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要坐前排读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8-11 09:55:54

永远都要坐前排读后感范文

在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有一个不出名的小镇,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她的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一个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不能落于人,即使是做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前排。正因为从小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育,才养成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坐在前排的誓言。

在玛格丽特上大学的时候,学校要她们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它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这样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的很出色。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我讲到这里,我们中的同学或许会说:世上只有一个撒切尔夫人,都像把她那样坐前排,谁坐后排呢?那么,请允许我提个问题:“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第二高峰呢?”,我们都愕然了吧。是啊,这就是非常残酷的事实:屈居第二与无闻毫无区别!

其实我并不是说非得要要做得最好,站在最前,而是说这中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积极态度就是成功的保证!在生活中,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态,遇难则退,因为一点小挫折而气馁,你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而成功的生活;工作也是相同的,也许你资质拔群,但是,没有努力向前的进取心的话,最后依旧一事无成,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想坐前排,但他们并不一定会成功。坐前排是大家的理想。但在有些人心目中,它成为了一种幻想,他们却认为这是遥不可及的。而那些实现理想的人,定能将心中的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向理想靠近。所以,无论身处何处,从事何事,我们都要铭记一句话:永远都要坐前排,并且努力去实现。

拓展阅读

1、《追风筝的人》最新600字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已经过三遍了,每一遍会被深深的动。我始终在追寻,到底触动我的是什么?那柔软细腻的笔触,那毫无矫揉造作的描写,那关于童年的跳动,那罪恶的定格,那救赎的可贵……

"为你,千千万万遍"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的塔布尔,就像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这里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和最丑恶的东西,友谊、忠诚、信任,背叛、歧视、自私……

童年,是孩子们的天堂。阿米尔和哈桑,在一个富裕家庭长大的两个亲密无间的主仆,一起爬树、一起搞恶作剧、一起看电影、一起放风筝,一起在树上刻下"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我喜欢所有的这一切的描写,那么亲切、自然、童趣,那微妙的幸福悄悄的在心中蔓延着,蔓延着……

阿米尔和哈桑,"无论如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因为历史不会轻易改变,*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没有。"这些"不能改变的历史",给了阿米尔背叛的勇气和借口,并最终背负着这个罪恶。在那场追风筝的比赛中,那那条小巷之中,在那打开父亲心门钥匙的蓝风筝与对友情的背叛中,我们再也看不到阿米尔眼中的澄清与欢愉。

对阿米尔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但,往事终究会自行爬上来,你会发现,原来它从未离开过你。

2、《追风筝的人》最新600字

12岁的阿米尔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爷。他本与仆人哈桑手足同情,但在一次风筝比赛,发生了一件让阿米尔无比痛苦,无比自责的事。因为那件事,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随父亲去了美国。成年的阿米尔因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而再次踏上故土,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他一点点探索着,看着战争中阿富汗的惨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经故去的哈桑的儿子,拉回了那只他丢弃了的人格的风筝。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带“悲”的作品,但在长长的叹息之,我却受到了无比的震撼,那只飘荡着的风筝线也悠悠晃晃地系在我的心上。在书中,阿米尔追寻着的似乎是他与哈桑的友谊,是他不再内疚的,变得勇敢起来的心。

原本的阿米尔是懦弱的,无法保护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伙伴,好在追寻中他还是找回了失去了的心。可是,在生活中,每一次伤害可以弥补吗?不是的,有的风筝将再也寻不回来。不得不说阿米尔是幸运的,而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幸运的遭遇:那件事发生在2009年的暑假,我刚刚学会站立的小表弟来我家玩。一次没人时,我的脚不小心扫到了他,还站得不是很稳的他一**在了地上,哇哇大哭。面对妈妈的责问,我违心地说:“是他自己摔的……”还好,我最还是说出了真相,拉回了那只差点飘离的“风筝”。

细细想来,我似乎比阿米尔更幸运,因为他与哈桑是再也回不去了的,他的“风筝”已是残缺。而在这“风筝”的背,附着的是人性,是诚实、勇敢、善良的品质,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只有不失去我们的“风筝”,才能算一个真正的“人”。

像原本少年时的阿米尔,他那懦弱的表现使他的“风筝”丢失,在日的几十年中他是在悔与自责中度过,这也是惩罚。直到他重踏故土,他那不顾一切的救赎才让正义回归,但“风筝”还是残了,这也意味着他在今的日子里还得一刻不停地追寻,追寻那只对他来说无比重的“风筝”

阿米尔的“风筝”丢了,又被追回。而你的呢?你可曾丢失了你那只带有你人格的“风筝”?在那飘荡的风筝上也有着一份对人命运的掌控。不论因什么,也不论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吧!一起找回我们的那只“风筝”,并将它好好保存,不再丢失。你愿意么?

让我们一起追寻那只人格的风筝。

3、《追风筝的人》最新600字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写的那么细腻,那么人。即使是在面对过于强大的黑暗势力的时候,善良的人们却从不放弃希望!这是一个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美籍作家,在小说中,更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因和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的国家中的人民,他们在黑暗的天空里依然保留了能够照亮天空和指引方向的星辰之光。

一开始,是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本小说的,题目就叫做《为你,千千万万遍》。当时就很想到这本书。来,当我有机会亲自阅的时候,心中涌起了太多美好的希望。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个有些残酷的故事。从最初的哈恩的承诺,到最主人公完成自我的救赎中,我看到了人性的重生。《追风筝的人》的故事背景是真实的,正因为真实,所以才会那么的人至深。在小说中,哈恩的忠诚、与米尔少爷之间的友谊也让我到人性的温暖,而阿富汗地区的各种残酷的现实,让我对于这个世界上的悲苦有着深深的悲悯。哈恩的孩子的不幸遭遇更是让我一度有落泪的冲动。

追风筝的人,就像我们在追逐的那些美好的希望一样,有时我们为了自己重的人而不顾一路荆棘,无畏向;有时我们为了涤荡自己的灵魂,将目光集中在那美丽的“风筝”之上,在痛苦中寻找到通向幸福的那个方向。

点击查看更多永远都要坐前排读后感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1586.html

热门阅读

  1. 2018年青年节公司祝福短信大全
  2. 201年51劳动节给同事祝福语大全
  3. 有关有创意的祝福短信
  4. 电视台广告中心寒假实习报告范文
  5. 满江红诗词赏析
  6. 《流域的治理与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优秀教学设计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11 19:27:09
本页面最近被 57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贵州,TA在页面停留了 10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