传篮球、迷宫大战等等。
此刻五年级了,他变成了一个开朗欢乐的大男孩,就是有点胖。但教师、同学都很喜欢他。
多观察、多思考,用爱自我孩子的心去爱自我的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需努力!任重道远!
4、初中励志教育故事
教育是立国之本,那么有哪些关于初中的教育故事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励志教育故事,供大家参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同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的去激励、去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 2 至 3 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
樊清江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他总是板着一张蜡*脸,毫无生气。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课间,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独来独往。在与其它科目老师交流后,我得知他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但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窥探到了一丝希望。经多方了解我才得知,他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他由后妈抚养,但后妈对他又不好,再加上他身体不好,这一切让他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以致于快乐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
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看一本网络小说。经一番思考,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刚好有一道仿句练习题我便点名让他回答,我原本以为这道题对他是有些难度的,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答案便跟着出来了。回答很精彩。我被他的灵敏、聪慧惊呆了。顿时,全班想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下课后,我仍然对课堂上的一幕念念不忘。我想:他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语言组织的那么精彩,这说明他很聪明;他如此认真地读那么厚的小说,这表明他很喜欢阅读,只是缺少一个人去正确引导。想到这,我决定去充当这个引路
人。
于是,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告诉他:"我特别想看你的那本网络小说,你看我的这些书,我都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我们能不能交换着看?"他拿起我早已放在桌子上的几本书,翻阅起来。"当然可以",他突然说。"但是我的书不许在周内看,只能星期天在家里看,更重要的是不能影响学习。""没问题!"他爽快的答应了。就这样,在这一借一还中,我发现他渐渐的变了,上课积极发言,与同学和睦相处,成绩也提高了,特别是作文水平尤为突出。
我认为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认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的爱充满教育心智,让教育之爱闪耀智慧的光芒!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今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1)、(2)两个班数学教学,面对刚刚进入新学校的孩子们,学校生活是他们崭新的开始。一年级的孩子离开父母,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是那么的不适应,还记得新生入学前的那四天适应*......
9 月 1 日上午,当太阳的光辉刚刚洒遍大地时,学校的教学楼就已经沸腾起来了。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在四处张望着这新环境,开始了他们新的探索,整个校园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下午第二节课,我与一(1)班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初次见面了。到教室门口一看,大部分孩子已基本坐好了准备新老师来上课,有小部分孩子还在那里动的动,说的说,画的画,各顾各的。看到这种情形,我开始提高嗓音说:"看谁坐得最快,小手放得最好?"这时他们才发现老师来了,安静了下来。我乘机表扬了坐得最快,小手放得最好的同学,得到表扬的他们小手放得更好了。可是唯有第一组最后一个男孩还是只管自己不知在画什么。其他同学随着我的目光都转向了他,同桌也提醒了他,他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又接着画。这时有同学说:"老师,他就是这样的,别理他。"同桌的同学说"他说自己画的很好。"我想:刚上第一堂课就碰到这样的"烫手芋头",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帮助他认识"自我",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帮助他纠正"心里自我"意识中骄傲自
大的倾向,同时又能使他积极上进。"哦!真的吗?那我能看看你的画吗"我边说边走到他的身边。一看,一只小蝴蝶画的很像,刚上一年级画成这样真的不错。我故意大声说"真的画的挺好的,你一定很喜欢画画吧?我也很喜欢画画的,能让我也画画吗?"于是我在他的小蝴蝶旁边快速地画上了一只大蝴蝶,还加了些画草树木,这张画变得更好看了,我同时又对他说:"你知道吗?你这只小蝴蝶是很听我这只大蝴蝶妈妈的话。"我乘机拿起画让同学们看:"林同学和施老师一起合作画的画漂亮吗?"同学都说"漂亮!""是呀!这同学不仅画的不错,自己的名字也写得很端正,假如上课认真、表现好的话,他将来会是位出色的小画家呢!"没想到,没等我说完,他马上放下笔,坐的很端正了。学期结束时,这同学拿到奖状开心地笑了,他的妈妈高兴地也笑了。这就是自我教育回报。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自己,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初中励志教育故事:帮我纠正了一个错别字
激情昂扬的我一边兴致勃勃地讲解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两个刚劲有力的粉笔字"的确"落座于黑板的正*。就在我转身之际,一双我熟悉不过的小手已高高举起,嘴里不停地念叨:"老师 ,老师,你......"
又是黄飞这"家伙"。我瞅了他一眼,他正要站起来,未等他开口我便又开始讲课了,顺便还说了一句,有什么事情下课再说。心里却不停地犯嘀咕:又是怎么了?又要给我挑毛病不成?这个学生在我的眼里学习一般,表现一般,有时上课还不听讲,但时常在别人都不经意的时候却让老师难堪,例如老师哪个字写错了或是哪个字音没读准确。曾记得我在学校的一次公开课中就遭遇到他的"袭击",让本来异常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他的干扰而"微波涟涟"。而且有时他的"发现"是因为他自己不听讲而信口开河,以至有时在课堂上引来同学们的阵阵嘲笑,每到这时他才"理屈词穷"地耷拉着脑袋,欲言又止。总之,我认为他是个喜欢给
老师"找茬儿"的学生。何况我就写了"的确"这两个常见不过的字在黑板上难道也有错?
忐忑不安的我此时已经不能安然上课,一想到这些又禁不住望了他一眼。这还了得,不望则罢,一望又看见了他那一双高高举起的小手,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跑到讲台上来,我又瞥了他一眼,装作什么也没看见,若无其事地讲课。心想:今天我就不理你,看你怎么办?但他那手似乎就一直没有放下过,也许他坚信老师是真的没有看见,以至有的同学都发现了他那高高举起的小手,眼睛一会瞅瞅黄飞,一会瞅瞅我。
终于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出了教室。,他却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你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字。""写错了字,不会吧?哪个?"我自信这么简单的字不会写错。"你看,的确的"确"右半部分应该是个"角",而你却写成了"甬"。他非常镇定地说。"啊!真的?我转过身来仔细打量黑板上"的确"两个字时,却真的发现"的确"中的"确"的右半部分我的确写错了。刹时,我只觉得脸一下子滚烫发热,尴尬得自己都能听见呼吸声。我环视教室,同学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注意我俩,我一把拉住他的手,不无感激地说:"谢谢你,我真诚谢谢你的帮助,帮我纠正了一个错别字"。他却腼腆地说:"没什么,老师,也许是你不注意或笔误写的,这是难免的。你每次教我们学习生字时,我们照着写都写错了呢!"他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我一支粉笔示意我改过来,我激动地接过粉笔邀请他帮我改正了这个错字,便又照着重新写了一遍。我望望他,他快乐兴奋地朝我笑笑,然后跑出了教室。
我看看黑板上这个改过的字,再想想刚才我所做的一切,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责与羞愧涌上心头,似乎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思绪再一次汹涌起来:今天我的学生帮我纠正了我多年以来一直写错的一个字,这个"确"字是多么熟悉呀,可我居然把它写错,而且一直走到今天,也没发现我竟然写的是一个错字。这个字该用过多少次呀,可为何就没有人发现呢?是有人发现我写了一个错字而碍于面情不好当面指出?还是以为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不可能把这么简单的字写错 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只是对自己前所未有的鄙夷和自责。我在心底深处默默地感谢这个我认为喜欢给老师难堪"找茬儿"的孩子。也许他还真以为这是我的笔误;也许他不知道是他帮我纠正了我写了半辈子的错别字;也许他还不知道老师以前对
他的态度和评价;也许......上课铃又敲响了。当我鼓足勇气问同学们黑板上是否有错别字时,同学们睁大眼睛努力寻找,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我感激地望望他,他正望着我会心地笑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却让我记忆犹新。它时刻鞭策着我,身为人民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素养,应该正确的估价自己,不要盲目的自信,否则真会误人子弟;它时时提醒着我,作为教师应该俯下身去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来自孩子的话语是最纯洁最真诚的,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唯我独尊&'放不下心中的那一丝自尊与虚荣;它时时告诫着我,对待身边的一切都要认真负责,特别是学问,要有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更让我学会了说"真话"、做"真人"。
5、林海射貂记睡前故事
去年,我作为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东北哈牡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十二月,因天气太冷,施工停止,我被留在一线指挥部值班。
指挥部设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亚布力屯,正处于连绵千里的张广才岭腹地。几个月来,我充分领略了原始林海的蛮荒和奇绝,跟屯里的父老乡亲处得也不错。值班的日子,除了巡回检查便无事可做,我便常去老猎人张夯家串门儿。张大爷年届七旬,须发皆白,身子骨还硬朗得很。他狩猎五十年,熟知张广才岭每一种野兽的习性,多次出生入死,化险为夷。他的传奇经历十天十夜也讲不完。屯里的晚辈对他极为敬重,都想拜他为师。他先后收了六个徒弟,最小的那个叫刘宝顺,小伙子三十多岁,长得粗壮敦实,膂力过人,且能说会道,善解人意。张大爷对他十分偏爱。
我与张大爷都爱饮酒,一来二去结成了忘年交。在他家能吃到各种地道的野味儿,如红烧狍子肉、酱鹿肝、清炖大马哈鱼、人参扒野猪蹄等。一天,刚下过大雪,例行巡回完毕,我出了车站,直奔张大爷家。一进院,只见他穿着狼皮大衣,戴着狐皮帽子,正要出门。一问,原来他要出去打猎。我忙把两瓶好酒扔到他家炕头儿上,央求他带我一起去。他拗不过我,便同意了。准备停当后,我俩坐着狗拉爬犁出发了。
积雪足有一尺多厚,靠双腿寸步难行。而狗拉爬犁则畅通无阻,滑行如飞。裹紧皮衣,坐在柔软的乌拉草垫子上,浏览壮美的雪景,真是一种千金难买的享受。
张大爷这次主要是打紫貂,没拿猎枪,只带了一张特制的硬弩。砂弹和***都会不同程度地烧坏皮子,用箭射最适宜。貂皮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其质地堪称各种兽皮之最,雨雪不湿不冻,一张能值上千元。张大爷说:“我老了,不想再开杀戒了,可我那外孙女欣欣今年上了大学,学费挺贵。我只好又上阵了。今儿我不打别的,就打一只紫貂。”我问:“一只紫貂才值多少钱”他很干脆地回答:“少了一万块甭想拿走”“什么貂这么值钱”我更好奇了。
“我要打的是一只顶稀罕的老貂,活了起码有三十年了。我平日里从不杀貂,所以它们都不怕我,见了我也不躲。这老貂个头大,通身火红,没一根杂毛,在夜里闪闪放光,跟一团火差不多。这种‘火貂’,几百年才出一只,是无价之宝啊我琢磨着它也该寿终正寝了,这才舍得杀它”张大爷驾着爬犁,兴奋地说,“山大王东北虎都‘养’着一群野猪或梅花鹿,平时保护它们,不许别的猛兽沾边儿,饿了就逮一只吃……我也学着山大王‘养’下这只老貂。我盯了它有十年了。别人想见它一面,比登天都难。你小子很有福气哟”
听他的口气,那只神乎其神的
“火貂”成他的活期存折了,而且加了密码,别人冒领都不成。他则想取便取,手到擒来……我有些不以为然了,心说:“老爷子今儿高兴,没准是吹大牛”
不知不觉,我们已深入到老林子内二十多里,四下全是高入云天的红松、白桦。雪地上各种脚印十分密集,这里已是人迹罕至之地,万一蹦出个猛兽来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用不着害怕,张大爷手中那张硬弩杀伤力极强,百发百中。他的拿手绝活儿是“射刀刃”:离着二百步远,射出一支竹箭,正中一把竖起的刀刃上,箭从中间劈开,分成两支,各自射在分立两旁的箭靶上,而且正中靶心。张大爷正是凭此奇技威震百屯八十乡,无人不知。任何猛兽只要是肉长的,就没法儿不怵张大爷那张神弩。
突然,跑在前面的三只猎狗吠起来。一团“火”在百余米外“烧”起来了,在白雪的映衬下,红得灼人双目。我一怔,擦擦眼,仔细观望。好大好漂亮的一只紫貂啊连尾巴足有一米五长,体重不下五十斤,浑身红彤彤的,当真没有一根杂毛,连眼珠和脚趾也是红的。更令我大为诧异的是,它的小脸充满灵性,竟有与人差不多的表情。大概在森林中活得久了,沾上了仙气。
“幸亏没带枪,不然这小家伙闻见火药味儿,压根就不会露面儿……”张大爷不动声色地说着,伸手从怀里掏出了那张磨得发亮的桃木虎骨硬弩。正当他眯着一只眼,悄悄瞄准之际,“火貂”蓦地尖叫一声,向林中飘去。
张大爷有点尴尬地说:“这家伙真快成精了我刚对准它的双眼,马上被它猜着了……”
猎狗开路,我们坐着爬犁顺脚印紧追。老貂不敢逃到树上的巢中去,因为已被盯上,怕人用烟熏火烧。它只能仗着身子灵巧,往广阔无边的老林子里扎。可是,张大爷的三只猎狗都受过特殊训练,经验丰富,猎物一旦被盯上休想逃脱。
最后,那团火终于停在了一棵四五个人合抱的大红松树下,**倚着树,龇牙咧嘴冲我们哀叫,像是抗议,又像是威胁。看样子,它已没力气再跑了,只能在临死前表现出一点英雄气概和对人类的绝望。
张大爷喝住将要凶神恶煞般猛扑上去的猎狗,再次取出硬弩,十分精心地瞄准,准备痛痛快快一箭解决问题。
不料,他突然慢慢垂下了双手,并顺势把弩甩到几米远的地上。他大睁两眼,嘴巴半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惊恐,像是窥见了某种正在逼近的致命危险。什么东西能把身经百战的张大爷吓成这样我在一旁,汗毛直竖,似乎感觉世界末日要降临了。
我屏住呼吸环顾左右,又看看那只垂死的老貂,并未发觉什么异常。可张大爷已经嘀咕开了:“快退,快退……离它远点……”
他赶着狗忙不迭地朝后退,我满腹狐疑却又不敢多问。正忙活着,猛听一声清脆的枪响,震得树上的积雪忽啦啦直往下掉。子弹正中那只老貂,它额头上多了一个血窟窿,血正汩汩而出,染红融化了地上的白雪。
从右后方的白桦林中蹿出一个滑雪橇的人。他身穿皮装,胸挎猎枪,却是张大爷的小徒弟刘宝顺。那一枪无疑是他打的。
“你小子咋跑这疙瘩来了”张大爷火冒三丈。
“哈哈哈师父,我一直跟踪你们俩,都快累散架了不过总算没白费劲实话告诉你吧,自从听说有这么只‘火貂’,我一直想弄到手,可连它的影儿也见不着,只好老跟踪师父你,可也没机会下手。如今它的毛正密实,我也大功告成了”刘宝顺得意地说。
“你小子,真不是东西”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个国外的皮货商出了二万八的高价,你说我能不动心吗识相的就滚远点儿,别坏老子好事”
“混蛋小子,快回来快回来……”张大爷脸憋得通红,嘴唇乱抖。
“让老子回去,去**拉巴子的吧这火貂是我的,谁敢抢我跟谁拼命”刘宝顺凶得像是要*。他面朝我俩,慢慢倒退着向那松树滑去。树下沿树身堆了厚厚一层雪,积雪正隐隐约约膨胀、崩落。疯狂叫嚣的刘宝顺浑然不觉,眼看离松树只有两米了。
突然,一声狂暴、骇人的吼叫,犹如地下响起一声闷雷,积雪层骤然间拱起老高,碎块乱飞。一头黑乎乎的庞然大物“呼”地由树身下的洞中跃出,嗥叫着抡起了蒲扇般的巨掌
刘宝顺呆了几秒,终于反应过来,握紧猎枪,猛地回头。“啪”的一声枪响,子弹打偏了。就在这一瞬间,那只巨掌却不偏不倚,结结实实地拍在了他的左脸颊上。好端端的一颗脑袋登时被砸得稀巴烂,脑浆、鲜血喷涌而出,碎肉飞溅到几米远的雪地上。他一声未吭,翻身栽倒在地。
我的老天树洞中竟藏着一头千余斤重的棕熊它正在冬眠呢,被刘宝顺开枪惊醒,自然恼怒万分,大开杀戒。它咧开血盆大口,又张牙舞爪地向我俩扑来。三只猎狗冲上去咬它,没几个回合便死的死,伤的伤,败下阵来。
我扶张大爷坐好,驾着爬犁掉头便逃。冬眠被弄醒的野兽是最狂躁易怒的,犹如火药桶,见火就炸。这头棕熊四足腾跃,势不可当,看那架势非把我们几下撕碎了不可老林子中没有现成的路,我们的爬犁只能在大树间钻来钻去,随时可能卡住。棕熊越追越近,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千钧一发之际,张大爷回过神来,深吸几口气,从腰间又拉出一张硬弩。他摸出一支黑箭卡上,对准十几米外的棕熊“啪”地射出,正中它的右眼棕熊疼得撕心裂肺般哀嚎起来,倒在地上翻滚,乱抓一气。张大爷瞅准空子,不失时机地又打出一支箭,棕熊立马成了全瞎,疯狂而痛苦地胡乱冲撞,打折了几棵小树,雪地被弄得一塌糊涂,鲜血淋漓,七八分钟后,它伸直身子,仰天吐出舌头,直挺挺地栽倒在地,抽搐了几下,便一命呜呼。
我看得心惊肉跳,只听张大爷低声说:“这张弩是专门用来对付大型猛兽的,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用的……”
我们回到红松树下,那只老貂仍躺在那里。我问:“大爷,刚才您为啥不发箭射貂?”
“你还不明白--我刚要出箭,猛然凭着多年的经验,发现树下有洞,被雪盖住了。洞里八成会有一头冬眠的老瞎子。这只老貂跑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想吵醒棕熊,让它吃掉自己,同时也弄死纠缠它的人。紫貂最爱惜自己的毛皮,宁肯被吃掉也不愿被猎人剥去这只火貂更是令人称奇,都怪我们逼得太紧了。所以我才当着它的面儿,扔了弩,又退回去,让它别走上绝路……”
刘宝顺躺在地上,尸体已开始僵硬。他的脸已经没有了。张大爷走到跟前,好半晌才吐出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啥老有人不信呢唉……”
当天我们返回屯子,叫来几十个汉子,把死熊弄回屯里。皮归张大爷,肉则分给大伙儿过年了。乡亲们无不欢天喜地,对张大爷更是赞不绝口。见利忘义、贪得无厌的刘宝顺送了命,在弄清了来龙去脉的屯民们眼里,跟*一条野狗差不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can.com/articles/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