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裆坝纪实故事
狗蛋从小就没妈,他一直和爹过活。
从小,他就生长在裤裆坝边。说起裤裆坝,他只听说是六十年代建的,具体不清楚是何年何月。从他记事起,裤裆坝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据说,当年筑坝是为了缓解旱情和解决人畜用水问题。裤裆坝位于左沟和右沟交汇处的下游一百米处,坝堤是用黄土筑就的,足有十几米高。站在大沟两侧的山上望大坝,整个大坝就像一条裤子,坝堤是裤腰,而左沟和右沟就像裤子的两条裤腿,一左一右伸向远方。所以,当地人形象地将这个人工坝称为裤裆坝。从小到大,在狗蛋的记忆中,这座坝里总是汇集了污浊的雨水,但水并不深,水沱也时大时小。遇上雨量充沛的年份,多余的水会通过坝左的泄洪道排向下游。前些年,人也吃坝里的水。后来,坝里的水污浊不堪,人们便启用了解放前掏成的那些水窖。那些水窖分布在各个沟沟岔岔的出水口,每逢天降大雨,那里便储备了丰沛的雨水,水窖的水面上,飘满了柴草和羊粪蛋。但人们依然将它用做生活用水,而牲畜,则饮用的是坝里的一汪脏水。
夏天,浅绿色的水坝中布满了青蛙的卵衣和茸茸的水草,一片接一片的,紧接着是一簇又一簇的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之后,成群的青蛙幼仔便蹦蹦跳跳地爬上岸,使人都无处下脚。有时,养鸭子的人家也常常在裤裆坝里放鸭子。而牛羊的蹄印和粪便更是比比皆是,孩子们也常常偷偷地在坝里洑水。一到晚上,蛙声骤起,彻夜不停,但山村的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喧闹的叫声。有时,野兔、獾猪也往往到这里饮水。因此,这里招来了不少外地的捕猎者。
而到了冬天,水面结了冰,孩子们常常在冰面上展姿,动作显得十分轻快和娴熟。这时,大人们往往在冰面上凿几个冰眼,牛羊便在这些冰眼里饮水。无冬无夏,裤裆坝里的水从来没有干枯过,几十户人家就赖以裤裆坝这汪水供养牲畜,年复一年地过活着。
一转眼,时间跨入了八十年代,狗蛋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直到有一天,和他一样大的姑娘们都远嫁他乡,和他一样大的小伙们都成家立业,他才恍然大悟,心想自己也该结婚了。但他家的条件很差,又是单亲家庭,找谁结婚呢?他突然想起上初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名叫《新儿女英雄传》的小说,开场有一句影响非常深刻的话:牛大水今年二十一了,还没娶媳妇!
这天,狗蛋和往常一样,依旧在左沟沟口的瓜地里除草、挪秧,爹去放羊了。天气非常热,他一边擦着汗,一边向右沟沟口张望。不知怎么回事,今天右沟沟口的瓜棚里,那个穿着红衣衫的嫣红到现在还没出现。他静静地听了一会,也没有什么声音。他便向右沟迈几步,扭头看看,又故意咳嗽了几声。咳嗽声惊动了右沟瓜棚边的黄狗,黄狗顿时汪汪地叫了起来,但依然没有人出来。这时,他看见裤裆坝的右岸过来一个人,那是嫣红她爹。他明白了,右沟的瓜棚里今天根本就没人。他也知道,今天,他心中期望的那个场景不会出现了!
这一天,他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日子显得特别长。
晚上,月亮上来了,爹来换他了。他和他爹没多说一句话,便匆匆起身回家吃饭了。本来,他是应该顺左沟回家的,可今天偏偏从右沟绕了过去。在路过嫣红家瓜地的时候,他又咳嗽了两声,卧在地边的黄狗又叫了起来。月光下,嫣红她爹走出瓜棚,望望眼前的这个小伙子,没有吱声。
狗蛋匆匆回家吃了饭,涮了锅,便翻箱倒柜地找起东西来。他在找那本《新儿女英雄传》,他想看看有关牛大水的一句话,但最终还是没又找到,他在辗转反侧中熬过了漫长的一夜。
清晨,狗蛋去右沟杏树岔的水窖挑水。远远地,他就看见自己心中想念的那个红衣衫已经挑着水往回走。他俩之间,不过百米,却有一个弯道。等转过弯的时候,那个穿着红衣衫的嫣红已经歇在路边。她双手抱着右脚,不断地在搓,脸上一副痛苦不堪的表情。以前,两人从未搭过话,见面都是用眼睛交流。今天,狗蛋同样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双眼盯在自己前方四、五米远的地方。狗蛋刚走过嫣红坐的地方,他的身后就飘来嫣红的一句话,“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狗蛋不解地回望一眼,见四下无人,便问:“你是在跟我说话吗?”嫣红瞟了他一眼,说:“难道这里还有别人吗?”狗蛋看到嫣红仍在搓脚,便问:“你怎么了?”嫣红的表情越发显得痛苦,她蹙了一下眉,淡淡地说:“我的脚崴了。”
狗蛋听后,一时不知所措,他愣在了那里。嫣红理由十足地说:“你还不帮我把水挑回去呀!”狗蛋这才反应过来,忙放下自己肩上的水桶,又将扁担搭在水桶上,去挑嫣红的水桶。他在弯腰的时候,看到嫣红的水桶里飘满了柴草和羊粪蛋,狗蛋用手捞了几下,又甩甩手,便挑起嫣红的水桶,大步流星地往回走。他在回村的路上,始终没有回望一下,也不管嫣红跟上来没有!即便是扁担从右肩换到左肩,他都没停顿一下,一切都在行走中完成。到了嫣红家,嫣红她妈见了很是不解,她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狗蛋。没等嫣红她妈开口,狗蛋忙解释说:“嫣红的脚崴了,我帮她把水挑回来了。”这时,嫣红也一瘸一拐地出现在门口,她妈赶紧向嫣红撵去。
狗蛋将水倒入水缸里就匆匆出来了,嫣红娘俩甚至没来及说一句感谢的话,就见狗蛋的身影已经绕过大槐树,渐渐远去了。
嫣红妈**嫣红的裤角一看,没看出什么病症,便问:“究竟怎么了?” 嫣红不失时机地说:“我的脚好好的,我就是想让他帮我挑水嘛!”
嫣红妈听后一愣,接着又用指尖点了一下嫣红的额头,说:“死丫头,啥时有的心思?这可不行,你可要收住心呀!”
狗蛋挑了水回来,做了饭,自己先吃了。他拿过已经破旧的陶瓷饭缸,盛上饭,舀上菜,上面盖了一个小碟碟,提着饭缸便向自己家的瓜棚走去。
到了瓜棚,他催父亲赶快吃饭,吃完了他好带饭缸回去。他还说:“爹,你上年纪了,跑不动山了,以后还是我去放羊吧!”老爹就跟没听见一样,始终一言不发,只懵着头吃饭。等他吃完了,狗蛋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便提上饭缸就回家了。
狗蛋爹无奈地望着狗蛋的身影,也不知这混小子今天是怎么了,总觉得和往常不太一样。
不一会,狗蛋爹就看见狗蛋赶着羊群进了杏树岔,转眼就不见了踪影。接着,他看到嫣红匆匆忙忙地掠过裤裆坝,来到右沟。最后,他看到嫣红爹背着手、摇晃着身体地回家了。
狗蛋爹蹲在瓜地里拔着草,耳边却飘来嫣红甜甜的山歌:
六月瓜熟渴难挡,
叫声哥哥尝一尝。
……
狗蛋爹寻声望去,只见嫣红站在左沟和右沟的转弯处,脖下围着一条粉红的纱巾,目光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己。他忙高声喊道:“嫣红,有事吗?”
嫣红说了声:“没事。”便转身匆匆走向她家的瓜棚。
狗蛋爹便专心致志地拔起草来。过了一阵,他不经意地一转身,发现嫣红又站在左沟和右沟的转弯处看着自己。狗蛋爹有些不解:我一个糟老头子,有啥好看的?直到第三次看到嫣红的时候,狗蛋爹才反应过来:嫣红莫不是在找狗蛋?
狗蛋爹慢慢直起身,又高声问嫣红:“嫣红,你有事吗?”
嫣红也没应声,只是缓缓地走向狗蛋爹。狗蛋爹越发不解,大热天的,嫣红怎么还围条纱巾?
嫣红过来了,狗蛋爹也慢慢地走向瓜棚,他怀里抱着一个熟透的大西瓜。还没到瓜棚,嫣红就问:“干爸,你怎么今天没去放羊?”
狗蛋爹清楚嫣红不知道早上这一出,忙说:“狗蛋这混小子,由他去吧!”
嫣红解下脖子上的纱巾,攥在手里边走边轻轻地甩着,她慢慢地走近瓜棚,坐在床边。狗蛋爹将瓜掰开,又从挂兜里取出一个小勺子,插在瓜瓤上,端给了嫣红。
嫣红本不想吃,可狗蛋爹已经将瓜掰开了,她便接了过来,一勺一勺地吃将起来。
狗蛋爹觉得今天狗蛋和嫣红都有些异常,他便无话找话,“嫣红,以往也是你来地里看瓜吗?”
嫣红不假思索地说:“白天有时是我,有时是我妈,晚上一般是我爸。”
“那白天,你和狗蛋经常在一起了?” 狗蛋爹不断地追问。
“是,但我们只是相互看看。”
“你们都说些什么?” 狗蛋爹又问。
“我们没说过话。”
狗蛋爹惊讶了,“你们连话都没说过?” 狗蛋爹越发不解了。这时,嫣红吃完了西瓜,放下瓜碗,起身要走了,她有意将那条红纱巾落在了瓜棚里。
狗蛋爹忙喊住了嫣红:“嫣红,你的纱巾。” 嫣红却头也不回地跑开了,她边跑边说:“等狗蛋回来了,让他给送过来!” 狗蛋爹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心里像乐开花似的。他猛然敲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嘴都笑得合不拢了。
他忙将纱巾塞进挂兜里,收起锄头,直奔杏树岔。在路过右沟时,他冲瓜棚里喊了一声:“嫣红,你等着,我去杏树岔将狗蛋换回来!” 嫣红出了瓜棚,默默地目送狗蛋爹跌跌闯闯地跑进了杏树岔。
晌午过后,狗蛋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从挂兜里翻出红纱巾攥在手里,寻思半天,但他没有勇气去找嫣红。
他心想:嫣红早上脚崴了,怎么今天她妈还让她来看瓜?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看见嫣红妈穿过裤裆坝,向右沟过来了。
他叹了口气,知道今天没机会还纱巾了。
整个一个下午,狗蛋一直关注着右沟的动静。直到太阳落山,嫣红妈都没离开右沟半步。他试图接近右沟,犹豫不决的举动,好几次都惊动了右沟嫣红家的黄狗,惹得嫣红她妈时不时地出来朝左沟这边张望。
他心里再次犯嘀咕:嫣红不是崴了脚吗?她妈怎么还让她来看瓜?也不知她的脚伤好些没?
傍晚,狗蛋远远就看见他爹早早地将羊群赶回了圈。不多时,他爹给他送饭来了,这比平时提前了许多。他爹揪的是面片子,他自己已经吃过了。狗蛋一见他爹,一肚子的憋屈真想撒向他爹,但他还是忍住了。
狗蛋爹一眼就看出狗蛋今天心绪不好,知道情况一定不妙,便知趣地不再问什么。可他越是这样,心里却越想知道下午发生的一切。就在狗蛋端着饭缸往下蹲的一瞬间,他看到了狗蛋裤兜里露出纱巾的一角。他便清楚了:儿子下午没见着嫣红。
狗蛋吃完饭,催他爹早点回去,他爹也顺势说:“我老了,又有风湿病,瓜棚里潮,你就看着吧!”说完便提起饭缸有些不舍地离开了。在走之前,他犹豫了一下,不知应该顺左沟走,还是应该从右沟绕。最后,他顺左沟走了。他没走出几步,就停下脚步*头,他看到狗蛋那张沮丧的脸,便有些心痛了。心想:这孩子真是命苦,从小没妈,他也从来不主动跟人搭话,更何况是找对象呢!他真有些担心,儿子能不能扛得住!
狗蛋他爹一走,狗蛋就看见嫣红娘俩也走了。不多时,嫣红她爹就到右沟了。月亮渐渐升了起来,月光轻描淡写地洒下,仿佛是刻意冷落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一样。微微的清风吹拂着狗蛋的脸颊和头发,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不知不觉中,两行眼泪从脸上落了下来,紧接着,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轻轻的哭声。哭声再次惊动了嫣红家的黄狗,它仿佛在替自己的主人出气一样,对着左沟就是一阵狂吠,声音比白天大得多,时间也长得多。黄狗的叫声,也使嫣红她爹不安起来。他走出瓜棚,向左沟望望,向前几步又停下,走走停停,他总算来到狗蛋家的瓜棚前。他看见狗蛋在哭,不知说什么好?便假装不知道狗蛋的心思,关切地问:“狗蛋,你咋了?”
狗蛋没有言语,越发哭得厉害了。弄得嫣红爹不知如何是好,他说:“狗蛋,你是不是害怕?要是害怕,我回去叫你爹来。”狗蛋依旧不啃声,只是哭个不停,声音更大了。他仿佛要将二十多年来的委屈哭出来,这不仅仅是为了那迟来的爱情,还有别人平时看他的眼光。嫣红她爹看到狗蛋哭得不可开交,自己又劝不住,自然下不了台。便说:“我还是回去叫你爹来换你吧!”说完就要顺着左沟回村,狗蛋却突然不哭了。但眼泪依旧挂在脸上,他用手擦擦,忙说:“干爸,我没事,只是心里难受,这会好了。”嫣红爹看看狗蛋,心想:这孩子也真是令人同情,可也没办法呀!谁不疼自己的孩子,我们总不能因为同情你而牺牲嫣红的幸福吧!
狗蛋本来话就少,加上嫣红爹是长辈,平时两人就没说过几句话,自己刚哭过,狗蛋很是不好意思,根本找不到一句话说。狗蛋便催嫣红爹回他家的瓜棚,以防獾猪把瓜祸害了。嫣红爹一听,这是一个不错的理由,也就顺着台阶下了。
嫣红爹走后,狗蛋掏出嫣红的红纱巾,他左看看、右瞧瞧,仿佛闻到了嫣红的体香。他多么希望能得到嫣红的芳心,可自己这样的家庭,可能吗?他当下就有了预感,经管他非常地心仪于她,但他们之间是没有任何结果的。
月亮爬上了中天,影子没有那么斜、那么长了。狗蛋躺在床上,手里握着嫣红的红纱巾。这时,有几只蚊子嗡嗡地旋在他的瓜棚里,狗蛋将纱巾盖在脸上,美丽的纱巾变成了一个自己专用的小蚊帐。他闭上眼,静静地享受着红纱巾带来的舒适。突然,他听到自家的瓜地里有沙沙的声音,右沟的黄狗也疯狂地叫唤起来。他知道那是獾猪在祸害西瓜,但他管都没管,依旧躺在床上想他的心事。黄狗的挣扎和叫声,迫使嫣红爹放开了拴狗的绳子,黄狗老远地向獾猪扑去。獾猪哼哧哼哧地跑几步,好像是感觉到自己跑不过黄狗,就转身与黄狗对峙起来。这时,嫣红爹也拿着锄头跑来助阵。獾猪一见,一转身便从地埂下溜走了。
这一夜,狗蛋没有合眼。
自从狗蛋帮嫣红挑过水以后,一连好几天,狗蛋都没看见嫣红。嫣红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突然不见了踪影。直到有一天,隔壁的王大爷告诉狗蛋他爹,嫣红她妈请他撮合,要把嫣红介绍给乡长的儿子。狗蛋爹一听,才恍然大悟,但他不敢将这一消息告诉狗蛋。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嫣红的事,最终还是传到了狗蛋的耳朵里。狗蛋一听,如五雷轰顶,但善于掩饰的他,把一切都咽在肚里。他知道,自己太穷了。
终于有一天,嫣红家张灯结彩、高朋满座,狗蛋知道嫣红要嫁人了。他家的冷冷清清和嫣红家的喜气盈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嫣红的婚宴开席了,狗蛋没有上桌,目的是为了回避嫣红夫妇的敬酒。嫣红的对象是个城镇户口的青年,听说姓钱,是某个大集体单位的。他穿着一条*蓝喇叭裤,上衣是绿军装,内穿白衬衣,头上是一顶军帽,军帽里面是窝成团的纱巾,帽顶显得尖尖的。这在偏僻的裤裆坝,显得十分抢眼。宴席过后,狗蛋悄悄将嫣红约到大槐树背后,从兜里掏出珍藏了多日的纱巾,将纱巾还给了嫣红。不想,这一举动却被同村的大刚看到了。大刚不客气地说:“要送就送方新的,怎么送方旧的呀?”嫣红忙解释说:“这是那天我借给他的。”大刚一听就“嘿嘿”一笑,知趣地走了。他边走边说:“男人也有借纱巾的?”嫣红装着没听见,悄悄将一张纸条塞给狗蛋,忙转身离去。
狗蛋急忙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狗蛋:请不要记恨我。咱俩就像我们身边的裤裆坝,向下走没路,向上走却越走越远,永远无法交织在一起。再说,我也拗不过我爹妈,认命吧!但愿有来生!”
狗蛋看完,一行眼泪从脸颊流下,他无奈地抹了一把泪,将纸条揉成一个团,扔在地上。而狗蛋的这一举动,被远处的大刚看了个清清楚楚。等狗蛋离开后,大刚走到大槐树下,他拣起狗蛋扔掉的纸团,看后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没了今生,何谈来世?”
按当地的习俗,傍晚时分,嫣红要被婆家用亲车娶走的。当嫣红被人簇拥着走向亲车的时候,狗蛋偷偷地躲在大槐树后面看着。那件鲜艳的红嫁衣,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但在他心里,并不显得有多美丽!狗蛋在失落中,目送迎亲的彩车渐渐消失在弥漫的尘土之中,他的心里顿时明朗了许多。一个晚上,他都在想:自己的初恋怎么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原因就是自己太穷。他随即向父亲谈了要离开裤裆坝的想法。父亲心里虽然不愿意,但嘴上也没说什么。
他又一次彻夜未眠,他整夜都在考虑将来怎么办?次日清晨,在他离开裤裆坝的时候,除了父亲,没有一个人送他。他感到非常的孤独,除了孤独,感觉前方好像有一堵墙,挡住了自己的去路;后面又像有什么东西在拽着自己,使他无法前行。终于,他在艰难的抉择中,选择了离开。他挥着泪,离开了这块给予他生命、养育他成长的土地。父亲没有去放羊,他站在高高的裤裆坝上,不断挪着脚步、变化着方位,目送着儿子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自己视野之中!他的眼里,也噙满了泪花。
从此后,裤裆坝方圆,就再也没见过狗蛋的身影。有人说,他去了深圳。
直到五年后,嫣红和丈夫吵了架,在她怀抱三岁的儿子、揉着红肿的眼睛回到裤裆坝的时候,她看到村上的大人小孩,都在大刚的带领下,忙着在学校的操场上和灰、砌砖。原先那些破旧的教室和校舍都被推倒了,只见操场上堆满了新拉来的红砖、砂石、水泥和钢筋。她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位热心的深圳老板在为裤裆坝献爱心,他捐资了十万兴建裤裆坝小学,但又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学校建好后,不知为什么,嫣红她爹却突然病倒了。嫣红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回娘家伺候她爹。在回娘家的路上,她看见沿途到处是修自来水管线的工人,施工的人操着清一色的南方口音。嫣红又打听了一下,原来又是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深圳老板在捐资修管线和铺路。嫣红什么也没说,她心里什么都明白。
不知怎么回事,嫣红她爹硬是没有好起来。时间不久,他就撒手人寰了。生前,他老是重复着一句话:我做错了一件事!
又是几年过去了,嫣红和丈夫最终还是离了婚。这时的她,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一天,她领着十岁的儿子回裤裆坝看娘亲,就在她在路边等车的时候,迎面过来一辆崭新的沙漠王越野车,司机见她挡车,便顺路带上了她。路上,司机对她说:我是深圳东方清洗有限公司的,是专程来接我们张总他父亲的。我们张总也是这儿裤裆坝人。他说,村里人都叫他狗蛋!
惊闻司机的一番话, 嫣红那双红肿的眼睛,不知为什么突然眨了两下,接着又湿润了……
拓展阅读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纪昌学射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3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纪昌学射》,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七个环节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纪昌学射》是出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这一单元一共包含三篇文章,都是围绕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主题展开的。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主要讲述了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故事。这篇寓言故事,以生动的事情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对于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进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所面对的是小写四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但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力仍有欠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理解课文中生字词,理清课文行文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语言的寓意,体会纪昌的认真和恒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纪昌练习眼力的过程。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做事要有毅力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法和学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学情,我会将启发引导法贯穿始终,并配以自主学习法、视频教学法、想象法、讨论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在学法上,我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导入法,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寓言故事,预设学生汇报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故事,进而引出课题《纪昌学射》
这样的导入,不仅唤起了学生的学习记忆,同时还形成阅读期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在这一环节,我会先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相关内容:
比如:生字词的指导以及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
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汇报学习,我会适当地进行指导。
这样,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步熟悉文本,既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帮助学生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析读文本做好铺垫。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我会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飞卫要求纪昌如何练眼力呢?针对这一问题,我预设学生会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做如下回答:
内容一: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结合语句分析飞卫的性格特点,从中能够感受到他是个严肃、严格、认真的人。接着,运用删字法,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牢牢地删掉?从而体会纪昌练习眼力时的专注。然后引导学生想象飞卫说话时的语气、神情,并鼓励学生模仿表演其神态,进而深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找出纪昌听了飞卫的建议后,是如何做的?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纪昌躺在妻子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随后,请学生谈谈从这里能感受到什么?
内容二:飞卫让他去把一个小东西看成一个**。
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我将采用启发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纪昌是如何做的?通过学生讨论明确: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然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播放有关小虱子的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虱子的小;同时,引导学生目不转睛盯着视频中的织布机和虱子,并询问学生感受,通过学生们的眼睛发酸与虱子在纪昌的眼里大的像车轮一样形成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纪昌的认真刻苦,激发学生的钦佩之情。
环节四:品读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领会,并引导学生思考:纪昌通过练习,最终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从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做事情只要认真刻苦、不懈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同时树立学生学习大本领要从小处着手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会请学生自主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交流学习心得。顺势我会对其进行补充,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续写故事内容:纪昌成为射箭能手后,会如何感谢自己的恩师飞卫呢?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带给各位考官清晰、直观的感受,同时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纪昌学射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拜:bi(拜见、跪拜、拜年)
侯:hu(王侯、侯门、王侯将相)
肤:fū(皮肤、肤色、肤浅)
剂:j(药剂、剂量、一剂药)
髓:suǐ(骨髓、精髓、深入骨髓)
纪:jǐ(姓纪、纪律、纪晓岚)
标:biāo(标准、标枪、标签)
好句:
1.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2.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3.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纪昌学射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读后感一:
纪昌是一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听完我的叙述,你就会明白了。
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叫飞卫,是一位射箭能手,还有一个人,他叫纪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有一天,纪昌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飞卫告诉纪昌要想成为一名射箭高手就要记住两个要点:一是要练眼力,二是要把模糊的东西看的很清楚,还要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之后,纪昌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师傅严格的教学,终于从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了一名射箭,神手。
纪昌的成功不光由于他的刻苦修炼、不断的学习,还由于它是先把基础打好,再往更难的地方学。俗话说得好:从基础打底。不管做什么?如果没有基本功,想成就一番事业是非常难的,而善于学习的纪昌就充分做到了这一点。虽然学会这个功夫纪昌为此花了很多时间,但对纪昌来说,只要能学会好的本领,花再多的时间也值得。他的这一番成就,是刻苦学习和勤奋努力的结果,这也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因此,《纪昌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下大功夫练眼力,经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能手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学好真功夫,不仅需要良师的指导,更要自己下功夫,你要从基本功入手,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成功。(
读后感二:
今天我学习了《纪昌学射》一课。它是一个寓言故事。
它主要讲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而飞卫却没有直接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而是先让他练眼力。于是纪昌开始回家练眼力,妻子织布时,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看着梭子来回穿梭,他就这样不停地练呀练,两年以后,他的功夫练到了家,就算有人有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眨。
纪昌练得差不多了,便再次去拜访飞卫。纪昌回家以后就开始回家练习,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纪昌学射》一课给了我很深得感触。要是我这样学射箭,我可能早就不想不想学了。因为飞卫迟迟不教我射箭,可是纪昌不是这样的。他每一次都按照飞卫的话去做。这时我想到了我学街舞的时候我因为怕吃苦,所以学到一半的时候放弃了。学习射箭需要毅力,学习街舞需要臂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了一个道理:不管学什么都需要毅力和吃苦的精神。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之纪昌学射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手。当时天下最好的射手是飞卫。纪昌决定和他比试一下箭法。纪昌先射中了空中一只鸟,飞卫大笑。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鱼。飞卫还是笑着摇头。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然而在飞卫眼里,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落下来。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服了,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这就有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纪昌学射。请同学们注意:纪应该读三声(jĭ),昌由两个日组成,上面的日小一些,下面的日大一些,请同学们注意书写。跟着老师齐读两遍课题纪昌学射
师:同学们,课文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名叫纪昌的人学习射箭。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考察考察大家的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纪昌 射箭 妻子 注视 梭子
相当到家
绑住 虱子 车轮 成功 百发百中
师:请同学们从第一排开始,每人读一个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读错了,我们给他纠正。
师:看来大家语习得非常扎实,那老师去掉拼音大家还会读吗?
生:会!
师:(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好,请大家齐读两遍词语。
生声音洪亮地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自读课文。
师:谁能用上我们刚刚学习的词语,把这篇课文的内容串起来,给大家讲一讲?先用上第一行词语。
生1:有一个叫纪昌的人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首先要练眼力,于是他回到家,在妻子织布的时候,注视着穿梭的梭子,两年以后,他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了。
师:这位同学基本讲出了课文前半部分内容,但还不够前面,谁来补充?
生2: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要想学习射箭,首先要练好眼力,眼睛盯着一个东西看,不能眨一眨。于是纪昌回家开始练习,他盯着妻子织布的梭子,一直坚持了两年时间,终于,他的技术练得相当到家了。
师:这位同学不但将故事叙述清楚了,而且还有细节,非常好,掌声送给他。那谁能用上第二行词语,将课文的后半部分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纪昌去找飞卫,飞卫说:你练得还不够,如果能把一个小东西看大,才算成功。于是飞卫回家在窗户前用长头发帮助一个虱子,一直盯着虱子,到后来,虱子变得和车轮一样大了。于是他再去找自己的师父,飞卫认为他快要成功了。教他开弓射箭,最后终于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全面,掌声送给他!那谁觉得自己比他还要厉害,能将这个故事从头到尾讲一遍?
生: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要想学好射箭,首先要练好眼力。于是他回家盯着妻子织布的梭子,两年以后,他的技术练得相当到家了,他就去找自己的师父,师父认为还不够,让他把一个小东西能看得很大的时候再来找他。于是纪昌回家用一根头发绑住虱子,他盯着这个虱子一直练习眼力,到最后,虱子在他眼力竟然像车轮一样大。他去找飞卫,飞卫告诉他快要成功了,于是教他开弓射箭,最终纪昌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学生掌声响起)
三、品练眼力,感悟寓意
师:看来这位同学将课文内容理解了。我们再来看课题: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纪昌学射箭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是写纪昌怎样开弓、怎样放箭的事吗?(不是)那他学的什么?(练眼力)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呢?(第2、3段)
师:请仔细阅读第2、3自然段课文,用横线划出飞卫教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纪昌学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就在句子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学生自学)
1. 引导探究第一次练眼力
师:老师看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找到了。一开始飞卫是怎样教的?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1:你要想学好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师:你体会到了这个师父怎么样?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1:从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体会到飞卫的要求很严格。
师:非常棒,纪昌面对的是一位严厉的老师,那面对这样严格要求的师父,纪昌是怎样做的呢?
生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生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注视是怎么样地看?
生2:专心地看。
生3:仔细地看。
生4:目不转睛地看。
师:这不是普通的看,是专注地看,心无杂念地看!用飞卫的话来说就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谁来读出纪昌的专注劲儿来!(生读)
师:同学们,纪昌就是躺在小小的织布机下面,足足看了两年!700多个日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电子白板展示:
当他疲惫的时候,他想: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旧注视着穿梭的梭子);当他眼花的时候,他想: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旧注视着穿梭的梭子);当他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他想:_______(所以,他仍旧注视着穿梭的梭子)。
生1:当他疲惫的时候,他想:我一定要坚持住,要不然就达不到要求了。
生2:当他眼花的时候,他想:我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就是胜利!
生3:当他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他想:再坚持一下,最终我才会胜利!
师:是啊!纪昌就是这样盯着穿梭的梭子盯了三年时间!他最后练到了什么程度呢?
生: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师:读着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纪昌的眼里练得很好了。
师:什么是相当到家?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到家一样吗?
生:不一样,意思是很厉害。
师:厉害到什么程度?
生: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师:是啊!破折号后面的话解释了前面的相当到家,所以说,这个破折号在这里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那请大家再想想,纪昌练到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是练麻木了吗?
生:不是
师:那是想突出什么?
生:纪昌本领练得很好。
师:这种写法叫夸张。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可是飞卫认为他的眼力怎样呢?(还不够),这就有了纪昌第二次练眼力。
2.自主探究第二次练眼力
师:大家带着上一次练眼力的方法,思考:飞卫又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师:第二次,他又是怎样练习的呢?
生: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师:自己默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生1:我从每天这个词语中看出,纪昌是个很能坚持的人。
生2:我从聚精会神看出,纪昌干事情很认真。
生3:盯着这个词语也看出纪昌学一件事情很专心。
师: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虱子有多大?那车轮呢?(出示虱子和车轮的图片)
大家知道他练了多久吗?(三年)是呀!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三年,(屏幕出示)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妻子劝他歇息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不练好眼力,就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邻居笑他不懂变通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不练好眼力,就__________。(生回答)
生1: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妻子劝他歇息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不练好眼力,就练不好射箭。
生2: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邻居笑他不懂变通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不练好眼力,就不会成为师父那样的射箭高手。
四、总结寓意,升华感情
师:是啊!纪昌就是靠着坚强的毅力,以常人难以达到的魄力,整整坚持了三年时间。最终成为
生: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
师:请思考: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原因在哪里?(屏幕出示)
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来对纪昌学艺成功的原因进行总结。
生1:因为纪昌坚持练好眼力,所以他才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
之所以纪昌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是因为他一直坚持练好眼力。
生2、生3、生4.......
师:同学们,大家认为飞卫这个师父高明吗?
生:高明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一直要求纪昌练好眼力,纪昌才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
师:练好眼力是在干什么?
生:打基础。
师:要学好射箭,就要先练好射箭的基本功,可见练好基本功是何等的重要啊!
学射箭如此,学其他技能也要练好基本功吗?
生1:学习语文,先要学写好每一个字。
生2:打乒乓球,先要练好发球。
生3:练武术,先要练习扎马步。
师:对,可见,在生活中,学习任何一门技术,都需要练好基本功。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纪昌学射》这个小故事,明白了一个大道理,这就叫寓言。但《纪昌学射》这个寓言还没有结束。纪昌学成以后,自认为自己的射箭本领已经无人能敌,于是计划和飞卫比试比试,结果怎样呢?
(有些同学回答飞卫胜了,有些同学回答纪昌胜了)
师:都不对,想知道结果,找到《纪昌学射》原文,答案就在其中。
5、课文《渔夫的故事》的课堂实录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梅辉坡小学解曙昱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概括并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进而明白:真正的强大*的是智慧。拓展阅读,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一、生活入手,游戏导入,解决生字障碍。
师:小朋友们,你一定还记得,在**的怀里,在奶奶的膝前,在学校的阅览室里,读故事,听故事的美好情景吧!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芝麻开门。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师: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灯。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接着刚才的游戏,我再说一句: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同学们跟着老师把题目写到黑板上,拿起你的右手,在跟我写吗?很好,反文旁的这一撇要通到“口”字的下面,故事的“事”首横要长一些。大家
预习过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看这边,看这些生词,能不能读正确。
生:撒网
师:“撒”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读──
生:撒(sǎ)_
师:撒什么
生:撒米
师:撒米喂鸡,还能撒什么?
生:撒雨
师:第二个谁来读?
生:胆瓶
师:像胆一样的.瓶子,请大家看,(出示文中黄铜胆瓶图片)我们经常提到清代有清瓷胆瓶。这里是一只──
生:黄铜胆瓶
师:谁接着读
生:锡封,用锡封着。
师:什么是锡封
生:用东西把它封住
师:用什么把瓶子封住?
生:盖子
师:封住瓶子的锡作的盖子就叫锡封,那么用铅封着的叫什么?
生:铅封
师:用纸条封着叫什么
生:纸封
师:错了,叫封──条。谁来接着读呀?
生:无恶不作,恩将仇报,倒霉,起誓
二、整体掌握,简单讲述,明确学习目标。
师:很好,看来生字的障碍大家已经扫除了,下面,解老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倒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开始。
(生默读课文,老师纠正默读张嘴的同学,几分钟后,老师示意读完的同学举手)
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一边举着手一边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故事呢?还有几位同学没读完,我们等一等。(学生都举手了)手放下,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是讲渔夫在无意间把魔鬼住着的胆瓶捞了上来,而他救了魔鬼一命,魔鬼却恩将仇报,然后,最后还是渔夫以他的智慧压制住了魔鬼的妖气。
师:解老师觉得你的“我觉得”这三个字说得非常好,说话就应该有自身的见解。请你再说一遍,(老师走到黑板前,准备把学生所说简要地写在黑板上。)
生:我觉得,但是我自身觉得啊(全场笑)``````
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我们一起说(师领着学生顺着板书简要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么个故事。我看到大家把自然段都标了出来,那你说,从课文的开头,到哪儿讲的是渔夫捞胆瓶呢?快看,用浏览的方式看课文。
生:1-2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渔夫把魔鬼放了出来?
生:3-4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魔鬼要杀掉渔夫呢?
生:5-9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
生:9-13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我希望不要叫别的同学啦,呵,
生:5-15自然段
师:对吗?
生:对
师:最后的16自然段到课文结束,讲得是──
生:渔夫用自身的智慧战胜了魔鬼。
师:但是,课文的后面两个局部可以这样写(出示改写后的局部,只简要写了主要内容),谁来读一读?(生读)请大家再看看课文,解老师写的跟课文有什么不同?睁大你的慧眼,比较比较。
生:解老师你主要把它的大概写了出来。
师:言外之意是课文写得──
生:详细
师:谁还有发现?从语言形式上。大家发现没有,从课文的15自然段到结束,全是什么形式?渔夫说,魔鬼说、、、、、、、
生:详写
师:这叫对话描写,实际上这个问题太简单啦,可能大家有点钻牛角。我把它写下来。(板书:对话描写)不信你再看看,从15自然段一直到课文结束,全是带引号的对话,是吗?
生:是
师:抬起头来,看着解老师,文章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描写魔鬼和渔夫的对话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渔夫和魔鬼的两次对话。
三、问题切入,研读课文,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
师:其中有两个问题解老师不明白,在第一次对话的时候,渔夫说了这样一句话,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请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解老师不明白什么?
生:他不明白渔夫把魔鬼从海里捞上来,为什么魔鬼要把他杀死?
师:我不明白,你明白吗?
(生有的说明白,有的说不明白。)
师:赶快拿起语文书,读读文章的5-15自然段,可以自由读,也可以与同桌的小朋友分角*读,开始,一定要有声音。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指着板书)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我对你恩重如山呐,你为什么要杀我?(在板书“杀”后加问号)
生: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被所罗门战胜了,然后在第一个世纪里,
师打断生:直接讲主要内容。
生:过了四百年,没有人来救魔鬼,后来魔鬼说,谁要是来救了我,就把他杀掉。
师:非常好,我观察这位小女孩,他一开始说话的时候看着语文书,说着说着,她就不看语文书了,非常棒。是这样吗?
生:是
师:这渔夫可真够倒霉的,假如他是前四百年把胆瓶捞上来,那渔夫可就*了。他可以拥有享受终身的荣华富贵,可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宝库,可以轻易实现自身的三个愿望。他怎么这样倒霉,四百年后才把它捞上来,同学们,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
生:不想信。
师:请你说
生:因为魔鬼是坏的,他不可能说真话
师:因为文中就这样说吗
生读: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
师:这是个怎样的魔鬼?
生:凶恶的魔鬼(师板书)
师:还有别的理由吗?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魔鬼不是说真话?
生:他跟所罗门作对,说明他是一个很坏的魔鬼。
生:所罗门把他装在胆瓶里,还用锡封严,盖上印,说明他很坏。
师:这凶恶的魔鬼,杀就杀吧,为什么还要找这么多理由呢?
生:因为他想让渔夫心甘情愿地死。
师:你可以看出这个魔鬼
生:非常凶恶,非常爱欺骗人。
生:非常狡猾
师:是呀,我这读到这里,就会想起大家二年级学过的那个故事,狼──
生:和小羊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表演。
教学难点: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体会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展示挂图,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副图画,图画背后有一个动听的民间故事,你们想看吗?想听吗?
生:想。
师:展示挂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魔鬼
生:魔鬼有庞大的身躯,张牙舞爪,非常凶恶。
生:渔夫显得非常弱小,好象被吓呆了。
师:是呀,你们看得很仔细。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其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板书课题)
二.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故事,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刚才听到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
师:说说看,你们读了课文,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渔夫救了魔鬼,魔鬼却要杀死渔夫。他是恩将仇报。
生:最终,渔夫战胜了魔鬼,将魔鬼关进瓶子里,扔向了大海。
生:渔夫是聪明的,我们要向渔夫学习。
师:你们棒极了,好样的。
三。细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好心的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了他呢?。
师:你们的声音真洪亮,谁能大胆的起来说一说呢?
生:魔鬼被关在瓶子里的时候,400年过去了,没有人救它,它恼羞成怒,发誓谁来解救它,就要杀死谁。正是因为渔夫救了它,所以它才要杀了渔夫。
师:看来,这魔鬼还是说话算话的。只可怜,渔夫不是在400年前救了它,要不,可就*啦。可是,你们都相信魔鬼的话吗?
生:我认为魔鬼说的话根本就不可信。它说慌成*,当渔夫把它关在小瓶子里时,它不是说刚才是开玩笑的吗?
生:对,它说的是慌话。魔鬼自己说,它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那就是说,它净做坏事,哪会懂得报答别人呢!另外,*是它的本*,它的本*是不会改变的,当然要杀害渔夫了。
师:杀就杀吧,为什么还要编这个冠冕堂*理由呢?从中我们又看出了什么?
生:看出魔鬼十分狡猾。
师:同学们,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揣摩一下魔鬼的语言,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生:读“一听所罗门早*,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生:从魔鬼的语言可以看出它很狡猾。开始,它以为是所罗门放了它,所以就赶紧说好话。可是,一听说所罗门已经*,面前是个弱小的渔夫,马上凶相毕露,恢复了本*,要杀了渔夫。
师:多么凶恶`狡猾的魔鬼啊!谁来读读魔鬼的谎言,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它的凶恶与狡猾。
(生读课文中写魔鬼的谎言第十一自然段。)
师:渔夫听完魔鬼的话时,此时他的心情怎样呢?
生:渔夫哀叹自己倒霉。
师:很好。请同学们再读十二自然段。
(生读十二自然段)
师:渔夫面对死亡的危险,是心甘情愿被杀死还是想办法就自己呢?
生:救自己。
师:如何来救自己?请同学们读十六至二十三自然段。
生:我觉得渔夫很聪明,他想了一个很好的计策,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子里,使魔鬼上了当。
生:渔夫临危不乱,在可怕的魔鬼要杀自己时,没有被吓得丢了魂,反而很冷静地想办法。
生:我认为渔夫有一句话说得好:“我没有亲眼看见,*不能相信。”这句话,是使用激
将法,魔鬼肯定想:你不是不相信吗?我偏让你看看,到时候你敢说不信!这样一想,它就上当了。看,渔夫多么有智慧!
师:除此之外,还从哪里看出渔夫的智慧?
生:我补充。渔夫的智慧还可以从这里看出:当它收服魔鬼时,魔鬼还想说谎骗渔夫,可是渔夫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坚决把它投进大海。
师:、如果是别人而不是渔夫,魔鬼会说出更动听的谎言,比如给他财宝等等,会怎样?
生:也许会犹豫再犹豫,放出魔鬼。
师:这完全是有可能的。而渔夫没有这样做,而是坚决把他投向大海,这充分说明了渔夫
的智慧。
生:还有渔夫很自信。我来读一读他的话:“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
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它的妖气。”没有这份自信,他就不会想出那么好的计策。
师:(总结)看来,渔夫说得没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的力量!
四.角*表演,体会形象。
师:这篇文章有很多关于渔夫和魔鬼的对话,若同学们能分角*表演,那就更好了啦!你们想吗?
生:想。
(学生快速找出对话)
师:孩子们,赶快发挥你们的表演才能吧,我相信个个都是表演艺术家。
(生上台表演,下面掌声不断。)
师:小观众们,台上的渔夫和魔鬼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生:魔鬼凶恶,狡猾。
生:渔夫聪明镇定。
师:确实如此。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一个代表邪恶的魔鬼形象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一个代表正义的渔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多么明显地对比呀!我们相信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的。
五.创设情景,拓展延伸。
1.情景(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鱼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鱼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2.情景(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
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生先在小组里分角*讲,再请讲得有特*的小组在全班讲。)
(师点评。)
教学反思:
《渔夫的故事》一课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两个主要人物:魔鬼和渔夫,重点分析魔鬼为什么要杀死渔夫和渔夫是如何战胜魔鬼的两大问题。
在课堂上采用分角*表演等形式,扮演者表现出了魔鬼的凶恶,从语言、动作方面把魔鬼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鬼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充分体现人物的*格特点。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4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