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
一、学期复习目标
1.复习550个常用字,复习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且在本课重现的字。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还认识;知道在新认的字中出现的新偏旁。要求写的字,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逐渐在口头或书面运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独立识字,爱识字认字,能主动识,学着自己认,这是学生识字不竭的动力。
3.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的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读诗歌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4.复习默读。允许有个从指读到不指读,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只顾读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过程。这一册重在默读习惯的培养。读的内容可由段到篇,要求要逐步提出,一步一步地严格训练。要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有所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和喜欢识字同样重要。爱读书,才能得到乐趣;得到乐趣,就更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培养起学生读书兴趣的老师肯定是好老师,这样老师的阅读教学肯定成功。
5.重视语言的积累,检查背诵情况。课内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来。鼓励学生自觉地更多地积累词、句、段。
二、单元复习目标
1.第一单元复习目标
通过阅读与春天有关的四字词组、诗歌、童话等,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春天的美好。复习认汉字65个,复习会写字29个。
2.第二单元复习目标
通过阅读新三字经,阅读课文,再次感受家庭浓浓的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对家、对长辈的热爱,为家和家里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复习认汉字74个,复习会写字30个。
3.第三单元复习目标
通过阅读与环境有关的对对子、儿歌、童话等,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复习认汉字70个,复习会写字30个。
4.第四单元复习目标
通过阅读与夏天有关的儿歌、童话、古诗等,结合生活实际,再次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了解动物与自然现象的关系,复习动物尾巴的作用。复习认汉字72个,复习会写字36个。
5.第五单元复习目标
复习认汉字66个,复习会写字30个。复习用指定的词语说话,复习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汉字。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复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儿歌,了解阅读内容,体会遇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别人做不到的事自己做到了,就是一种创造。
6.第六单元复习目标
复习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71个,复习汉字的规律。复习写30个字,培养良好的写字姿势。复习课文内容,了解昨天,感受今天,展望明天,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7.第七单元复习目标
复习通过本组课文的朗读,引发学生主动地留心身边的好人好事,向他们学习,争做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孩子。复习识字68个,会写字35个。
8.第八单元复习目标
复习识字64个,会写字30个。复习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渴望。
三、复习进度表
20周
周一:上午复习第一单元,做自测题(一)并订正
下午复习第二单元,做自测题(二)并订正
周二:上午复习第三单元,做自测题(三)并订正
下午复习第四单元,做自测题(四)并订正
周三:上午复习第五单元,做自测题(五)并订正
下午复习第六单元,做自测题(六)并订正
周四:上午复习第七单元,做自测题(七)并订正
下午复习第八单元,做自测题(八)并订正
21周
周一:上午订正自测题(九),做自测题(十)
下午订正自测题(十),做期末练习
周二:上午订正期末练习
拓展阅读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且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⑵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德育目标:
学习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4、创新目标:
结合课文内容和画面想象当时的场景,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壮烈牺牲的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2、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做到边读边想。本单元共四课,在第一篇课文中进行尝试对学生来讲会有一定的难度。
3、确定五点:
重点:学习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中描写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部分,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
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战斗的经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文章分段。
创新点:抓住重点段 ,通过记叙的重点语句,想象战斗的场面和英雄行为。
德育点:通过课文第三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空白点:⑴ 搜集关于上甘岭战役,关于黄继光的资料。
⑵ 体会英雄品质时,为学生创造性理解留下空白点。
⑶ 理解课文内容时,为学生创造性想象留下空白点。
【学具选择】 挂图,电脑。
【主要技术】
留空白、加深体验、激励创新等技术。
【教学过程 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教师背诵11自然段让学生感受英雄壮举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导出课题。
学生质疑:看到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自由读课文,说出你知道了什么,交流读后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发表你的见解。(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找伙伴进行交流合作,放手给学生自读,自悟,自感。)
学生在自由读、说、讲、辩过程中,放飞思想,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见解。释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学生可自由选择内容和形式。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小组学习,交流自己读文的收获。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给你印象深刻的语段,放声读一读。(对于文章的第三段着重让学生通过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体会英雄壮举,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并且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学习第三段时,看图听朗诵,想象当时的战斗场景及黄继光的牺牲的详细经过。从而感受英雄牺牲的伟大意义。
假如你面对着黄继光的墓碑,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想象不同的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谈谈自己的收获。(写作方法方面的,情感体验方面的,观察方面的,学习方法方面的,学生根据自己所得,自由谈。)
2、出示练习。
【研究性作业 】
背诵或摘记文章当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句段。
【板书】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上的五个环节,并不是按我所写的顺序不变的,而是五个环节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创新,并不断地进行阶段性地小结,在师生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
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教学设计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
重、难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教学重点。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总结归纳:“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继光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带入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通的氛围中,学生在课伊始就对英雄人物充满了无限的崇敬,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为以后各环节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课文中为我们介绍的黄继光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出示:黄继光是一位( )的战士。
【学生自由交流,估计学生对他的评价有:勇敢、坚强、不怕死的……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读书活动。】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1、师:短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出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一定还有更浓厚的兴趣再次走进英雄黄继光,去细细地体会,慢慢地咀嚼,抓住其中让你感受深刻的那个词,带着这个词再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地方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然后回报交流。
A、英勇献身
(1)黄继光在完成任务时处境艰难,他是那样的顽强。
让学生抓住“匍匐→爬→站起→举起→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等词语,理出英雄的行动线索,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清楚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会到英雄多么顽强,多么勇敢。
出示句子: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读描写敌人子弹的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
出示句子: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蛇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3)组织讨论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用自己*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体会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达到“以读促知,以读促解”的目的。】
过渡:面对死亡,黄继光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战斗铺平道路。那么他在主动请战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B、主动请战
(1)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投影: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战士们的突击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3)理解: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4)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坚定的语气。
C、占领高地
对比句子:
(1)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2)战士们猛虎一样冲上去,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分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四、串联教材,迁移课外
1、补充材料,深情读文:
黄继光的事迹是十分感人的,他的壮烈牺牲的场面让人难忘。老师从课外书上还了解到:就在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黄继光那结实、坚强的身躯仍然扑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住周围的麻袋,宽阔*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在中心火力点的前面,留下一条深深的10米长的血印。看到这一切,连长流出了热泪,所有人都流出了热泪,指导员抱起黄继光,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黄继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表达心中感情的空间,课堂的亮点会在此环节的设置而生成,本文主题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身临其境,情感升华
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话要说。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将蓄积于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将学生的情感再一次推向**。】
五、板书设计
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教学设计
一、揭题,简介时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课题:黄继光。
黄继光出生于贫民家庭,受尽阶级压迫。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决定给黄继光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称号,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3.介绍“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外国侵略军入侵朝鲜,并妄图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3年苦战,打退了美国侵略者及其帮凶军队,迫使美帝国主义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二、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
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注意读准平舌音“摧”,边音“屡”,后鼻音“膛”。
2.理解词义。
持续:延续不断。
黎明:天快要亮。
火力点:战斗中火力比较集中的地方。
匍匐:爬行。
挪动:慢慢地移动。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件伟大。
四、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分自然段读通课文。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内容?
五、讲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时候?上级下达了什么命令?
追问:你觉得任务怎样?
2.默读第十自然段,思考: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情况怎样?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点理解当时情况危急:
(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敌人火力点凶猛地射击)
(2)时间紧迫。(4点多、黎明)
3.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哪位主要人物出现了,他做了什么?
(1)他对敌人是怎样的?
(2)请战时,他是怎样的?
(3)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进行战斗的?
4.自学第三大段。
(1)提出自学要求:画出这两段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词语。
(2)组织讨论句子。
“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用?)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思考: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找出说明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伤得那么重,晕倒了!可他心中有个什么信念呢?)
(3)小结:这段主要写了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顽强作战。
(4)指导朗读并试着背诵这一大段。
5.黄继光牺牲后,战斗是怎样的?
(1)战士们怎样做?理解“惊天动地”。
(2)结果?
(3)小结:黄继光用自己的牺牲换取战斗的胜利。
六、总结: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2.总结学习方法:找出重点语句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