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现代诗精选《地球 我的母亲》
天已黎明了,
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
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
你还在那海洋里面,
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从今后我不愿常在家中居住,
我要常在这开旷的空气里面,
对于你,表示我的孝心。
我羡慕你的*,田地里的农人,
他们是全人类的保姆,
你是时常地爱抚他们。
我羡慕你的宠子,炭坑里的工人,
他们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
你是时常地怀抱着他们。
我想除了农工而外,
一切的人都是不肖的儿孙,
我也是你不肖的儿孙。
我羡慕那一切的草木,
我的同胞,你的儿孙,他们
自由地,自主地,随分地,健康地,
享受着他们的赋生。
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
尤其是蚯蚓──
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
他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
我不愿在空中飞行,
我也不愿
坐车,乘马,著袜,穿鞋,
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
永远和你相亲。
你是我实有性的证人,
我不相信你只是个梦幻泡影,
我不相信我只是个妄执无明。
我们都是空桑中生出的伊尹,
我不相信那缥缈的天上,
还有位什么父亲。
我想这宇宙中的一切
都是你的化身:
雷霆是你呼吸的声威,
雪雨是你血液的飞腾。
我想那缥缈的天球,
是你化妆的明镜,
那昼间的太阳,夜间的太阴,
只不过是那
明镜中的你自己的虚影。
我想那天空中一切的星球,
只不过是我们生物的眼球的虚影;
我只相信你是实有性的证明。
已往的我,只是个知识未开的婴孩,
我只知道贪受着你的深恩,
我不知道你的深恩,
不知道报答你的深恩。
从今后我知道你的深恩,
我饮一杯水,纵是天降的甘霖,
我知道那是你的乳,我的生命羹。
我听着一切的声音言笑,
我知道那是你的歌,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
我眼前一切的浮游生动,
我知道那是你的舞,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
我感觉着一切的芬芳采色,
我知道那是你给我的玩品,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
我的灵魂便是你的灵魂,
我要强健我的灵魂,
用来报答你的深恩。
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知道你爱我还要劳我,
我要学着你劳动,*不停!
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要把自己的血液,
来养我自己,养我兄弟姐妹们。
那天上的太阳──你镜中的影,
正在天空中大放光明,
从今后,我也要
把我内在的光明来照照四表纵横。
1919年12月末作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1月6日上海
《时事新报·学灯》〕
拓展阅读
1、写给父亲的诗精选
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对你的爱意,我想诗歌足够浪漫、足够深情。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诗歌,欢迎欣赏和借鉴。
你坐在老屋里
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阳光斜到西窗
再往前一点
就斜到你的脸上了
唉,我童年时怕过的这张脸
已经有了老年的慈祥
有了 深的浅的老年斑
而我偷偷恨过的胡茬
都发白了
《躲闪》
很小很小的时候
我躲闪你浓密粗硬的胡茬
大一点的时候
我躲闪你身上浓烈的汗臭味
再大一点的时候
我躲闪你絮叨的说教
现在,我依然躲闪你
佝偻的身子,浑浊的目光,满头的白发……
我不知道,父亲
多年以后,我会不会
跪在疼痛的诗行里躲闪你
《梨园》
已经是初夏了。梨园里
一些早开的梨花
已坐下青嫩的果
一些开得迟的梨花
依然不慌不忙地开着
在茂密的绿叶里
亮起洁白、俏丽的小灯盏
梨树们,一棵棵
沉稳、安静、素朴
举着一颗颗青色的果实
像慈爱的父亲托举着自己的孩子
把她们举到光明与温暖的地方
初夏的风清爽、宜人
有一张透明的翅膀
在梨园里飞来飞去
有三五缕,在我的眼角
久久,久久地盘旋
哦,不是我,不是
我这颗甜蜜、敏感的心
是嗡嗡飞过的蜜蜂
是草丛里的蟋蟀
在轻声地喊痛
头上落满了雪
夏天的阳光再毒烈
也不能融化
常慈爱地笑
他笑的时候
梦就从他的皱纹里
小虫子一样爬出来
和我们说话
喜欢慢慢地品着茶
就像品他
多灾多难的一生
2007年
2、《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范文
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教前准备:
老师:准备幻灯片、课文录音、钢琴曲《星空》。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预习致疑,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写下本组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问”与“答”都写在课堂活动记录表里,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向班级汇报本组探究结果,进行班级交流。
一、导入
昨天同学们都已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
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显示: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
二、感知内容,学习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内容。
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世界?请用一、二个词语概括一下。
如: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
……
2、各自轻声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
过渡:诗人满怀着激情为我们创造出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确,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没有了感情就没有了诗。
请各自朗读一遍,然后说说诗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为我们描绘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
(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朗读,读好诗歌(朗读体验)
过渡:可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主调:令人向往)
(1)讨论: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这首诗语气语调、语音高低、语速快慢、节奏强弱等都怎么处理?
(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并用铅笔做上记号(“|”、“·”)。
(3)学生朗读,大屏幕显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让学生对照。
(节奏:诗的停顿或声调延长处用“|”划开;重音:朗读时,往往要把句中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主要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
(4)叫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上音乐《星空》,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5)全班齐读、巩固。
三、探究品味
过渡:其实要有感情地朗读好一首诗,必须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下面我们先逐段理解。
(一)选段探究讨论
拿出课堂活动记录表,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在头脑里产生的新问题在小组中讨论一下,经过精选,形成初步意见,确定好发言者,准备汇报、求助。
四人学习小组探究结果汇报,如有不同意见,可讨论。
个别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向其他组成员或老师求助。
……
(二)整篇问题探究
过渡:上面我们分组逐段合作探究了有关问题,下面我们就整篇提问一起探究。(以下为备用问题,因为有可能在上一个“学生致疑解疑”环节中已解决)
大屏幕显示:
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2、诗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诗中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请圈出来加以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引导学生看背景)
大屏幕显示:
作者创作此诗的有关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时代尚未来临,半殖民半*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篇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
(1、通过讨论形成板书:
2、“天河”不同:
“他们的生活”不同
如:
“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富足;
“闲游”、“来往”→自在、悠闲、舒适、幸福;
“浅浅的”→来往自由
“那朵流星”→“朵”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3、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小结:这么一首富有创意而又清新的小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能背下来吗?
练背
全班背诵。
四、拓展延伸
过渡:尽管在《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形成后,不同朝代的不同文人曾以这个题材写过诗文,如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杜牧的《秋夕》(“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但这些诗都摆脱不了那种愁苦、寂寞之风;而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一改这一题材的愁苦之风,为我们写下了这么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
你是否从中得到启发,如果要你发挥想象力,给《牛郎织女》来个“故事新编”,会怎么样?请以《牛郎织女新编》为题目,改编故事,可以短一点,具体讲述自以为有创意的精彩的片断、其他地方可概括简略带过去。
思考2—3分钟,“讲”,最长不得超过2分钟。
五、课外作业:
1、将说的故事片断再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2、课外背诵《迢迢牵牛星》、《秋夕》。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原上草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3、你会想我吗现代散文诗
友谊——是使青春丰富多彩的
清纯的生命的旋律
是无比美丽的青春赞歌
——(日)池田大作
你在他乡过得还好吗
我们已分别十几个春秋
虽然相知两茫然
天涯海角也阻止不了
日渐思念你幽幽的心
难忘曾在一起的点滴
你可爱的笑脸
天真的味道
我们一起上学、捉迷藏
唱歌跳舞、玩游戏
表演节目、采花摘野果
共同分享无忧无虑的童年
儿时的我们几乎形影不离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我还愿做你最要好的姐妹
月圆又月缺的年轮日子里
人的心境也有快乐和悲伤
我总是不禁会想起你
我的勇气又增强几分
如果永远不要长大
回到那充满憧憬无邪的时代多好
可是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
但是回头想一想也好啊
有时会将思念的心释放
对空旷的原野高声呼喊
那空谷的回音情深意长
清脃响亮、悦耳动听
直撼人最深处的心灵
做梦也想隔绝的亲朋好友
梦见回到从前那个年代
见到了儿时玩耍的好伙伴
见到了昔日的老师和同学
真是情依依梦甜蜜
可是当梦醒时分后
又是多么地惆怅
如丝丝春雨无边无迹
因为思念所以不断地怀念
昨日的美好岂能轻易忘记
在你失意彷徨
或是孤单无助
或是工作不顺利的时候
我是多想与你分忧解难
即使远隔千里
可心灵的呼唤
却让我时刻惦念着你
生命中最珍贵的友谊之情
早已在那个年代开花结果
宝石一样闪亮的友谊
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褪色
问风问雨问大地
春风吹绿了多少嫩绿的芽
含苞的花蕾、绿透的叶子
理想的种子在天地间生长
一个个美丽的愿望得以实现
春风又吹落了多少枝上
恋恋不舍的削瘦花瓣
一片片随风飘零、孤芳自怜
希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无踪影
生生不息、年复一年
岁月的脚步却匆匆不停地追寻
思念牵挂你的心却更深
更耐人寻味
让我更懂得珍惜
彼此之间的缘分
唯愿在以后的人生路上
你都能过得潇洒漂亮
快乐常随你的身边
4、浪漫的现代诗歌:我们的爱情
一场童话般神奇的雨
淋湿了我们的梦
在这样一场烟雨蒙蒙中
我们相遇,并且相识了
一句水晶般透明的话
在这样一个亮晶晶的许诺下
我们相知,并且相爱了
于是,开始了一段浪漫的演绎:
送给我小小的照片
背后有大大的题词——
“我把我送给了你
即使隔着千山万水
也能听到你的呼吸”
午夜梦回
我飞去你的心里
用心播种了一把江南的红豆
在你的心弦上
弹出一串美妙的旋律
我用美丽的烟花
燃放你寂寞的夜空
你用柔美的眼神
回应我灿烂的笑容
我是紫藤上的小白花
你是花上淘气的红蜻蜓
我是风雨中的小红伞
你是伞下永远明朗的天
你说,你是快乐的鱼
却注定离不开水
我说,我是执着的雨
定与你终身相依
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比月光更美,比烟雨更绵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自在
一步步
走向完满
走向温暖的春天
你已然是阁楼里的夕阳下面
佝偻的老妇
你倨傲的眉间下
一笔一划的眼眸
曾漠视过
我决然前伸
捧我后世今生的手
明天的时钟
不会重复此时的光景
活着
还是今日的最低限度
趁今时还在
莫不如
接受我
庄重一生的爱情
5、关于《郭沫若诗两首》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郭沫若先生的早期诗作,当时他的作品常常借用神话传说,加以再创造,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作品中大胆的想像、奇特的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这两首诗歌都有这些特征:《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先描绘静谧的夜景,然后放飞想像,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所以教学时要通过朗读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同时,能让学生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运用的重要性。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1、有感情地朗读。
2、在熟读美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复述、扩写、改写等再加工创造。
老师准备钢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学生查阅郭沫若及诗集《星空》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夜空,是那样神秘,又是那样亲切。远眺夜空,总会勾起人们无尽的幽思遐想。诗人郭沫若不仅用眼睛眺望夜空,而且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夜空。〈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心中所向往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二、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并按名、时、地、作、评确定记忆重点
三、朗读体验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并用铅笔做上记号。
2、学生朗读,课件打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让学生对照。
3、叫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上音乐《星空》,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4、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诗里的想象世界。
5、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四、探究讨论
1、课件打出问题组,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⑴ 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⑵ 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⑶ 这些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 诗的后3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
⑴ 街灯(联想)明星(想象)天上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⑵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⑶ 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⑷ 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和鼓舞。
五、背诵诗歌,体味语言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同时仔细体味诗歌语言好在哪里,并举例说明。
不求谈得多么全面,只要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如:
1、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
2、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
3、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等。
小结: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2、用自己的话把诗歌的想象世界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这样月光如水的晚上,你会有哪些遐思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这节课,让我们再随同诗人观赏奇景,驰骋想像。
二、朗读品味
1、听《静夜》诗歌朗诵,配上二胡曲《月夜》。
思考: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节属想象,无论是写实还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2、学生自己朗读第一节,描述一下作者所描绘的夜景景象。
这是一个平和洁净的世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翠绿的松林,还有旁近的村庄。月色白而淡,是一种朦胧的美;松林绿而浓,有一种苍劲之美。夜空明净,月朗星稀,抬头还可依稀瞧见团团白云,更有几点星星点缀天幕,似从白云缝隙漏出环境非常雅,而这种雅的氛围,是一种俗心难成的无言的教化。
3、在这样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第二节开头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象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的海雾,想像着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
诗人面对缥缈的星空,浮想连翩。晴夜高穹,银河该在何处?站在村边松林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迷蒙,如烟、似雾,虚幻空灵。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鲛人对月伤心,泣泪而成珠。写作本诗时,已是五四运动退潮后的低沉时期,思想上的苦闷与矛盾,内心中的痛苦和煎熬,让诗人怎能不鲛人泣珠、杜鹃啼血!
4、多么奇瑰的想像,你能结合诗的意境,发挥你的想像,探究出诗人所泣的内容吗?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或者是无穷的思念?
先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和注释来理解。接着让学生发挥想像,畅所欲言,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理解。最后明确: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这正是诗歌的留白艺术。我们可以联系诗人当时的心境、处境,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填补这未说出的内容──是怀恋亲人,期待着即将来到的甜美的团聚;是思恋家园,期待着它们走出愁雾早见清朗;是孤独、无望,期盼美好自由温柔的人间──总之,这空白可填的有很多,它包含着诗人对祖国、对家园、对人民的一片深情。不同的人读着会联想出不同的美好答案。
三、朗读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
让学生谈谈,然后明确: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把握好诗歌美好、恬静、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请同学朗读,思考: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四、比较阅读
两首诗歌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可从内容、意境、语言、写法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五、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小结:多么奇妙的想像,多么美好的诗歌,请大家课外阅读〈星空〉,诗歌能让你更加领略生活的美好!
【教后反思】
学生还是很喜欢这两首诗的。让他们谈更喜欢哪一首这个环节很出彩,学生大多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对第二首留白艺术的认识分析很让我意外。他们在这课还是有所获的。这也提醒我,新教材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体悟,只在学生感受的层面上做文章,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师应该有适当的点拨和传授,以期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2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