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枯鱼过河泣》全诗翻译赏析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⑵。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⑶。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⑷。
注释:
⑴《枯鱼过河泣》为杂曲歌辞。李白拟作,以天子微行为戒。
⑵“白龙”四句:据刘向《说苑》引伍子胥谏吴王语。白龙入渊化为鱼,为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诉诸天帝。天帝问当时何形,答言化为鱼。天帝以为渔人无罪,过在白龙化鱼。
⑶“作书”四句:《庄子·桑更》: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能苦之。喻人君失去侍卫,即处危境。
⑷“柏人”句:《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于柏人县馆舍壁中藏人欲行弑),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识”,一作“诫”。
参考译文:
白龙改换常服,变化为鱼,被渔翁豫且制服。
白龙上天投诉,天帝说:谁叫你变化为鱼?现在来告状有什么意义?
白龙作书报告鲸鲵,千万别恃风涛之势上岸。
海涛落下,终归泥沙,翻遭蝼蚁小虫嚼噬。
万乘之尊出入宜谨慎,应该以柏人为皇帝行止戒备的典故而提高认识。
此诗言天子微服出行当慎。“万乘慎出入”为诗旨。举白龙、鲸鲵为喻,言天子当慎出入。举汉高祖于柏人警惕免祸为例,正面告诫。
拓展阅读
1、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
注释:
1、峨眉句:峨眉,山名。也作峨嵋。在四川峨眉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西极,西方极远之处。屈原《离**》: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此句言画中之山像峨眉山那样雄伟高峻。
2、罗浮句: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长达二百余里,峰峦四百余座,为粤中名山。南溟,即南海。此句言画中之山如罗浮山那样横亘至海。
3、名工句:名工,著名的画工。绎思,推究思考。此句言画家作画时,精心构思。
4、驱山句:这里用的是拟人手法。把画山画水,说成把山驱赶到画面中,让海水走入画面中。走,这里是使动用法,即使山走。
5、赤城句: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苍梧,山名。即湖南宁远境内的九疑山。此句言画中山岳云蒸霞蔚,烟雾缭绕。
6、洞庭句:洞庭,即洞庭湖。潇湘,指湖南湘江。缈绵,悠远隐约。此句言画中江、湖望去悠远隐约。
7、三江句:三江七泽,概指江河湖泽。“回沿,谓水流上下回旋。逆流而上曰洄,顺流而下曰沿。全句意谓画面中的水流上下回旋。
8、征帆句:言画面中的舟船停滞不前,好像失去回家的时间。迷,丧失。
9、心摇目断:谓因欣赏画面而心情激动,因凝神而看不见画面。
10、三山: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洲、方丈。详见前注。
11、横石句:为乱石横卧,流水急促,波浪起伏。
12、合沓:重叠。
13、芊绵:草木茂密繁盛。
14、冥昧:本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这里指阴暗。
15、隐几:伏在几案上。
16、羽客:指*或方士。
17、南昌仙:西汉时南昌尉梅福。《水经注》: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后一旦舍妻子去九江,传云得仙。这里借以美称画主人当涂尉赵炎。
18、妙龄句:妙龄,青春年少。历落,洒脱不拘。青云士,本喻指位高名显的人,这里称誉赵炎仕途顺畅。
19、杳然:昏暗;深远。
20、若待二句:谓赵炎如果在仕途上功成名遂后再去隐居,那就失去隐逸的意义。武陵桃花,指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境界。诗文中借指隐居之处。
这简直是一幅全国地图啊,西边是高耸连天的峨眉山,南边是与南海相接的罗浮山。
这可是绘画大师呕心沥血的构思,用彩笔把天下最秀丽的山川都驱赶到少府客厅粉白的墙壁上来了,让我们眼睛一亮。
席卷来满堂的空灵苍翠,更弥漫着浙江赤城山的丹霞与湖南苍梧的云烟。
洞庭湖波涛欲连接潇湘河水雪浪,情谊绵绵,长江情意幽深地依偎云梦湖等七大湖。
激情时波涛汹涌却要喷射去何方?江上的孤舟一去经年几时回?
船帆虽然不动不摇,却仿佛要随风飘荡到天边。
两岸风光激荡人心迷惑人眼,什么时候可以飘荡到蓬莱三仙山?
华山西峰峥嵘,瀑布喷射,华山下巨石横斜,溪流中水波婵媛。
东海边山崖纷至沓来,轻烟渺渺,无边是森林红绿等各色树叶混杂,草木茂盛。
可惜这画中不能昼夜交替,否则就更完美,再就是我伏在茶几上静静听去,怎么没有听到蝉鸣的声音呢?也算美中不足。
高大的赤松下仙人罗列,就像南昌仙人梅福面对面坐着而默默无语。
赵少府而已是南昌人,也和梅福一样仙气飘飘,年龄不大,官儿不小,可谓青云直上。
县里治理得好好的,整天没有诉讼之事,可以宾客聊天,就好像这画中的*,这彩色的壁画并不珍贵。
珍贵的是真实的山水,那里可以保全我们的生命。
等你功成名就之日,咱们一起去武陵的桃花源,看那嬉笑的桃花。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友人赵炎所画的粉画山水的题画诗。诗人把对画家的赞美、画的内容和自己看画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得情景交融而又层次分明,表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手法。
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此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什么是名公“绎思”呢?绎,是蚕抽丝。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的所谓“艺术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地再现生活,这就需要“绎思”的本领,挥动如椽巨笔,于是达到“驱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这一段,对形象思维是一个绝妙的说明。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气、苍梧(九嶷)的云烟、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渺绵、三江七泽的纡回。几乎把天下山水之精华荟萃于一壁,这是十分壮观,非常有气魄的。当然,这决不是一个山水的大杂烩,而是经过匠心经营的山水再造。这似乎也是李白自己山水诗创作的写照和经验之谈。
2、李白《客中行》全诗翻译赏析
《客中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⑴客中:指旅居他乡。
⑵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一说位于今四川省境内。郁金香:散发郁金的香气。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后呈金黄色。
⑶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这里形容美酒色泽如琥珀。
⑷但使:只要。
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管它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这首诗赞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热情,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繁荣景象。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香草郁金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芬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行》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全诗语奇意也奇,形象潇洒飘逸,读来令人如饮醇醴,如坐春风。
3、李白《塞下曲六首》全诗翻译赏析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注释:
1、白马句:言征人戍守于边塞,白马,“骑白马的征人”的借代。黄金塞,地名。处所不详。从下句推断,应指沙漠中的边塞。
2、云砂句:谓闺中人因思念丈夫,常常梦见丈夫所在的沙漠边地。云砂,广阔如云的沙漠。砂同沙。此句的语序是“梦思绕云砂”,源于“云砂绕于梦思”。
3、那堪二句:谓在易动愁思的清秋时节,远忆征人,愁上加愁。那堪,不堪;难以承受。愁苦节,指秋天。《淮南子·缪称》: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
4、萧飒句:谓秋风吹拂树木,发出萧瑟之声,格外凄凉。萧飒,即萧瑟。沙棠,树木名。
5、无时句:言时时思念而就是不得见。取义乐府古题“独不见”—思而不得见也。
句解: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这两句是说,闺妇思念戍守边塞的丈夫,寒冷的秋夜通宵不眠,窗户上落满了萤火虫,似在嘲弄这孤寒之人;天边的月亮,似乎也在有意迟迟不落,夜真长啊!似在写景,实为写情,景为情使,把思妇不眠的苦情,烘托而出。“迟”字用得妙,月并未迟落,是思妇之思情难耐,心中有事,倍觉夜长故也。
白色的骏马,多沙的边塞,细碎的石粒,这一切都是因你而梦魂牵绕的。
这愁苦的日子真不堪忍受,我远远地思念戍守边疆的你。
秋天萤火虫满纱窗地乱飞乱撞,月光照在我的闺房前久不离去。
梧桐叶在秋天里被摧落,空落的沙棠枝更让人心感萧条。
常常独自吟唱着《独不见》,虽然流下了许多伤心的泪水,可是这一切也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此诗写一女子思念出征在外的丈夫,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精神痛苦。
诗分三段。前四句写梦思、远忆。白日思念,夜里梦见。远忆是一层苦,逢肃杀之清秋时节又一层苦故曰“那堪”。中四句写秋景,用以烘托思妇的痛苦心情。站在思妇的角度,一切秋景都能引起她的伤痛。萤飞烦人,霜闺凄冷,月圆人离。人心苦,则觉“月度迟”。梧桐凋零,秋风萧飒,使人更愁。末二句直写相思苦。时时思念而不得见,故流泪;流泪人不知,故曰“空自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