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椰子树的歌声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2:52

倾听椰子树的歌声散文

小时候,常在树荫下看爷爷下棋,听奶奶讲故事,倚着树干睡觉,对可以乘荫纳凉的树有着深厚的情结。如今,老人们都已过世,每每回乡,也只能仰望那些老树,倾听它们诉说历史的沧桑。

老家的树有很多种,松树、柏树、桦树、椴树、杨树、榆树和柳树。这些树长得高大挺拔,枝干遒劲,嫩叶葱翠。春夏两季伴着和风轻吟浅唱,秋冬时随着冷风弹奏枯黄与凄凉。

如今,我做了南漂一族,从东北来到天之涯、海之角的海南。踏上海岛的土地,再也看不到家乡遒劲、高大的树木了。取而代之映入眼帘的是凤凰树、棕榈树、槟榔树,还有笔直的椰子树,犹如大地的卫士威严耸立。

我对椰子树的认知很浅显,除了它们长得高,椰子果里的水可以喝、肉可以吃之外,再无其他。在我的潜意识里,树木长大,能够盖高楼广厦、打造家具才算有用,或是说成才。可这些,它们都不具备。

清晨,漫步在盈滨半岛的海边,防波堤上种着一排排整齐的椰子树,虽称不上高大,但已成荫。远远望着,如同穿着绿色盔甲的武士,岿然而立,接受着大海的检阅。

蓦然间,台阶旁的两棵椰子树上出现了吊床,有位青丝皑皑的老人坐在上面。前面有一堆篝火,三根木头绑成的支架*着一口锅,青烟袅袅,跳跃的火焰把鱼汤烧沸了。

他拿起一瓶自酿的米酒,看着空灵如画的海面和那艘在碧波中漂荡的小渔船,露出惬意的微笑。然后,就着新鲜的小鱼,大口喝酒,喝得很豪爽、很痛快。海风吹得椰子叶哗哗响,像是在赞赏他好酒量。

看到我,老人犹如见了故友,盛情相邀,让我和他一起吹清凉的海风,沐浴金灿的霞光,喝美酒。我停下了,但没喝,而是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很喜欢在椰子树下喝酒、看海。

“喜欢!”他回答得很干脆。他说,椰子树是海岛上最美的树。在海上以打渔为生的疍家人都把椰子树当成顽强、坚韧、包容、勇敢和智慧的化身。在椰子树下喝酒、看海,就是参禅悟道。

我愕然呆立,感到匪夷所思。椰子树的树干是粗糙的纤维,没有细腻的质地感,连枝杈交错、独木成荫的华丽外表也没有,打不了家具,盖不了房,这么普通,如何让渔家人奉若神明,当成信仰的图腾?

他看出我的心思,笑着解释说,海南台风多,风力大,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将楼宇吹歪,力量无可匹敌,可椰子树从没被吹断过。即使面对再猛烈的狂风暴雨,它们都会稳稳地屹立着。

宽大修长的叶子青翠得似乎要往下滴油,一片片像大蒲扇。它们虽不寄主在枝杈上,可长的方向都是向外延伸,形成伞盖,撑出一片阴凉。

“你往远处看,树冠是不是像古代帝王用的华盖?”老人扬起手臂,指引我的视线朝向远方。

帝王的华盖是为了给自己撑排场用,有私心。可椰子树织就的华盖是给所有人避暑纳凉的,胸怀如天地般宽广,如海般博大。那一串串喜娃娃似的椰子果里面装着清甜的汁水,是给旅途中疲惫的人解渴的。

海南人在椰子树身上学到了包容、勇敢、无私、顽强和奉献。在海上,无论谁遇险,看到的人、知道的人一定会驰援。就算在陆地上,遇人有难,也会解囊相赠,助其脱困。

“可……椰子树不会讲话,你怎么说……它们会唱……?”我依然困惑不解。

他放下酒瓶,兴致盎然地告诉我。夜幕来临,渔民枕着海浪入眠时,椰子树合着海风的伴奏,唱着小夜曲。悠扬的歌声如律动的清灵之水,洗涤他们一天的疲惫,让耕耘大海的人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我忍不住侧耳倾听,宽大的叶子轻柔地摆动着,哗啦啦的摩擦声如天宫仙娥在歌唱。曲调宛若涓涓细流,抑扬顿挫,起伏激扬,恰似醉人的天籁。

老人又拿起酒瓶,嘬下一口,头也不抬地接着讲述。别的树的主干都有年轮圈,还以圈的数量多为荣。工匠们会把它们放在醒目的地方,像神灵似的接受赞美。

可椰子树的树干都是朝天而生的韧劲十足的纤维,互相紧紧抱成团,与暴雨狂风搏斗。这一切,只为让归航的打渔人找到家的方向,传递战胜惊涛骇浪的勇气。

拨开那看似粗糙的叶子表皮,里面的纤维经纬分明,交织成网格状,这样更增加了叶子柔韧性。无论风从哪来,往哪吹,都休想将它们折断,从而塑造出它们坚韧不拔的顽强。

叶子相互依托,呵护着甘甜的果实长大,让路人在饥渴时品味到汁液的清甜和果肉的醇香。这些,不就是大海将她怀中的产物无私奉献给人类的写照吗?

我赫然顿悟,椰子树的确是自然界中的智者,它用无华的内在美,向我们传递人性的朴实、包容、博大、坚韧、执着和勇敢,还有怀柔万象的无私。

这一切,海南人早已悟彻,薪火相传,造就出大海中独有的民俗文化和海岛人的淳朴、大道能容的高贵品质。老人的话语渐渐远逝,椰子树低吟浅唱的歌声愈来愈清晰……

拓展阅读

1、粽飘香忆祖母随笔

端午节来了。看着超市冷藏柜里刚上市的粽,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母,想起了她缚的粽

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缚粽用的芦苇叶全是祖母从江边或河边亲手打回来的。先把叶煮一下,再洗一下凉干,同时把大米用水淘洗一下。接着在祖母的带领下,家里会缚粽的人便全部行动起来了。先用三到四片叶相互重叠着摊成一排,再把叶头部卷成圆锥状,用勺将米把里面填满,再用叶的剩余部分将大米裹好密封,最后再用一片叶沿粽四周缠绕一圈,用手指摁住余留的叶尾,用穿针从粽中间插进去,再把细长的叶尾穿进针孔里,从另一面把穿针慢慢拔出来,这样就把那细长的叶尾带到了粽的另一边,再用手慢慢把叶收紧,一只又大又好看的粽就完工了。我总爱捏着那细长的叶尾,把粽拎起来看,就像欣赏一件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有时粽里还要放些红枣、红豆、花生等,使得粽的品种更加丰富。

一般都是头一天晚上缚好,端午节一大早祖母就起来煮,煮粽时还要放些鸡蛋或鸭蛋一起煮。等我起床时,灶房里早已飘出粽诱人的香味了。因为缚的粽较多,多余的粽总要放进大瓦缸里用水养起来,吃较长一段时间。我之所以了解如此多的细节,因为那时我是祖母的小帮手,专做插穿针、数粽之类不需技巧、不用费力的小活。

不仅是粽,祖母包的包,捏的馄饨,擀的面条,煮的红烧肉、红烧鱼……,哪一样都是我无法忘怀的美食。但在那艰苦的年代里,这样的美食当然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尝一下鲜。不过祖母腌制的自家产的咸菜、萝卜、酱豆等,倒是每餐必备的小菜。

我从高中寄宿学校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看祖母缚粽了。随着八年前祖母辞世,让我今生彻底失去了这样的机会。那全家乐享天伦的情景,只能在一次次的回忆中再现……

我开始记事的时候,还是公社化的生产队时代。年近五十的祖母已不再参加集体劳动了,挣工分养家糊口的事情,就由父亲、叔叔和姑姑们继承了下来,还有后来嫁进门来的母亲、婶婶们。不是祖母不想出工,而是繁杂的家务让她离不开家。那时我们家十好几口人,祖母在家洗衣、做饭,打理菜园,饲养猪羊和鸡鸭,家务活一点不比出工轻松。因为人多,我们家自留地也多一些,祖母总是随季节变迁周而复始地播种、采摘,总会让全家人吃上时令新鲜的果菜。

再后来,就像分田到户一样,我们家也由一个大家分成了几个小家,祖母被安排由二叔家赡养。但平常她依然过着独立的生活,继续着忙碌的家务。不愿给别人添丝毫麻烦,这是她一生未曾改变的性格。但她对家人的牵挂和关爱,总是默默地落实在行动上。无论农忙还是平时,只要有空闲,祖母常去地里帮忙;未分家时,中午吃不完的饭菜,总是夏天留锅里,冬天装进碗罐焐在灶堂里,等在地里做体力活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傍晚回来当“晚茶”;分家后,她经常做些自己舍不得吃的好菜,等待寄宿在校的孙孙女们周末回家改善一下;到我们上班拿工资了,给她一点生活费,她也从来不肯要,说我们要结婚,要买房,在外面出门就要用钱,云云。总之,就是不肯让我们为她花钱。

祖母长方脸,慈眉善目,一看就是那种让人信赖、容易亲近的人。即使生气时也常是脸上带着笑意,换句话说就是她不是真心生气。她从不羡慕人家的富裕,也不嫌弃别人的贫困,把女们调教得温守矩,知书达理。在生产队里,她从来没有争过份外的利益,倒是经常在生活上接济队里那些困难的人家;那时候家里很难得开个荤,每逢此时,她都要盛一大碗米饭挟些荤蔬菜送给左右邻居家;有时菜比较丰盛时,则送一碗米饭一碗菜;把大家都安顿好后,留给她自己的只有那诱人的香味了。

祖母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但她没有缠过脚,一双勤劳的大脚踏遍了她生活的这方土地。年轻时在生产队挣工分,年老后仍在自家地里劳作,操持家务;自己种的多余的果菜,还一早起来赶到集市去卖;空闲时自己编制鱼网,到河里钓螃蟹和河虾;上世纪九十年代,七十高龄的她也曾到江边去捞过鳗鱼苗。晚年的祖母还信了教,每次礼拜她都风雨无阻,赶往路程不近的教堂。有时年轻的教友骑车带着她去,大多数时候则是自己来回走,路上走累了就歇一下。她那双没有缠过的大脚,有力地支撑着虔诚的她。

生活中,祖母也是非常“讲究”的人。每每走亲戚出远门,都要洗涮梳理一番。那时候牙膏牙刷还没走进农村,她总是先用食盐涮涮口,然后洗脸,再把长长的头发梳理一下,绾起来,用黑色的网鬏网起来,用簪一插,最后换上那身洗得有点褪色的蓝布衫,腰间别一条小手绢,臂上挎个小竹篮,遇上下雨天时手里还要打把油纸伞。这身打扮总给人一股净雅、清爽的感觉,就像她调理的菜园一样,一行行、一垅垅,整齐有序,一丝不苟。

祖母的身体状况向来挺好,除了血压有点偏高,并无其他患疾。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我立刻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因为平常都是我往家里打电话,不是重要的事情父亲一般不主动打电话给我的。

因为得的是“中病”,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她突然之间便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植物”人。在医院抢救治理一段时间后,就在医生无能为力的目光中从医院转回了家。自从“中”了以后,祖母便不能吃东西了,除了不间断的输液之外,只能通过*灌输一点奶粉、米汁之类的流质食物。在祖母生命的最后日里,我总算挤出时间陪着她度过了几个日夜。我坐在床边,紧握着她的手,希望她能感觉到身边的我,更希望她能睁开双眼,像往常一样询问我在外面的情况。但从脚开始慢慢往上体漫延的冰凉告诉我,与祖母的诀别快到了。

那天雨夜的那一刻,恰巧就我一个人在祖母身边,目睹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瞬:她突然睁大了双眼,咽喉间发出一闷响,就像平常打了一个嗝,然后就慢慢地合上了双眼。短暂的数秒,祖母的生命之旅就停止在我的眼前。那一刻,我没有呼天怆地的痛哭,甚至忘记了痛苦。我平静地拨打着电话,把祖母走了的消息通知已经疲惫的亲人们。因为我知道,祖母这次真的要出远门了,是去那她一直为众生祈祷的天堂。

端午前夕忆起祖母,是因为身体里流淌着的血脉亲情,是为追忆淳朴的乡风习俗,更是盼望代代传扬那勤劳、善良、宽容的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已酝酿月余,但因忙于几个计划外的事务,以致延至端午方才成。我相信天上的祖母是不会怪我的,因为她从不轻易责怪别人,更何况我是她疼爱有加的长孙呢!

2、作植物作

在我家后院种了一棵很大很大的柿,每年到柿成熟的时候它都我家一道美丽的风景,这可引来别家孩不少羡慕的眼光,他们只能望柿轻叹了。

春天来时柿就会抽出很多新的枝条,长出嫩绿嫩绿的叶。我看了这嫩绿嫩绿的叶我心里暗地高兴,今年柿会有很好的收成的。

夏天,柿开花了,一朵一朵美丽的小花朵可引来不少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彩蜜,让人看到心情也开郎多了。美丽的小柿花渐渐谢了,这可把我又急又高兴,高兴的是柿花谢了它会慢慢结出一个个柿,急的是这美丽的小柿花又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了。

秋天,柿结出一个个又苦又涩的小青柿,小柿一天天长大,它们是从青绿色的又渐渐变成青中带黄,然后又变成黄中带红,最后就变成火红火红的柿了。成熟的柿又红又大像过年挂的小灯笼,让人看了谗得直流口水。拿一个柿放到嘴里咬一口甜津津的,真是回味无穷。

我爱吃柿,但我更爱吃我家那棵柿果,咬在嘴里甜津津让我回味无穷……

3、以自然的心跳命题的作自然作

廊内的春风轻轻拂过,窗外的绿色流光溢彩。我的视线不由得被你迷人的风采吸引,走近你,我的心顿时轻舞飞扬。

眼前是如此让人心醉的“绿”。在这片绿中,我可以仰天长啸,发泄心中的愤懑;也可以闭目养神,你的心跳。你携我来到一片百花园中,我们席地而坐,促膝长谈,共同领略这无边的欢乐。

你说你不喜欢单调。于是,蔚蓝的天空深邃而又不乏可爱,缥缈洁白的云儿不时点缀其间,葱绿的草原辽阔而又生机勃勃,肥美健壮的牛羊流连于这片绿意盎然之中。我说,这些都是你别出心裁的精心构思,你用金黄诠释收获,用火红阐释温暖,我会珍惜你的美丽。

你说你不甘于寂寞。于是,莺雀嬉闹,彩蝶飞舞,雁排长空,鱼游池底,虎啸深山,每一道雨后的彩虹,每一棵崖壁上的青松,都是你的匠心独具。你用潺潺如溪流般的音,向我诉说山谷的宁幽与静谧;你用轻柔的落叶向我讲述原始森林的古老与神秘;你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音描述群山的秀丽与挺拔。

是你在创造着一个个美的奇迹,走近你才能寻找到美之所在。夕阳西下时,去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萧索与荒凉,云雾缭绕中去领略高山流水、知音无限的惬意,夜晚,又去享受那份渔舟唱晚、满载而归的喜悦。

爬上长城,你时而化作绵延的绿毯,时而化作漫山的枫叶,你用你的温柔点缀着我的生活。融入大海,你时而调皮地化作滔天的巨浪,时而变为静平和的微波,你用你的豁达*着我的情怀。

我喜欢你的美,喜欢你与生俱来的气质,你浪漫中透露着现实,阴柔之中不乏阳刚,娴静而又活泼,你的一切都是美的。只要你愿意,我愿意用一生的光阴与你对话——美丽的自然!

点击查看更多倾听椰子树的歌声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8073.html

热门阅读

  1. 写草原的诗句
  2. 赞美祖国的诗句
  3. 妇女节祝福贺词
  4. 精选2016结婚纪念日祝福语
  5. 遨游中国汉字的手抄报
  6. 相爱没那么容易情感美文
  7. 苏东坡诗词有哪些
  8. 抓住规律反复做流行话题常练习雅思技巧心得
  9. 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10. 2016年立冬问候祝福语
  11. 201年护士节祝福语集锦
  12. 年味和仪式感初中作文
  13. 关于高中生在工厂的社会的实践报告
  14. 201年最新闺蜜过生日温馨的祝福语
  15. 大学生社区工作实践报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