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小美人鱼故事
在很深、很深的海底,有一座雄伟的城堡,里面住着六位人鱼公主,她们都十分美丽, 尤其是最小的公主,她留着金色的长头发,比姐姐们都漂亮,她最喜欢听姐姐们说许多海面上的新鲜事,因此,小公主常想着,有一天能自己到海面上看看。
等了又等,就在小公主十五岁生日的时候,她悄悄的游到了海面,海面上有一艘很大的船,船上许多人正举行着盛大的生日宴会。 船上的人们举杯祝贺:“王子!祝您生日快乐!”那个王子威风凛凛,潇洒英俊。人鱼公主也为之着迷。
但是…… 突然,“呼!”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大船吹翻了,王子也掉落海中,漂流到海面上。 “糟了!如果不赶紧救王子,他会有生命危险的!”于是人鱼公主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王子救到岸上。
“王子!醒醒吧!”人鱼公主摸着王子的手说。 这时候,人鱼公主听见脚步声走近来了,就躲到岩石后面,来的是一位女孩她看见王子躺在沙滩上大吃一惊,王子在她细心的照顾下很快就清醒了。 王子对那女孩微笑着说:“谢谢你!救了我的性命。”
人鱼公主听了很伤心:“王子,我才是救你的人啊!”
人鱼公主无法把王子忘记,因为她是人鱼,无法与王子接近,所以每到晚上,她就游到 城堡外,远远地望着王子。 人鱼公主自言自语的说:“我真想变成人类啊!”
于是,人鱼公主就去求助魔女来帮助她达成心愿。 魔女说:“我有办法让你变成人类,但是当你的尾巴变成脚的时候,走起路来会像刀割 一样疼痛,还有,如果王子与别人结婚,你将会化成泡泡而死去。”
除此之外魔女也希望人鱼能把她美妙的声音送给她。 “好!只要我能在王子的身边,什么都不在了!”
于是人鱼公主游到了城堡的岸边,喝下了魔女的药,全身觉得非常的难过而昏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人鱼公主的尾巴慢慢的分裂成双脚。
“小姐,你怎么了。” 当人鱼公主慢慢的睁开双眼,眼前的人竟是王子;但是人鱼公主却无法回答,因为她已经把声音送给了魔女。 王子把人鱼公主带回了城堡,并给她穿上华丽的衣裳。 “真是个美人啊!”城堡的人都十分称赞人鱼公主的美貌,虽然人鱼公主不能说话和唱歌,而她美妙的舞姿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谁都不知道人鱼公主是忍受着脚痛,来取乐王子和众人的。 王子对待人鱼公主,就像妹妹般地,照顾得无微不至。
有一天,王子带着人鱼公主来到了邻国,那是上次他落海获救的地方;王子是去与那女 孩会面的。 王子非常高兴地说:“我的性命是她救回来的,所以我要和她结婚。”
“不对!不对!王子,是我救你的呀!”人鱼公主喊叫着,但是王子仍然听不见。 王子终于和那女孩结婚了。 在回国的船上,人鱼公主伤心的哭泣着,这时候从海中传来姐姐们的声音:“为了要救你,我们去求魔女,并用我们的头发换来这把宝剑,你就用它来杀死王子,用王子的血涂在你脚上,就会变回人鱼。” “你要鼓起勇气去做,否则明天一早,你将变成泡泡死去。”
人鱼公主下定了决心,在王子睡着时进入他的寝宫;但是看着王子安祥的脸,怎么也下 不了手。 黎明时,人鱼公主在甲板上自言自语地说:“王子!再见了。”
于是人鱼公主的身体慢慢地,化做了许多五彩缤纷的泡泡。 黎明的曙光,照耀着泡泡,而人鱼公主的身影,又像在泡泡中忽隐忽现的往上升。
“我那可爱的妹妹,到那里去了!”王子正四处寻找人鱼公主。 变成空气的人鱼公主只是对着王子看,很满足地往粉红云彩的深处飞去!
拓展阅读:小美人鱼读后感
《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讲述一个美人鱼和王子之间的动人故事。让我最感动的几段,就是王子和小美人鱼之间发生的那一幕幕。
我觉得,小美人鱼是一条心地非常善良的“美人鱼”。因为当她的六个姐姐用自己漂亮的头发,从巫婆那换来了一把可以让小美人鱼重生的尖刀。只要小美人鱼把尖刀刺进王子*口,让王子的鲜血滴在她的脚上,那么她的脚就会立刻变成鱼尾巴,她又可以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活上整整五百年。假如是我的话,我一定不会辜负姐姐们的期望,会把王子杀死。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她知道,假如她把王子给杀掉了,那么会有另一个人和她一样痛苦,所以她不忍心下手,更不愿下手。小美人鱼宁可牺牲自己,都不愿牺牲别人的幸福。从这可以看出,小美人鱼的心灵是多么纯真。善良啊!
我不知为这个故事,和为那条善良又可怜的小美人鱼流了多少泪。一个人为了自己所爱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又是多么的伟大!可我们平时在班中为了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甚至动起武来。当在小美人鱼面前把自己的心灵抖露出来,是多么的羞愧啊!我们真不应该因为那些小事而斤斤计较啊!
我觉得“小美人鱼”真不应该这样做,但是现在我知道我想错了。
拓展阅读
1、美人鱼的睡前故事
一天维尼正和伙伴们在百亩林里玩耍,忽然看见一只小狮子无精打采的趴在草丛里。
“你好,需要我们帮忙吗?”维尼热心地问。
小狮子缓慢的点点头:“是的,我饿坏了,我想吃……”还没等小狮子说完,跳跳虎就连忙说:“别急,我们帮你拿肉去。”
然后他们飞快地跑回了自己的家中:维尼拿了一大根香肠、屹耳拿了一大块火腿、小猪也把他偷偷藏起来的一盒牛肉罐头拿了出来、跳跳虎呢?他把自己最爱吃的腊肉也贡献了出来。他们把食物堆在了小狮子面前,说:“快吃吧,吃完了你就有力气和我们一起玩了。”
谁知,小狮子连看都不看,对他们说:“我不吃肉,我只吃垃圾。你们看。”他打开了肚皮上的一个小盖子,里面亮亮的、空空的。原来,他是一只小狮子垃圾车。小猪问他:“那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小狮子伤心地说:“本来我一直都好好的站在马路上,人们就会把垃圾扔到我的肚子里,一天下来,我就能吃得饱饱的。可谁知,现在的人们总是到处乱扔垃圾,没办法,我只能自己找吃的。可我又走得太慢了,这不刚走到这儿,就饿得受不了啦。”维尼同情的拍了拍他的头说:“我们想一个好办法来帮助你吧!”
于是,他们找来一辆滑板车,把小狮子放在了上面,推着他飞快地找“食物”去了。
后来,他们还做了许多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请勿乱扔垃圾”。
2、《释慧生》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释慧生》人物故事小传
释慧生,一作“惠生”,北魏僧人。神龟元年(公元518年,一说熙平元年或正光二年)受胡太后派遣,与宋云等从洛阳出发去西域求经,经今青海、新疆,越葱岭,巡游乌场、犍陀罗等地,约于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携回大乘佛经170部。著《惠生行记》,原文佚,《洛阳伽蓝记》详引其文。
世宗笃①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亲讲经论,广集名僧,标明义旨。沙门条录,为《内起居》焉。上既崇之,下弥企尚。至延昌②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
熙平元年③,诏遣沙门惠生使西域,采诸经律。正光三年④冬,还京师。所得经论一百七十部,行于世。
《魏书·释老志》卷一一四
①笃:坚定。引申为深,甚。《南史·文学传》:“盖由时主笃好文章。”②延昌:北魏宣武帝拓跋恪年号(公元512—515年)。③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熙平,北魏孝明帝拓跋诩年号(公元516—518年)。④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正光,亦孝明帝年号(公元520—524年)。
〔相关史料〕
近代又有释慧生者,亦止龙光寺。蔬食①,善众经,兼工草隶。时人以同寺相继,号曰“大小二生。②”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
①蔬食:粗食。②大小二生:指道生和惠生二僧。
3、美人鱼的睡前故事
有一天,小蚂蚁回家途中下起了雨。哪儿能躲一躲呢?他看见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只小蘑菇。小蚂蚁很快地跑过去,躲在下面。真好,小蘑菇就是一把小雨伞。
滴答滴答,雨点越来越大。
一只蝴蝶向蘑菇爬来。她全身上下都淋湿了,再也飞不动了。
“蚂蚁,蚂蚁,让我进来躲躲吧!”
“可是,哪儿还有你的地方呢?”
蚂蚁一边说,一边往旁边看了看。但奇怪的是,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蝴蝶。
“好吧!”
蚂蚁让蝴蝶挤了进来。
哗哗哗哗,雨下得更大了。
一只小老鼠溜过来了。他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再也不想跑了。
“让我也进来躲躲雨吧!”
“可是,哪儿还有你的地方呢?”
蝴蝶一边说,一边往旁边看看。但奇怪的是,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小老鼠。
“好吧!”
蚂蚁和蝴蝶挤了挤,让老鼠也进来。
啦啦啦啦,大雨继续下啊下。
一只麻雀跳着过来了。他的羽毛粘住了,再也飞不起来。
“让我也进来躲躲雨吧!”
“可是,实在没有你的地方了呀!”
小老鼠一边说,一边往旁边看。但奇怪的是,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麻雀。
“好吧!”
蚂蚁、蝴蝶和小老鼠都挤了挤,让麻雀也进来。
哗啦哗啦,大雨下啊下个不停。
一只小兔突然出现在草地上。
“救救我!让我躲一躲!狐狸在追我!”
“小兔真可怜!让我们再挤一挤吧!”
蚂蚁一边同情地说,一边往旁边看了看。
哦,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小兔。
大家刚把小兔藏好,狐狸就赶来了。
“你们看见过一只小兔吗?”狐狸假装温和地问。
“没有,没有,我们没看见。”大家一起摆摆手。
狐狸不相信,走到蘑菇下,用鼻子嗅了又嗅,说:“小兔难道真没有躲在这里?你们别骗我……”
“小兔哪能藏在这儿呢!”
小蚂蚁、蝴蝶、小老鼠和麻雀一边说,一边装出了一副很挤很挤的样子。
狐狸不相信,左看看,右瞧瞧,唉,哪里也找不到小兔的影子,狐狸甩了一下尾巴,气呼呼地走了。
雨停了,太阳出来啦。
大家高兴地从蘑菇下走了出来。
伸伸爪子,拍拍翅膀,抖抖羽毛……
可爱的小蚂蚁有个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初,我一个在蘑菇下就感到很挤了。而现在我们五个都能挤下!这真是奇怪!”
蝴蝶、小老鼠、麻雀和小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觉得好奇怪呢。
“哈!哈!哈!哈!”
大家回头一看,一只青蛙正坐在蘑菇上大笑。
“你们这些小笨蛋,蘑菇,他……”
青蛙没有把话说完,就呱呱呱跳着离开了。
4、美人鱼的睡前故事
小狗点点
点点是一只非常调皮的小花狗,爸爸妈妈非常非常疼爱它,从来不让它干重活,娇惯得点点养成了懒惰、调皮的坏习惯。
有一天,点点闲在家里无事,便偷偷地背着妈妈跑到外面去玩。它蹦蹦跳跳地踏上了山间小路,看着路旁的大树,高得简直通天了。那片嫩绿的青草地里,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把大自然点缀得生机盎然。点点愉快地哼着歌儿,使劲地摇起它那大大的、毛茸茸的尾巴跳着,有时还在草地上打滚儿、抓蝴蝶和捉晴蜒。
不知不觉,点点来到了小兔的屋前。在那儿,小白兔和小灰兔正在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看着看着,点点觉得非常好玩,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这时,小白兔白白看见了点点,便挥挥手说:“点点哥哥,快来呀,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吧!”点点听了,求之不得,便跑过去和它们玩了起来。开始,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可是玩着玩着,点点就不想玩了。就在这时,它被白白抓住了,白白高兴得跳起来喊道:“我抓住你了!我抓住你了!”点点不认帐,说:“谁被你抓住了?我只不过站在那儿等你来抓而已,因为我不想玩了。”“哼!你耍赖,被抓住了还不认帐,不是好孩子,我们不跟你玩了!”白白气愤地说。“不玩就不玩,正好!”点点哼了一声就走了。气得小白兔和小灰兔直瞪眼。点点却更得意时摇起尾巴走了。走着走着,它又想:不能这样便宜它们,我得教训它们一下,要它们知道我点点的厉害。它便照原路,回到小兔屋前藏起来。看见小兔们还在做游戏,点点心里高兴得不得了,破着嗓子喊:“狼来了!狼来了!快跑呀!”小兔们一听有狼,便慌忙跑回自己的窝,缩成一团,直打哆嗦,点点却笑得在地上打滚。点点觉得这种游戏比刚才的好玩多了。接着,它又去捉弄小山羊、小鸡、小猪等小动物,闹得小动物们终日不得安宁,可点点却觉得挺有趣。
渐渐地,点点发觉,小动物们不再和它玩了,甚至连话都不它说了。如果在以前,它们和点点见面都会打一声招呼或问声好,可现在好像老鼠见猫似的,见了它就绕道走。点点越来越孤独。这天,妈妈关心地问:“点点,怎么啦,为什么不到外面去和朋友们呢?”点点鼻子一酸,眼泪不住往*,它哭着把事情的前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并认识到自己错了。妈妈说:“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勇敢地承认错误,并主动上门道歉。”于是,点第二天就到小动物家去一一作了道歉。小动物们都说:“知错就改,是好孩子!”
从此以后,点点跟大家相处得非常好。大自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如果你仔细听,你会听到点点和小动物们做游戏时发出的欢笑声呢!
5、美人鱼的睡前故事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