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27:35

唐伯虎诗词

1.《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2.《落花诗》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3.《无题》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

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

4.《孟蜀宫妓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5.《把酒对月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6.《一世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拓展阅读

1、《·李贺·老夫采玉歌》原文 题解 赏析 配图

这首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代蓝田县以产玉著名,县西三十里有蓝田山,又名玉山。由于山势陡峭,开采这种玉十分困难,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险。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注释

①老夫:采玉老人。玉:指蓝田山的玉,称蓝田玉、蓝田碧。 ②须:同需。水碧:玉名,即碧玉或水玉,产深水中。步摇:古代妇女头饰名,用黄金做成,上有凤、雀、花、兽等形状装饰和垂挂的珠子,随人步行而摇动。徒好色:只是为了妇人装饰上好看。 ③龙为愁:因采玉搅浑了溪水,龙也发愁。蓝溪:在蓝田山下。 ④蓁子:即榛子,果似栗而小,可食。杜鹃句:意为老人泪和杜鹃口中流的血一样。用杜鹃啼血典。 ⑤厌生人:吞没了大量采玉工人。厌,通餍,吃饱。恨溪水:用委婉手法表达对强征他们来采玉官府的痛恨。 ⑥斜山:形容山势险恶。挂绳:采玉工人悬挂在从山岩上垂下来的绳子上下到深水中采玉。袅袅:绳子晃动不已。 ⑦白屋:茅草屋,悬肠草:一名思子蔓,离别草。这里是借此表明采玉老人对儿女的挂念。

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采玉,不过是雕饰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总括采玉的艰难,又暗讽了权势者的骄奢。

从第三句起具体描写了一位采玉的“老夫”开采玉石的情景,他忍受着饥寒下溪水采玉,把老夫的悲惨境遇像图画似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接着人进一步刻画这位老采玉工饥寒痛苦的生活,在千钧一发的险境中,他的心该是多么惊怖愁惨啊!

一开头就揭露统治者强征民工采玉,是为了“琢作步摇徒好色”,语含饥刺。接着写老夫采玉的艰辛,最后写暴风雨中生命危险的瞬间,他思念儿女的心情,把情推向**。这种写法震撼人心,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2、《田家鉴赏

元稹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耧犁作斤属刂。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朝自安史之乱起,战祸连年不断,繁重的军事开支压得劳动人民伸不起腰、喘不过气来。元稹自幼家贫,并亲眼看到战争给人民、尤其是农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他在参加制科考试时所写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中,就鲜明地提出了“息兵革”的主张,认为天下要长治久安,非从“息兵革”入手不可。元稹元和五年贬斥为江陵士曹参军,元和九年再出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他在通州司马任上,仍以置人民于袵席为己任,白居易在中称道他:“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元和十二年,他得到刘猛、李余写的古题乐府数十首,读后十分感动,于是和作了十九首,把他在江陵、通州的所见所闻一一写进这组古题乐府里,《田家》就是其中的一首,再一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息兵革”的*主张。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天久不雨,土地坚硬,牛拉着沉重的犁耙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爬行着。牛蹄碰击着坚硬的土块,发出“趵趵”的声音。驾牛的农民还嫌牛走得太慢,不断地挥动着鞭子,发出“吒吒”的声音,驱使着,吆喝着。“吒吒”,农民的叱牛声。“趵趵”,牛蹄声。“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的开篇,作者就用两个短句、三组叠字,状形写声,把农民耕地时的那种艰苦、忙碌、急促的情状绘声绘色地突现在读者的眼前。然而“种得官仓珠颗谷”,农民终年劳累,用血和汗水换来的珍珠般的果实,却尽进了官仓,自己却一无所得。为什么?“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因为六十年来,战争不断,年年月月、**餐餐,官兵们吃的粮食全由农民供给,并由农民驾驾辘辘的大车不停地运往前线。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算起,到元和十二年(817 ),已超过六十年。这六十年间,战争频繁,到贞元、元和间,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与藩镇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元和十二年,征讨淮西吴元济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所以说“六十年来兵簇簇”。“簇簇”,丛集的样子,以兵器的丛集象征战事的频繁。“辘辘”,车轮声。“月月”、“辘辘”,象征着农民军输的繁重和急迫。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耧犁作斤属刂。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古代把京城附近方千里之地叫“京畿”,自京畿之外每五百里称作一服,把由近及远的控制区域分别称为“侯服”、“甸服”等九服。这里的“海服”,泛指临近海边的藩镇割据地区。中时期,河北、山东割据反叛的藩镇均在东方沿海一带,正在进行的对淮西吴元济的征讨也在东方,故曰“收海服”。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自从官军征伐藩镇的战争开始以来,朝廷就把农民连人带牛和车以及农具一并征用了。

农民驱牛驾车千里迢迢地把粮食运到前线后,结果连牛也被官兵宰杀吃掉了,车被当柴烧了,农民只收得两只牛角而返。但是战争还在没完没了地打下去,新的军输又在等待着他们。农民只得重铸犁锄,重作斤属刂,重新开始一年的辛勤耕作,收获之后,“姑舂妇担”,运到官仓,终年辛勤劳动所获还交不够,甚至回来连房屋也被迫卖掉买粮纳税。深重的灾难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压在农民的头上,没有尽时。这是对罪恶战争的血泪控诉,是田家痛苦心声的真实描绘。“斤属刂”,泛指农具。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这三句表面上是说,但愿官军早日胜利,以报藩镇叛乱的仇恨,我们不要紧,累*还有下一代,牛被杀了还有小牛犊,不会让官军的军粮缺少的。实际上应是农民极端愤激之,背后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一代被压榨、折磨*,下一代还要继续受压榨、折磨;老牛被杀了,小牛还会面临同样的命运,战争一天不停止,农民的沉重灾难就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愤激之意出以忠厚之辞,耐人寻味。

就在田家的这种沉重而痛苦的呻吟中结束了,而农民的深重灾难却延续到整个*社会,意义极为深远。

这首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它自始至终几乎完全用农民自述的口吻、用白描的手法叙事,在貌似平和顺从的话语里,表现了农民痛苦的心声,蕴含着农民的血泪控诉,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再加上短句的安排,叠字的选用,急促重浊的入声字的韵脚,不仅加强了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声情和文情更加契合,深化主题,强化了感情,渲染了气氛,而且使这首古题乐府的特色更加鲜明。这正是元稹“颇近讴谣”的代表作。

3、描写海棠花的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人李绅的《海棠》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4、描写春天的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1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1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贺知章:《咏柳》)

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5、宋边塞

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以宋的边塞较为出名。

《摊破浣溪纱》 李王景(王景合为一字)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作者又是一位皇帝,乃南中主,他还有个顶顶有名的儿子叫李煜,中圣手也。儿子写的好,老子的也不差。皇帝的心境一般人无法想像,但从这首中却可略窥一二。尤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此二句幽蓝以为最佳。此二句,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凄恻的绝望和哀愁,做为南中主,显然是怀有身世之感的,孱弱的南,又经得起几次风雨呢?

《山花子》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

做为一个皇帝,如果生逢盛世,那是大幸,若逢乱世,便是大不幸。李王景便是属于后者,反映在他的作中也凄风苦雨,满怀忧愁。如果能像东昏候陈叔宝那样一门心思败国也就算了,像中主这般,既忧国,又无力回天,怎不愁郁苦闷?起头便是香消翠残,荷花早已凋谢,连荷叶也残败,可见此时已是萧杀的秋天,秋天万物凋零,令人生悲,人触景更生悲苦之情,一句“小楼吹彻玉笙寒”,叫人遍体生寒,小楼孤馆,笙管深吹,却让聆者倍生孤寒落索之感,意深而幽美,境凄而悲深,此真境界也。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后主的名之响,不需赘述。许多首都广为传唱,到现在差不多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那些烂熟的名句,就不说了,单提这些幽蓝比较喜欢的句子。此充满了悲戚伤怀之情,是李煜亡国之后写的。没有华言绮句,简淡道来,却格外惹人唏嘘,一个亡国之君,他的境况有时还不如一个普通的穷人。最后一句,“花月正春风”,人仿若回到过去,昔日越美,便显得今日愈加惨淡,此等萦回手法,正是后主与他人不同之处呀。

《醉妆》 王衍

者边者,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这是标准的奢糜之音,王衍乃前蜀的亡国之君,荒淫的很。特地把这首挑出,实是因为幽蓝最为敬爱的武侠小说家古龙曾在其著作《武林外史》中引用过,当时读来,确实有另一番意境,虽说王衍为亡国君,本也很糜艳,但写来还是颇具王者之风,且错落有致,尤其古龙之引用,很切合其笔下快活王这一角色的性格。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的这首《菩萨蛮》是个系列作,共五首,这是其一。江南自古繁华地,赞美江南景色好的作品不在少数,著名的如白乐天的《忆江南》等等。韦庄此首,重不在描述江南之景,而在乎羁旅之思,人一生漂泊,自是感受尤深。然此中,最美最曼妙的不过“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一句,恰是形容江南之丽色的。此句空灵蕴藉,人之笔仿佛已换为一支丹青妙手,勾画出一片烟雨泊船之妙景,真可谓描摹江南胜景之绝妙之笔,幽蓝虽身处江南,也被深深折服,可见人之妙笔。

《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直,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这首有好两句很负盛名,比如“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一直是个比较经典的浪荡公子形象,尤以“满楼红袖招”最为传神,很是绮丽。幽蓝比较喜欢的却是“当时年少春衫薄”一句,本主旨是追忆,因而这句就显得很落莫孤怆,甚至还有些悲凉的感觉。当时年少,而今鬓已星星,回忆往日,无限感慨。人谁不老?又有谁没有过年少春衫薄之过往,此句之所以让人动容,实是推人及己,有共通之处矣。

《定西番》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牛峤的峤字音同“叫”,二字念起来和“牛叫”并无二致,真令人有点眩晕,古人起名,好像并不太在意谐音,像这位,“牛叫”,也委实不太雅观,此题外话了。这是首边塞,相较于闺怨来讲,无疑警致许多,也揭示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更有意义一些。开头几句,点明场景为塞外,孤寒奇绝,有金铁之声,颇有些豪气。尤喜“漏残星亦残”和“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两句,前句将更漏与残星并列,不但想像妙,描绘起来也妙,二者结合的效果也更具边塞特有的寒清之气;后句为结局,画角声呜咽,而满天飞雪漫舞,以景结束,更增冷寂之情和纡徐之曼妙,使得这首边塞凄而不怨,不至太过沉重。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据说这是李太白的。太白的自是不必说,已经是后人不可逾越的高峰,但作就只两首(另一首是《忆秦娥》),而且还都不能确定是否真的为太白所作。抛开这些不说,这首被放到《鉴赏辞典》(以下简称《》)的开篇第一首,自也有它的过人之外。幽蓝虽非特别喜欢,但起首两句却写的宏旷优美,“烟如织”显迷蒙,“伤心碧”显奇丽。王国维谓之“一切景语皆情语”,此两句恰恰印证。

《渔父》 张致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衰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首小令,字句不多,读起来却是字字珠玑,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闲适的水墨山水,颇具隐逸之风。前两句,读之令人感受到天地万物丰润之美,而后转至渔翁,“青若笠,绿衰衣”只六字,便将渔翁之形象一笔突起,一青一绿,色彩鲜明,明丽如画。最后结语,更是余味悠长,实属点睛之笔,也是幽蓝最喜欢的一句。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转应曲》这个牌对于看惯了宋的人来讲,是属于比较生僻的,宋人显少用这个牌填。这首小令明白如话,又因叠字颇多,读来琅琅上口,虽无华美的文字,反应的却是当时社会之民生大事,值得一品。看“边草”二字的反复运用,就知是写戍卒的。最后一句,“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这“愁绝”二字,实在有如平地惊雷,震人心肺,胡笳本是边塞幽怨之调,一声声传来,怎不凄绝愁绝?这首本身无甚特别突出之处,只因作者戴叔伦乃幽蓝同乡,且戴公之仅存一首,不特别拎出来说一说,怎么对得起这位千年前的同乡呢。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这是写闺怨的,想着以前学的《卖炭翁》真是迥然不同的感受。看来白乐天在兼顾百姓疾苦时,也不忘关怀一下这闺阁之怨,也算得上是多情之人呀。同样,这首也没什么绮丽之句,但构思精巧,言语简洁。能用最简单的勾勒出最深的情致,方是高手。幽蓝喜欢最后一句,孤旷简绝的五个字,将前面所有的渲染点的更深更透更怨,所谓结句要有力,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天仙子》 皇甫松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荭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皇甫松在宋众多家耀耀星辉下,实在不算起眼,但这首小却写的别有风致。幽蓝特别激赏前两句和最后一句。“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荭花发秋江碧”写景真是绝妙,不但色彩斑斓,还兼具动态美,鹭鸶之“飞”,水荭(本应为草字头下加个洪字,打不出,二字可通)之“发”,读来美不胜收。最后一句,“十二晚峰青历历”,使全突豁然开阔起来,空缈无限,余味不绝。

《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梦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桥边。

又名《忆江南》,白居易曾有数首,一向脍炙人口,皇甫松的也不赖。比之白乐天的那几首,此显然雅致一些,也拘谨了一些。引幽蓝侧目的只有一句,便是“夜船吹笛雨潇潇”,论意境自是幽朦空灵,论文字也算是精雕细琢,但这类语句往往失之雕琢,刻意了些,把这句特别拿出来,主要是因为时下网络上红到发黑的武侠原创女作家沧月,她最初的一本小说便是以此句为名,那时幽蓝读书甚少,初见此句惊为天人,还嘀咕着沧月这书虽写的不怎么样,名起的还真挺有水平,谁知还是“拿来”的。这里没贬低的意思,怪只怪当初自己不够博学多才,张冠李戴还不自知。 《菩萨蛮》 温庭筠

水清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生参差翦。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凤。

温飞卿是花间派的始祖,晚大大有名的才子,瞧这写的旖旎香媚,料想这人想必也是风流俊逸吧,事实上温大才子长的有点丑,落差委实太大,特别拿来八卦一下。言归正传,这写自是柔腻细艳,典型的花间派作风,唯“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一句,还是很有些意味的,江夜已近晨曦,残月微照雁飞,好一派凄而不怨的秋夜景致,至于其它,只“人生参差翦”还有些余味,其余便是炼语精工,也流于俗庸。

《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雪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写的是妇人春睡之后的情景,无非就是闺阁之怨了,这类体裁在中多如牛毛,写的真正精妙的却是鲜少,温飞卿这首也只能说是尚可一读。起首“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两句倒是清雅,轻絮厚堆,愁那一阵细雨,打的花枝零落,纵香如故,也难免兴起萧索之感,倒也有些曲折深沉之思。

点击查看更多唐伯虎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0065.html

热门阅读

  1. 涂料的解释及造句
  2. 关于感恩节的祝福贺词
  3. 韩寒经典句子
  4. 四德工程的心得体会
  5. 201中学生春节作文:回家过年
  6. 精选30句万圣节祝福语2016
  7. 给宝宝的生日祝福语
  8. 形容雪真大的句子
  9. 名人吴均诗句个性签名集锦
  10. 进组织部为了什么进了组织部干了什么心得体会
  11. 学骑自行车随笔
  12. 关于社会实践的活动报告
  13. 班主任例会发言稿
  14. 窗户加工合同的范本
  15. 心碎的句子经典
  16. 网络情缘爱情诗歌
  17. 2016年三八节最美祝福语
  18. 关于客运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
  19.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20. 本科教育工作会发言稿范文
  21. 最值得感谢的人老师发言稿
  22. 早安温馨问候短信总汇
  23. 成功的背后是付出的军训总结
  24. 生活小记散文
  25. 本科开学典礼发言稿范文
  26. 因个人原因的辞职报告
  27.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农谚谚语
  28. 医院杰出贡献奖颁奖词范文
  29. 新年送爸妈新春祝福语短信
  30.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31. 课文《黄河象》的教学设计范文
  32. 《沁园春》词牌名3首
  33. 交友之道的演讲稿范文
  34. 有趣的新年10条有趣句子
  35. 原来还有你情感美文
  36.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王绩唐诗全诗赏析
  37. 风箱里的老鼠的歇后语
  38. 新华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39. 描写花骨朵儿的诗句
  40.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12:01:25
本页面最近被 10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河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6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