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探索与实践,第104页12——13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教学探索与实践
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调查,再把调查结果课内交流。
1、第12题:在周末,为自己家设计一份午餐的菜单,并根据菜单的需要到菜场买菜,记录每样菜的单价和数量,算出总价,最后算出一共用了多少钱?
小组活动:把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和同学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
2、第13题: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到当地东湖塘电信局了解国内长途电话分时段收费标准。
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计算100页表格中3位同学打国内长途电话应付的电话费。
二、评价与反思
围绕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回自己在学习小数乘小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时的学习情况。
1、让学生对照表中指标说一说,涂一涂;
2、组内交流,以促进互相启发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作业设计复习本单元知识。
拓展阅读
1、《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应用题》教学设计
1.使学生掌握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乘除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使学生掌握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使学生正确解答.
一、复习引新
(一)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
1.一袋面粉重50千克,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2.一条路修了200千米,正好占全长的 ,全长多少千米?
3.白兔有40只,白兔只数是黑兔只数的 .黑兔有多少只?
(二)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 ,航模组有多少人?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4(把复习第二题改编成例4)
例4.光明小学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 ,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 ,航模组有8人,美术组有多少人?
1.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说说这道题里有哪几个数量?
2.画图分析
(1)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 ,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生物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
(2)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 ,应把谁看作单位“1”?美术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
(3)哪两个组的人数有关系?航模组的人数与生物组的有关,生物组的人数与美术组的有关,
(4)应先画哪个组的人数?应先画出美术组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因为:美术组的人数× =生物组的人数
生物组的人数× =航模组人数,航模组人数是8人.
所以:
解:设美术组有 人.
答:美术组有30人.
4.练习
商店运来一些水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筐数的 ,苹果的筐数是橘子筐数的 .运来梨15筐,运来橘子多少筐?
例5.商店运来一些水果,运来苹果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同时又是橘子的 ,运来桔子多少筐?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分率句,找准单位“1” .
3.分析数量关系.
(1)苹果的筐数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和梨的筐数有关系.苹果筐数的 是梨的筐数,即:苹果的筐数× =梨的筐数
(2)梨的筐数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和橘子的筐数有关.橘子筐数的 是梨的筐数,即:橘子的筐数× =梨的筐数
(3)梨、苹果、橘子三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梨的筐数既是苹果的 ,也是橘子的
(4)你能列出等量关系式吗?
苹果的筐数× =桔子的筐数×
解:设运来桔子 筐.
答:运来橘子25筐.
(三)小结
1.今天学的应用题和以前几节课学习的应用题一样吗?(有两个分率句)
2.如何分析这类应用题?
抓住分率句,找谁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三、巩固练习
(一)蔬菜商店运来的茄子筐数是西红柿的 ,运来的西红柿筐数是黄瓜的 .运来茄子21筐,运来黄瓜多少筐?
(二)同学们踢毽子,小红踢了18个,小兰踢的是小红踢的 ,同时又是小华踢的 ,小华踢了多少个?
(三)商店里红气球的个数是蓝气球的 ,是黄气球的 ,有蓝气球240个,有黄气球多少个?
(四)对比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宽是长的 ,长是高的 ,宽是42厘米.高是多少厘米?(等量关系式:高× × =宽)
2.一个长方体的长45厘米,宽是长的 ,宽又是高的 .高是多少厘米?(等量关系式:高× =长×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六年级四班有三好学生4人,占本班学生人数的 .六四班学生人数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 .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二)停车场里有36辆小汽车,是大汽车数量的4倍,大汽车的数量是运货车数量的 ,运货车有多少辆?
(三)一个长方体的宽是长的 ,长是高的 .它的宽是20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四)学校有槐树15棵,杨树的棵数是槐数的 ,又是柳树的 .柳树有多少棵?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购物问题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题目
公园里真好玩,同学们玩得真尽兴,有不少同学口渴了,就到公园里面的三个超市,超
市里饮料大瓶每瓶10元,小瓶每瓶2元,但各超市的优惠政策不同:
甲超市:买大送小
乙超市:一律九折
丙超市:满30元一律八折
请帮四位顾客选择哪家商店最合算,并把你想买的数量填在“我”一项中.
活动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填写表格.
3.各组分别发表意见,并说出原因.
活动说明
购物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购物时需要考虑时间、路程、地点、价格、个人爱好等等许多情况,所以本题没有*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就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人教版六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绐课。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我是想作为分数除法的第一个知识点,利用“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1、 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类推。
在教学中,先复习整数除法意义再进行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和类推很容易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 以自主探索为主。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一节有效的课堂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上,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在小组合作方面我还应多钻研,如何调动小组的积极性?如何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乐于参与其中?将是我接下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真正做到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3、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范例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一) 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要求:
(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 宽所含的厘米数 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 (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 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 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习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平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 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
=300×36
=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平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
a、12厘米 b、12平方厘米 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
a、8×4 b、8×8 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米。( )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逛超市
逛超市(小班数学教案)
目标:
1、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学习按数量取物
准备:38个塑料盘(红、黄、白),三种积木,红、黄、白卡片各一张,小狗头饰一个
过程:1、以狗妈妈带狗宝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带上小狗头饰):你们看我是谁?(学小狗叫)
师:我是狗妈妈,你们做我的小狗宝宝好吗?
师:宝宝们想去超市买东西吃啊?
2、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并介绍活动规则
师:宝宝们看,这是饼干,这是包子,这是糖,仔细听妈妈的话,待会儿不要拿错东西。
师: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盘子,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
拿红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红盘子的宝宝每人买5颗糖;
拿黄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黄盘子的宝宝每人买2个包子;
拿白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白盘子的宝宝每人买4块饼干。
宝宝们记住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应该买什么?买多少?跟妈妈说:我拿红盘子买5颗糖。(黄白同)
师示范一次
3、操作
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让我们宝宝去超市了,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检查
师:宝宝们都买好点心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你们买了什么啊?买了多少?
跟妈妈一起说:我拿红盘子买了5颗糖。
(黄、白同)
师:好,吃完点心,我们把盘子放好吧,红盘子放在红色卡片这里,黄盘子放在黄色卡片这里,白盘子放在白色卡片这里。
师: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1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