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生活的享受杂文随笔
这事在两个月之前就已在我内心酝酿该不该写下来,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我想还是有些意义的,况且最近实在是天昏地暗,醉生梦死,抛开固定班时之外,其余时间的所作所为就不敢恭维了,除了玩还是玩。我想我还是不喜欢受迫于寂寞的,唯一值得我庆幸的,就是年休假始终没有歇,否则真是该*。没有着笔的原因是连我自己都不晓得这两个月的大好时光究竟干了些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仿佛对于写作感到既无奈又悔恨。无奈它的一事无成,悔恨自己对此毫无办法。虽然多次向一些杂志社投稿,却从未有过回音,想必与我抱持同一种心态和理想的人甚多吧。另外则是我想都不敢去想的——难不成我的文章真的不足以引起编辑**的注意和青睐?
还是步入正题吧,自我的信心是不允许被一切外物击垮的,否则做人就已经注定了失败。两个月之前,我与郭峰同两个朋友打麻将,结果都输了些,不算多,但也是蛮不高兴的。所有的人都一样,哪怕他赢了一分钱,也是满心幸福,满脸喜悦的。相反,即使输了一分钱,内心定是十分不好受的,即便面子上装出毫不在意的表情,可毕竟是假象,心情如何,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两个由于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便商议一下找一家小饭馆吃点儿。不一会选定了一个,且天气寒冷,在里屋坐着,要了一个沙锅,一盘炒菜,一盘凉菜,就着米饭吃了起来。期间谈话还是很多的,免得气氛被菜肴的香气弄庸俗了。可是无论聊了有多久,涉及的往往不过娱乐与等诸如此类的玩意,其它关于奋进与攀爬,使自我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格言、引喻、激励是不曾有过的,从未有过。我想也许我们两个人除了能够在这一方面有着相同的感触与热情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沟通的余地,至少是话题吧。
在我们两个吃饱喝足之后,付账也是平摊的,因为都是输家,便没有了以往赢家请客这一说了。在我们从里屋向外走去。不料碰到了“团长”刘臻,他正在外屋临近门口的位置坐着,面前两道硬菜,一盘芸豆炒肉,一盘红烧武昌鱼,另外还有一小碟花生米,就着啤酒,吃着是津津有味,却没有点一份主食。
顺便提及一下,自打我转正离开了白灰窑,紧接着施师傅与刘臻也都离开了原先班组,前者被调离至技术处,后者则被转到了丁班,继续新炉上料的工作。其实不少老人都是这样离开的,很有可能是崔立波搞的,反正具体的我也并不知道,无非臆测而已。
那天正好是我们下夜班,晚上的时候也正是刘臻下白班,“团长”一如既往享受生活,溜溜达达来到这儿独自小酌一番。我是知道五十七岁的“团长”(已是新年,应该是五十八岁了)尚未结婚生子,自己挣钱自己花的生活有时的确很享受,至少不必受拘束,没有拖累,也不失为理想生活。当然我不清楚他的内心概述是怎么样的,也许他并不喜欢如此形单影只,而是也同正常人一样喜欢热闹与喧嚣。毕竟就我所知,他的年休假是从来不歇的,哪怕呆在班上,总也喜欢有人陪自己说说话、聊聊天什么的。
我们与他聊了好大一会儿,在与老板的闲谈中才知道原来“团长”是这家小吃部的常客,十足的老主顾,那碟花生米便是搭的。身为一个老人家,虽说还在继续干着本不为身体所能吃得消的工作,但是这份淡然还是值得年轻人的我们学习的,别人总是在讲着“团长”的坏话,认为他很不和群。但在我看来,我与他搭档干新炉工作是最为清闲与惬意的,至少比与郭峰、祝贺要愉快许多。
我这个人是不大听取别人对于其他人之评价的,因为我有我的把持,无论被别人认定成什么样子,但只要对我可以,那么他就可以,其他的人与我又有什么干系啊。许多人对于我这种解释表示非常之不理解,而我根本不需要他们理解,我只要不丢掉自己的理解就好了。
混着“团长”的菜肴,与之聊着很开心,即使不是处在一个年龄段上的人,也是有着少许共同语言的。并非一个年龄段上的就一定能够产生共鸣,且言语激扬。
我也在此祝福“团长”,身体保持一贯的健康,晚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拓展阅读
1、生活随笔作文200字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一直供我们吃,供我们穿,把我们辛辛苦苦拉扯大,而我们总是以为这一切都是他们应该为我们付出的,总是想着不劳而获,但是,爸爸妈妈供我们吃喝的钱财也都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今天,为了让大家能更多的感受到爸爸妈妈的不容易,我们小队组织了一场“劳动创造生活”的小队活动。
下午,我们来到了打工地点,妈妈为了让大家伙儿更有干劲,特地的将我们分成了两队——4位男生一队,3位女生一队。采取30分钟赛制,时间一到,根据做的数量来分输赢,赢得队伍将拥有挑选奖品的机会。很明显,我们女生吃了亏,但大家都不抱怨,马上开始了比赛。
我们先开始分配工作,傅佳佩负责叠布,我负责套彩卡,而谢彤则负责贴油贴。分工完毕后,我们不敢松懈,马上开始了工作。
2、闲言碎语:独处相处群处生活随笔范文
现在人多强调群处,所谓团队精神;比较排斥独处,以为融入不到集体,不能与人协作。我以为对于小孩来说似乎可以这么觉得,但对成人来说,不能这么看。
现在人其实不缺群处的机会,缺的是与自已相处的机会,多数职场上的人私人时间已经很少,安静的时间更少,能用来思考的时间太少,即使一个人也未必是真正的独处,眼前的三寸屏幕已经够热闹,脑袋里全是别人的“八卦”在跑马。人们看似孤僻而不够群处,其实只是缺乏信任而感到孤单,渴望有个热闹,近些年经典的精神食粮(比如经典读物)越来越没市场,大家都静不下心来阅读,但是都市里即使一个很小的活动都人满为患就是例证。
对于成年的人,自我的内在修身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生来都如一块独有的材料,其实有棱有角,根据自已的特点修成一个有个性良材就行。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其实质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善意,诚意和责任心。成人从群处中学到的团队精神其实太过功利和表面化,就如溪中的卵石,不过是在互相的磨擦中每个个体都变得圆滑而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良材。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叫“团队拓展”的培训,许多企业不惜剥夺**的周末休息时间来进行,培训机构也不乏各种付费昂贵的名牌,课堂上组织者都设计各种各样的团队游戏,使参与者体会合作的重要,我对这些市场化运作的所谓培训收效很怀疑,技巧性的*。 这种团队协作训练其实是一种非常低等级的教育,小朋友一起做这种游戏我一点也不奇怪,而且还是十分必需的,因为对小孩来说,独处式的思考对他们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奢望。群处对他们来说却是必要的。人的协作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责任心,靠如此短时的训练就能达到?多给大伙儿一些私人时间吧,职场上丢失了私人时间才是最可悲的。
现在各行讲究产业链、流水线,流程间的协调,团队协作当然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还有更重要的是从企业主到每个员工的责任和良知。种种质量问题和*窝案,其实反映的不是他们缺乏团队精神,而是太有“团队精神”,三鹿、四鹿、五鹿.......其实都是团队运作的结果。只要其中有一个或多人没有“团队精神”,其实是可以避免这些可悲的结果的。“文革十年”可以算中国特色的群处精神的典范了。
现在似乎是崇拜狼性的时代,于是都向狼学习,各种狼训练,各式各样的狼成功学。向动物学点优点是不错的,只是真正表现出来似乎就不容易控制,往往走火入魔,协作没怎么学到,倒是学了不少狼的贪婪,凶残,不择手段。每当我看到那些有*味销售培训的课堂,听到房产门店前排队吆喝,喝歌,齐喊口号就仿佛听到群狼嗷叫,毛骨悚然。
广东有一所学校,有一则校训,大体意思是:我们培养的是羊,顺从,忍耐;外国培养的是狼,进取,协作。我们要培养狼,不要培养羊。虽不无道理,我总是觉得怪怪的,我们是个完整的人,所有动物的比喻都太过片面。现实情况似乎是这样的:我们在作人上有点象狼,在做事上却象羊。
人是感知发达的动物,生意场上你是否够真、够诚、够有良知,面对面几分钟,就会有一些判断。只有静心修养人格魅力,看淡势利,平等看待身边的人,做善良的事才能让你左右逢源,游韧商场。不要觉得与一群人坐在一起,做个游戏,吃个饭,聊个闲天就是培养团队精神,都太表面化。团队精神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面就可以看出。不必觉得某人交际广泛,“朋友”成群,一聊就熟就是团队精神。 有一个词:“心照不宣”,才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修炼。
独处、相处、群处三种之中,“独处”最能深入地思考,“相处”最能有效地沟通,“群处”只能看个表皮,图个热闹。
要看清自已,就多独处,要了解别人和让人了解你,就多相处(强调:二人相处),群处,偶尔为之,因为群处时无人不戴面具。
我比较喜欢独处,也希望“相处”,“群处”就显得不是太习惯,也许生来孤僻。
高世麟(2014.02.25)
3、写在大二的第一天生活随笔范文
很久都没有这样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了,今天是进入兰大的第370天,又一批学弟学妹们抱着对大学的无限憧憬走进了兰大。回想着当初的自己,带着稚嫩的心绪,带着家人们的嘱托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踏入了这片荒凉的土地,陌生的地方,加上高考失利后的无比痛苦,虽然有些胆怯,但对人生的美好规划还是占据了自己那颗一向好胜的心!转瞬之间,一年的时间匆匆流走,树上的凤凰花又开,校园内曾经青涩的我们就要成为别人的学长了。。。。。
不知道多少年了,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天带着她到海边去看看,去阳光沙滩,去看海潮激起的浪花。。。。。遗憾的是,她还是去了她梦里的川大。一个人的日子会孤单,来了兰大,来了西北,发现自己更加深深爱上了那首《大约在冬季》——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的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我常常在想,什么时候能够带她来看看西北的辽阔,看看这里冬天大片大片的雪花,她不知道吧——这晶莹的大大的雪花片就像她的笑,那么纯,那么甜……
“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碧水原无忧,因风皱面”——这个暑假,生平第一次当了别人的老师,终于明白老师究竟对于这个世界有多么的重要,25天的执教生活,结识了一帮可爱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带给我的感动,感谢他们带给我的那份难舍的记忆,离别不是结束,是我们重新相聚的开始,那些流泪的弟弟妹妹们,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哥哥在兰大默默的支持你们!
数不尽的牵挂和道不尽的真情像一座山,“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兰大的校训告诉我,路在自己脚下,沿着这座山一直往上爬,终归会到达心中的那座山的山顶!我清楚,我不能再浑浑噩噩的生活,剩下的三年不能再安逸的享受,我没有资本,更没有理由!未来的路,才刚刚开始!
4、享受独处岁月随笔范文
生活中会有那么一部分人有靠窗情结,无论是在哪个场所都会选择靠近窗户的座位,我也是。
在学生时代,我的座位大部分时候都是靠近窗户的,当别人埋怨自己的座位靠窗的时候而我却会安然地享受它。因为能够更好地看窗外的风景,看着它我会想到很多事,回忆着美好或者不幸的,憧憬或者是想象着未来的自己的模样,觉得那些风景好像能读懂你的内心一样,能给自己一种无形的力量。落寞时的安慰,失望时的鼓励,欣喜之时的赞许。自己也喜欢在搭车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靠近窗户的座位,可以浏览沿途的风景,繁华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偶尔有那么几处青翠的绿化树,就这样看着,想着。如果靠窗的座位没有了,自己更宁愿站着,即使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路途。
在看着窗外流动的风景的时候,常常会想要是有一列中间没有上下站就一直往前的车那该多好,这样自己就可以欣赏到很多不同的风景了。可这仅仅只是一个自己近似幼稚的幻想而已,就像人生的旅行一样,总有一天我们要中断所熟悉的生活方式和和亲朋好友的一切联系,到另一个地方去。很多时候就这样想着,觉得到时自己怎么舍得离开现在的世界,有着阳光雨露的世界,有着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世界,有着善恶美丑错综复杂的世界。而人生的最终点会是一片黑漆漆的地方吗?
一直都喜欢这样独来独往的生活,静静地享受着属于一个人的空间,肆意的幻想,自由的思考。喜欢在宿舍,塞上耳机,放一首轻音乐,陶醉于悠扬的旋律之中,任凭外界是喧闹还是安静。慢悠悠地敲打着键盘,写着一些东西,或者是浏览一些网站,又或者是看着课本。很多时候都在问自己,以前自己不是很看不惯老弟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的吗?可是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竟然也喜欢上了这种习惯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越发觉得音乐对自己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文字与音乐的世界里,自己的思想是活跃的,心情是轻松舒适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自己喜欢它们的原因吧。
在宿舍呆久了,感觉有些闷热,便会选择去户外走一走,看一看。
或许是去操场散散步,看着时不时从自己身边呼啸而过的年轻人,感叹着他们坚持跑步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热爱,而自己则是跟在那些阿公阿婆后面像蜗牛般悠哉悠哉地移动着步伐。有时实在看不下那些年过半百的老人在自己面前充满朝气地奔跑,而本该充满青春活力的自己则是病殃殃地走着,于是就假装跑几步,还没几下就气喘吁吁。说实话,我是真心不喜欢运动尤其是跑步这一块,简直就是要自己的命差不多。记得大一考完八百米后,我连着血丝和苦涩的黄水一起*出来,从此便发誓除了别人拿刀架在我脖子上,其他时候打死都不再跑步。但很多时候还是迫不得已要跑步,比如赶时间搭车,赶时间上课,赶时间做兼职。有时候真希望时间能够慢下来,哪怕是那么一点点也好,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打量身边的一切,去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究竟是何许模样,去细细品味生活的真谛。
于是我想通过独处的这么一种方式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与生活感受,渐渐地便喜欢上它了。
常常一个人去散散步,并惬意地享受着这一过程所带给自己的舒适。
有时候能够在操场上,看到一两对年迈的老夫妻手牵着手,相互扶着走着,伴随着一些话语,会让人觉得格外温馨。比起那些年轻的一对看似亲昵浪漫的动作,我更羡慕在眼前相互搀扶的老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的时候能够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里看到一位身体残疾的人坐在地上专注地拉动手中的二胡,尽管乐器看起来有些破旧不堪,但悠扬的曲调却让行色匆匆的路人愿意停下那么几步静静地欣赏,完后出于对音乐的欣赏和对主人精神的敬佩给予一些资助。也有的时候能够看到街道边*卫工人正留心地处理着那些脏兮兮臭哄哄,旁人都避而远之的城市生活垃圾。在自己稍微停下脚步的时候,越来越觉得生活还是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存在的,只是很多时候缺乏一个短暂停留的步伐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罢了。
偶尔仰望下城市的夜空,朦朦胧胧地笼罩着一层暗灰色的云雾,看不到像在乡村亮得有些耀眼的星星,树叶丛中透过一丝丝蛋黄色微弱的灯光,将树影和自己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踩着那些影子,幻想着那是儿时的自己在玩着跳方格。很多时候,多想再回到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啊。
有时晚上也爱上喧闹的街市逛逛,闪烁着的色彩斑斓的霓虹灯,广场上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手舞足蹈的人群,商铺放着各种各样的歌,三轮车、面包车、私家车把行人街道挤个水泄不通,刺耳的喇叭声在身后像催命似地响个不停。但是有时候即使是在这样喧闹的环境,自己的内心却像是平静的湖面激不起任何的涟漪,安然地守候着那份灵魂独处之时所给予我的那一片净土。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热闹是他们的,只有寂静才是自己的。”
更喜欢在冬日的午后,在融融洒洒的阳光的沐浴之下,搬出一张木凳,翻开一本书,旁边放上一杯沏好的清茶。就这样一边享受着阳光所带给自己的温暖,一边在文字的洗涤下,时不时地品尝下茶的韵味,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幸福。让我觉得生活的所需要的一缕阳光,一本书,一杯清茶就已足够。
身边和我走得比较近的人有时都会问我说平时那么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难道不会觉得孤单或者是落寞吗?我只是笑了笑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孤独的灵魂。”独处有时孤单落寞是在所难免的,但更多的时候我却在享受着它所给予我的一切,任意的幻想,自由的思考以及一些美的感受。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