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神韵作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题记
端午节的脚步渐渐逼近,勾起了我无数的幻想。
他远远的望了一眼热爱的祖国,无比悲伤的他走在江边,时不时地擦擦眼泪。这时,他似乎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伤感,对着悠悠蓝天喊道:“祖国!你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呀!”远处传来了回音,这声音既悲惨又凄凉。这就是屈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波涛汹涌的汩罗江水中......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忧国忧民的大臣——屈原。
江水里,他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他无奈的,痛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只给大家留下了几首优美婉转的诗词,便匆匆的离去了。
在这世界上,谁能让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谁又能在国家失去时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21世纪的少年要有屈原热爱祖国的精神,时刻想着为祖国做贡献,端午节快要到了,愿屈原的精神永存!
人们向江水中投下一个个粽子,为的是能够永远保存屈原的尸体,这甜丝丝的粽子是美妙的,而意义确是深刻的,脖子上挂着香囊,这香囊为自己祈福,也是为屈原,为祖国祈福。
看,街上卖香囊和花镯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们更是开心,对着这些香囊花镯挑来拣去,脸上荡漾着欢乐的笑容。
在这大街上,到处弥漫着粽子香,我脖子上挂着妈妈送给我的香囊,手腕脚腕上缠着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花镯,欣赏着邻居挂艾叶,心里好不快活。
听妈妈讲,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姥姥都会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时候,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门上也要插上艾叶,用以祛邪,驱赶毒气。还要炸香喷喷的糖糕只听老一辈的人说,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呢!
看那端午之神韵,这传统节日里,虽然包含着令人心碎的故事,但有许多让人愉快的传统食品,这时,我发现,一片片云彩呈现出了粽子的形状,这美丽的端午神韵,装点着美丽的祖国。
拓展阅读
1、我的端午450字作文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这一天,每一家的房梁上都挂着小猴子、艾蒿、桃树枝。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每一家都喜气洋洋的。
端午节这天我在睡觉,妈妈悄悄走到我的床前,把五彩线系在我的手上和脚上。早上,我刚起来就发想我的脚上有五彩线,五彩线五颜六色的像彩虹一样。
早上我吃完饭就问妈妈一件事,我说:“端午节有什么故事么?”妈妈说:“有一位爱国诗人,他叫屈原,过端午节就是纪念他。”然后就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我听了后说:“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啊!”
中午,奶奶在洗粽叶,包粽子。我问奶奶:“奶奶,你在洗什么啊?”奶奶说:“我在包粽子啊。”我说:“我能和你一起包么?”奶奶说:“能啊。”我又说:“奶奶,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奶奶说:“要纪念屈原呀。”我说:“为什么?”奶奶说:“屈原是一个大诗人,那时候,秦国要攻打他们国家,他主张联合抗秦,结果皇帝不允许,后来他们国家*败了,屈原很惭愧,于是他抱着石头跳江了。”我说:“屈原真伟大啊,我们应该纪念他。”
晚上,我和妈妈去街上玩,我看见有卖小猴子、桃树枝等东西。端午节,街上有各种各样的粽子,真好看。
我们回到家里,吃到了粽子,我喜欢粽子,全家人在一起欢欢乐乐的,我们都很开心。
我们都喜欢过端午节,每一年的端午节,我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2、我的端午450字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放假啦!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坐在餐桌旁边准备吃饭。啊,早餐是粽子呀!这粽子还不一样呢,有熏肉味儿的、有蜜枣味儿的。我一边吃着一个蜜枣味儿的小粽子,一边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呀?”妈妈说:“这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呀,还有,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很多人不说‘快乐’,而要道‘安康’吗?”“我不知道。”“因为端午节是一个图腾祭祀节日,所以一般说‘安康’,而不说‘快乐’。”啊,原来如此!以前,我可都不知道呢。
刚吃完早餐,姥姥就来了。她一踏进门,就说给我带来了一个好东西。我好奇得不得了,催着她,让她赶快说。姥姥经不住我催,开口说:“我给你带了一根五彩绳,因为中国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小孩子戴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佩戴五彩绳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说完,便拿出了一条崭新的五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我仔细地看了看五彩绳,发现还挺漂亮的!
戴上五彩绳之后,妈妈又神秘地对我说:“宝贝儿,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什么礼物?”我两眼放光地问。“香包!”说完,妈妈便从背后拿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香包,还说:“端午节佩戴香包,有*祛瘟之意呢!”
今天过得真有意义,我了解到了好多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你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呢?
3、我的端午450字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却是因为我喜欢吃粽子。到了这一天,在大街上远远地就会闻到一股股浓浓的粽香味儿。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又称“端阳节”。这时候,家长们会给孩子佩戴香囊,据说是可以驱虫*,还会用*洗澡除*,当然更少不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奶奶早早地做起了粽子,我和哥在旁边看着,那搅拌着的豆沙混着极香的糯米味,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这粽子。奶奶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小馋猫,看你那个馋劲儿,等煮熟了,让你吃个够,现在生的可不能吃哟!”“好香呀!奶奶,我一会儿一定要多吃点”哥哥也嚷嚷着。
在我们的焦急中,粽子终于煮熟了,我和哥哥守在锅旁,看着一个个的粽子宝宝躺在那里,我高兴地叫起来:“哈哈!粽子们,本大王上就要来消灭你们了。”这时,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大家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以前穷日子时的端午节,妈妈在一边还不停地感慨着:“现在的孩子们太了,!”我们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过我喜欢的端午节。
真是个美好的端午节,但我更爱的我的家人!
4、我的端午450字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每次端午节,奶奶家都会包起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
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