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末世文杂文随笔
日常中的小说角色通常是虚与委蛇的,皮囊下面还有皮囊。他们走向金钱、权势,眼中是对美丽世界的热忱,把人性藏在觥筹交错间,掩在背后的闲言碎语里。
可末世不同。它从名牌服装开始撕起,撕裂表皮,毁灭三观,粉碎信仰,独剩颗血淋淋的心脏,曝光在末世的艳阳里,任其挣扎地跳动着。
人性从迷雾中走出,是狰狞怪兽的模样,长着贪婪自利的嘴脸,咆哮着赤裸裸的欲望。它徘徊在废墟间,粉碎一切秩序和表象,出没在受难者身旁,代替他们呐喊与彷徨。
末世文里,最动心的是严肃文学和暴力美学的结合,笔下是怪诞,血腥,讽刺和绝望,每一幕都被人性步步紧逼。在这种灰色破败里,人获得*自由,烧杀掳掠,随心所欲,到后来渴望生命之光。
这是一场日暮途远,此处人烟稀少,弹火纷飞,他拿着枪,持着*的利器,在世间凋零中幡然醒悟。世界总会冷静,总有人要清醒,他们提起武器,将锋芒指向恶魔。
英雄现世,目光如炬,疲倦而愤怒,心脏在灰烬的掩埋下鲜活地跳动着红色。
沦陷的摩天大楼里,有人捂着汩汩的鲜血,唱响战歌。装甲车重重碾过废墟,在死城中鸣出低沉的悼音。怪物的馋涎滴在地上,叫声尖锐,一拥而上,那炮火如此激烈,就像他望向爱人的眼神。
他浑身是伤,扛着把重枪,艰难走上楼顶,捡起根地上的烟嚼进嘴里。人性光辉,灵魂高傲,他低头俯视,对上深渊恶魔的目光。
他可以是任何人,在虚华美丽的世界里穿戴重重皮囊,粘满标签,心脏却在末日现世。
人都有毁灭欲,我的毁灭欲就是撕掉表面,到疯狂浪漫的末日逃亡里,感受魔幻与真实。
拓展阅读
1、我们都在假装努力杂文随笔
越努力,离成功就越近了。有多少人都把这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当做忠告,每天努力的过着每一天,每天睡得很少、付出的也很多,可是结果却不尽人意,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方法不对?还是死脑筋呢?个人觉得就是装,装得努力、装得刻苦。
可是,很多人都认识不到自己是在装,总是为自己找了一个自己还不够努力、自己没天赋、自己接受能力差的借口而已。不想正视自己,不想卸下伪装的皮囊。因为他们觉得皮囊下的自己是丑陋的,是邪恶的,就因为这样一直不敢正视,每天用努力来安慰自己。有多少人能在努力前认真思考自己走的每一步是否有用、是否适合、是否随大流,如果思考过的人,一定不会套上装的面具。
以前的我是个装的人,假装着每天很努力,每天都乖乖的上课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完成作业。而且装着努力后,还不承认自己的努力,嘴里会喊着:就是自己不努力,怪自己,如果我努力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子。一直都是带着假面具与知识相见、与人相处。这样的日子已经从上小学开始,一直到我想通的时候,现在我多痛恨自己,把一大段的时间浪费了、让自己活得如此狼狈。同时,我也感激,我终于清醒了,我也感恩我还能清醒,我能摘下我的假面具,因为有很多的人现在还带着,有些人则带了一辈子,一辈子都不知道那是假面具。看着这些人,心里会心疼,很想帮一把,可不一定有能力。
我们身边肯定有一大批这样的人,每天都很努力的泡着图书馆、笔记做得一字不落、天天看着新闻报道,从不追剧、不逃课、不放松。一直都很努力,考试永远复习得最认真,可是在他们身上却看到了劳累、压抑、不快乐甚至还有抱怨。说他们优秀,也不见得,也就考试比自己多几分,可能那几分就是区别,但总认为是一场不平等的交易,为了几分就要过着假装的日子。可怕的是,他们还不知道,还一直的过着,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他们把快乐看得很低,总认为着等到以后他们一定比不努力的人快乐,只不过是用一时的辛苦换一辈子的快乐,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假装跟随着他们,如果不尽快看清楚、弄明白,只会一直跟随着他们。
那些假装的人总会抱不平,凭什么那些不努力的人就比自己差一点,自己这么努力凭什么差距这么小,上天不公平。谁说那些不努力的人就是不努力呢?谁说你的努力就是真正的努力呢?别人真努力一小时比你假装努力一周都强,因为他们是用心的努力,而你只是制造着努力的假象,自己欺骗自己而已,有什么好抱怨,为什么不好好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从别人身上找茬。当你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时候,你的假面具开始慢慢被摘下来了。
我们不要假装,都知道虚伪的人讨厌,却不知道虚伪的自己更讨厌,甚至更可怜。我们总想留给别人很好的印象,让别人看到自己所谓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努力,可是不知道假装的努力得不到成功。还一直为自己的失败带上自己还不够努力的虚假标签。我们首先好好正视自己,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你,看看你的努力是否真诚吧,这太重要了。
越努力,越幸运。不是只有努力二字,真正的含义是真正的努力。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是你没有付出真正的努力。我们找的是真努力。
2、世界魔幻物语杂文随笔
其实很早就想写这个系列,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素材,所以这个系列一直被延后,原本的名字应该叫《世界奇妙物语》,但是颇有侵权的嫌疑,并且我想呈现的小故事都和“奇妙”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如果硬要一个关键词来囊括我接下来需要完善这个系列的故事,唯一能够想到的词只能是“魔幻”。魔幻的故事其实写得不少,常常会担心会不会被人们认为“你说话这么毒一定生活不快乐”,但是又想了想,要靠这种方式揪着别人“生活一定是太苦了才会如此的充满讥讽”不放的人,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要强于这些生活苦的人,才能获得所谓的优越感——所以这本身又是一个魔幻的故事,在这种一环套一环的故事里面,才诞生打算创作这个延续在500日写作中的“系列”。
言归正传。今天先说说收集到的第一个“魔幻”的趣闻:
自来水不能直接喝;苹果没有洗也不能直接吃;但是苹果用自来水洗了之后就能直接吃了。
期初这句话还不值得这样“玩味”,我相信很多人听过这句话,但是听完之后只是觉得有道理,但是又觉得好笑,因为从这句话能够推而广之的“哲学道理”还有许多。从本质上来说,这句话因为前后矛盾,原本不是一条能够成立的话,但是三句话分别拆出来又都是正确的。所以为了保证这三句话的正确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当这三句话同时存在的时候,人们无视矛盾的存在,以求得每句话都得以被保证不被否认的神圣性。
每句话都是正确的,但是放在一起并不是真确的,这样的情形并不是中国人(或者说中国家长)所喜欢的,因为常常一个道理都必须要多个事实来用于辅佐,特别是为了纠正别人观点的时候,越多的理论就代表着会有胜利的可能——所以他们往往会忽略一个尴尬的事实,诸多所谓的真理之间其实存在着难以隐瞒的矛盾,就如同是今天这句话,他们的内部逻辑导致这句话没有办法在完美的成立,而这个时候一旦你提出反对的态度,很有可能就会被当成是“**真理”的罪人,甚至是“不孝之子”。所以为了保证真理的存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人们自我**,去规避那些矛盾的本身。
最终这些真理都被留下来了,而矛盾都被无视,知道这些矛盾溃烂成人与人、亲属之间的无法修补的漏洞——当然了,人们还有一个最终的魔幻手段——因为我比你经验多,所以我说的都是对的,你不能否定我。
3、什么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600字 弹琴让我欢喜让我忧
钢琴的黑白键因一曲《夜曲》而烙印于心。是的,我从小就面对于这一排黑白键,而对高高低低的五线谱,不是父母压迫的成果,而是我极力要求的,钢琴——我的最爱。
曾几何时,为了它,我抛开了繁重的学业……。
“你啊!最近的成绩怎么会下降这么多?是变笨了吗?尽给我丢脸!”母亲愤怒的面色骤然跃于眼前,我怔怔地望着母亲,有口难辩。
“我……我不知道。”声音细若蚊鸣。
“弹琴、弹琴,先顾好你的学习吧!”话音刚落,母亲摔门而去。
我委屈的低下头,但心中依然哼唱着那道比赛的曲子,再过两天,我就要去参加音乐大赛,可这几天,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恍若*枪向我扫射,而我躲开了,全然听不进去。脑子里回荡着清脆的琴音,温婉柔和,全然把外界的一切抛到脑后。
这时,老师的指责又令我忆及。
“这次的单元考怎么会考成这样,再这样下去,我想,“三好生”我会考虑给另外一位同学……”我愣于那儿,不懂得反驳,心里徘徊着一味苦涩,但仍不忘掺合丝丝即将比赛的期待。我想,我真是无药可救了,但我仍不想放弃弹琴的时间。
坐在窗台边,望着窗外刹那间变得色彩灰蒙蒙的天空,仿佛是我心情的写照。我的心充斥着委屈和不解,“学习有那么重要吗?现在不都注重课外兴趣吗?”想着,泪竟差点儿冲出眼眶,母亲似乎平息了怒气,打开了房门,见我落寞的背影,手抚上我的背。
“你好好想想吧!为什么不能把弹琴的时间安排妥当呢?”
“可过两天就是比赛了!”我呜咽着。
“我相信你可以的!”
是啊!为什么不能安排妥当呢?
比赛那天,我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心中掠过一丝欣慰与难以言语的喜悦。母亲远远地望着我,我站在领奖台上与母亲相视而笑。
我想,我不会轻易放弃弹琴。虽然自古以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不会因此而退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