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诗句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古人常常以诗鼓励别人用功读书。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吗?
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4、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 汪莹《示儿》)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 于谦《观书》)
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 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10、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1、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13、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 姚合《别贾岛》)
1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15、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1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 朱熹《劝学诗》)
1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8、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清 彭兆荪《读书》)
1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20、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 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2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2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 杜牧《读韩杜集》)
28、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9、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 袁枚《寒夜》)
3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清 法式善《读书》)
3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3、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3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 杜荀鹤《书斋即事》)
35、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7、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3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3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0、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 裴说《句》)
4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2、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4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清 袁枚《遣怀杂诗》)
4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6、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宋 王安石《寄吴冲卿》)
47、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 潘际云《厂桥》)
4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0、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5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2、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明 宋应星《怜愚诗》)
53、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明 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54、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清 刘岩《杂诗》)
55、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5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 许浑《寄殷尧藩》)
57、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 王贞白《白鹿洞诗》)
58、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 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59、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60、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明 杨循吉《题书橱》)
61、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62、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63、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唐 杜荀鹤《闲居书事》)
64、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 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6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6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 薛令之《草堂吟》)
6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68、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 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6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拓展阅读:关于读书的诗句名言大全
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2、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3、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刘岩《杂诗》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5、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6、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4、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15、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16、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8、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19、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20、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21、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22、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2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2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2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27、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8、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29、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2、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33、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3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3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6、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3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38、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9、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法式善《读书》
4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41、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4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4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4、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诗》
4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6、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4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8、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宋应星《怜愚诗》
49、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50、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拓展阅读
1、关于立秋的古诗诗句80句优秀
《诗经》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诗经》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渳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槐叶冷淘》 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一叶落》李存朂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莲叶》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红叶》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红叶》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岳州看黄叶》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霜叶飞》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
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
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立秋前一日览镜》[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2、关于立秋的古诗诗句80句优秀
立秋到防温燥
银耳百合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早晚寒气将渐盛,虚弱人群要避免寒气侵体。不同于长夏属湿,入秋后燥令当时,天气干燥,靠近暑天属“温燥”、靠近冬天属“凉燥”。温燥容易“动血”,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荠、芦根等,既清热又润燥。秋属金、金主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情绪比较容易低落。专家提醒,秋天要特别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遇到伤感之事应主动排解。立秋之后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气更凉爽后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立秋后,绿豆加百合的吃法可以暂且“歇歇”,脾胃虚寒的人勿吃冰镇西瓜,待在空调房时肩颈、肘膝关节处也该“捂”起来。杨浦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消化内科博士陈英群解释,绿豆和百合都是性寒食物,酷暑时喝绿豆百合汤尚可,但过了立秋,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两者结合就“太凉”了,不妨将绿豆与薏米组合,切莫过于贪“凉”。进入农历七月半处暑节气时,天气依然炎热,但此时起居上要有 “保暖”的意识,虽然不用过早添衣,但像肩颈、肘膝关节处需要盖捂一下,在空调房里尤其马虎不得。一些市民喜欢从冰箱里直接取出冰镇西瓜、冰饮食用,陈英群主任提醒,这个时候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妇女应格外注意,不能贪凉,以免引发肠胃不适。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瓜类大多属于阴寒性质,老人、小孩和肠胃不好的人多吃容易吃坏肚子。陈英群主任介绍,秋季“天人相应”继之会出现“秋燥”征象,表现为口干咽燥、干咳、皮肤干痒、大便秘结等。此季宜多食新鲜果蔬,香蕉、梨、胡萝卜、莲藕、荸荠等均可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防病的能力。古时也有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抗秋燥饮食良方,陈英群表示,早上喝些盐水,晚上喝些蜂蜜水其实在一年四季都是不错的养生秘方,在立秋后尤其适合,是当季美容养颜、润肠排便的简便良方。
3、关于立秋的古诗诗句80句优秀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3、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陶澹人《秋暮遣怀》
4、秋雨凄凉花溅泪,凭阑渐冷青衣。——《临江仙》
5、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鱼玄机《题隐雾亭》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7、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8、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9、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10、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李白《观鱼潭》
11、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12、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杜甫《月》
1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4、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李白《夜别张五》
1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6、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18、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1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0、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21、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
2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3、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适《河西送李十七》
2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5、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冬夜书怀》
26、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诗句江遇雨》
27、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8、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29、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30、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关于立秋的古诗诗句80句优秀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