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22 11:20:28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课文情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成语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题。

2、一读题你就知道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板书:老虎狐狸)老虎什么样从课题也能了解一二。

3、显示的威风凛凛的老虎图。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说说这是只什么样的老虎?这只老虎正在找食吃,狐狸和它发生了什么呢?故事开始了,显示: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背景为老虎逮狐图)

2、指导朗读:抓住“窜、扑、逮”配以动作,读出狐狸逃的快,老虎更凶猛。

3、学生朗读。

三、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老虎的爪子压住狐狸时,狐狸在想什么呢?

2、狐狸就这么眼珠子骨碌一转(指名动作),转眼间你们说到的它全想到了。于是有了狐狸和老虎的一番对话,自由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想想该怎样读好对话。

3、指名两生扮演老虎和狐狸,师生配合朗读。

4、评议刚才两生的朗读,从教师所读的提示语中找到评议的标准。狐狸:“扯着嗓子”朗读时喉咙拉开,声音大、响;老虎“一愣”读出不明白的样子。

5、同桌直接对话,把提示语变成动作朗读。

6、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7、老虎被蒙住了,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板书:骗

四、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老虎被蒙住了,它相信狐狸的话吗?学生辩论。

2、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3、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4、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就写了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仔细读,呆会我们还要演一演呢。

5、显示第七自然段: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背景:老虎跟在狐狸后面图)

6、说说狐狸、老虎当时的样子。出示词卡:“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朗读,并帖于黑板。

7、第八自然段中还有一个描写狐狸的样子的,你能找到吗?出示:大摇打摆,朗读。

8、请生分别做老虎和狐狸当时的样子,学生学以致用用上刚才所学的成语形容。

9、让我们来演一演老虎跟着狐狸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的情景。

10、(学生各自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教师根据头饰指名老虎、狐狸以及野猪、刺猬、兔子、梅花鹿等百兽上台,其余学生争做导演告诉演员应该怎么表演。如:谁在前,谁在后?百兽在哪?见到狐狸和老虎后应该怎么表演等等。

11、一生朗读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演员表演。

12、表演后评议,再表演。

13、显示百兽吓跑图:当老虎看到野兽全部吓跑时会怎么想呢?

五、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显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

3、这句话概括成成语就是“狐假虎威”,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六、欣赏短片《狐假虎威》

拓展阅读

1、3年级语文《

材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狸借助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学要求:

1、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复述文。

3、理解文内容,懂得“”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文。

3、理解“”的意思是难点。

具准备:

头饰、生字卡片、

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词卡片 认读生词卡片

、导入新

1、(件展示狸、老的图片)。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 1、自由发言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题。 2、齐读

三、精读训练。

1、学习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听明白了什么? 1、汇报听后的收获

(2)理解“窜”字的意思。 2、讨论交流

(3)件出示图画。

(4)指导朗读。问:老来了,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3、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狸被老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2、学习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转”1、学生上台做动作

(2)质疑:狸眼珠子骨碌一转,

说明了什么?

(3)理解:扯着嗓子

(4)指导朗读 2、尝试读

(5)师做“一愣”的动作, 3、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质疑:老为什么一愣? 4、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7)(件展示图画)师: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蒙住呢?

(8)指导朗读 5、加上动作朗读,

6、指名上台读。

(9)师松开手:老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

(1)这,你是狸,你会怎么做?1、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 2、自由读文马上,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3、表演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狸,你什么要这样做?

4、生表演老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6)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其余学生齐读

(7)问老:你东张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

5、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文内容进行表演

(8)问百兽:你们看到狸大摇大摆地走,你们有什么感想?

(9)理解“纳闷”一词的意思

(10)你们为什么跑?你们怕谁?

(11)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狸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它是借着老风把百兽吓跑的。

(12)指导朗读

6、尝试读

7、齐读

4、学习9自然段齐读9自然段理解“”中“”的意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

质疑:你喜欢这只狸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2、小学年级语文《看雪》原文、学反思

材分析】

《看雪》是人版小学语文年级上册三单元“热爱祖国”专题之四篇精读文。这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文。讲的是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做的雪,没有亲眼见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兴趣。文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设计理念】

以“激发兴趣,倾情美读,训练表达,升华情感”为主线,训练学生“以读为本,由本逐末”,将识字学与阅读学有机结合。同,利用多媒体件激*趣,将天涯化为咫尺,师生互动,让两岸同胞共同期盼祖国统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省、店、景、讲、毯、银、堆、仗”等10个生字,会写“讲”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理解文内容,感受北国雪景的美丽,体会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识字,读中释疑,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两岸人民对雪的热爱,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重点难点】

1、在朗读中了解词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2、在语境中学会生字词,了解文的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

学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件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拓展文本信息,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堂内容,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字能力。

1、学生预习文,划出生字。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雪趣及音乐片段、生字词、中国地图等。

一、赏雪景,导入新

1、件出示谜面:

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生猜出谜底(雪)

2、师:大家想跟着老师去看雪吗?(想!)件展示:北国雪景风光。

学生欣赏雪景,畅谈自己冬天玩雪的快乐感受。

3、出示句子: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引导学生读正确,尽量读得有感情。

师:在冬天,赏雪、玩雪是一件多美的事情啊!可是,在我国台湾省却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也特别想看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雪》这篇文。

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题──《看雪》,并指导同学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起示范作用。)

[设计意图:美丽的北国雪景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在听说台湾的孩子们只能看到“橱窗里的雪”而不能像大家一样身临其境地体验看雪的快乐,情感上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这样的落差,正是文“情”线产生的“源”,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的兴趣。]

、初读文,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自读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件出示“我会读”,检查自渎情况:

台湾省商店橱窗指了指接着;

讲故事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3、师:你们瞧!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件出示: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1)开火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3)你们还有哪些有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借助偏旁认记:“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形近字:讲——进、铺——辅等。

[设计意图:巩固识字是学的难点。以*节,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识字,并创设有趣的学情境,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再读文,感受真情。

1、展示朗读,体验真挚情。

指导学生分节朗读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适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2、品读雪景,体验文字美:

(1)出示描写老师看到的雪景的句子: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2)引导学生朗读。说说看,你看到了怎样的雪景?

——雪花、雪毯、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美吗?谁来读得很美。

——不仅是雪花美,也不仅是雪毯美,更不是树上的银装美,还有作者的描写:你看——试着再读一读。

——飘着雪花,那是“雪花飘飘”;铺着雪毯,那是“白雪皑皑”;披着银装,那是“玉树琼枝”“粉妆玉砌”;一片洁白,那是“洁白无暇”。多么美啊!谁再来美美地读读。

(3)句写的是雪中的'活动,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你们想象一下,孩子们还会在雪地上干什么?(自由发言:滑雪、吃雪、玩雪球、拍雪景、坐雪橇?)

(4)一边欣赏雪景图片,一边齐读9段。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

3、出示地图,了解看雪难。

师:这么美的雪景,这么快乐的感受,可是,台湾的小朋友却无法体验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别找到北京和台湾在地图上的位置,请学生结合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台湾小朋友很难看到雪的原因。)

师: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们只能看看商店橱窗里的雪,那美丽的雪景并不是真的,而是“用洁白的棉花”做的。难怪那里的小朋友们会这么渴望看到雪景,所以,他们问了自己的老师。件出示: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试探语气)

“你是在哪儿见过的?”(惊喜、羡慕)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盼望)

“什么候能带我们去台湾看看真的雪呢?”(急迫)

4、角色体验,感受思乡情。

师:咱们分角色读一读,看看谁能读出孩子们当发问的心情?

台湾的那位老师也一定渴望着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家人团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所以他才会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齐声朗读)“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设计意图:

本文中的四个问句,是学的另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出问话的心情。在引导的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将心情的变化,有试探到惊奇,由惊奇到羡慕,由羡慕到盼望。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适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渗透,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文中是回答问题,表示看过真的雪;在堂上是表示肯定与赞许。

是“争着问”,对学生进行词语积累的学,认识新的词语。

五、诵读儿歌,表达感情。

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就能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候小朋友们就能和来自台湾的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件出示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集体诵读。

一只船,扬白帆;

漂呀漂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3、小学年级语文《看雪》原文、学反思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生字表和词语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文的生字及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让学生读一读。

1.小声读文。

1)学生自己小声读文。

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什么?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一、自然段写过春节的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小朋友只能通过橱窗看见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三自然段――八自然段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见雪的情景,文的九自然段,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玩雪的情景。十一、十自然段写孩子们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说明北京的雪景已经深深的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3.自己再读文,边读边看插图,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绘了哪幅图的内容。

1)学生自己图文对照。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一幅图描写的是自然段的内容。

幅图描写的是九自然段的内容。

三、逐段学习文。

1.学习一、自然段。

1)指名读一、自然段。

想一想这两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主要想告诉我们在台湾省很难见到雪。

2)齐读这一自然段。

你还读懂了什么?(在商店橱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观察彩图,体会书中的描写。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过春节”这个候,说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这两个自然段为台湾孩子们渴望见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笔。

4)练习朗读。

2.学习三至八自然段。

点击查看更多《狐假虎威》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7571.html

热门阅读

  1. 经典伤感句子大全
  2. 微信有深度的个性签名
  3. 素质教育迷失在哪里教学反思范文
  4. 给父母的腊八节祝福语
  5. 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
  6. 欢度春节手抄报内容
  7. 最受欢迎的愚人节祝福语
  8.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弘扬人本思想初探论文
  9.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10. 簇新造句集锦
  11. 1998年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综述教育论文
  12. 教师节手抄报资料
  13.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古诗
  14. 庆祝五一诗歌朗诵词
  15. 正能量青春励志句子
  16. 初中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
  17. 课文《紫藤萝瀑布》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18. 给自己的正能量语录
  19. 景物美文摘抄
  20. 关于除夕的作文:除夕的故事传说与除夕的习俗
  21. 导演MV拍摄合同模板
  22. 小学美术教师个人阅读计划
  23. 小学生教师节简短祝福语
  2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25. 归元寺导游词
  26. 医院医生竞聘办公室主任的演讲稿
  27. 2016周末愉快祝福语
  28. 2018年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29. 关于辞旧迎新的诗句大全
  30. 蝎子的歇后语
  31. 家具购销合同模板
  32. 春雪景色散文
  33. 201年送别领导简短祝福语
  34.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班主任会议发言稿
  35. 201年春节英文祝福语大全
  36. 201年给客户的元宵节问候祝福语
  37. 假如我是圣诞老人作文350字
  38. 描写冬天的散文集锦
  39. 关于老板年终演讲稿范文
  40. 马背上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