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梅花的诗句及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8-22 11:20:28

赞美梅花的诗句及作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井作十分春

梅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众芳摇落独鲜妍 占断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一:我不是画家,我无法绘出梅花美丽的神态;我不是艺术家,我也无法修饰出梅花令人陶醉的风姿。我只能用自我最最贫乏的文字大声呼喊出自我对梅花的崇敬与赞扬!

二:这小小的粉红的花,是如此秀丽,又是那么的坚强,在冰天雪地中微笑着,散发着迷人的香味!然而,她又是那么大度,每当春天来临,在"山花烂漫"时,却只"在从中笑"我想,这必须不是孤傲,这也需要勇气,好不容易挺过了地冻天寒,却又在春风中离去。她来了,或许无人知晓,她去了,也没人注意,她不求赞美,只求将自我的最后一抹芳香献给春天!人们都说春花之美丽,可我却醉心于寒梅的花开无声花落无痕。

三:我赞美梅花赞美它的淡雅朴素与世无争赞美它顽强的性命力与它的不畏严寒同时我也赞美清洁工赞美她们的坚强不屈无私无怨无悔!我把身体靠近梅花,试着感受它那骨子里的执着寒彻心扉,它顽强的性命力令我震惊。

四:玫瑰花多姿多彩,红的胜火,粉的似霞,白的洁白淡雅……但是她并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富贵;不像桂花那样十里飘香;也不像菊花那样傲然屹立;也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有态,她,是平凡无奇的。

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六:寐含春水脸如凝脂,白色牡丹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身系软烟罗,还真有点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

七: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八:梅花傲然怒放。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的像雪,红的似火,*赛金,粉的如霞……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冰心玉骨。细细一闻,一股香气不禁迎面扑来,馨香阵阵,淡雅清新,顿时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九:然而,梅花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却更令我赞叹。自古以来,它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性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不正是人们要领悟的吗?

十:诗人曾多次赞美过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未有暗香来。”……梅花是多么的高洁,它代表了勇敢。顽强的精神,它代表了英雄人物,它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好人的夸奖,在哪儿开放,是多么的伟大,纯洁。

十一:梅花开了,在寒风中开了。每当冬天,万物枯竭,梅花依然独自傲然开放。在春天,万物复苏,梅花却一个人离去,会不会就是它打开了春天的大门。

十二:在白雪的映衬下,花朵显得那么高雅。梅不争春,在严冬大雪之下,唯有梅能在风雪中傲放,开得如此艳丽。正如咱们的命运,只有在逆境中扎根,茁壮成长,才能让今后的成就更大,更出色,社会上的一席之地更稳固。

十三: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称赞梅花。如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毛**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都证明了诗人对梅花的钟爱。更绝的是,就连纸上梅花也倍受人们青睐,如王冕的“不好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诗人梅花般的情操。

十四: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称赞梅花。如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毛**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都证明了诗人对梅花的钟爱。更绝的是,就连纸上梅花也倍受人们青睐,如王冕的"不好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诗人梅花般的情操。

十五:我爱梅花那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因此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正因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它从不与牡丹争花首,不与玫瑰争美丽,它就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它不炫耀自我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过来。

拓展阅读

1、有关描写荷 有哪些

1、芙蓉不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灼灼荷瑞。亭亭出水中。——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3、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4、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郑谷《莲叶》

5、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

6、无奈荷不应人,背立啼红雨。——张孝祥《卜算子》

7、灼灼荷瑞,亭亭出水中。——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8、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底忽闻敲两桨》

9、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10、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灈茎。——曹植《芙蓉赋》

11、西上莲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12、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范成大《州宅堂前荷

13、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李珣《南乡子》

14、菡萏新晓并开,浓妆笑面相隈。——刘商《咏双开莲

15、十里荷带月看,和月色一般般。——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16、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17、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莲叶》

18、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19、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1、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欧阳炯《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22、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红照脸。——孙光宪《河传·风飐》

23、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寓居》

24、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其二》

25、游女带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2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7、秋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28、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29、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温庭筠《莲》

30、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有关描写荷 有哪些

1、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苏东坡《荷媚荷

2、藻国凄迷,麹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3、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释云岫《画荷二首》

4、凿破苍苔涨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杜衍《咏莲》

5、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菱蔓满重湖。——薛昭蕴《浣溪沙》

6、东风忽起垂杨舞,更荷心万点声。——刘颁《雨后池上》

7、荷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李群玉《北亭》

8、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笑艳秋莲生绿浦》

9、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

10、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1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2、秀樾横塘十里香,水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3、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

14、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斗娇好。——湛道山《荷

15、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完颜畴《池莲》

16、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沈约《咏新荷应诏》

17、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郑板桥《芙蓉》

18、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高观国《祝英台近(荷)》

19、画船撑入深处,香泛金卮。——欧阳修《采桑子·荷开后西湖好》

20、佳人反覆看荷,自恨鬓边簪不得。——宋自逊《东湖看荷呈愿父》

2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李璟《浣溪沙》

22、竹色溪下绿,荷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3、拥红妆,翻翠盖,影暗南浦。——高观国《祝英台近(荷)》

24、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杜衍《雨中荷

25、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释仲殊《荷

26、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7、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黄琼《莲塘》

3、的古词名大全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不是中偏爱菊,此开尽更无。——元稹《菊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予谓菊,之隐逸也。——周敦颐《爱莲说》

9.开不并百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寒菊》

1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11.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 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12.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王勃《九日》

1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4.菊开,菊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5.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6.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17.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

18.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黄庭坚《送王郎》

19.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20.满庭黄 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1.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偎砌隐鸣蛩,何期良夜得相逢?——顾敻《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3.晋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爱莲说》

4.菊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5.九日龙山饮,黄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6.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王贞白《九日长安

7.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

8.行至菊潭,村西日已斜。——孟浩然《寻菊潭主人不遇》

9.满园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11.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3.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韩愈《晚菊》

14.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15.山城稀见菊,关树不开云。——边贡《次韵留别张西盘大参》

16.从来菊节,早已醉东篱。——刘慎虚《九日送人》

17.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18.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罗隐《菊》

19.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

20.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纳兰容若《清平乐·将愁不去》

1.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杜甫《叹庭前甘菊

2.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 菊。——贾岛《对菊》

3.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贾岛《送友人如边》

4.黍香酒初熟,菊暖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5.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谁劝菊杯。——白居易《河亭晴望》

6.九月九日时,菊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王维《偶然六首》

7.霜风渐欲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8.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9.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柳永《斗百·飒飒霜飘鸳瓦》

10.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马致远《行香子》

11.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12.长来逢九日,难与菊别。——李端《九日赠司空文明》

13.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14.留,共登思远楼。重阳后,菊风雨秋。——张可久《金字经·春怀瘦影孤》

15.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辟恶酒,汤饼茱萸香。——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16.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

17.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18.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开。——杜荀鹤《重阳日有

1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开后百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20.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

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一处开。——黄巢《题菊

2.百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朱元璋《咏菊》

3.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咏菊》

4.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5.记取桔槔春雨后,短畦菊艾相连。——辛弃疾《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6.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骆宾王《晚泊江镇》

8.昔看黄 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9.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苏轼《哨遍·为米折腰》

10.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1.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许浑《早秋》

12.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3.松径偏宜,黄 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14.前年维舟寒漱,对篷窗丛菊发。——马致远《仙吕·青哥儿》

15.青山依旧好,黄 菊近新栽,没商量归去来。——张可久《红绣鞋·次归去来韵》

16.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7.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 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

18.问篱边黄 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20.竹叶于人既无分,菊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

1.少日曾题菊枕,囊编残稿锁蛛丝。——陆游《菊枕

2.采得黄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陆游《菊枕

3.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杨万里《戏笔》

4.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5.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

6.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蕊坼金英菊,飘雪片芦。——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9.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杜甫《复愁十二首》

10.相将*阁卧青溪,且用藤杯泛黄 菊。——骆宾王《畴昔篇》

11.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骆宾王《晚憩田家》

12.长和菊酒,高宴奉西清。——徐铉《茱萸

1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4.求菊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陆游《入蜀记》

15.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杜甫《夜》

16.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纳兰容若《清平乐·将愁不去》

17.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李煜《

18.秋以为期。西风黄 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辛弃疾《新荷叶·初秋访悠然》

19.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杜牧《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

点击查看更多赞美梅花的诗句及作者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7586.html

热门阅读

  1. 小兔子乖乖游戏课教学设计范文
  2. 送领导新年祝福语2016
  3.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
  4. 从心发现唯美句子
  5. 蜚字的组词及造句
  6. 石化公司的安全工作总结
  7. 有关妇联农村副部长竞争上岗演讲稿
  8. 两年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500字
  9. 堂哥的店的情感美文
  10. 秋季中学团队工作计划
  11. 除夕之夜的作文400字
  12. 北京景点长城导游词
  13. 201年给妹妹的三八妇女节祝福语
  14. 歌颂友谊诗词
  15. 201除夕温馨祝福语
  16. 恻隐之心杂文随笔
  17. 企业财务管理分析与探讨论文
  18. 虽有迷惘但总要成长初中优秀作文1500字
  19. 有关于《活法》的读后感
  20. 201年元宵佳节短信祝福语
  21. 燃气电厂的实习报告
  22. 有关秦桧的歇后语
  23. 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自荐信范文
  24. 某公司广告部的工作计划
  25. 李白《赠汪伦》带拼音及注释译文
  26. 跟桂花有关的诗句
  27. 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
  28. 结婚十周年纪念日祝福语
  29. 《弟子规》6课时教案设计
  30. 福尔摩斯探案读后感范文
  31. 科比标志名言汇总
  32. 关于毕业唯美句子
  33.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34. 李白《渡荆门送别》
  35. 语文教师个人发展计划范文
  36. 媒介助理个人简历
  37. 人鸦五年级读后感
  38. 幼儿园中班班况总结
  39. 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教师读后感
  40. 圣诞温馨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2 22:52:46
本页面最近被 41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福建,TA在页面停留了 11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