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寓言故事成语

发布时间: 2025-08-11 09:55:53

关于寓言故事成语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下面就是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死打伤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魏国的一个农夫有一次在犁田时突然听到一声震响。他喝住耕牛,刨开土层一看,原来是犁铧撞上了一块直径一尺、光泽碧透的异石。农夫不知是玉,所以跑到附近田里请邻人过来观看。那邻人一看是块罕见的玉石,于是起了歹心。他编了一套谎话对农夫说:“这是个不祥之物,留着它迟早会生祸患。你不如把它扔掉。”农夫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他心想:“这么漂亮的一块石头,假如不是怪石,扔掉了多么可惜。”农夫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把它拿回家去,先摆在屋外的走廊上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天夜里,宝玉忽然光芒四射,把整个屋子照得像白昼一样。农夫全家人被这种神奇的景象惊呆了。农夫又跑去找那邻人。邻人趁机吓唬他说:“这就是石头里的妖魔在作怪。你只有马上把这块怪石扔掉才能消灾除祸!”听了这话以后,农夫急忙把玉石扔到了野地里。时隔不久,那邻人跑到野外把玉石搬回了自己的家。

第二天,那邻人拿这块玉石去献给魏王。魏王把玉工召来品评其价值。那玉工一见这块玉石,不觉大吃一惊。他急忙朝魏王跪下,连连叩头,然后起身对魏王说:“恭喜圣上洪福,您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我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玉工,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这样好的玉石。”魏王问:“这块玉石值多少钱?”玉工说:“这是一件无价之宝,难以用金钱计算它的价值。世上的繁华都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玉石,但没有哪一块能与它媲美。”魏王听了这话以后大喜,当即赏给献玉者一千斤黄金,同时还赐予他终生享用大夫俸禄的待遇。

狡诈的人因骗取的玉石而受赏食禄,而善良的穷苦人却还蒙在鼓里一点也不知道。

宋国人澄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寻找,到处都找不着那件黑衣。

蚀财的痛惜化为一股气恼。他一边走,一边捉摸着要想出一种办法来补救丢失一件上衣的损失。碰巧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妇人。澄子不由分说地将她一把抓住。他一面拉扯那妇人的衣裳,欲取其衣,一面狠狠地说道:“刚才我丢失的黑衣,原来在你这里!”那妇人被这光天化日之下突如其来的拦路行凶举动吓懵了。她急忙对澄子解释道:“这件衣裳是我亲手纺的线、织的布,亲手剪裁、缝制而成的。它的长短、大小正合我身。虽然您丢的也是一件黑衣,但是并不是这一件呀!”那妇人的声音听起来显得有一些柔弱、哀怜。但是她如泣如诉吐出的一字一句里所含的份量,使澄子心里怔了一下。如果把一个小女子的衣裳说成是自己的,扒下来后,自己却穿不上岂不荒唐?于是他立刻转了一个话题,但是仍然气势汹汹地说:“我丢失的是一件夹衣,而你身上穿的这件是单衣。你用一件单衣抵我一件夹衣,难道还不便宜吗?”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不论如何狡诈诡辩,事实总是不能歪曲的。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经常有爱装扮成乡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没。有一天,家住黎丘农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装做自己儿子模样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边假惺惺地搀扶老人,一边左推右晃,让老人一路上受够了罪。老人回到家里以后,不脱鞋、合着衣,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老人酒醒之后,想起自己醉酒回家时在路上吃的苦头,把儿子狠狠训斥了一顿。他气愤地对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你有孝敬我的义务。可是昨天你在路上让我吃尽了苦头。我问你,这究竟是因为我平日对你不够慈爱,还是因为你生了别的什么坏心?”

老人的儿子一听这话,像是在晴天里听见一声霹雳。这到底是哪来的事呢?老人的儿子感到十分委屈。他伤心地落着泪、磕着头,对父亲叹息地说:“这真是作孽呵!我哪能对您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呢?昨天您出门不久,我就到东乡找人收债去了。您从集市走回家的那一阵子,我还在东乡办事。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东乡去问一问。”

老人知道自己的儿子素来诚实、孝顺,因此相信了他的话。可是那个长得很像自己儿子的人到底是谁呢?老人想着想着,一转念记起了黎丘鬼怪。他恍然大悟地说:“对了,一定是人们常说的那个鬼怪作的孽!”说到这里,老人忽然心生一计。他打算次日先到集市上喝个烂醉,然后趁着酒兴在回家的路上刺杀那个黎丘鬼怪。

次日早晨,老人在集市上又喝醉了酒。他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往回走。他的儿子因为担心父亲在外醉酒回不了家,正好在这个时候从家里出来,沿着通往集市的那条路去接父亲。老人远远望见儿子向自己走来,以为又是上次碰到的那个鬼怪。等他的儿子走近的时候,老人拔剑刺了过去。这位老人由于被貌似自己儿子的鬼怪所迷惑,最终竟误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看来,当人们不辨真伪时,欺诈的鬼蜮伎俩容易得逞,而善良诚实反遭戕害,真是可悲呀。

拓展阅读

1、马的

声色狗马的讲述了这样一个:隋炀帝的长子杨昭,即元德太子,卒大业二年。当时,朝中*都认为炀帝次子杨暕理所当然就是储君。杨暕既为皇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的品行却很差不及兄长杨昭,平时骄纵恣肆,行为不端。他周围的也是一帮*小人,杨暕常派人多方搜寻声色狗马,供自己恣意淫乐。

那时,有个京兆人名达奚通,有个小妾王氏擅长唱歌,一时间达官贵人争相邀她出入华堂宴会,后来竟常到杨暕府中一展歌喉。有个御史向皇帝告发此,炀帝很生气,派了1000多名士兵,搜查杨暕的府第,严厉查处了与此有的人。

杨暕的妻子韦氏死后,杨暕就同韦氏的姐姐元氏私通,元氏生下一女,杨暕居然暗底里把他的亲信乔令则一帮人叫到府中,为此设宴庆贺,闹得不可开交。乔令则等人把杨暕的帽子**来,说应该戴上皇冠才对,又说元氏应为皇后。后来炀帝知道这,气得半死,下令处死乔令则等人,元氏赐死,杨暕手下的其他狐群狗*也被发配充军。

隋炀帝自己荒淫无度,儿子又如此不争气,再加上内政外交政策的失当,因此隋朝统治不满40年就宣告灭亡。

2、马的

一个农夫有一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他干活的马,但这匹马现在已经老了,干活也不行了,所以,农夫不想再给马吃东西。他对马说:“我再也用不着你了,你自己离开马厩走吧,到你比一头狮子更强壮时,我自然会把你牵回来的。”

说完,他打开门,让马自己去谋生去了。

这匹可怜的马非常悲哀,它在森林里茫无目标地到处徘徊,寒风夹着细雨,更增加了它的痛楚,它想寻找一个小小的避雨处。

不久,它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问它:“我的好朋友,你怎么了?为什么垂头丧气,一副孤苦伶仃、愁眉苦脸的样子呢?”

马叹了一口气回答说:“哎――!公正和吝啬不能住在一间房子里。我的主人完全忘了我这许多年为他辛辛苦苦所干的一切,因为我不能再干活了,他就把我赶了出来,说除非我变得比一头狮子更强壮,他才会重新收留我。我有这样的能力吗?其实,主人是知道我没有这样的能力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这样说了。”

狐狸听了之后,要它别愁了,只管放心,说道:“我来帮助你,你躺在那儿,把身子伸直,装做*的样子,我自有办法。”

马按狐狸的吩咐做了。狐狸跑到狮子住的洞口边,对狮子说:“狮子大王,有条小路上躺着一匹死马,我们一同去,你可以作一顿很不错的午餐来享受哩。”

狮子听了非常高兴,立即就动身了。

它们来到马躺的地方,狐狸说:“在这儿你吃不完它,我告诉你怎么办:先让我把它的尾巴牢牢地绑在你的身上,然后你就能够将它拖回你的洞穴去慢慢地享用了。”

狮子对这个建议很欣赏。是它一动不动地躺下来,让狐狸把它绑在马背上。但狐狸却设法将它的腿捆在一起,用最大的力气把狮子牢牢地捆作一团,狮子没法挣脱束缚了。

一切料理完毕,狐狸拍了拍马的肩背说道:“起来吧!老马头,你可以走了!”

那匹马跳起来,把狮子拖在尾巴后面离开了。狮子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开始咆哮吼叫起来,巨大的吼声把树上所有的鸟儿都吓得飞走了。但老马随便它怎么叫,只管自己慢慢悠悠地走过田野,终把狮子拖到了主人的屋里。

它对主人说:“主人,狮子在这儿,我把它料理妥当了。”

当主人看见它的这匹老马后,对它产生了怜悯之心,说道:“你就住在马厩里吧,我会好好待你的。”

是,这匹可怜的老马又有了吃的东西,主人一直供养它到死去。

3、马的

有一天,一位农夫正在麦地里播种燕麦。

一匹年幼无知的小马从他身边经过,不以为然地说道:“你有这么多燕麦,先生,这真是件大好。据说人类的聪明才智远比我们马儿强,但你为什么把这么多燕麦撤在田里?难道这不愚蠢吗?”

“你整天在田里翻土平地,辛勤地耕耘着,还随意地把大把大把的燕麦乱撤在地里,累得筋疲力尽、汗流浃背。假如能把这些燕麦给我,或给那匹栗色马,那该多好啊!就是拿去喂母猪,也比白白扔掉有意义得多。如果把燕麦囤积在仓库里,那是吝啬的行为。总之,不论如何处理这些燕麦都比现在白白地撤掉要好得多,你现在这样做真是太愚蠢了。”

秋天到了,田里的燕麦一片黄灿灿的,播下的燕麦获得了好收,农夫每天喂马所用的饲料,就是从田里收获来的燕麦。

4、马的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远走他乡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士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驰骋疆场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普通士兵效力呢?

猎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捕获猎物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去当猎人的苦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马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机会。

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啊!

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又问:那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马摇了摇头。

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

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

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它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你老了,不行!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

启示:千里马是一步一步跑出来的,不是自以为是就是。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累能量,为未来打基础!别把今天的一次拒绝,变长明天的后悔,等到老了跑不动了再觉遗憾!

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文化,过去的辉煌都已为历史和回忆。所以,昨天怎么样不重要,键是今天做了什么,明天会怎么样?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寓言故事成语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1573.html

热门阅读

  1. 预防治艾滋病工作总结
  2. 国庆节短信祝贺词
  3. 2016精选重阳节的诗句
  4.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 《古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6. 2016端午节送领导的祝福语
  7. 小学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8. 关于思念一个人的句子
  9. 工程专业应届生自荐书范本
  10. 2019早安心情语录
  11. 企业新年祝福语201
  12. 《鲁班和橹板》教案范文
  13. 微电影剧本《爱恨》
  14. 古诗两首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15. 新生开学典礼演讲稿范文650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