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快乐的作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0 15:40:27

为什么能快乐的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游戏规程:

1、教师在每张课桌上发两颗糖果,先请同学仔细观察糖果。看看它的包装纸是怎样的,读读包装纸上写的文字,确认糖果的种类。再掂一掂轻重、捏一捏软硬,闻一闻甜味。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写作,不经意间就能写七、八十个字。

2、请同桌跑出教室,很快地把这块糖果藏到教室外某一隐蔽处。另一同学则要埋头在桌面上,不能看到藏糖情况。同桌藏糖回来,要写简短“说明书”,写清楚朝什么方向走,走几步,到哪儿拐弯,糖果藏在什么东西的上、下、左、右。写完“说明书”,同桌则按照“说明书”内容外出找糖。一分钟后,找糖的同学回教室,两人各自写作藏糖或找糖的经过。这一写,又能写出百把字来。

3、“品尝”糖果,把味觉和心情写进文章。这一写,又是三四十字。

课堂上,学生一边游戏一边写作,或一阵风似的跑出(进)教室,或展纸静思动笔写作,一如波涛起伏的海面:卷涌而来时澎湃高涨;席卷而去时水平如镜。

游戏中,“糖果”的意义改变了,它作为教具学具出现在教学现场,自然使学生感到有趣。在老师的指点下,仔细观察了糖果的包装、种类、轻重,大小、软硬、味道等等情况;更激趣的是,想要吃到糖果,还须先“藏”后“找”,藏则隐蔽,找则对路,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藏糖的学生,他必须牢记藏糖的路程、方向、方位,并注意藏匿糖果处附近的标志物等,这是极其细致的观察和记忆实践;藏糖回来,还得用文字“说明”藏糖的路线、路况、方位,这是比较周到的想象和逻辑表达过程。

找糖的同学,受找糖的任务驱动,他必须仔细阅读藏糖“说明书”,准确理解后还须转化为准确的行动。这中间培养阅读和观察能力。

整个游戏过程没有传统作文的教学形态。每个学生都在游戏中仔细观察,深刻记忆,真切体验。“游戏太有劲了”,学生常常是窃笑着写文章,语言清新、生动,不知不觉地达到了作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目标。

[我的教学感悟]

一、作文教学中,热情、趣味、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起着领先作用,这种热情、趣味、兴趣相伴相随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知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提高。

作文是需要观察、记忆的,经过想象和逻辑思维后,便可操作(写作)成为一篇文章。但是,观察和记忆的浅或深,细或粗,真或假,是受热情、趣味、兴趣的非智力因素制约的。试想,让孩子去听一个*报告,多数不会愿意;而让孩子看儿童动画片,多数会兴致盎然并能清楚地讲述出来。对于孩子,激荡作文情感的最好方法是将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设计成带有游戏性质的生活场景,这个游戏伴随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便能饶有情趣地观察、记忆、想象、逻辑,直至操作(写作)成文章。这里举个例子。

二、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就易发现生活、表达生活、感悟生活,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和成长需要,体现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这样,写的作文内容要有意义,立意要高尚独特,语言要简洁优美,而作文教学过程又与此要求相悖,学生高不企及,产生了望而生厌心理;其次是教材作文命题大而无当,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写作《记忆深处》。小学生的“记忆”留于浅表且转瞬即逝,新“记忆”层出不穷,深处怎么会有记忆呢?再比如写作《一件有意义的事》,

“意义”这概念表述得过于抽象,学生无法形象认识“意义”,就胡编乱造应付作文,丧失了自由表达的快乐。

作文教学内容要亲近学生生活,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二是近距离。何谓“*”?是以自身作为观察、记忆、想象、感受的对象,让自己成为作文的主要题材;何谓“近距离”?是以周围的、关切的、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为主要观察对象,让学生近距离地采撷作文题材。

我们以“贴近生活”为思考背景,拓宽写作内容。既写过去,又写现在,还写将来;既务虚,又务实;既写本教材作文,也写他学科作文。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表达生活,感悟生活。

三、以“元素化”的训练形式,把作文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镶嵌在游戏式背景中,学生在接受游戏的同时也接受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这样的训练卓有成效。

传统的作文教学,除了教师讲授指导外,就是写作文。学生写作文,也常常模仿性写作。类似一些课堂上的“读写结合”的训练,借用课文(范文)中的语言形式,写一些与课文(范文)没有任何联系的话。这样的写作教学是落不到实处的。

能不能把作文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演化在某个游戏情景里来训练呢?我们尝试着在作文游戏中涵盖作文元素训练,也设计了一系列的以游戏为背景的作文课件。

譬如,有一个《关于耳朵的三个实验》的游戏,就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听力和想象力:

教室完全安静下来,老师对学生说:“我将打开教室里的电扇,请你们仔细辨听电扇启动、急转、停歇时的声音变化,并想想这些声音像什么?”于是所有学生刻意倾听电扇的声音并且把这些声音都写了下来。写毕,老师又说:“请你们仔细倾听三个滑稽的喷嚏声。”有两个学生各自分别表演了“大声喷嚏”、“低声喷嚏”,老师也表演了“无声喷嚏”——张大了嘴只是

“亲吻”

空气而不发出声音的喷嚏。学生一边欢笑着听完滑稽喷嚏,一边想象着这些声音中的形象,很快也写成了文章。

写毕,老师请学生都埋在课桌上,不能看老师做的一系列动作,根据老师动作时相应发出的一串声音,猜测“老师在干什么”。

这个平常的游戏训练了两个写作技能“元素”——听力和想象。学生作文时,能把平常的声音描绘成具有故事性,文学性的“作品”。譬如,把电扇声音变化想象成“暴风雨前后”;把三个滑稽喷嚏想象成“武松式喷嚏”、“黛玉式喷嚏”、“虚惊式喷嚏”……这说明,学生身临游戏全身心地体验感受了“声音”和“形象”后,就可以落实写作元素的训练,提高语言水平和能力。

教师在点评作文时有意指出,这是“丰富的想象力”,借此揭开了作文理论的神秘面纱。可以想见,以后若提起“想象力”是什么,学生定会把这个理论连同游戏背景一起从记忆中挖出,对“想象力”概念的理解会很形象具体。

“元素化训练”的形式在作文教学中获得成功,便拓宽了作文教学的训练路子,很多作文元素训练的游戏便翩然出现。譬如:《老师进入教室的10秒钟》——观察人物表情的训练;《两分钟是多久》——训练人物心理的描写;《做眼*操》——描写人物动作的训练;《小小手心世界》——刻意描写训练;《快捷观察》——训练敏锐的观察力,《一个题目,五种开头》——训练作文开头的写作……迅速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水平。

有些教师担心这样的作文训练能否提高测试作文的成绩,觉得测试作文不是这么回事。其实,这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无论什么性质的作文,都必须要会摄取材料,必须要会观察、记忆、想象、逻辑,必须会把生活演化成为文字。老师们是否能从上述的内容中感知到,这些个“必须”,都已经了无痕迹地融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了。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能力后,测试作文时,他们也会有一颗平常心,而且他们会像一个个魔袋似的,想从里面拿出什么东西来就可以拿出什么东西来,以至写出满意的文章,还你一个喜悦。

拓展阅读

1、小四年级语幸福是

生是语习的主人,这篇略读课,要充分让生自主阅读和表达。根据本课童话特点,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抓住中人物的语言并创良好的自主习情境,进行有效的合指导,让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启迪。

1、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

2、了解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编排剧本并积累运用本语言。

3、通过表演,懂得幸福的内涵,并会珍惜幸福。

了解故事内容。

体会课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一、激趣引入课,明确习要求

1、同们这一单元要求我们和同们合演童话,这节课我们就来演童话《幸福是》。

(板书课题)

2、要演好童话,我们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要写好剧本。

(播放《幸福拍手歌》调节气氛)

二、初读了解内容,当编剧

1、请孩子们自由读课,要求:

读准、读通课,生字处、难读处多读几遍。

2、了解故事大意:

要演好这个童话,首先得有剧本,这篇童话篇幅较长,默读故事,想想课的主要内容。

⑴ 同们交流:

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先指名生说。再师生合概括出课主要内容。)

根据生的回答出示提纲:

第一幕:

时间:从前的一天。

地点:树林的老泉旁。

人物:牧童甲、乙、丙,智慧姑娘。

牧童甲:来,咱们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牧童乙、丙 :好。

(地)

……

第二幕:

时间:十年后的一天。

地点:树林的小井旁。

人物:青年甲、乙、丙,智慧姑娘。

青年甲:你们知道我这十年做了些?我们分手以后,我到一个城市去 了,进了校,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

青年乙、丙:你弄明白是了吗?

……

(第一幕以师的导主,第二幕放手让生自己列。)

板书:

清理老泉、给病人治病、做过很多事、耕地种麦子

⑵ 根据生补充的剧本或板书,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交流:三个牧童清理老泉,因而得到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十年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是!

三、自主想象,研读重点片段

1、请生自读16~26小节,指导:

充分朗读对话,想想三位青年体会到幸福是了吗?默读十年后三个牧童相聚时的对话并用直线划一划。

交流回答:

⑴ 第一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

(做医生,人治病。)

想象:医生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给病人治好病后,他会说些,病人又会说些呢?再次齐读“弄明白了……”

⑵ 第二个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并回答第二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

勤恳工,对人有用。

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⑶ 齐读三青年的对话。

2、这是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此时此刻出现了谁?(智慧的女儿)她说了些?用波浪线划一划。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体齐读。

(幸福要*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板书:

*劳动,尽义务,做益事。

四、自演故事当演员

1、交流剧本,再次熟悉角色。

2、以四人组单位合表演。

3、根据情况组织评议。

五、再次感悟本内涵

1、读了童话,编了剧本,演了故事,幸福是,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

2、填空:

2、课的小公鸡》

1、识字:认识13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2、写字:习写8个汉字。

3、继续培养生自主、合力。

4、通过习课,让生感受别人付出是一种,从而培养生助人的高尚品质。

重难点:

认识13个汉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

在朗读课中体会的含义。

生字卡片

一、听故事《好吃的帽子》导入。

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听个故事,名字是《好吃的帽子》,边听边想:小松鼠的帽子没了,还特别?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小公鸡。板书的小公鸡(贴上公鸡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听读课习生字。

1、师范读。要求:生做指读姿势,认真听准字音,心里读。(点评:整体感知课,培养生认真听的好习惯。)

2、生自由读课,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会。(点评:帮助生巩固识字方法)

借助拼音

小老师

向老师请

联系上下认读

3、同桌合用一本书读课,互相纠正读书中的错误。(点评:体现合意识)

4、同们,小公鸡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好朋友,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示:一只小公鸡,喔喔叫一声就出一个词:

整天苦恼田野帮助耕种哥哥庄稼花丛蜜蜂姐姐报时

5、小组合习必认字,习内容:读准字音、给每个必认字组词。小组遇到的共同问题,提到全班解决。(点评:师要有驾驭课堂的急智应变力)

6、反馈练习(点评:把识字、积累词语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始终主动的参与到习中,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照镜子游戏检查识字。

回答图后问题,深入理解生字。

①选词填空歌哥

青蛙()唱着的()。

②选词填空从丛

小公鸡在花()中遇到小蜜蜂。

③部件组新字广且女土

三、习课,理解的含义。

1、自由读课,说说通过朗读课你知道了?

2、小组用喜欢的方式合读书,讨论完成填空:

小公鸡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谁,读一读,体会它们帮助别人的。(点评:师要打破串讲,以生的自主阅读主,自读自悟体会的含义)

课件演示老牛耕地、青蛙捉虫、蜜蜂传粉、公鸡打鸣的画面,指名请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体会。

4、小组合读课: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共同汇报读。生可以表演读、带上头饰分角色读。(点评:以读促情,加深对课的理解。)

5、生活中你帮助过别人吗,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苦恼的小公鸡会变成了的小公鸡?(点评:生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课内外有机结合,在交流中更深的理解课。)

四、指导写字。

1、小组讨论选出本组认难写的字,组内交流写的方法,动笔写一写。

2、以小组单位讲解应注意的地方,师重点指导,全班动笔。(可以多找几个组,多讲几个字)(点评:把选择习内容的权力交给生。)

3、生可出现的难字有:

最上面窄下面宽,横要写的长一些,盖住又。

得左窄右宽

左右结构,下面的竖弯钩比上面的竖弯勾大。

哥上下结构,由两个可组成,上横短下横长,上面是竖下面是竖勾。

4、展示生的书写品。

五、交流体会:

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老牛 青蛙 蜜蜂

帮助别人就

3、《不反过来试试》的

1、读懂课,了解课内容。

2、通过培养和增进生的自渎自力。

3、习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4、说说是怎样发明吸尘器的'。

304e小高的电子备课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引导生读课,了解章意思。

(1)课写的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事?(出示吸尘器图片)

(2)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二、自生字,初步感知:

1、自生字新词,认清字形,把读音读正确。

2、抽读生字、新词,体会它们在句子里的意思。

3、检查朗读课,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然后指名朗读。

(2)指定生评估朗读效果。

(3)让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内容。

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

习第一部分(1——6):

1、出示第一幅图,看看图上画的是

2、课的哪几个自然段,描述的是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3、分角色读读。

4、思考:车厢里的乘客会怎样想?

5、假如你就是一名乘客,你会怎样做?布斯是怎样想的?

习第二部分(7——14):

1、根据课后的默读提示自

布斯的研制工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说的话对他有启发?后来他又是怎想的?怎

做的?再说说自己对“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

2、全班交流:

(1)理解句子:“不可以把木塞压进去呢?”

(2)妈妈在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3)出示第二幅图,看看布斯在干章中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默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描写布斯动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质。

(放找蒙趴吸取)

放声朗读,体会布斯的执著精神。

(4)你觉得布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部分(15):

1、齐读课

2、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布斯说些

3、这件事对你思考问题有启发? 业:

1、积累“词语花篮”。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采集发明小故事。

点击查看更多为什么能快乐的作文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5580.html

热门阅读

  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优秀说课教案
  2. 淘气宝马小跳读后感
  3. 给同学的结婚祝福语
  4. 凌叔华把生命里最后一片叶子献给你的纪实故事
  5. 建设工程承发包廉洁协议书范文
  6. 2016霜降祝福语送温暖
  7. 201年跨年经典说说
  8. 运营面试的自我评价
  9. 朋友乔迁新居贺词范文
  10. 《智子疑邻》原文赏析
  11. 工业生产的实习报告格式范文
  12.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教学反思范文
  13.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4. 201年跨年祝福贺词
  15. 回民开斋节祝福语短信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