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四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给*吃。”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故事意义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知识扩展:孔融小时候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在任,孔融径直往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他拉住,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想必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案例:聪明的小狐狸
【活动目标】
1、以故事讲述体验操作的形式,引导幼儿遇事沉着冷静,以智取胜。
2、学习词:七嘴八舌、粗声粗气。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1、小老虎经常挥舞着拳头,对山上的小动物喊什么?
“我的力气最大,谁敢和我比试比试!”
2、小动物们敢和小老虎比吗?为什么?
3、谁不怕老虎,敢和老虎去比赛?比赛的地点在哪里?
4、为什么大家听了小狐狸的话都惊呆了?
5、大家七嘴八舌地劝狐狸。如果你是小动物,你怎样去劝狐狸。?(学习词:七嘴八舌)
6、狐狸听后是怎么回答的?它为什么要神秘地一笑?
二、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第二天要比赛了,小老虎和小狐狸是怎样去小河边的?
小老虎挥着拳头大喊大叫地跑来了。小狐狸慢慢地走来了,嘴里还哼着歌呢!
2、你们说:谁会赢?想想比什么,狐狸能够战胜大老虎?
三、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1、比投远?瞧瞧狐狸和老虎的胳膊?狐狸是拿什么东西比投远的?
第一次:石头、叶子。第二次:棉花、玉米棒;第三次:报纸
2、帮狐狸想想: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比能赢老虎?
小朋友,小老虎为什么会输给小狐狸,狐狸的力气真的比小老虎大吗?
四、小结: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以智取胜。
五、为故事取名。
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只小老虎。小老虎常常挥挥拳头对着山上的小动物们大声喊:“我的力气最大,谁敢和我比试比试!”山上的猴子,小松鼠都不敢和小老虎比,一见到小老虎都躲得远远的。一天,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做游戏。忽然,大山上来了一只狐狸,小狐狸拍拍胸脯对小动物们说:“朋友们,大家听好,我明天要和小老虎比试比试,看谁的力气大!请你们大家明天早晨到山下的小河边看比赛。”小动物们听了小狐狸的话,都惊呆了,它们想:小狐狸一定是开玩笑吧!小白兔说:“小狐狸,你别去比,小老虎的拳头很厉害的。”小松鼠说:“对,小狐狸,你一定会输的。”小动物们七嘴八舌地你一句,我一句地劝小狐狸。小狐狸听了小动物们的劝说,神秘地一笑,说:“朋友们,别害怕,明天来看比赛吧!”说完,小狐狸就走了。第二天早上,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动物们都纷纷往山下的小河边跑去,它们要看看小狐狸和小老虎的比赛。小老虎挥着拳头大喊大叫着跑来了。小狐狸慢慢地走来了,嘴里还轻轻地哼着歌呢!小老虎粗声粗气地问小狐狸:“小狐狸,你说吧!怎么个比法?”“我们比投远!”小狐狸眨眨眼睛说。小动物们好奇地议论着:“比投远?小狐狸也不看看小老虎的胳膊粗粗的.,它自己的胳膊那么细……”比赛开始了,小老虎接过小狐狸递给它的一片树叶大喊一声“啊呜——!”用力将小树叶投出去。可是小树叶轻轻地飞到了小河边。小狐狸捡起地上的一粒石子,一甩手,石子一下子飞过了小河。“小狐狸投得远!小狐狸力气大!”小动物们高兴地跳着、欢呼着。小老虎低着头说:“小狐狸的力气真的比我大!”从那次投远比赛后,小老虎再也不敢说它的力气最大了。小朋友,小老虎为什么会输给小狐狸,你知道吗?小狐狸的力气真的比小老虎大吗?
2、幼儿小故事简短优秀
星期日早晨晴空万里,小兔子乐乐和兔妈妈去郊外采蘑菇,他们提着篮子兴高采烈地上路了。
到了郊外,乐乐就被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金*向日葵、粉红的桃花等等真是大开眼界,美不胜收。“走不动了,乐乐,休息一下。”兔妈妈气喘嘘嘘地说。乐乐高兴的说:“快点,再不走就到中午了。”这下才把妈妈动员起来,因为兔妈妈不想挨饿,所以才咬咬牙,再走下去的。走啊走啊,终于到森林了,因为乐乐是第一次来采蘑菇,所以专门来了一场比赛:采蘑菇,比赛开始了,乐乐看见妈妈挑又黑又大的蘑菇来摘,然后他就不管妈妈自己一个人去才那些颜色鲜艳的蘑菇了。兔妈妈看见了,放下手中的活,去乐乐那边了,摇摇手亲切地说:“不能摘,那些蘑菇吃了会拉肚子的。”乐乐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能吃?”兔妈妈意味深长的说:“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实质。”乐乐恍然大悟。
通过这件事,小兔懂得了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的道理。
3、幼儿小故事简短优秀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革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小国寡民”社会大概的样子是:
国家小,人民又少。即使有很多的工具,人们也不去用它。不让人民用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上面的这段文字就是安居乐业的大概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原文是“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4、幼儿小故事简短优秀
有一天,小青蛙爬上了一座高高的悬崖,悬崖下面,是深深的山谷。
突然,小青蛙发现,山谷里有一只蝴蝶风筝,她正被风吹得转来转去。
当风筝被风吹到小青蛙身边时,她大喊:“帮帮我,我想停下来!”
小青蛙睁大眼睛仔细看,终于看到了风筝下面的细线,可是,他还没来得及伸出手,风筝又被风吹跑了。
风筝在山谷里转了一圈,又被风吹到了小青蛙面前,“快,拽住我的绳子!”
这回,小青蛙的动作快极了,一下抓住了蝴蝶风筝的绳子。
可是,小青蛙的身体太轻了,蝴蝶风筝没有被拉住,他自己反而被蝴蝶风筝带到了空中,在山谷里转呀转。
当心,别撞上了那几只老鹰!给风筝和小青蛙画出一条安全的飞行路线吧。
“完了,我恐怕要在这山谷里转上一万年了!我永远也回不了胖猪的家了。”蝴蝶风筝哭了起来。
原来她是胖猪的风筝,胖猪把她放上天空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把她的线给刮断了!
“别哭,我们会想到办法的!”小青蛙是个旅行家啊,他见多识广,又非常勇敢。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顺着绳子,勇敢地往上爬,一直爬到了蝴蝶风筝的支架上。
接着,他顺着风向,一会儿爬到支架的左边,一会儿爬到支架的右边。 突然,蝴蝶风筝发现,自己正朝山谷外面飞去。
“哇,我明白了,你把我当成了滑翔机!”蝴蝶风筝快乐地大喊大叫起来,“你真聪明,我要永远跟着你!”
就这样,蝴蝶风筝成了小青蛙的滑翔机。
故事中聪明的小青蛙临危不乱,处事冷静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
5、幼儿小故事简短优秀
小刺猬跟着妈妈来到果园里采果子,可是小刺猬总是认不清楚果树,经常采集了苹果爷爷的果子,然后对橘子爷爷说:“谢谢您的果实。”这让苹果爷爷很生气。
小刺猬采完橘子树上的橘子后,又对着桃子树爷爷说:“谢谢您的橘子!”
桃子树爷爷说:“错了、错了、橘子不是我的果实。”
橘子爷爷生气的在一旁吼道:“橘子是我的果实,你这只糊涂的小刺猬。”
小刺猬有些伤心,它摘了些桃子就回家了,没有感谢任何树爷爷,因为它怕自己会认错,惹树爷爷们不高兴。可是小刺猬的这种举动让桃子树爷爷非常伤心,桃子树爷爷把的果实给了小刺猬,但是小刺猬连句谢谢都没有就走了。
回到家后,小刺猬哭了起来,刺猬妈妈对小刺猬说:“为什么有的书上结满桃子,有的书上结满苹果呢?”
小刺猬说:“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果树。”
刺猬妈妈又说:“不同的果树会结出不同的果子,你只要看着哪棵树上有什么样子的果实,那就是什么树。”
小刺猬明白了妈妈说的话,现在它再也不会认错果树爷爷们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2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