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节约粮食标语
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满足需求。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成为节约粮食的表率。下面是关于小学节约粮食标语的内容,**!
1、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获,请珍惜!
2、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4、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5、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6、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7、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8、浪费犹如河缺口,节约好比燕衔泥。
9、粒粒皆汗水,滴滴是金钱!
10、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11、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13、浪费去无踪,粮食更出众。
14、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损失。
15、粮食搞上去,浪费降下来。
16、饮水应思源,吃饭当节俭。
17、节约需从点滴起。
18、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19、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20、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21、用餐后应自觉,清理剩菜残羹。
22、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23、滴水凑成河,米凑成箩!
24、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
25、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26、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27、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
28、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29、打击非法经营粮食,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30、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
31、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2、节约粮食给未来生活多一点机会!
33、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34、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35、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36、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37、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储蓄三件宝!
38、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40、好好节约,天天吃饭。
41、粮食安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42、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43、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4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5、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46、纪念世界粮食日,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47、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8、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
49、民以食为天。
50、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帮。
拓展阅读
1、节约粮食小学优秀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让我深刻地知道了,每一个粮食都是由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
在山区,每一位同学从小学到初中的每一顿饭都是吃的黄豆蒸饭,而且只有早、晚两顿,中午没有饭吃,他们的生活这么艰苦,如果换作是你,你是肯定吃不下去的,我们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你应该去珍惜呀!在我们校园中就有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在中午,同学们都纷纷来到桶旁,准备倒饭,但有些同学想趁机而入,悄悄的把剩下的饭菜倒进桶里,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立刻阻止了他们的不良行为。同学们,每一个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如果你把它浪费掉了,农民伯伯该多么的伤心呀!如果我们没有粮食了,那你忍受得了吗?你当然忍受不了饥饿!如果你不再浪费粮食,那就说明你是一个关心农民伯伯的好孩子,这样,灿烂的笑容就可以挂在农民伯伯的脸上了,这样,农民伯伯看到同学们这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同学们,我们应该节约粮食,也劝告起身边的人不要浪费粮食!
2、节约粮食小学优秀作文
由于我家离学校较远,所以中午只能在食堂吃饭。最近,我经常看见有些同学饭菜的四分之一还没吃到就倒掉了,也许是不合胃口,可不管什么原因,我都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饭店里,有些人为了摆阔气,一下子点那么多菜,也吃不掉,最后还是被服务员给倒掉了。我真想跟他们说:“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来之不易啊!”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正说明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吗?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我国人口已达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节约粮食。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做一个节约粮食的好学生。
3、小学生节约粮食作文600字最新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粮食,它几乎和阳光、空气、水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同学们都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即使在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时期,我们也一定要养成惜粮如金、节粮成习的良好风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吃着香香的米饭,吃着可口的菜,我不知不觉得想起《悯农》这首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饭都吃光。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全是靠农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热辛辛苦苦中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我以前也是不节约粮食,后来我是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我才知道要节约粮食,节目里放的是一个小孩,他父母已经过世了,留下他一个人,他在路边看见了包子,高兴极了,老板问他有没有钱,他说没有钱,那个老板脸色一下子就黑了。说:“没钱还不快滚。”把那个小孩赶跑了,接着来到了烤鸭店门口,看见那烤鸭直流口水,可那老板连闻都比给他闻,就把他轰出去了,路上,他看见地上有包子,正当用手去那的时候,一只狗把包子抢走了,最后,这个孩子饿*。看了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要节约粮食。
所以,当我们吃着香香的米饭时,就要想起《悯农》这首诗,想起节约粮食。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写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我三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教我背的第一首诗。那时候,我不懂什么叫节约,但是爷爷每次看我碗里有剩饭总会说一句:“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粒粒皆辛苦,碗里的饭要吃干净。”
那时候我心里种下了要节约的种子。
今年,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全球粮食进入了紧缺时代,世界上还有不少人都吃不饱饭,而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浪费现象发生。
我看到妈妈的单位,“厉行节约、拒绝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标语贴在醒目的位置;学校里老师也告诉我们盛饭要适量。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想从我做起,加入“光盘行动”。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盛饭都要适量,尽量光盘。我还告诉爸爸妈妈外出吃饭点菜要适量,剩饭剩菜可以打包。
其实,“光盘”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节约粮食的层面,这是一种美德。
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古老的中华民族向来倡导节约。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从我们少年做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作文
相信所有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吧,可所有人都为此做出行动吗?少之又少,而今天在我刚看完ppt汇报后,内心受到无比的谴责。
196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全中国都要抗斗一种无形的敌人:饥饿。那时的人,只能喝水,吃榨菜,吃完后立刻躺到床上,怕运动而加速消化,吃树皮、吃菜根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就在这短短的几年里,饿*不计其数。
我至今仍记得姥姥给我讲的一个故事:她邻居有点钱,于是在过年时买牛肉炖,她家儿子见肉少,一吃吃了一大锅,结果他的儿子活活撑*,说明当时是多么穷,多么饿啊!
那有人说:“太远了,这都什么年代了?”
好,那我举一个现代的例子,据学者统计,全世界每年饥饿人数达11亿人之多。
再看看非洲,人口占世界1/10,但粮食产量不足世界1/20,人均每年粮食300多斤,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2,约有4/5的地区,粮食不能自给,上亿人营养不良,几万人在忍饥挨饿,看到这些数据,我们凭什么浪费?
再看看我们学校,据食堂人员的统计,一个触目惊心的表格出现在眼前——(每天为单位)米进760斤,浪费125斤,面进200斤,浪费40斤,菜进3000斤,浪费600斤肉,进800斤,浪费160斤。我校一顿饭便可浪费2800斤食物,相当于九个非洲人一年的饭量。在你倒饭的那一瞬间,你的内心不会受谴责吗?你的良心允许这么做吗?
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唐代的诗人李绅当时就有了如此之高的感悟,至少我们也要为此不铺张浪费,自我做起。
鲁迅说过:奢侈和淫靡,是一种社会的腐化现象,绝不是原因,原因是世界上的物质变丰富了,但精神世界仍然欠缺。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4、节约粮食小学优秀作文
“唉,你这孩子也真是的,也不把饭吃干净,看看,那么多米粒!”每次吃饭,我都不免要挨父母的一顿啰嗦,于是我便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下来一粒一粒勉强地往下咽。
一天午饭过后,看着我碗中的剩饭,爸爸又生气了,叫住了我,我振振有词地对他说:“为什么一定要把饭吃干净呢?”爸爸气冲冲地说:“你呀,就是没吃过苦头,这一粒粒米可是来之不易呀!”说完,无可奈何地揺了摇头,走开了。
我望着饭碗里的白嫩嫩的米粒,不禁若有所思。“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那些山区里的孩子们哪里吃得上这样可口的饭菜呀!
在山区里,人人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一日能有两餐就是不错的了。早上10点钟才吃早饭,下午5点钟就吃晚饭。每餐顶多也只能喝喝稀饭,咬咬胡萝卜干,每天都得不到温饱。白天,孩子们还得干一大堆苦活,个个骨瘦如柴……
而我们呢?幸福地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有爷爷奶奶天天帮着炒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望着眼前碗中一粒粒米饭,不得不,我的眼睛湿润了,连忙将一碗饭扒得干干净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1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