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综述教育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马克思主叉理论课问题,既是一个高校教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才能解决。因此,亟需在充分研究“O5教改”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被青年一代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论文发表。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发表论文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理论联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这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开设实践课,提高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宏观性,不能直接进实验室,下工厂,具体操作困难;公共课人数众多,场地的选择、资金保证和组织管理不易;学时所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基于上述困难,各高校实践课普遍采取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学者汪惠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研究》一文中做了深人的研究,涉及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组织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开好社会调查交流会以及对调查报告的评定等内容。有学者提出实践课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利用学生课余和周末组织小规模多次的活动;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大规模长时间实践活动,二者结合能使实践课更加深人而不至于流于形式。但是这种模式流程较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具体细节和后期评估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问题既是一个高校教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才能解决。目前急需在充分研究“05教改”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一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被青年一代所接受。
拓展阅读
1、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培训心得感悟范文优选
感谢xxx省教育厅为我们基层老师提供了如此好的培训机会,作为心理学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过去几年里的高中学校基本上是很难找到能真正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机会。今天作为高中心理教师来到著名的学府西南大学感到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意味着自己专业的地位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另一方面更加明确了自己工作的任重道远。也非常感谢西南大学的相关领导和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们非专业的老师初步了解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技巧、原则,也让心理专业的老师再次巩固了相关知识并肯定了在教育工作中富有创新的思想和想法。总的来说,这次培训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新的信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专业老师而言就如打了一针强心剂,对未来的工作更是充满了信心。
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各位培训老师的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班主任老师也是尽心尽责、不畏辛劳,尤其是覃老师,对待每位学员都很热情。
张xx教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作了科学的阐述,为接下来的培训作了理论和框架上的铺垫。冯x教授的《高中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维护》讲座中选取了网络上流行的一些话语和顺口溜,语言风趣幽默,道理深入浅出,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维护教师自身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刘衍玲老师有感冒声音沙哑但应学员们要求仍坚持上课到12点过才下课,互动和答疑也很有专业特色,让非专业学员得到了感悟。黄蓓老师《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讲座内容丰富,课件清晰。班主任覃老师待学员真诚热情,给我们了解相关信息提供了许多的'方便。
由于前来参加培训的老师心理专业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个别非专业老师反映有些重要的地方跟不上。因此建议培训学院能否征求培训老师的意见为每位学员在课后能提供相关培训资料(文字的、光盘课件、音像资料等),方便课后温习巩固。在晚上观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片这一环节,建议能观看高中心理健康课的课堂实录和心理剧等资料,而不是看*电视台的心理访谈或日本专家的与高中教师接触的不太相关的内容,如果有可能播放西南大学自己拍的心理专题片也好。
学员们感觉到认识具体心理咨询、心理课堂的过程、技术机会和时间都太少。有些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工作和操作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希望能在往后的培训中有机会接触到。
作为曾经专门去xx学习和体验回来的老师,本人也于今年6月赴xx地震灾区之前在xx参加了来自xx的李中莹老师培训,建议在培训组织中,能将培训学员进行较细致的分组,以便学员们能及时讨论总结、互助提高。
对给予学员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2、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培训心得感悟范文优选
9月底的xx县城,已是秋意浓浓。然而,在英民中学的报告厅,“x县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正在进行,气氛时而宁静时而热烈。台下的观众侧耳聆听,不时掌声雷动。
在这里,xx大学教科院的王瑶教授给大家深刻剖析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的思考”这个问题。这场报告就像一场及时雨,传递到与会者的心中。
像“学生上网不学习”、“高中生喜欢打篮球不想上学”、“孩子早恋,妈妈偷看日记烧日记”等等案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善于总结,没有积极去找寻病因。只是一味的抱怨孩子不听话,现在的学生难管理。
就以我们班一个女生为例,七年级时这个孩子很乖,还是学习小组长,胆大心细,管理小组很有一套。暑假前我一直考虑到八年级让她做班长。可开学后,发现这孩子很令我失望。上课走神,作业凑合,有次还发现涂了红色口油。
更可气的是,一天我提前到教室,她竟然拿着手机在教室充电。对她的不满,我像火山爆发一样,狠狠地批了她一顿。学校再三强调,学生不允许往学校带手机,她带了,而且公然在教室充电,这不是挑战学校制度,挑战班级纪律吗?
按照班级纪律,手机没收,一直到毕业归还。家长需要来学校说明给孩子买手机的理由,平时对手机的监管情况。
这孩子知道自己闯祸了,恐怕通知家长,一再表示自己错了,请老师原谅一次。看到她痛哭流涕的样子,我又心软了。我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不能饶恕她,饶了她,班级纪律就成了一纸空文,谁还会遵守?一个说,原谅她吧,她也只不过是个12、3岁的孩子。魏勇老师在他著的《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中说“教育要守住一厘米主权”也就是红线是一百米,那么我们只能在安全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如果你前进到八十米,九十米,九十九米的地方,没准儿红线就往外面延伸到一百零一米去了。“一厘米主权”也告诉我们:哪怕是自由空间只有一厘米,你仍是国王,是有主权的。所以我反复思考,如何让这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又能警示其他同学不犯类似错误,而且还可以维护学校制度,班级纪律,这“一厘米”之内行使权利。
通过促膝长谈,她也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变化过程。这个女孩文笔不错,我让她把自己的心里真实想法写出来,如果能让老师看到诚意,就可以不再追究这件事。
晚上,她把一封长信交给我,题目是《我和老师谈青春》。信中写到:孩子走进青春期,就相当于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大人眼中的学习高峰期,人生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对他们来说,却是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家长稍有打压,便会出现逆反心理:总想没事找事,于父母对着干,不和父母沟通交流,只想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聊QQ、上微信……
男女生之间朦朦胧胧有了好感,把它作为隐私锁在心底。开始荒废学业,虚度光阴……
看了女孩的来信,我知道了叛逆期孩子的*,只是苦于没有解救的“良药”。
今天王瑶教授的报告,如同一场及时雨,一次酣畅淋漓的甘霖,给了我专业的指导。王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表现,心理特点,出现问题的对策。青春期冲动,内心又是敏感细腻的。面对孩子的忧郁、失落、郁闷,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疏导。了解青春期情绪周期变化,不过分关注消极情绪;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地处理情感问题;主动积极地情感沟通……
我想,用“久旱逢甘霖”形容王教授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点儿也不为过。我们会趁着这场及时雨,适时耕耘、播种,等待来年丰厚的收获!
3、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培训心得感悟范文优选
9月18日——9月19日,我和全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辈们一起踏上前往温岭箬横中学的列车。第一次去这个小镇的司机也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我们带到目的地,路途的遥远和颠簸让我倍感不适,心里不禁想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到底有怎样的吸引力让我们为之前往?
然而当我们到达这个有着近60年历史占地77亩的偌大校园,我惊叹起镇一级的中学竟然有如此规模。在谢校长的带领下,在那个并不起眼的小镇,我真的看到了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校园广场上闪耀的退役歼6战斗机在告诉我们,“热烈祝贺我校校友颜鹏志、颜军荣飞过天安门”红红的横幅在告诉我们,这个学校是“全国空军飞行员早期培训基地”,是雏鹰起飞的摇篮,是温岭国防教育的一大特色;让“礼义廉耻,百折不挠”、“以礼始、以礼终”的跆拳道文化;“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同伴心理辅导盛开心花,给师生带来享受和心灵的陶冶,是xx省学校心理健康一级辅导站。猛然发现,不是学校名不见经传,而是我太孤陋寡闻。她用近60年的生命历程打造了一本厚实而丰富的学校方志,谱写了一曲激越跌宕的教育乐章。
下午,我们聆听了箬横中学心理指导中心赵蓉娇主任的“同伴辅导”成果经验交流。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层面追求“校际联盟、搭建舞台、全员参与、体验分享、同伴互助、携手共进”;心理咨询层面力求达成“助人自助、雄健心灵、挖掘潜能、自主辅导、受辅自主、完善自我”。赵主任着重从创建“心灵家园”、组建“助人艺术”训练营、形成同伴联盟、启动“1+1”辅导、实施剧本式辅导、开设同伴辅导活动课等六大策略进行了介绍。
让我触动最深的是最后播放的教师自导自演的心理剧《幸福在哪里?》该剧讲述了一位深受工作困扰的体育老师,从早上起床,送孩子上学之后,就投入了学校一天的忙碌中去,每天都是在疲惫中度过。面对收入微薄的教师职业,内心矛盾重重,无助、失意、消极,找不到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这个心理剧其实也是千千万万工作在一线教师的心声。在心理导师的引领下,这位体育老师最终走出了消极状态,阳光面对自己的每一天。
赵主任说,这是“关爱你我,放飞心灵”为主题的教师心理剧比赛的一等奖。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比赛主题,自行设计和撰写心理剧剧本,并由各教研组内的教师上阵表演。把教师在生活、工作、人际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辅以心理剧技术进行表演,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该校校长谢林秋告诉我们,像箬横中学这样全校教师参演心理剧,在全国可能也是首创。通过心理剧舞台既丰富了教师文化生活,也增强了教师应对、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是啊,教师也是平凡的人,工作的辛苦与生活的繁琐,事事牵绊,烦扰我们的心绪。然而,拥有积极的心态对于我们来说又是这样的责无旁贷,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的心理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学生,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心灵强大起来!正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所言:“如果一项工作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尽管连日辛劳,困难重重,我仍然乐此不疲。甚至这些艰难的日子最终会使我的生活充实快乐,因为这正是我倾心的工作,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好帮助我成长!”
一、做一名快乐、幸福、美丽的教师
我觉得一个学校的精神,都是靠老师去践行、耕耘和传承的。只有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才能培育出朝气蓬勃的孩子。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有幸福的孩子,幸福的教育。我们要善待安小这一集体,时刻把自身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准绳,爱岗敬业、严于律己、追求上进,讲求奉献,不断提升自我,轻物质、轻回报,重精神、重付出,让我们的心胸宽广一点,让我们的情怀博大一点。我们要朝着快乐的、幸福的、美丽的安小教师而不断努力,用我们的幸福塑造孩子们的幸福,用我们的美丽塑造孩子们的美丽。
二、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记得李xx老师曾经说过:“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我想,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真谛。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淀,一种引领,一种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工作。是一件一件看似琐碎细微的小事以及应对这些小事的我们师者一个一个的行为。比如说孩子的文明礼貌,孩子的行为习惯……其所针对的应该是孩子们的品行与能力,所看重的应该是对孩子们默默的影响、培育。作为教师,我们要对我们的工作与学生真正的给予关注与投入,要把平凡琐碎的育人工作做到踏踏实实,步步稳健,真正的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创新的思想是活力的源泉,我们要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作,创新我们课堂,不断思考,大胆实践,不断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给我们的学校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让我们时刻谨记这一句话,用好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向着阳光、快乐、幸福出发!
当班主任,除了休息天,每天与57个孩子朝夕相处,累并快乐着!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无邪的,快乐的;孩子又是调皮的,好动的,吵闹的,亢奋的……走进你们的世界,辛酸与甜蜜共存;开心和懊恼同在!
你们仨,从不会跟着我上课的脚步,石同学,每天捧着一本课外书,看书看得如痴如醉,从不听课,不做作业,若是我偶尔提醒你,或者拿掉你的课外书,便会遭到你的攻击,甚至有时候会恶语相对,弄得自己心情糟糕……虽然平时这样,但你期末语文也能考95分,其他学科也能考优秀!很欣慰,你不再像上个学期一样,和我作对,顶嘴,我不用再受你的气了。老师知道,你的确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其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吕同学,每门课都几乎考个位数,课堂上你是垃圾生产家,会拿出各种各样玩的东西在摸,或者撕一地的纸屑,满桌子的垃圾;下课了,你总是跑到我面前来告同学的状:卢老师,谁谁谁欺负我,无缘无故来打我等等,然后我一一给你解决,其实,你自己偶尔也会受别人指使,弄一点小恶作剧什么的,你也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今天真是难得看到你专心看书的样子!不过,你很听老师的话,很有礼貌!你不比别人笨,只是你没有把你聪明的头脑用到学习上!
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皓同学,你现在不仅自己从不听课,不做作业,不午睡,还要偷偷地离开位置,影响别的同学正常上课,闹得全班同学午午睡不得安宁,对你软硬兼施,似乎都没效果,或许是老师我太无能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你?为什么你就不能向对待数学那样,对待语文和英语呢?为什么数学每次都能考96分以上,而语文和英语却只靠二三十分呢?因为你课堂上根本连课本都不愿意拿出来,更不用说听课和做作业了……
可是看到你们的种种不轨举动,又看看你们可爱的脸庞,我除了生气又能怎么样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你们,会在什么时候绽放呢?老师期待着!石和皓,我知道你们各缺失了那一份最可贵的父爱和母爱,所以,你们才会和别的孩子表现有所不同……除了及时教育,或许我能做得只有给你们更多的关爱吧!孩子们,相信你们,有一天,你们都会等到自己花期的那一天,到了那一天,就是你们好好地、尽情地绽放的日子!老师期待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