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故事:我们的思念是圆的

发布时间: 2025-08-04 12:53:52

中秋故事:我们的思念是圆的

引导语: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里团圆的节日里,不能相见、相聚的家人与友人,只能在远方思念亲人了,下面是一篇关于思念的中秋节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始于唐初的中秋之节,渊源流传2000余年,已成为华人世界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无论是赏月、观潮、燃灯、吃月饼这样的传统活动,还是追月、寻月、跳月这样的民族风俗,都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家族团圆幸福美好的祈盼。

在洪合镇锦福村,杨森松一家吃了一顿提前的团圆饭,第二天,他的两个儿子将踏上参军之路,父辈从军的梦想终于圆梦;

在王江泾莲泗荡中秋庙会,民间艺人沈全弟作为第11代传人,将始于咸丰三年参加莲泗荡民俗盛会的家族传统延续至今;

在新塍镇荣荣副食品店,下午2点停工,卖完剩余月饼,打烊,老板程志荣陪着老婆到菜场买些孩子们爱吃的菜,因为女儿一家正从市区赶回新塍过中秋;

在杨溪村戴家荡,菱农许江荣卖完新鲜南湖菱,带着老婆和儿子,看望同样是菱农的父母,三代人,满塘菱叶,团聚让再简单不过的晚饭变得幸福圆满。

洪合双胞胎从军,提前和家人过中秋,临别和父母合影。

双胞胎从军

9月7日,是秀洲区今年第一批新兵离开家乡奔赴军营的日子。家住洪合镇锦福村的杨晨伟、杨晨华弟兄俩也在这天告别了亲人和家乡,双双踏上了军旅征程。

两个儿子同时参军,弟兄俩的父亲杨森松十分高兴。由于运兵日期刚好在今年的中秋节前一天,9月6日晚上,杨森松把一家子亲戚朋友都喊到一起,专程从镇里赶到嘉兴市区,为两个儿子“摆了一桌”。

“晨伟、晨华,兄弟两个一起去当兵,相互之间要多相互照应。”“到了部队,不要怕吃苦,好好锻炼锻炼,多学习。”“你这两个儿子都争气啊,一起当兵,蛮好!”饭桌上,亲戚朋友们不时提醒着兄弟两人到了部队应该注意的事情,要学会照顾自己,都为弟兄俩人一起入伍感到高兴,也佩服杨森松一口气把两个儿子都送到部队。

“他们7号就出发到湖南去,赶不上中秋节在家吃团圆饭了。不知道到了湖南去,饮食上是否习惯,这顿饭也算再给他们解解馋。”杨森松表示,为了让两个儿子吃的满意,他特地派大儿子去饭店点好菜,“多点点儿自己和弟弟喜欢吃的。”

晚上9点半,杨森松一家才结束了饭局,赶回家中。或许是晚饭时喝了点酒,回家到后的杨森松显得格外高兴,不停地叮嘱弟兄俩把东西收拾好,不要耽误第二天一早的行程。

儿行千里母担忧。兄弟俩人这次算是第一次出远门,加上时间又久,家里人高兴之余,担心也是正常的。9月3日兄弟俩领回军服和入伍通知书,杨森松一家就忙活了起来,四处打听要给两个儿子准备些什么。不过父母的许多建议,杨晨伟、杨晨华兄弟俩都给“否决”了。“除了毛巾、牙刷这类生活必需品,什么都不用带,到了部队里什么都有,实在不行,到了湖南也可以再买啊。”杨晨华说。

对于两个儿子的意见,杨森松笑着说,“儿子们都长大了,他们上大学时,也算是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相信他们能照顾好自己。”

9月7日一大早,杨森松一家就早早地起了床,哥哥杨晨伟收拾好东西后,还不忘帮弟弟杨晨华检查包里的东西,防止弟弟遗漏了东西。虽然嘴上说让弟兄俩去军营好好锻炼,运兵当天杨森松还是一直把弟兄俩送到了秀洲区人武部。在区人武部里召开的新兵欢送会上,杨森松看着穿着军装、戴着大红花的兄弟俩,眼睛里全是笑意。“这下总算圆了我自己的参军梦。接下来就要靠他们俩自己努力了。”杨森松说道。

保家卫国齐入伍中秋节前踏征途

9月7日上午,位于王江泾莲泗荡的中秋庙会正在热闹举行,现场一派歌舞升平,从早上八点开始,打腰鼓、挑花篮、提香炉、舞龙舞狮、扭秧歌……来自周边城市的各社团都拿出了“看家绝活”,为到场的民众献上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

“中秋这些天我们这里近百间沿街店铺全部开放,来体验民俗风情的民众很多。”莲泗荡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忠表示,“来我们这里表演的,很多都是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的人物。”张文忠竖起了大拇指,而来自江苏吴江的江苏非遗传人沈全弟,无疑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

“这几天,就忙着四处赶庙会了。”结束了一天表演工作的沈全弟正和弟子们整理着戏服,准备回家。自咸丰三年开始,他们沈氏堂门就开始参加莲泗荡的民俗盛会,百余年间,他已是第11代传人。

沈全弟告诉记者,他是目前全国唯一能表演“赞神歌”的人,所以每年春节、清明和中秋前后的大小庙会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自39岁接棒之后,沈全弟就开始为家族推广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但他的节日,也不再仅限于“全家团圆”,而变成了邻里乡亲的共同聚会。

“今年中秋节跟往年一样过,牵头组织个庙会,跟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一起表演节目,我们中秋这三天要摆上百来桌,大家一起过,很热闹的。”在沈全弟眼中,大家共度中秋,才是真正的“大团圆”。“有多久没跟自家人一起过中秋我已经记不清了,本来我们家族就有这个传统,我传承下来,一来可以为百姓祈福,二来也能将这项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据了解,从2004年起,王江泾镇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改建通往刘王庙的桥梁,新建和扩建水泥停车场及道路,建造刘公塔和九曲廊桥,迁建娘舅庙等基础设施。并在去年又投入1200万元,建设亲水平台演艺广场和景观河堤,为前来刘王庙祭拜刘承忠将军的渔民和前来莲泗荡风景区旅游的游客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近年来,随着莲泗荡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每年春节、清明和中秋前后都有不少游客前来旅游,京杭大运河、长虹桥、一宿庵等都是旅游热点,莲泗荡的网船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节日符号。

非遗传承十一代邻里乡亲大团圆

9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塍古镇,在朝阳路前的荣荣副食品商店前,记者看到,尽管已将至中秋却依然有着不少市民排队等候*新塍月饼,而这“排长队买月饼”早已是新塍的一道独特风景。“中秋准备回家看看父母,不知道该带点什么好。同事、朋友们都说新塍的月饼很有嘉兴特色,就想着给家人们带上点月饼作伴手礼。”来自福建的新居民黄磊,排了许久的队伍才买上10筒包装质朴的新塍月饼。小小的月饼浓缩着不少人对家的牵挂,小小的长队也拉长了诸多人回家的澎湃。“记得前年中秋回家的时候也带过些新塍的月饼,爸妈可爱吃了。去年中秋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回家,今年得空了,想带上些爸妈喜欢的新塍月饼回去,让二老开心开心。”安徽宣城的孙峰说。

走进小店,工人们忙着用朴素的油纸包装刚出炉的月饼,小小的店内忙而有序。“中秋节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最近都是凌晨4点多起床,工人们5点钟就要开工赶制当天要卖的月饼。”荣荣副食品商店的“掌门人”程志荣一边打理着店中事务一边说,每到中秋期间,工人们都得要开启“白加黑”的加班模式,不然实在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毕竟很多人还是希望带着我们的月饼回家过节,图个团圆的好彩头,这也是对我们制作工艺的一种肯定,我们忙点也是值得的。”程志荣说,现在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每年的中秋也变得越来越忙碌了。记者看到店内还有不少机器设备,程志荣告诉记者,“机器换人”也是为了在保证月饼口感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现在机器+人工还是忙不过来。”程志荣说。

说起今年中秋节当天要怎么度过时,程志荣会心一笑地说,“我们打算下午2点就停工,剩余的月饼卖完就打烊,再陪老婆到菜场买些孩子们爱吃的菜。”程志荣告诉记者,女儿打电话回来说,要带着孩子从市区赶回新塍过中秋。“我这店也开了二三十年了,每年中秋都忙,但是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上点自己家做的月饼,再转转古镇,赏赏月也是幸福的。”程志荣还说,这门手艺也是从师学来的,尽管陆续收了不少徒弟,但还是希望今后女儿能将这门手艺代代传承下去……

最忙不过中秋前最美不过中秋夜

赏明月、吃佳肴……在八月十五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很多市民和家人都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过中秋,但在秀洲区油车港镇杨溪村戴家荡的菱塘里,菱农们却“守着”门前的百亩菱塘,过着与众不同的幸福节。

在杨溪村戴家荡种菱的大户许江荣告诉记者,中秋佳节到了,但菱塘里依然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中秋节菱价有所上涨,达到了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每天菱还没有到市场里,市民们已经在摊位旁边排起了长队,等待*我们刚刚采摘上来的新鲜南湖菱。基本上300斤菱一个上午就可以卖完。”许江荣满意地点点头。

售价10元一斤,虽然价格偏高,但仍旧“魅力十足”。“听市民们说,这是正宗的南湖菱,好吃,又脆又甜。今天是我在这里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恰巧遇到了也凑个热闹尝尝鲜。”来自江西的新居民小刘激动地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看护好采菱时用到的菱桶、椅子、网袋等工具,许江荣的父母“守候”在自己承包的菱塘周围的一艘小船上,过着再简单不过的中秋节。“随便买些菜回来加菜,在这里看牢工具,哪能够回去呀,很多年都是这样的。”许江荣的母亲告诉记者。当谈到许江荣来给老人家过节,她很是开心,“儿子、媳妇和孙子很孝顺,每年都会送来月饼等礼品和我们一起过中秋,想到这,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这朴实言语的背后,是一种无以言说的深情。

“爷爷、奶奶我来看你们了,中秋节我们一起过。”许江荣的儿子说到,“小时候,常常伏在爷爷的膝上听他讲菱的故事,现在依然记得,无论时间怎么流逝,驻留于我心间的亲情,记忆里儿时的那份菱角的滋味,仍像那中秋的月色一样亘古不变。”

中秋佳节,总是少不了诱人的中秋家宴。人们习惯通过那一桌美食来传递亲情。而南湖菱不仅是一道特色美味,更是一种家的味道和一份独有的记忆。

对于许江荣一家,在八月十五的餐桌上,少不了菱的踪影,对他们来说,与菱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那更是南湖边长大的许村人心中未解的“情意结”,当团聚与美味并存,那才叫一个完完整整的“节”。

【知识拓展】

我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由来与习俗有哪些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月饼是圆形的,有团圆之意,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象征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是远在他乡之人寄托思念家乡、思念 亲人之情的象征。人们在这一天会以月饼、瓜果祭月,祈盼丰收、幸福、团圆。在我国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后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到北宋时候,当时的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一直到了明代时,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制作月饼经验的日益丰富,市场上月饼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工艺越来越讲究。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讨伐北方的突厥,历尽艰辛大举进攻数次后,终于在当年的八月十五日那天得胜回朝,苦战数年的将士们也终得和家人、故土团聚。举国欢庆之机,有个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进贡上一种带陷的面饼。其装饰华丽,滋味甜美,太宗吃后大喜,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传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于是,就有了以后的吃月饼、庆中秋的喜庆节日。

另一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元末明初,相传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八月十五起义。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今天,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赠送亲友,联络感情。

拓展阅读

1、前倨后恭什么意 前倨后恭的典使有怎样的启示?

谈论一个势利眼的时候,通常会说到前倨后恭。倨,即傲慢;恭,即恭敬。前倨后恭,就指先傲慢无礼,后来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对同一个人十分恭敬。原因通常在于一开始认为这个人对自己影响不大,可以冷淡对待,井水不犯河水;但后来发现他可以决定自己否升官发财,自己的上司或老板眼的红人,赶紧改变态度,假装恭敬。所以这种人称为“势利眼”。下面来学习前倨后恭成语更多的知识吧,这成语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呢?

前倨后恭成语意解析: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成语前倨后恭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他出身农民,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辞别老师,下山求取功名.苏秦先回到洛阳家,变卖家产,然后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到洛阳.

洛阳的家人见他如此般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连苏秦央求嫂子做顿饭,嫂子都不给做,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苏秦从此振作精神,苦心攻读.他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腿,“头悬梁,锥刺骨”便由此而来.

一年后,苏秦掌握了当时的*形势,开始二次周游列国.这回终于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当此时的苏秦衣锦还乡后,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都“四拜自跪而谢”.苏秦不由叹息:“人生在世,地位财富,真不可忽视啊!”

这即“前倨后恭”的典.今人多用此形容那些先前傲慢而后来谦恭,以及见风使舵,见机行的人.

前倨后恭乃一种*之道。

对日常为人处也不无启发。

前倨后恭意即先严后宽。上任之初,三把火先烧起,严格管理。理顺关系后,时间长些后,了解各方每人性格习惯,局面能自如把控后,逐渐可以放宽一些。不能一直紧绷神经,别人自己,大家都受不了。这样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当初看上去很严厉的你,还有人情味的。关系会更加密切。融洽。

如前恭后倨,情况将会适得其反。先宽,先松,将来发现问题,影响工作时再要严格管理,就很难了。习惯懒散了,再来严格,人会浑身不自在,而且大家还说你先前的宽,假面孔,现在才真面目。你的仕途前景就堪忧了。

2、节的作文400字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缺,此古难全。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今天节,由于天气不好,月亮好久才出来。月亮从树梢上升起来了,放出轻纱般而又冷冷的光辉,照得河里分外白,越发使人寒冷。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一个月影,上下争辉,显得格外皎洁。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开浮动不定的光,好像无数银色的鱼儿在那里游动。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恰到好处。

偶尔几只乌鸦哀鸣让想起远方的堂哥,此时心也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凄凉的感情。记得前年的暑假,也这个日子,和堂哥便搬了一张小桌子和两张小凳子,拿了几个月饼和一瓶汽水,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喝汽水,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还学古人吟诗作对,好不自在,直到深夜才恋恋不舍地散开。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缺,此古难全。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3、的一朵云作文600字

现在进入了季,天高云淡,大雁南飞。一朵日的云,喜爱大自然,却无法近距离观察它,于用力挤压身体制造出雨,希望以它的信来告诉大自然现在的美。“沙啦啦!沙啦啦!”雨从身体落下,不久,收到了三滴雨点的回信。

第一滴雨滴说,它落到了一片枫林。开始,它看到了一片火红的“地毯”。可随着不断降落,它也发现,那并不大火红色的地毯,而一片枫林。它说枫树林太红了,可以跟赤红的晚霞比赛,红的耀眼、红的闪亮,它还看到了它的哥哥,落到树丛就消失了。紧接着,它也落入了枫树林,才发现,原来一部分弟兄落到了枫叶里了,成了树叶擦洗员,把枫叶擦的闪闪发亮。

第二滴雨滴说,它落入了一片片花园。刚开始,因为没有风婆婆来帮忙,它可以摔的不轻。清醒后,它不顾疼痛跳了起来,也许看了这美丽的鲜花太激动了吧!它说,花园,有无数美丽可爱的花,有菊花、桂花……它像无数漂亮的使者,给天带来了美丽。

最让激动的第三滴雨滴的话,它落入了农民伯伯的果园。刚开始,它望见它的小黑影,以为什么动物,飞进一看,原来一群农民伯伯来采集水果。它落在了一个苹果上,把苹果擦的红红的,一位农民伯伯看到了这个苹果,说:“这个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看了它的信,坚定地想:以后要让春雨“润物细无声”;让夏天的雨带给人清爽;让雨擦亮一个人成果;让雪花给孩子制造快乐。不管让做什么,都先让人收益。

4、团团节写作文

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然而,国也有许多传统节日,最喜欢的就节,看着朦胧似水,如梦如幻的月色,吃着香甜的月饼,和亲人聊聊天,叙叙旧,什么烦恼、忧愁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今年的过的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哈哈,听慢慢道来。

节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和家人吃月饼,因为月饼的,反映了人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所以,节月饼必不可少的。月饼的种类很多,有莲蓉味的、有草莓味的、有豆沙味的、还有哈密瓜味的……各种各样的口味让人不禁垂涎欲滴。最喜欢的口味五仁叉烧,里面有很多馅料,有花生、有叉烧肉、有豆子、还有核桃等……嗯!好好吃啊!拿着一块月饼吃得不亦乐呼的正啧啧称赞。和家人吃完月饼后,提出了一个游戏:“大家一起来猜灯谜吧,虽然没有灯笼但只要答对了就送一个剪纸花给大队的人!来出题,好不好啊?”“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对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游戏开始了,清了清嗓子,说出了一个灯谜的谜面:“草上施化肥。打一字。”大家挠挠头皮,想了想,二姨妈立刻想到了答案,脱口而出,说:“花字!对不对?”“答对了!恭喜?”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送了她一朵“月季花”作为奖励。“第二题!”送了奖品后马上进行第二题的抢答。“一位女子。打一字。”“知道!好字!”“Yes!”哥哥答得好快,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又送出了一朵“迎春花”。“下一题。弯弯的小船在天空。”看见姐姐想了想,然后突然举手说:“月字。”“哈!对了!送你一朵百合花。”就这样,孩子边吃月饼边玩游戏,大人边吃菜边叙旧。节,都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在此祝全国的人民节团团,幸福安康!

点击查看更多中秋故事:我们的思念是圆的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48066.html

热门阅读

  1. 师恩难忘的诗歌
  2. 九九重阳节祝福短信
  3. 小年快乐的祝福语
  4. 行走在三月的路上经典优美散文
  5. 徐俯名言精选
  6. 顺德养正学校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工作总结范文
  7. 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随笔
  8. 敏感者的独白散文
  9. 《寻找文化的尊严》读后感范文
  10. 201年新年手机短信祝福语大全简短
  11. 幼儿园大班语言桃树下的小白兔的教学设计
  12. 《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观后感范文
  13. 公主童话故事《忠实的约翰》
  14. 表示雪的歇后语有哪些
  1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的写作建议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