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翅》读后感 1
读这本书读了好久,前半部分多为精短的小散文,随感也跟着写了不少,准备整理整理发上来,定期更新......
篇一 窗前的青春
——年轻的我们,有一颗无比天真、无比张狂的心。
不畏惧,不闪躲,在青春的路上,才会更加快乐。
谦卑的心
——在骄傲的外表下,应该存有一颗,时时提醒自己的,谦卑的心。
母亲最尊贵
——无需多言,毋庸置疑,母亲永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最大。
窗前的青春
——在青春的那幅图画里,最炫目的便是那些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窗前的一张张稚嫩可爱的笑脸。
白色山茶花
——所以说,较之那一棵开花的树,人生又那么多次那么多次可以走错的机会,有那么多机会可以重来的我们,要懂得珍惜呢。
幸福
——我的,太早。
理想
——我为我拥有一个坚信而不移的理想,一直以来,而感到骄傲。
明镜
——心底的那些宝贵的,都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守护着。
岁月
——无论如何,岁月都不会白白走过,不论是逝去的容颜,还是沧桑的心灵。
再会
——不要做一朵孤芳自赏的“傻”花。
我的苦闷
——我还小,或许作为一个孩子的我,只能说,老师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之一。不论是辛苦耕耘的园丁还是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都同样值得尊重、敬佩。
哭泣的女孩
——做一个宽容的人,怀揣一颗宽恕的心,整个人都会因此而变得更加透彻。
夜校生
——有时候,当被懒惰的甜蜜勾去了魂儿的时候,总会不仅羡慕那些勤奋的、认真的身影。
春回
——云彩都不肯回来,那么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少,那些单纯的小岁月,是不是也找不到回来的路了呢。
生日卡片
——爱是相互的,并且永远不要去质疑母爱,不要去质疑那一定会就那样坚定地存在着的爱。
母子
——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是最美丽,最有味道的。就好似爱,无论它有多平凡多渺小,却还是掩盖不住它足有韵味的魅力。
夫妻
——无畏无怨无悔 = 幸福温暖喜悦
同学
——年少的青春,同学总是最好的代名词,他陪伴你我走过了宝贵的青春,陪着哭陪着笑陪着嬉笑吵闹,陪着学陪着错陪着生活陪着成长。每当毕业的时候,那种真真切切的悲伤时怎样也无法弥补的内心的缺口,不舍得离开美丽的校园,不舍得离开可爱的同学,不舍得放弃青春年少时那单纯美好的小岁月。
你们还好吗?
同胞
——再风和丽日的下午,再平静的当下的中国,也无法掩埋历史长河中的色彩、屈辱。
为那些在灾难中不行的遇难者,默哀。
《蝶翅》读后感 2
《蝶翅》是和《丰饶的园林》一起出版的散文集。我读的蝶翅里写下的,是作者在创作上的疑惑、寻求、期盼。
在席慕容的文字中,感受到的是安静、自省、温暖、一个活出自己又偶有困惑的年轻女留学生。乐于交往,善良无害。也许是学美术的艺术生,对美的感知是那么细腻又让人感动,又能用恰如其分又稍有夸张地用语言展示出来。我觉得留在我脑海里的就像一个个动画。山茶花,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开始,到越来越饱满·····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他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对于山间野花的美也会让人流连忘返。这让我常常想起《雏菊》中的画面,为什么呢,在书上描写的景象往往带着点儿以前看过的电影的画面感。一个富有诗意的画家,在异乡,品尝着人事的苍凉、无常。怜惜着生命、自然、亲情、爱情。出现在她身边的艺术家、邻居、夜校生、加油站的女孩。她都能感知到某些道理。就是这样,生活真的是最好的老师了。我们缺乏的不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是发现美的心情。心在人都好浮躁哦,静,好久都没出现在生活里了。我想我们有时真的要慢下来。忙字不就是心*么,忙点好,是好,可别只顾着匆匆赶路而把自己丢了,往往不知不觉我们就被外部环境改变了,这时就需要静下来,和自己好好聊聊。
而且,我觉得通过读蝶翅,发现很多处相通的感觉,就像她说的面对时光------那拥有*优势的敌手,人类所共有的苦楚与甜蜜、悲伤与喜悦其实是完全相同的。读着读着读出自己的感觉有一种豁达的被了解的畅快。
害怕是因为怕这个世界会看轻我;
拘谨是因为随时随地要和这个世界计较;
纪德说:“想要‘认识自己’的毛虫永远也变不了蝴蝶。”
让日子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过下去吧,卸下我的盔甲,所谓得失,哪里是可以从计较中得来或失去的呢。
希望快快长大,能变成一个自己心中愿意,并且他人也喜欢的那么一种人。
《蝶翅》读后感 3
《蝶翅》是作家席慕容写的,这位作家专攻油画,艺术气息相当浓烈,写过很多散文、诗,是个极其著名的作家,很多人都很喜欢她的作品。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就觉得这本书一定很有诗意。果不其然,真得如此。书的题目是《蝶翅》,那必定要先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虽然只有五六百个字,但写得极好。特别是那结尾,“岁月飞逝,世事果然都如浮光掠影。可是,那炽热的红字刻在灰黑色的纸页间,如蝶翅般颤动着的片段,不知道为什么,在又隔了这么多年之后,依旧会不时地飞进她的心中。”
这也是这本书的首页语,文字气息很浓烈。它告诉我们,岁月易逝,但岁月中的片段总会无时无刻地飞进我们的心灵,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本书里的文章都很短,却实着让我感悟出每一篇文章中作者的人生道理。如《窗前的青春》这篇文章,它告诉我们: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又如《栀子花》,它告诉我们: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记忆,是不容我们随意增减的,也不容我们退让迁就的。《孤独的树》告诉我们:虽然孤独,却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来自天上的黄金。《意向的暗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曾经怀着相同的理想并肩前行过一段岁月,到了最后,一定会在彼此的记忆中植满百合。那么多的文章,告诉我很多的道理,给了我人生的感悟。
在这本书里,作者记录了她的成长痕迹,在创作上的疑惑、寻求以及期盼。书里大都篇幅短小,让我很意外,当然寓意深刻。其中有几个篇章让自己印象深刻,为了一处美景,为了将美景留于自己的画版,作者一个人赶往某地,呆上几天完成一幅画作。这种热爱,这种执著,让人感动。
更多篇幅,讲述了作者某段时间的心情变化,对生命的感悟,对情感的感叹等,虽然只有百字,但是仍然能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怜惜和热爱。
有的题目做得很大,可内容却很小,这种小只是一点小心思,一点小感触,一点小灵感,让读者有发挥想象的空间,思绪飘荡很远很远。有些文字构思巧妙,只一句,或两句,便会勾起读者的无限遐思。
作者言,这本书是在心情宁静的时候写下的,是真实的轨迹。这本书是写作者本身,对生命来说,即使一种热烈的释放,也是一种冷静的整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写文章,无须去管文章的字数,只要我们能透过文字,得以重新审视那个或许更为真实的自己,以及,那一条无限迢遥的来时路。
当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思想的时候,就要赶紧用笔记录下心中所想的,化成一篇篇文章,不在乎文章的字数多少,只在乎文章的内容是否有思想,是否有深度,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积累下来,不也是自己当时的一种心情,当时的一种生活状态吗?
岁月飞逝,世事果然如浮光掠影,如蝶翅般颤动着的片段。
书写本身,对生命来说,既是一种强烈的释放,也是一种冷静地整理。
拓展阅读
1、《昆虫记》读后感曹有凡名师工作室
渭城区风轮小学五年级二班赵宣芝
这几天,我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这本名叫《昆虫记》的书,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呢?这本书介绍了许多我们认识的以及不认识的昆虫。对熟悉的昆虫加深了一层了解,对不认识的昆虫也有了我自己的见解。比如说我们都见过或捉过的蝉,它是怎么脱壳的;母螳螂与公螳螂同房后为什么要吃掉公螳螂;而母螳螂在吃公螳螂时为什么不反抗。在这本书里都被解答了出来。还记得看到写蝉那里时,作者法布尔用枪在正在唱歌的蝉身边打了三枪,而蝉却没有一点反应,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对于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我虽然以前有过一切了解,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法布尔的了解更加深刻了。这本书似乎能把人带入某个情景里,比如说我在看蝉脱壳时,仿佛我就是那只正在脱壳,换上美丽新装的蝉。在这里法布尔以充满爱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昆虫世界。在这里,每一种昆虫:蝉、蜘蛛、蝴蝶、螳螂……它们的习性、工作、繁衍、死亡都活灵活现。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探求真相的精神。在生活中与学习中,我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要像法布尔那样,有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向理想不断奋斗。
2、彼得·潘读后感
所有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小飞侠彼得潘。
彼得潘永远是个贪玩的孩子,总是开心地笑,无忧无虑地飞。在无忧岛,他和海盗决斗,卸下别人一只胳膊;和其他没家的*一起玩耍,当他们的头儿。在现实城市,他每天晚上听温蒂讲灰姑娘、睡美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
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可是自由过头就是孤独。因为自己的影子不跟着他,他伤心地哭了。只有童话故事能安慰他,只有温蒂能安慰他。可是他没有父母,没有感情,他不能长大。小飞侠的身份注定了温蒂和那些*都会离开他,他们必须长大,在现实世界中长大。而他必须孤单地飞,飞在无忧的世界里,永远做个孩子。
小飞侠彼得潘有许多别的孩子不曾经历的快乐,但是有一种快乐他永远与之无缘。
人都不想长大的时候。觉得成人世界太多烦恼,太多金钱、权力、地位、名声的纷争,甚至是情感的纷争。觉得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最干净、最单纯,只要心里感到快乐就好了,其他的什么也不用想。想像童话故事里说的去和海盗决斗,去森林探险,想一直和伙伴们一起玩,不回家。
可是,有得必有失。不长大的孩子,在逃避了成人的烦恼和责任之时,也错过了长大的快乐和情感的体验。错过了许多生活的经历,也就少了对世界的感悟,对自己的认识,少了成熟的心智。
人生不可能简单得就像童话世界或童年一样。没有人可以像彼得潘一样永远不长大。但是我们可以在长大的同时保持一颗童心,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对未来的探索精神。不要失去被感动的能力,不要失去对生活对自己的满足感。每天看看天空,看看花草树木;享受每一顿饭,每一次休憩;在烦杂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关心他人的同时收获感动;时不时地对自己笑笑。简单的快乐才是最快乐。
虽然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复杂的世界,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无忧岛。安静的时候,回到无忧岛里飞一会儿吧,一个人在无忧岛里飞那么一会儿。
3、彼得·潘读后感
两年以前妈妈曾给我读过《小飞侠彼得·潘》这本书,但是最终因为我感觉人物太混乱不想听而半途而废。这个暑期参加“星阅读”,又看到了这本书,这次我一字不落的把它看完了。也知道了在一个夜晚,一个小男孩闯进了文迪的家中,他是从窗户飞进来的,不料却被娜娜(一条狗)扯下了影子,第二次来的时候,虽然找到了他自己的影子,可怎么也缝不好,就大声哭了起来,被文迪听见后帮他缝好了影子,男孩叫文迪和他一起去梦幻岛,于是文迪叫上了约翰和迈克尔(她弟弟们)一起去,那个男孩教文迪他们三姐弟怎样飞行,飞向了梦幻岛。
他们在一起玩、一起住、一起打海盗,虽然不是一切顺心,但依然很开心,最后文迪他们想家了就回去了。天长日久,他们慢慢长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文迪有一个女儿叫简,当男孩再一次出现的时候,简和他去了梦幻岛,多少年后他又带走了简的孩子,就这样一直延续下去,这个男孩就是彼得·潘。
这本书真有趣,读完后,我想对大家说,我们大家都是从婴儿长到现在这么大的,最后也是要长大成人的,至于彼得·潘不会长大的原因,读后感·那是科幻小说罢了,现实中根本不会有长不大的小孩。人长大以后,不会像小孩一样天真、纯洁,他(她)的心比小孩复杂,这也许是彼得·潘不想长大的真正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4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