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江雪的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44:32

孤舟江雪的散文

当季节进入了夏季型气候之后,每天的高温和艳阳,似乎就成了一道不变的大地场景。偶而伴随着的午后短暂雷阵雨,虽然能够稍微舒缓了闷热的暑气,只是心中那份烦躁的情绪,则是依旧无尽止地漂浮着,并无丝毫消除的迹象。

在这绵延的暑热天气中,柳宗元的〈江雪〉诗篇,却意外地建构了一帖另类的心灵消暑良方。透过诗中雪景的绵绵描绘,让心灵在不知不觉之中,感受那份在冰天雪地情境里,所散发出来的夏季冰凉。而个人思绪也自然地随着这股清凉寒意,神游于皑皑的白雪意境之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总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喜欢把客观境界写得非常的幽静,让诗人主观的心情,在周遭氛围的衬托下,显得比较寂寞与孤独,而这首《江雪》的意境,其实也正是这样。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绘主要形象,正是这首〈江雪〉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全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冰寒的静寂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扁舟,一位老翁,独自在一条寒冷的江心,伴随着周遭银白的视野,静静垂钓……

千山白头,飞鸟绝迹;万径积雪,人踪湮灭。远眺大地苍茫迷蒙,意境幽远;近观人舟江心独钓,静寂清澄。让人彷佛看到眼前的湘江风雪弥漫,在苍茫岚影之中,有着一叶扁舟,船上端坐着一位披蓑戴笠的老渔翁,兀傲风雪,雪中独钓。扁舟一叶,钓者孤独,诗中意境,就这样在山川白雪之中无尽绵展──心思意兴遄飞,视野婉转袅绕。

这首《江雪》,诗人所要描写的其实颇为简单,只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老渔翁,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钓鱼而已。可是,为了凸显此一主要的核心对象,诗人则不惜运用一半的篇幅,去描绘其所处的周遭环境,而且设法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辽阔,几乎到达了浩瀚无边的境界。因为背景愈广阔,则主要的描写对象,也就愈能被衬托,更加地突出。

这首诗的诗题虽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时并未立即破题,其结构布局堪称精巧。开头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为场景做了一番铺陈。然后笔锋一转,点妆出正在孤舟垂钓的蓑翁形象,却一直到结尾才着墨于“寒江雪”三个字,正式破题。从头读至结尾处,再行倒读全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的似乎都是雪,千山是雪,万径也是雪,而且因为是雪的因缘,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给予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了鲜明的参照对比。因为如果没有“千”、“万”两字的衬托,则随后的“孤”、“独”意境,也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没有什么震撼力了。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四时意境,巧妙不同。从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春潮、张志和《渔歌子》的夏雨、王士桢《题秋江独钓图》的秋江、以至于柳宗元〈江雪〉的冬雪,主角渔翁若隐若现,或在春潮雨后,或在斜风细雨,或在秋江独酌,或在寒江钓雪。不论是春潮急湍,或是江河流淌,诗人似乎总能随境运转,在你我不知不觉之中,恣意挥洒着几许的闲情逸致,尽情建构出无限孤独的情怀。

这四首诗词之中,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不见渔翁,只见野渡之舟,其中的渔翁和扁舟,只能凭空想象杜撰。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看见了山川原野的色彩缤纷,见着了戴箬笠穿蓑衣的渔翁,却未知其是在捕鱼或垂钓。

如若要论及在江中垂钓或独钓这件事,则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和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好符合这样“独钓”的诗情意境,只是两首诗中所描绘的季节不同,动静有别而已。

以春夏时分为场景的《滁州西涧》和《渔歌子》,无论是幽草、黄鹂、白鹭,桃花、鳜鱼、青箬笠、绿蓑衣,在诗词之中,处处尽是动静交替、色彩缤纷。但是,当镜头转到秋冬季节之际,则无论是〈题秋江独钓图〉抑或〈江雪〉,不仅色彩全都不见了,而且大地似乎也逐渐凝结,只是徒留诗人泼墨山水下的渲染意境,让人有着无限的遐思而已。

从彩色渲染,到黑白泼墨;从春夏喧哗的自然原野,到秋冬静寂的大地山川,不同阶段的人生际遇,似乎如同这些诗情画意一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场景,透过这些诗词文意的细细铺陈之后,总能让诗词中的那份深层意境,随着个人不同的心思,在心中无尽地绵展。

在这藉由一个季节、一条江河、一叶扁舟、一丝钓线、一位渔翁,所建构出来的心灵意境,由于取景的方向不同,作者的感受殊异,因此其所著墨的方式,也就自然而然会有着多样化泼洒的空间了。不论是诗中有画,或是画中有诗,两者内蕴的哲理以及外显的风华,理应都是一样。

一条河流,点妆四季幻化;一叶扁舟,写意沧海人生。在这扁舟独钓的意境氛围之中,恣意挥洒着多样化的大地风情……

拓展阅读

1、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何处发弄扁1200字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发弄扁。”一卷,一,一壶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人。朦胧中,诗仙李白吟着诗,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一叶扁,悠悠地驶向历史深处学的长河……

我心灵上厚重的积灰仿佛一扫而空,心中有了单纯与明朗的诗意。我抬头高吟“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然而,巨幅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刺痛了我的双眼;当我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动,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敲碎了我的思绪。我环顾四周,同学某甲,沉浸在mp3重金属摇滚中,某乙陶醉于《一帘幽梦》,某丙……

我突然感到一种失落,好像心灵深处被人掏空了一块。于漪老师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心灵似乎总是跟着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起焦灼躁动,无法宁静。我害怕,我心中的那份诗意的美好会成为纤细的火柴微火,一阵令人炫目的世风袭来,就将它熄灭得连灰烬都不剩下。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可是,今天迅猛发达的信息时代,学天空中的明月却并不皎洁。审视我们今天的化生活,我们心中的宁静便注定要*破。有多少人知道茨威格?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到赵万里“静水流深”的意境?不敢说,我真的不敢说。毋庸置疑,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今天我们的生活充斥了快餐化,更有所谓“哈韩哈日”之风侵袭。快餐化、商品化化符合了当前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符合了争分夺秒一族的审美需求,也契合了青少年充满好奇与梦幻、极易为新鲜事物所动的心理特征,这才得以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这样的化生活充满刺激、激情与快感,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汉语真正质朴感人的诗意之美与人关怀,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也愈走愈远。它所造成的决非仅是几句诗的遗忘,更是心灵诗意与真正深刻隽永人天堂的破灭,是更多单纯美好情感的流离失所。与之对立的,是**主义和急功近利观点的滋生和所谓大众化的蔓延,实则是缺少学涵养的**和对通俗化的无端膜拜。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回到天真无邪的古代,采薇而食,种菊悠然,如古人般寄情于诗意的山水之中。今天的我们在物质上得到了许多,在新兴化中游历,而学真正的精神家园日渐狭窄。

当我浅吟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我的残缺的诗意天堂中,何处有我悠然发的扁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想起余光中的诗,但愿我们的化生活少一份狂热的躁动,多一份诗意的静气。

■点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这篇章,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深厚的学修养,富于思辩的理性目光,挥洒自如的语言表达,很难不让人为之侧目!内容上,作者紧扣“诗意”为话题,对当今的流行化进行深刻的辨析和反思,从而对物质丰富而“诗意缺失”的当代生活作出清醒的质疑和批判。与之相对的,是作者对古典精神回归的深情呼唤!形式上,全篇亦以“诗”贯穿,题别具一格,以李白诗句开头,又以余光中的诗句收束。中诗典故俯拾皆是,流光溢彩,显示了作者广阔的阅读视野和卓越的语言功力。

2、有关于的优美

冷酷无情冻死并埋葬了无数的鲜花,可是,却见梅花、莲总是和相伴而生。这唯一的解释是,缘分和性格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物降一物的范例。

是冰凉的却是那么柔软。,软的不欺负硬的也不怕。你看无论寒风怎么摔打,它都不会死,越冷它越坚定,把它扔到哪里,都不该性。遇到温暖,会流泪,甚至,甘愿为温暖将自己变成滋润的水。

前世本来是温柔透明的水,是寒冷让它苍老到苍白。不屈服不抱怨,不留恋上天的好环境,宁为玉碎,也要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看上去总是那么地冷,可是,被覆盖着的大地和万物,最知道洁白的,用自己的身子替它们防御了多少的风寒。

不留恋温柔之乡,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到处都是的身影。世界上越高的山,越敢于攀登到顶峰。就连世界屋脊上的珠穆朗玛峰,最高的不是山顶,而是山顶之上那白皑皑的,毋庸置疑,成为了极顶。

冒着严寒而来,就是要告诉万物,严寒已经袭来。

为标志的寒冷,为棉衣棉貌棉手套棉鞋等等的厚重,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有利舞台。这些憨厚的代表,是因为的到来,才再也不用担心被主人冷落到阴暗的箱子底儿。

面对踩踏压迫,必然用越来越坚硬的态度,做出反抗。如果不肯罢休地一味压迫下去,被那么滑到了,就是做出的反抗措施。都把给踩疼了踩脱落皮了踩出一层硬硬的茧子来,还不让推搡一把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不例外。

给冷藏起一时半会吃不完的嚼口,会得到一丝不苟的尽职尽责的保鲜。*不会像冰箱冷柜那样,不但每时每刻朝你要电费,还得以制冷为借口给宝贝们涂上一些什么有害的氟利昂。

堆成人儿,则让变得跟孩子们一样憨态可爱。

雕,则是听凭匠人的指挥,制造出一个洁白却灵性的童话世界。

至于,万一崩了,那也是被肆虐的风欺凌得实在坚持不住了,不然谁愿意用自己垮塌的代价而又害人呢?

就是如此有自己个性的,如果喜欢它,同时也必须做到对它的包容。

这正如对待一样的人。

3、《雨中行走湘风光带》欣赏范

一个飘雨的春日,我感觉心有些疲惫,决定一个人出门看看雨中的长沙。

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对于长沙的了解多限于字。小时候,亲近她的时间会多一些;长大以后,学习压力和工作忙碌,逐渐疏远了那份亲近。尤其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漂泊,长沙的印象在脑海中愈发模糊。朋友们说我对长沙没有什么好感,可能吧。疏远久了,重新找回感觉,是需要时间的。

不知何时开始,莫名地喜欢下雨的日子。似乎潮湿的空气,让我的心滋润了不少,心情也会自然转好。

坐在*上,顽皮的雨滴一心想挤进车厢,在车窗上一次次尝试突破。车窗玻璃也不客气,用自己的身体阻击着雨滴,雨滴似乎有几丝泄气。只是她不会轻易放弃,一瞬间,她又发起了攻击,“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绝于耳。无论她如何努力,车窗玻璃依然击退她毫不费力,撞疼了的雨滴开始流泪,泪滴在车窗上形成一条条曲线,留下了遗憾的印迹。

过于专注雨滴,我有些忘了此行的目的。公车上播报到站的消息,我才回过神来。自己也觉得有些可笑,成人的年纪依然有几分孩童的气息。

随着人群在湘大道的一个站下了车,眼睛一下子亮了。以前那条窄窄的沿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穿梭在雨中的车辆应该是最开心的,一辆辆像野马撒欢般疾驰而过。我先前看过新闻,知道这条路早更名为“湘大道”。为了提升长沙的城市品位,长沙市*在湘沿岸开辟出一条休闲风光带,与天心阁、橘子洲、岳麓山相互呼应,“山水洲城”的城市名片早已扬名海外。

我撑着伞,沿着风光带向北行,一阵花鼓音韵飞入了耳中。花鼓戏是长沙的地方戏,深受大众喜爱,当年毛**情有独钟。花鼓戏剧目来自民间生活,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如《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我也是一位花鼓戏迷,每每听到二胡的悠扬,我都会怦怦心动。

我加快了步伐,在一条长廊处,一群人拥在一起,花鼓的音韵就是从人群里飘出来的。听得出唱的是《刘海砍樵》的选段,一男一女唱得有板有眼,像模像样,应该是有些功底的。围观的人很多,我挤了进去,看见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意兴正浓,有的拉二胡,有的吹长笛。演唱的一男一女穿着戏装,抑扬顿挫,引来一阵阵喝彩声。围观的有老人,有青年,也有乳臭未干的孩子。据报道,中国的地方剧种受到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受众正一天天减少,花鼓戏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心头忽然涌起诸多感慨,这些老人是忘不了花鼓戏曾经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正尽全力在传承着优秀的民间化,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食粮。

离开了老人们,我继续前行。雨好像小了一些,我放眼前瞻,依然有些雨雾,一座高阁隐隐绰绰映入眼帘,我想那应该是“杜甫阁”。当年大诗人杜甫曾寄居于此地,不过原有的建筑早已不在,如今的“杜甫阁”是新建的,以此提升城市的化品位。

“杜甫阁”为湘风光带的一部分,与橘子洲、岳麓山隔相望,距天心阁不足一千米。阁园林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主阁共分四层,高18米。2002年长沙市*决定正式修建,2005年9月19日整个建筑全面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随后向市民进行试开放。

雨水将阁外围冲洗得干干净净,较之晴日里更亮丽了。原想上楼去看看,只是看到有一部分变成了茶楼,早已没了心情。到底是经济在冲击化底蕴,还是化底蕴原本就是经济的附属品,心中有些郁闷,没有了前行的打算。

这时,我走到了边的护栏旁,两眼望着雨中的湘,较之以前更为开阔。雨水与水接触的瞬间,撞击出微微波浪,一个个波浪,争先恐后流向远方。想来雨水和水也是快乐的,他们唱着欢歌,向远方的大海奔去。面上零零落落地停着几只船,在微浪中轻轻摇曳着。心的橘子洲,由于雨雾的缘故,看得不甚清晰,可朦胧中的曲线竟然是那么诱人的眼睛。

尤其是头的毛**巨型头像,让我的遐思飞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眼睛离开了雨中的橘子洲,我向对岸望去。对岸的群山连绵起伏,弯弯的曲线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水墨画的主角是长沙的名山——“岳麓山”。望着雨中的“水墨画”,刚才的郁闷一下子消失了,来时疲惫的心渐渐舒服了。

当身处风景之中,才觉得自己的心彻底放松了。人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融入了自然,一切就变得和谐,心境在不经意间改变,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眼前的画面永恒定格。

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城市的脚步总是不停地向前奔跑,钢筋水泥的城市,留给我们眼睛的喜悦越来越少。多年以后,这条湘风光带是否依然美丽?是否还能把我疲惫的心抚平?未来的事,谁又说得清。无论怎样,我曾经领略过她雨中即景,这样的美好会伴随我的一生!

4、 南的春天

雨,来了,一来几天。

雨刚来的时候,没有惊天动地的雷声,没有漫天卷积的乌云,没有尘土肆虐的狂风,悄悄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雨,带着温柔,带着羞涩,带着凉意,带着调皮单纯的心。

时节已过春分,春天已经走过了一段历程。在经历了初春的雨和寒冷之后,我们又如愿地等来了许多晴朗的日子,温暖惬意。而如今春雨绵绵中,再度回寒。

然,这才是真实的南,晴晴雨雨的季节,我们所期待春天就是这个样子。

年后曾一直期盼着天气转暖,只是过了立春,又过了雨水,南却依然沉浸在寒冷中。冷也罢了,还绵绵不绝的寒雨,地是潮湿的,空气是潮湿的,身上穿得再厚实,也穿不出一丝的温暖,连心也是潮湿的。我们可以忍受冬季的严寒,却不能承受春日的回冷,那是因为内心里对春天作了温暖的定义。

没有悬念,南终将步入温暖的时光。尽管偶有回寒,但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可以走过一季的姹紫嫣红,然**夏、入秋、入冬,再期待下一个春天,周而复始。

那么,就先尽情地享受春日吧!

且不说河边排排而立的杨柳青青,嫩柳随风摇摆的那种闲适,也不说园林内、山野间百花盛开的美景。只需春暖初始,煦煦的春风拂面,那丝滑的柔软,令人沉醉其中,你就已经触碰到了最真实的春天味道。

气温正是适宜时,满街窈窕的女子卸去了笨拙的冬装,摆动着婀娜的身姿,就如脱茧而出的蝴蝶,色彩斑斓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装扮着春天的景色。

倘若是晴日,走在古老的街巷,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抬头看高大的法国梧桐露出一抹鹅黄,听着柔软的风声从枝头掠过。转过街角,那杏花树下,粉红的花瓣如飘落,伸手,柔柔的花瓣在掌心静默,心也静默,在这一片杏花雨中静静感受春天的温情。

或者找一间小小的茶楼,临窗的位置坐下,阳光暖暖的洒进来,金骏眉的香味在周围弥漫,在阳光与茶香中写这些字的时候,心情是快乐的。茶的香味、阳光的味道,喜欢爱与被爱、字及字的延伸。窗外,一树的玉兰已盛开多时,花瓣儿撒落一地。旁边的那一株桃树,为何枝头上一粒粒花苞才刚刚半开,而别处的桃花都早已一片繁盛?

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中写道:“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原来如此。

想必是,这漫漫的雨中,这多情的桃花,该是在等待有缘人的到来吧?

待到雨过转晴,一起去走走,踏着青草,沐浴着暖阳,看桃花漫红、杨柳摇摆,可好?

点击查看更多孤舟江雪的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0568.html

热门阅读

  1. 企业中秋节祝福语汇总
  2. 赞美花的诗句
  3. 结婚十一年祝福语大全
  4. 公司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
  5. 《清澈的湖水》的教案模板
  6. 给自己一个结果美文
  7. 优美记忆的句子
  8. 关于供销社的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
  9. 电力公司的三句半台词范文
  10. 电视剧男人帮经典语录
  11. 孤独寂寞的诗句
  12. 邮政储蓄宣传标语
  13. 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30句
  14. 2016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诗句祝福语
  15.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诗词原文及赏析
  16. 中一班教学工作计划
  17. 《小松鼠找花生果 》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18. 关于亲情的作文400字
  19. 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0. 春节企业祝福语
  21. 201年314白色情人节祝福语给老婆
  22. 201年全国爱眼日经典祝福语
  23. 高校退管会工作会议发言稿范文
  24.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
  25. 想念你的诗歌
  26. 世界人权日祝福语
  27. 2016年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
  28. 《姆咪谷的彗星》读后感
  29. 201年七夕情人节祝福语大全
  30. 管理寓言故事:小猴找工作
  31.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大全
  32. 团委聚餐策划范本
  33. 销售岗位面试自我介绍
  34. 《卡罗纳》优秀教案范文
  35. 学校专业技能竞赛总结
  36. 温馨的国庆节短信祝福分享
  37. 美人鱼的故事童话中文版
  38. 难忘的秋游小学日记500字
  39. 以万圣节为题的作文
  40. 公司贺词四份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