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你的梦想英语手抄报
Chase what gets you up in the morning.
What's the thing that lingers on your heart -- that you just can't stop daydreaming about? Do the thing you would do if you could do anything. It's called your passion. And it's what you should be doing.
什么东西徘徊在你的心间——以至于你总是在不断地去梦想它?如果你能为它做点儿事情,那就做吧。这就叫做激情。这也是你应该去做的事情。
Sometimes, we treat chasing dreams like a fantasy -- it's easy to do, when things like money and rent and groceries and day jobs come into play. But you don't have to jump off the cliff solo: Start building your wings. Inch toward your dream.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 Take the step. After all, it's your calling.
有时,我们把梦想看成是幻想——当有钱、有租金、有食物、有工作时很容易去做。但是,你也不能不加准备就跳下悬崖:你该先长出自己的翅膀。一点点地朝梦想靠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往前迈一步吧。毕竟,这是你的使命。
拓展阅读
1、英语春节手抄报内容 春节风俗手抄报内容
关于春节习俗有很多,有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窗花与“福”、春节年画、爆竹、春节联欢晚会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春节习俗,小编为你整理了春节风俗手抄报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春节习俗: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二、春节习俗: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很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三、春节习俗: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四、春节习俗: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之中。
五、春节习俗:窗花与“福”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很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六、春节习俗:春节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经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之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之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七、春节习俗: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八、春节习俗: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是中国*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然而这台晚会已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它的成功不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电视台衍生出系列类似的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各部委春节晚会、以及国庆、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之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法并力求创新。
2、春节的手抄报内容分享
农历新年指中国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传统上称为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岁首、正旦,现在一般称为新年、大年,口头上亦称为过年、度岁、庆新岁;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
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开始为岁首。从明代开始,新年节日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后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废除传统农历(阴历,实为阴阳历)改行欧洲的格利高里历(阳历),曾试图禁止人民庆祝农历新年,但因民间的坚持而未果。在袁世凯主政期间,将格利高里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老百姓照旧“过新年”,作家们照旧以“过元旦”来称呼过农历新年。
“春节”一词真正广为流行还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农历新年现在也被称为农历年、旧历年。日本阴历天保暦在明治维新后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阳历计日,原来的阴历便称之为旧暦,人民的庆祝活动也只在西历元日起的三天国定假日,虽然如此,日本人仍然依照传统习俗过年,只是更改过年的日期,把过年的传统习俗改为格里历新年进行,但原琉球国领地冲绳县以及奄美诸岛等地区仍有旧正月的庆祝活动。同样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如韩国及越南,即使官方历法改用了西历,官方及民间仍然有农历春节的庆祝活动。
现时除了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之外,蒙古、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完毕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一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昨天是除夕,俗话说,就是已经过年喽!早上,天好象还没亮,朦胧一片,就听奶奶爷爷在那嘀咕,把我都吵醒了,被逼无奈,害的我不得不从温暖,舒服的被窝里爬出来,因为我只要一醒就再也不能入睡了,也不知道怎么有这个习惯,我哆哆嗦嗦的...
每年的春节,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准备好了一切,等待空中第一束焰火亮起。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边吃晚饭边听与过年有关的歌曲,然后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你是快乐的天使降落人间,给我带来快乐和美好的祝愿,谢谢你,朋友,我也要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福你元旦快乐,幸福永远!朝阳是新生的力量,督促奋斗的人前进;初恋是懵懂的情愫,牵绊相爱的人心上;元旦是新年的伊...
“咻、咻咻、咻咻、咻”只见妈妈爸爸的手在手机屏幕上上下跳动,对!正是支付宝“集五福”的活动。那我在干什么呢?我在下载支付宝。支付宝下载好后我便打开支付宝在右上角的位置按了咻一咻,刚进去就看到了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分别集齐...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徐州的外婆家过的。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推开外婆家的大门,只见场院里满地都是爆竹碎屑、红纸屑,大门上贴着红红的春联。上联是“富贵门庭生百福”,下联是“平安宝地纳千祥”,横幅是“吉祥如意”。
过年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起床了。今年我是在乡下老家过年的,在那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喜气洋洋,爷爷家的大门上张贴着一幅年画,上面分别写着猴年吉祥,虎虎生威,吃过早饭,我们举行了乡下特有的谢年...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南靖人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会。我们来到中山桥,只见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等待着焰火晚会的开始,有的小朋友手里还提着花灯。
过年了,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过年发红包无疑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了。看着一个个好看的红包,我们真是大丰收了。大年了三十一早,我们大家早早地来到了二娘家,等待发红包的时刻。
大年初一风俗禁忌: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5、忌吃 药。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6、忌动针钱。
7、忌斧子劈木柴。
8、忌借钱。
9、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认为打碎家具,不吉利。
10、白天不可午睡。
11、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12、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13、忌向人讨债。
14、忌洗衣。此外,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伴嘴,凡是遇上这种事,亲朋友、街房邻居都会来劝说制止。
大年初二风俗禁忌:
女儿回娘家礼物忌讳是单数,要好事成双。有送财神者不可说“不要”,要说“已有”。
风俗禁忌:
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参照初一的忌讳。
大年初四风俗禁忌:
禁忌出门,都在家,因为民间说灶王爷来查户口,不可外出。
风俗禁忌:
民间称“破五”“五穷”忌、可以打扫卫生、将垃圾送走称为“送穷出门”。吃水饺、忌讳吃藕,忌梳头。
风俗禁忌:
称“人日”,忌讳动针线,不用刑法,不罚孩子等。
大年初八风俗禁忌:
称“谷日”丰收之日,大家年假结束,都来上班互相送吉语吉言,大吉大利,恭喜发财。
俗言多变,物随人意,各地风俗不同,但是无非是讨个口彩,图个吉利。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 八日谷。是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为此又有“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之说.
3、英语春节手抄报内容 有关春节手抄报内容
大年初九的旺运与禁忌
1、踢走小人挡道
时间:大年初八、初九
方法:如果你在去年察觉小人与你作对,那么,2016年不妨采用此法,即在你办公室大门或在你居住的屋宅大门口(注意:不是在单元门口,而是在自己家门口),悄悄将写有“小人小人你莫来,千刀万剐小人精”的白纸条烧掉,同时绕着烧的纸条走三圈即可。提醒:此法需注意不能被外人察觉,否则效果大减。
2、扫除病魔恶痛
时间:大年初九、初十
方法:如果过去的日子你病魔缠身或者身体虚弱,那么,小编建议你在中午时分,将自家所有门窗打开,同时左手拿写有“扫除病魔恶痛全无敌”的红色纸条,右手拿三炷香(点燃),由外到里,每个房间、厅都顺时针走三遍,并且边走边默念无数遍:“病魔滚开,健康过来”。此后,你会觉得非常神奇:身体明显好转、精神多啦。注意:右手拿三炷香的香要插在香炉里或者其他替代品中,燃尽即可自行处理。
3、增旺当年财运
时间:大年初九、初十
方法:在自家的书房或者客厅,或者是你的办公室,先是打开书桌或者办公桌的所有抽屉;然后在每一个抽屉的最底层都摆放一个一元的硬币。注意:最底层的抽屉要摆放五个一元硬币,如果书桌或者办公桌只有一层抽屉,那么,就需要摆放五个一元硬币,左右抽屉都要各自摆放。还要将这些硬币用透明胶条粘牢。这些动作完毕后,自己默念三遍:增*运,旺旺大开。郑博士提醒注意:做这些动作时尽量避开他人。
正月初九:是天爷生日,即玉皇大帝诞辰,华夏民族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玉皇会”。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
他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祭拜天公的仪式,相当隆重,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
春节的风俗习惯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因饺子的形状又好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4、英语春节手抄报内容有关春节手抄报的内容
【**--黑板报】
一、春节简介: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春节吃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三、北方春节吃饺子
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四、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五、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六、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以至于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地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乡亲们有地封窗锁门,有地收拾行装,有地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村外来了个半大地孩子,只见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漂亮可人。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无奈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孩子笑道:"婆婆~我地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年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地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地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地年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避难回来地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年地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地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地乡亲们为庆贺吉祥地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地办法。为此,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地“拜年”,把年地图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地那个大胖小子就是年哟)年除掉夕地这一天叫做除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5、初中生春节手抄报内容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1) 吉祥如意平安年,开心快乐幸福年,喜气冲天幸运年,财源滚滚发财年,万事大吉顺心年,美满团圆喜庆年,愿君猴年事事顺利,美梦成真,岁岁平安,年年如意!
2) 新春驱车山乡行,一路饱览民族风。大江南北嗨歌哼,黄土高原西北风。黄河上下秧歌舞,长城内外马蹄声。云贵高原天鹅飞,扎西德勒川藏路。祝你新春亚克西!
3) 一元复始又一年,旦阳冉升新一天。告别旧日愁绪烦,迎来幸福喜乐天。整理行囊走四方,告别相邻天涯荡。美满如意靠闯关,富裕生活来实现。祝你春节赚大钱!
4) 别人的事,努力办;着急的事,细心办;重大的事,清楚办;困难的事,分步办;讨厌的事,耐心办;开心的事,开心办;所有的事,认真办。新春到了,祝你健康快乐!
5) 岁末年初,回首过去,拼搏与汗水,换来今天的喜悦与收获,总结过去,勤奋加努力,得来今天的幸福与成功;展望来年,愿你再接再励,鼓劲加油,争取创造更大的辉煌!
6) 昨天像是海,在日落之前,带走一些美丽,留下一些温暖,今天像是海,在日出之后,写了一些诗句,哼了一些旋律,新春,希望这新的开始给你新的旅程,祝你一路顺风。
7) 踩在脚下的是烦恼,抓在手里的是钞票。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高调。猛回首,收获了事业与朋友。抬望眼,钱途正一马平川。春节新景象,创一流公司,做打工达人!
8) 阵阵炮响,开启猴年的吉祥;闪闪烟花,带来春节的欢畅;红红对联,辉映幸福的光芒;声声笑语,凝聚团圆的渴望;句句祝福,传递情谊的桥梁:春节来到,愿你一切都吉祥!
9) 彩旗高扬欢声笑,锣鼓高声唱春宵。水晶饺子端上桌,金银元宝怀里抱。花团锦簇起舞蹈,祝你幸福鸿运照。红红灯笼吉祥耀,愿你美满守孝道。新春喜悦合家欢,贵客盈门抱拳拜。
10) 美丽鲜花,为你荣耀绽放;祝贺掌声,为你快乐响起;醇香美酒,为你庆祝圆满;欢快笑语,为你分享喜悦。辞旧迎新之际,我真诚的祝福你,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让佳绩再续,辉煌再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