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不同类型的本子、多媒体图片
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课题:
教师为每一学习小组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本子,混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一摞各种样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我吧!”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分类整理,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出示课题:分类
二、学习分类:
1、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助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总结: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2、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课件出示例题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②按上衣和下衣分;
③按颜色不同分;
……
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得结果就不一样。
3、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妈妈的情感。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
①、帮助妈妈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书包);
②、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
③、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
④、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
……
学生体会数学知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
4、解决问题
(1)哪些是鸟类?用“O”圈出来。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2)分一分,说一说。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指导。
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5、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
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6、课外活动
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过程化。
教学后记:
分类与比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比较。
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3、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主题图、
教学重点:重点是学习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读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难点是能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知识。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明最近搬新家了。小明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们想到他家去参观吗?(出示放大的主题图)
师:瞧,这就是小明的家。谁能说说小明家都有什么
利用小明搬家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学习比较、分类:
1、 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课件出示例题图片。
教师引导: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他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因为妈妈的衣服最厚所以小明知道妈妈的衣服最多。那么除了可以比较谁的衣服最多,还可以比较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比较:
①、谁的衣服最长?谁的衣服最短?;
②、妈妈和小明谁高谁矮?;
③、哪边的马大?哪边的马小?;
④、哪个水晶球大?哪个水晶球小?;
……
2、师:小明搬家之后,除了帮妈妈整理衣服,他还能帮妈妈做什么?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
①、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
②、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
③、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
……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 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
3、解决问题
①、哪本书最多?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②、比一比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
③、哪团线长?你还能比较什么?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指导。
④、在适当的内画对勾。
⑤、谁拿最合适?
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练习时,组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由教师、大同学、小同学进行比较。在两两比较的基础上,最后通过推理得出谁的手最长。
对物体的比较,有直接比较,还有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推理比较。
4、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5、课外活动
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过程化。
拓展阅读
1、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小稻秧脱险的过程,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什么?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要求: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1)检查自读(出示课文12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
b、说说你画了那些句子。
c、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结合回答理解词语不由分说和蛮不讲理)
e、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气势汹汹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
f、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学生分别回答)
(3)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过渡: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杂草们会怎样?
3、学习第35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你见过除草刹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分别说)
(5)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6)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7)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学生做)
(9)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
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它们会在田里怎样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出一定的动作)
(10)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读到这儿,你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你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
你愿意怎样地帮助它们?
3、你觉得课文的题目合适吗?能不能再给课文起个题目,并请你说明理由。
四、作业: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同学们上课时讨论的话题,想象一下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或遇到了什么样情况?
请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喷 洒 除草剂
2、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文意。
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表演。
三、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读、演课文。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并了解有关除草剂、喷雾器的知识。
2、制作CAI课件。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CAI、图片、头饰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书写生字(略)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老师很关心地、好奇地问)同学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这不,我被他们找来评理,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这样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学生生动复述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师:看来,不止是争吵,杂草们还在抢小稻秧的营养呢!)
3、师指名生评价,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样的杂草?(出示图片并板书:杂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是呀,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出示图片并板书:小稻秧脸色蜡黄)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
4、过渡语:看到同学们皱起了眉头,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关心小稻秧的命运。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后来怎么啦。
二、精读感悟、演中求知
1、生自由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师过渡语:小稻秧能否顺利脱险?它们又是怎样脱险的?带着这两个问题,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
2、读后,学生自由谈谈“脱险”部分的大意。
3、看CAI课件。快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播放CAI。)
4、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同位互相练读,教师**指导,相机评:**同学读得真好,边读还边做动作,把我都吸引过来了……你们也这样试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①杂草。(给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把他当成文中的角色)抓住“警觉”来体会它的害怕,抓住“有气无力”,“纷纷倒下去”来体会杂草在化学除草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有气无力”“纷纷”等词可以指名生边读边演,读中体会。(板书:有气无力)重点词语:
A、“警觉”(感觉到不对劲/有点害怕/有所察觉)
B、“你是谁?”(声音颤抖、害怕/故作镇定/紧张)
C、“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演中理解)
拓展:杂草会喊什么?来体会杂草的绝望,加强读的效果。
②喷雾器。抓住“洪亮”、“化学除草剂”、“收拾”、“大声”,“一边……一边……“等词语来体会它的正义形象,英雄气概。
6、分角色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集体评议。
7、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小稻秧脱险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们吧!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生说。(师板书:吸足营养)能读出来吗?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呢。师: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发散思维:小稻秧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8、师: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英雄。现那如果在小稻秧遇险时,你在旁边,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小稻秧吗?
9、我们学完了课文《18小稻秧脱险记》,要是咱们把他连起来演一演,可有意思啦,想试试吗?
10、学生在小组里练习读、演。教师**指导。
11、指小组展示表演,集体评议。
三、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生写好“欺负”一词。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习字册》上的其他词语。
四、板书设计
(杂草图)气势汹汹——有气无力
(喷雾器图)
(稻秧图)脸色蜡黄——吸足营养
3、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0课,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
(板书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5、朗读1、2节,发头饰表演,再读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课件出示发*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课件演示喷雾器。
三、学习3、4自然段
1、听3、4自然段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习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习、指导对话。
8、理解纷纷,站起来做动作。
9、同桌互相练习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习朗读3、4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总结课文,(板书:抢洒→)
3、学习了课文,老师还想知道后来小稻秧长成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指名答,课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看着这些稻子,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同桌讨论)
5、交流,可当个小作家写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板书
抢洒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