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读书的经典语句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拓展阅读
1、关于等待的经典语句
1、等待在实现某些事中是不可缺少的,等待一直潜在我们心中。在今后的人生阶梯上,我们应该学会等待,让我们一起在等待中努力,或是在努力中等待,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奔跑,飞翔!
2、人生有太多等待,我们不得不学会等待,还要学会习惯于一个个不尽如人意的等待。
3、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4、等待决不是躺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闭目养神,那样的等待毫无价值。真正的等待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抛开枷锁,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事物,体味生活的真谛。这样的等待让我们学会放松,学会接受,使我们的生活有张有弛。
5、等待有一丝神秘,有一份憧憬,但它却最需要耐心。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如愿以偿,不是每一天都会时来运来,所以等待的滋味往往并不好受。
6、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没有日出的黑夜,茫然无措;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没有珍珠的项链,残缺不全。
7、等待,因其有所希冀而令人兴奋,而又因等待的过程无所安排而使人百无聊赖。因此,这样的等待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
8、等待,其实是一种幸福,因为,有了等待就说明有希望,父母等待孩子的成长,学生等待学业的完成,人们等待理想的实现……因为等待,人生才会这样的多姿多彩,绽放光芒。
9、等待是什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杜甫的等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秦观的等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是辛弃疾的等待。人生,交织着等待。
10、等待,似乎是一种遥远的距离:站在海岸上,盼望着天际的归船;坐在屋顶上,盼望着天空中清凉的雨滴;看着镜中的自己,盼望着明日好运的到来。这里,等待是一种追求,为梦想、为胜利而努力的追求。
11、等待不免无聊甚至痛苦,但一无期待的人更其无聊和痛苦。
12、等待中,难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这就需要我们拿出无畏的勇气与坚定的毅力去克服,(www.**)因此等待也是一种努力,一种在追求中渴望胜利的努力。
13、等待,让一代伟人谱写出一曲曲流芳后世的乐章,奏响他们生命的音符,穿越时空,铿锵等待的真谛,编织起绚丽的彩虹,闪烁流光。
14、因为等待,越王勾践屈膝三年,沦为吴国夫差的马夫,后来却一扫吴楚,一举春秋一代霸主;因为等待,南非民族英雄斗士曼德拉囚身大西洋小群岛罗本岛上27年,后来却摘取南非总统的宝座;因为等待,刘备戎马半生,寄人篱下,后来却夺荆州,占巴蜀,三分天下。
15、等待,需要我们冷静;等待,需要我们思考。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等待,如果像“守株待兔”一样,免不了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等待也是需要我们去客观判断。
16、等待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等待需要我们拥有极大的承受能力。
17、有时,等待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小憩,小憩结束了,我们的旅途还要继续。有时等待只是一个过程,过程终结了,新的旅途又在等待着我们。也许无所谓结果,无所谓终极目标,但活着总得等待些什么,因为我们需要这一个一个的过程组成我们完满的人生。
18、人生坎坷路上,我们渴望等待:挎着沉甸的背包,拖着疲倦的步伐,家门口父母的等待,让我幸福;寒窗十载,悬梁刺股,起早摸黑,埋头无边的苦海,理想大学的等待,让我激动;刻苦钻研,榨取身上每一滴心血,挥洒毛孔每一滴热汗,腰缠万贯的等待,让我自豪。
19、等待,有时漫长,也许会消耗我们的一生,譬如真爱的到来,死亡的降临;有时也很短暂,譬如考试成绩的揭晓,新的一天的开端。
20、等待是一种心态,它让我们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观念,让我们可以“自省吾身”。
2、关于语言描写的句子
1、他从来没说过这么多话,今天就像黄河决了口,简直什么也拦挡不住了。
2、这姑娘的话如同大地渗出的泉水,清清亮亮,自自然然,没有泡沫,也没有喧哗、这话不软不硬,恰似一根*儿,打在他心上。
3、她嘴上没把门的,肚子里有什么就揣什么。
4、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5、这家伙的话像一股冷风,吹得我心里寒嗖嗖的,牙齿咯咯打颤。
6、这几句话从她那刀片一样的嘴唇中间吐出来,字字好像带着刀刃。
7、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儿地说着,好像吐出一个字,就有百斤沉重。
8、她的话条理分明,而且连数字也似一串串珍珠,从口中滚滚而出。
9、你真是鬼拜花堂棗死作乐。都这阵了,还满不在乎。
10、我想把那件不幸的事告诉他,可是那些话凝成了冰,重重地堆在肚子里吐不出。
11、这些话虽然骂得很轻,却像重锤一般砸在我的心上。
12、她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节奏很快,快人快语快性子。
13、他很少说话,即使说话,也精选每一个字,好像在草拟电报稿。
14、他话匣子一开,活像自来水龙头,一拧开就哗哗往外流水。
15、老校长的每一句话都打动着在场人的心弦,它像惊雷,把人震醒;它像强心剂,使人振奋;它像补药,壮人气力;它像火光,暖人心窝。
16、他这几句话说得重极了,好像掉在地上都能把地砸个坑。
17、她这嘴简直就是老太太纺纱,扯起来就没完没了。
18、老师的一席话,在我的心窝里添了一把火,浑身都烧得热乎乎的。
19、他的话越说越快、越脆,像一挂小炮似的连连地响。
20、老师的亲切话语像那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我的心田。(www.**)
21、老师的告诫是让我不断进步,像芝麻开花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
22、老人说到这里,忽然停住,犹如那被弹得过急的弦儿,突然崩断。
23、老师的这些话,句句打在他的心坎上,仿佛是一场春雨,洒落在一块久旱的田地里,很快渗透了下去。
24、他平时话不多,说起来总是慢腾腾的,像钉子钉在木板上似的,一句是一句,没有废话。
25、她的话儿不多,分量却很重,话语里的每个字,都拨响了同学们的心弦。
26、这句话就像钩子似的钩住了大家的心弦,算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了。
27、他讲起话来多有劲呀,每一句都像小锤一样敲在我的心上。
28、妈妈这句话,像一根火柴,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
29、他嘴里像含着一个热鸡蛋,说话慢吞吞的。
30、他的话像一口敲响了的铜钟,“当啷啷”响在了我的心坎。
31、他说起话来,像炮筒子一样冲,全是火药味儿。
32、他用鼻孔哼一声,说:“你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的。”
33、只要不开口,*难下手。如今不管我怎么问,他只回答一句“不知道”。
34、她就像一部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下理想和知识的种子。
35、咱们是小药铺,存不住你这根大人参。
36、他们俩也很想弄个明白,但大权没在手,干着急,只是狗咬刺猬棗没处下嘴。
37、她这人是属手电筒的,光照人家不照自己。
3、关于养生的经典语句
1、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
3、佳肴与美酒,都是腐肠膏;艳声与丽色,真是伐命刀。
4、大贵之生常速尽。
5、先睡心,后睡眼。
6、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时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省。
7、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
8、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9、爽口物多终作疾。
10、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11、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2、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
13、病加于小愈。
14、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15、名高折人寿,思苦减天年。
16、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
17、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
18、虽然外固三要,尤要内遣三害。三害者,邪念、烦恼、嗔恚也……
19、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0、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1、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在胜于服药者矣。
22、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23、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24、千*,万*, 心态平衡是关键。
25、独抱浓愁无好梦。
26、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2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8、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
29、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30、祸患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31、厚于味者薄于德,沉于乐者反于忧。
32、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浪忧;病而卧,死而休。
33、穷奢极欲,算来何益精神。
34、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
35、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36、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37、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38、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
39、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40、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41、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4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43、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44、百病从脚起。
45、常有小疾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
46、未得则羡,已得则厌;厌而求新,则为恶无不至矣。
47、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48、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
49、节嗜欲者,治身之本。
5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www.**)是以圣人后其生而身先,外其生而生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1、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52、病多知药性。
53、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
54、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55、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56、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
57、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58、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59、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而不悔者,其唯淫欲乎!
60、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6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62、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63、冬寒尤可近火,火在表;夏热必戒纳凉,凉入里也。
64、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
65、养生以不伤为本。
66、一心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4、关于王羲之写字经典的歇后语
王羲之是如雷贯耳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至今仍被后人膜拜,王羲之写字歇后语。为了纪念他在书法界所做的贡献,我们的汉语词汇中也为他留下了以王羲之命名的歇后语,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啦——
王羲之写字——人木三分;熟手
释: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在他们当中,也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
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后来又在会稽郡*。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着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歇后语《王羲之写字歇后语》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
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黄庭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2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