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词有哪些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生平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执政后,暴露出的*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又不能见谅于旧*,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7、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8、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9、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拓展阅读
1、一代文豪苏东坡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
我讲几则苏东坡的趣闻吧。
有幕士擅长歌唱。苏东坡问:“我词与柳词相比,怎么样?”幕士回答说:柳郎中词,适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你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浪淘尽”。东坡笑得前仰后合。
苏东坡在黄州时,常与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派书童送给佛印,佛印即批“*”二字,嘱书童携回。
东坡一见,大怒,马上过江责问佛印,佛印禅师大笑: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
东坡与佛印一起到佛殿,他俩看见观音像,手持念珠。 苏东坡问:“观音数手里那些念珠何用?” 佛印回答: “她也在求佛呀。”苏东坡又问: “她自己就是佛,求谁?” 佛印说:“求人不如求己!”
可见,苏东坡是个段子手,很生活化的。
我们都知道苏家一门,都是很有才华的人,苏洵、苏轼和苏辙,那是进了唐宋散文八大家的人物。但是对于苏家还有一小妹,也是很有才华的,怕是鲜少有闻了吧?所以今天既然看到了这一问题,就来说说苏东坡与他小妹的趣事。
以长相不足取笑对方。传说苏东坡与苏小妹长相都不是特帅和特漂亮那种,一句话,就是都有缺陷,小妹是有些凸额凹眼,而苏东坡则是络腮胡,还不修边福,额头也扁平,两只眼睛距离较远,还是一幅马脸,大概有一尺长,五官搭配不合比例。
也是苏东坡自找的,一天没事,就拿苏小妹的长相开玩笑,看着人家的额头眼睛就吟诗一首: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小妹怎么会示弱,自然不会让苏东坡取笑,直接还不用走七步就回敬了一首:
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看两兄妹,一个夸张的嘲笑人家额头突出,眼睛下凹,人未到额头先到了,泪水从眼睛里流出来,手都拭不了,看着就像两道泉水一样在眼窝里。一个则比喻层出,说胡须长得像误衰草,不打理连嘴在哪里都不知道,说话的时候,就像是从一堆毛里面发出的声音一样。
结果苏小妹还不服气,又仔细端详了苏东坡,再来一首挖苦取笑: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这一首可是把苏东坡长相的所有缺陷全部装了进去,天平地阔——额头扁平、马脸,双眉云汉间——眼睛距离远,相思泪不到腮边——脸长。苏东坡听了,唯有一笑,却也找不合适的诗句去嘲笑苏小妹了。
以粗俗对联取笑对方。苏小妹有时也会主动惹苏东坡,几乎不顾忌自己是女儿身。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轼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风吹过,裘毛拂动,苏小妹在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道:“风吹裘裘毛乱动。”
苏东坡抬眼一望,恰好苏小妹所站墙角的墙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轼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阳照壁壁水直流。”
苏小妹年龄虽小,但也是早熟,一听这句话自知惹到了自己兄长,被兄长毫无遮掩的粗话羞红了脸,狠狠地剜了一眼苏东坡,逃也似的离开了。
不知道是苏家文风开放、家风开放还是什么的,总之两兄妹之间确无顾忌。一次,苏小妹正蹲在井边剖鱼,苏东坡从外回来,骑马经过,一见,立即说道:“妹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
苏小妹见他骑着马,想不回他,又觉得自己输了一截,想回他,又觉得不雅,最后思虑再三,还是没忍住,说了句:“哥哥骑马,跨上去又加一鞭。”
苏小妹好似才思更胜苏东坡。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心中欢喜,觉着佛印是在夸奖自己,像佛祖一样,心下欢喜,就想贬低一下佛印。他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心想着我把你比作牛粪,这下你总不如我“佛祖”了,可佛印只是微笑,并不反驳。
苏东坡大喜,觉得自己这次占了很大的便宜,洋洋得意,回到家里就向苏小妹炫耀这件事,谁知苏小妹一听,鄙视她的兄长:“哥你又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因为我们常说,心中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佛印看苏轼是佛祖,证明佛印心里是佛祖,而苏东坡看佛印是牛粪,那他心里就是牛粪,所以吃闷亏的不是佛印而是苏东坡自己。
传说里的苏小妹,最终是嫁与了秦观为妻,而且是有着三难秦少游的故事,秦观迎娶她的时候,想要进洞房,还得过三关才行,最后还是苏轼提醒才得以成功洞房花烛。哈哈,当然这只是传说,至于真假,交给历史考究,我们说的,只是传说。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2、写雪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已到小雪时节,自古以来,雪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吟咏的对象,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咏雪诗章。小雪时节,读10首咏雪古诗词,绝美之至!
南北朝-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唐-董思恭
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
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
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
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宋-张栻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
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次韵史才孺咏雪
宋-郭印
怪得天飞雪,寒成晓不同。
练光铺迥野,玉屑下长空。
片片梅花雨,团团柳絮风。
人间呈瑞应,还喜兆年丰。
宋-辛弃疾
书窗夜生白,城角晓增悲。
未奏蔡州捷,且歌梁苑诗。
餐毡怀雁使,无酒羡羔儿。
农事勤忧国,明年喜可知。
次韵徐何慊咏雪
宋-陈著
冯夷翦水暗*,映带同云浅与黄。
旋积层寒消宿瘴,平铺一白洗时妆。
行仙休羡王恭兴,僵叟应关洛令肠。
不觉喜吟丰岁瑞,方知知是为民忙。
江城子-咏雪
清-王夫之
依依欲待人帘栊。怕回风。怨回风。
一霎惊飞、吹过小桥东。
梅信未来枫叶尽,谁款款,与从容。
前溪流水忒匆匆。拚孤踪。碧波溶。
冷淡魂消、旧恨有无中。
不似柳绵归计晚,人只解,惜残红。
小重山-咏雪
清-张振
旋扑珠廉过粉墙。萧萧窗外响、绕兰房。
银铺满地玉为堂。楼上望、闲立画阑旁。
风急舞偏忙。故穿庭树上、试口妆。
晚来飞絮更颠狂。寒逾重、轻片湿衣裳。
忆江南-咏雪
清-文廷式
天欲暮,旋觉白光寒。
银阙半空俄隐现,琼林万树各飞翻。
何处是三山。
行且止,茸帽据征鞍。
任是梅花开遍也,不曾春梦落人间。
诗思已阑珊。
近现代-费墨娟
迷离絮影漫乾坤,顷刻朱门转玉门。
万里河山同一色,那分白日与黄昏。
3、岁月静好的古诗词有哪些
岁月静好出自胡兰成的名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他对张爱玲的承诺。意思是生活平安宁静为好,现在安定健康为佳。
1.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一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一《问刘十九》白居易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一一《赤壁赋》苏轼
4.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一一《踏莎行·碧海无波》晏殊
5.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一一《西洲曲》佚名(强烈安利 西洲曲全文)
6.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一一《西洲曲》佚名
7.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佚名
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一一《长干行》李白
9.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一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0.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一一《清平乐·画堂晨起》李白
11.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拭新茶,诗酒趁年华。 一一《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1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一《诗经·周南·桃夭》
1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一《雨霖铃》柳永
1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一《清平乐》辛弃疾
1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一一《短歌行》曹操
16.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一《近试上张水部》朱广馀
17.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一一《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
18.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一一《兰亭集序》王羲之
19.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一一《简卢陟》韦应物
20.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一《望海潮》柳永
21.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一一《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2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一一《贺新郎》辛弃疾
2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一一《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24.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一《约客》赵师秀
25.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一一《赠别》杜牧
2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一一《西江月》辛弃疾
2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一一《寄黄几复》黄庭坚
2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一《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9.鸿鹄去万里,温酒待君归。 一一佚名
30.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一一《吹灭读书灯》孙玉石
31.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一一《虞美人·寄公度》舒亶
3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一一《北风行》李白
33.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一一《游洞庭湖五首》李白
3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一一《赠别》杜牧
35.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一一《山中问答》李白
36.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一一《采桑子》欧阳修
37.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一《如梦令》李清照
3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一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39.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一一《与朱元思书》吴均
40.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一一《临江仙·忆古桥桥上饮》陈与义
4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一一《渡荆门送别》李白
4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一《滕王阁序》王勃
4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一一《兰亭集序》王羲之
44.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一一《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45.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4、唐朝诗人李绅的诗词有哪些呢?
1、《悯农》
锄和日当午,汗滴河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长门怨》
宫殿沈沈晓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3、《答章孝标》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4、《移九江》
秋波入白水,帆去侵空小。
五两剧奔星,樯乌疾飞鸟。
盆城依落日,盆浦看云眇。
云眇更苍苍,匡山低夕阳。
楚客喜风水,秦人悲异乡。
异乡秋思苦,江皋月华吐。
漾漾隐波亭,悠悠通月浦。
津桥归候吏,竹巷开门户。
容膝有匡床,及肩才数堵。
隙光非白驹,悬磬我无虞。
体瘦寡行立,家肥安啜哺。
天书怜谴谪,重作朱轓客。
四座眼全青,一麾头半白。
今来思往事,往事益凄然。
风月同今昔,悲欢异目前。
四时嗟阅水,一纪换流年。
独有西庭鹤,孤鸣白露天。
5、《悲善才》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
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
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佩相瑳切。
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此时奉诏侍金銮,别殿承恩许召弹。
三月曲江春草绿,九霄天乐下云端。
紫髯供奉前屈膝,尽弹妙曲当春日。
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
日曛尘暗车马散,为惜新声有馀叹。
明年冠剑闭桥山,万里孤臣投海畔。
笼禽铩翮尚还飞,白首生从五岭归。
闻道善才成朽骨,空余弟子奉音徽。
南谯寂寞三春晚,有客弹弦独凄怨。
静听深奏楚月光,忆昔初闻曲江宴。
心悲不觉泪阑干,更为调弦反覆弹。
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
自怜淮海同泥滓,恨魄凝心未能死。
惆怅追怀万事空,雍门感慨徒为尔。
6、《忆夜直金銮殿承旨》
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箫韶碧落齐。
门压紫垣高绮树,阁连青琐近丹梯。
墨宣外渥催飞诏,草布深恩促换题。
明日独归花路远,可怜人世隔云霓。
7、《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
西 ww ** w.niubb.net 园到日栽桃李,红白低枝拂酒杯。
繁艳只愁风处落,醉筵多就月中开。
劝人莫折怜芳早,把烛频看畏晓催。
闻道数年深草露,几株犹得近池台。
8、《过钟陵》
龙沙江尾抱钟陵,水郭村桥晚景澄。
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
省抛双旆辞荣宠,遽落丹霄起爱憎。
惆怅旧游同草露,却思恩顾一沾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