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诗词鉴赏
【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琉璃梳子抚青丝,画心牵肠痴不痴。 --温庭筠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更漏子》
【4】: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 《望江南》
【5】:千古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温庭筠 《梦江南》
【6】: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温庭筠 《梦江南》
【7】: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南歌子》
【8】: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綉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菩萨蛮》
【9】: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温庭筠 《菩萨蛮》
【10】: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更漏子》
【11】: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12】: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温庭筠 《菩萨蛮》
【13】: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 《南歌子》
【1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 《梦江南》
【15】: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更漏子》
【16】: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17】:玉楼明月长相思,柳丝经枭娜春无力 --温庭筠
【18】: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一》
【19】: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 《望江南》
【20】: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 《商山早行》
【21】: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心事竟谁知? --温庭筠 《菩萨蛮》
【22】: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温庭筠 《菩萨蛮》
【2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24】: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温庭筠 《菩萨蛮》
【25】: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温庭筠
【26】: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温庭筠
【27】: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温庭筠 《咸阳值雨》
【28】: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庭筠 《苏武庙》
【29】:嵇绍垂髫日,山涛筮仕年。琴樽陈席上,纨绮拜床前。 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感深情惝怳,言发泪潺湲。 忆昔龙图盛,方今鹤羽全。桂枝香可袭,杨叶旧频穿。 玉籍标人瑞,金丹化地仙。赋成攒笔写,歌出满城传。 既矫排虚翅,将持造物权。万灵思鼓铸,群品待陶甄。 视草丝纶出,持纲雨露悬。法行黄道内,居近翠华边。 书迹临汤鼎,吟声接舜弦。白麻红烛夜,清漏紫微天。 雷电随神笔,鱼龙落彩笺。闲宵陪雍时,清暑在甘泉。 耿介非持禄,优游是养贤。冰清临百粤,风靡化三川。 委寄崇推毂,威仪压控弦。梁园提彀骑,淮水换戎旃。 照日青油湿,迎风锦帐鲜。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30】: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温庭筠 《菩萨蛮》
【31】: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 桥上衣多抱彩云,金鲜不动春塘满。 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颦。 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温庭筠 《照影曲》
【32】:芳草无情人自迷。 --温庭筠 《经西坞偶题》
【33】: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温庭筠 《忆江南》
【34】: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
【35】: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肠断淮得知? --温庭筠 《玉蝴蝶》
【36】: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温庭筠 《酒泉子》
【37】: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 《商山早行》
【38】: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
【3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相思何日能换来相知呢? --温庭筠 《杨柳枝》
【40】: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 --温庭筠
【41】: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温庭筠 《杨柳枝》
【42】:南歌子词二首 / 添声杨柳枝辞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南歌子词二首 / 添声杨柳枝辞》
【43】:湖上,闲望。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温庭筠
【44】: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45】: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 《望江南》
【46】: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轻,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温庭筠
【47】: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 《菩萨蛮》
【48】: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4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 《望江南》
【50】: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温庭筠 《和友人伤歌姬》
【51】:玉炉香 红烛泪 偏照画堂秋思 , 眉翠薄 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
【52】: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温庭筠 《达摩支》
【53】:愁闻一霎清明雨。 --温庭筠 《菩萨蛮》
【54】:鸾咽奼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温庭筠 《夜宴谣》
拓展阅读
1、诗词鉴赏: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首*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
2、刘庆云《岳州被逮时口占》爱国诗词鉴赏
壮志澄清付水流, 漫言后乐与先忧。
鬼雄如果能为厉, 死到泉台定复仇。
宁调元
1906年冬,作者参加萍乡、浏阳、醴陵武装起义,次年初在岳州被捕,双手被缚,口占诗十首,此诗为其中之。诗人此时并不怜惜个人生命,在《丙午冬日出亡,作于洞庭舟次》诗中曾誓言:“不惜*利天下,誓捐顶踵拟微尘。”入狱后,所遗憾者乃澄清天下之壮志未酬,诗中一、二句即具写此种情怀。漫言,即空言,与“付流水”意同。“后乐与先忧”,用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意,既表诗人心怀天下之博大胸襟,也关合“岳州”这一地点。诗中“壮志澄清”与“后乐先忧”同写壮怀,“付流水”与“漫言”皆谓落空,乍看似觉重复。然从用情看,先言未酬,复言成空,实倍增愤切之沉重,所谓“言之不尽,故长言之”也。若细心品味,又会从中感受到某种形象在,“付水流”、“后乐与先忧”,令人想起一壮志未酬之士登楼临水眺望之镜头,此正所谓弦外之响也。
壮志未及酬,身已陷囹圄,诗人已作好就义准备,既觉坦然,又觉愤慨,故三、四句用虚笔写其死后复仇之志。鬼雄,鬼中之雄杰也。厉,本指恶鬼,此借指复仇怒火中烧,意极坚决。泉台,墓穴也,同泉下、泉壤。诗写至此,已由壮志未酬之遗憾转为不屈不挠之沉雄。此前李清照曾有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均充满一种抗敌、杀敌之英雄气概,均为诗中之壮语。
此首七绝自抒胸臆,正所谓“作绝决语而妙者”;用语平易、明快,将现实处境与死后设想相结合,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的坦荡情怀和对*王朝决不妥协的精神,亦抒发了救国救民之志未能实现的悲愤心境。
3、诗词鉴赏作文700字 《小池》 赏析
今年的暑假我们一家人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去了云南。而那时,刚好是盛夏的季节,云南也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在西双版纳的一个景点,我就想到了大家都会背的,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他的解释是: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多么美妙的诗句啊!一说到荷叶、荷花或者睡莲之类的句子,我们就都马上想到了我们杭州的第一打景点:西湖。
西湖里面就种植了许许多多的荷花,睡莲,只要是杭州人,所有浙江人,全中国的人,甚至是外国人,都会好好爱护我们的荷花和睡莲们,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一些人的手痒痒,想“捞”几朵回去。我在电视上就经常看到这种新闻:
“除了西湖水域里的荷花塘,今年,灵隐管理处在花圃里,也种了不少荷花。和西湖里的荷花不同,花圃里都是缸栽荷花,品种以睡莲为主。比起荷花,睡莲早就‘睡醒’了。
‘睡莲更容易被人偷!’灵隐管理处(杭州花圃)组宣人事科科长许玉东着急地说,去年夏天,公园保安在花圃当场抓到一个‘采荷大盗’,一名早锻炼的中年妇女,趁四周没人,撸起袖子将手臂**荷花池,把一簇睡莲连根拔起后塞进了衣袖,被路过的保安逮个正着。
许玉东介绍,花圃很多缸栽荷花都摆在路边,游客伸手就能触碰到,再加上睡莲体积比较小,有些游客就顺手牵羊,把睡莲藏进了袖子里。
每年夏天,西湖边都会发生市民和游客偷摘荷花的事件。今年,许玉东想给不自觉的市民打打“预防针“,“没有足够的条件,把荷花摘回去的话,荷花根本种不活,还不如时常跑到西湖边,和大家一起看看,所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再破坏西湖的美景了这些荷花,不仅是给我们观赏的,更是保持一种大自然的平衡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