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教学反思范文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两年前,我按照书上的图示,让孩子们把一块橡皮泥做成4种实心的形状,然后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橡皮泥质量不好的都软了,实验效果不好。这个学期上课我就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让每个组准备了一桶橡皮泥,在一桶里有很多根同样规格的橡皮泥,我让每组同学从里面拿出四根,然后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再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引导学生观察四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后排开的水量并没有变化,也就是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效果好,结论很容易得出。可是在做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比较试验中,最难操作的就是测量排开的水量。我在500毫升的*上贴上了刻度条,并改变了原有水量为300毫升,让学生用大一点橡皮泥做实验。虽然我觉得准备的很详细,可是还是有几个小组,在实验操作中失败了,我反复思考,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反复的试验中将杯中的水中带出,测的数据不够准确。这一课的记录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记录表的第一项是测“实心团”排开的水量,第二项是测“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其实都是沉的形状,修改成“沉的形状1”和“沉的形状2”。与后面“浮的形状1”“浮的形状2”统一起来。这样教学效果好。
我想,要上好这节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橡皮泥的体积不能太小,否则排开的水量变化不明显;
2、橡皮泥最好要硬一点的,避免放到水中就软掉;
3、可以自制刻度杯或者刻度板,保证读数更为精确,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拓展阅读
1、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青蛙戏水》及教学反思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青蛙戏水》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体育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青蛙戏水》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都还需要加强锻炼。本班个别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为了锻炼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离群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甩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个别幼儿协调性的培养。
活动准备:
气球10个、青蛙头饰、一块大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青蛙妈妈带着孩子跳入场地,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一起律动。
(1)、荷叶与风(布块的游戏)教师出示布块,引导幼儿将布块展开变成大荷叶。幼儿分别站在布块的外边,根据教师的游戏指令做布块游戏。
(2)、荷叶与露珠(气球的游戏)教师将气球放在布块上(模拟露珠出现了),引导幼儿数一数露珠有几颗。观察它的大小。模拟露珠的荷叶上轻轻滚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气球在布块上滚动。
(3)、青蛙躲雨(躲在布块下的游戏)师:“哎呀,下雨了,怎么办啊?”
引导幼儿提出到荷叶下躲雨的办法。引导幼儿将布块高高抛起,钻到荷叶(布块)底下躲起来。
3、活动结束。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个别甚至能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活动;有些幼儿在活动能自主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能很好的开展下去;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一些平时不合群的幼儿也能参与进活动中,孤僻的行为有所改观。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他们入园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对班上幼儿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有一个比较全盘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老师的指令理解不清时,我亲自到其身边进行解释和示范,对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幼儿降低对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因此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交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基本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的提高一些活动的要求,让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全程投入到活动中来,比如:让他们来发号指令,指挥幼儿的活动节奏等。
2、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青蛙戏水》及教学反思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青蛙戏水》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练习抛用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青蛙戏水》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练习抛用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白气球10个(有大有小)青蛙头饰绿色大布一块磁带(我是一只小青蛙)古筝伴奏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青蛙妈妈带孩子跳入场地,带领幼儿作热身准备活动,一起跳律动。
2、游戏部分
1)荷叶与风(布块的游戏)教师出示布块,引导幼儿将布块展开变成大荷叶,幼儿分别站在布块的外边,幼儿根据教师的游戏指令做布块的游戏。(比拟荷叶随风的大小改变晃动的幅度,一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2)荷叶与露珠的游戏(布块与露珠的游戏)教师将气球放在布块上,比拟露珠出现了,引导幼儿数一数露珠有几颗,观察它的大小。比拟露珠在荷叶上轻轻滚动,教师引导幼儿将气球在布块上滚动
3)青蛙躲雨的游戏(钻在布块下的游戏)教师运用游戏的口吻"哎呀,下雨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想出躲到荷叶下面避雨的办法。引导幼儿将布块高高抛起,钻到荷叶(布块)底下躲起来。
3、结束活动。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本文扩展阅读: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3、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青蛙戏水》及教学反思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青蛙跳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体育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青蛙跳跳》含反思!
【活动目的】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本次活动我通过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为主线,让孩子们尝试青蛙跳,掌握青蛙跳的基本要领。讲了很多次,但每次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所以教案也修改了很多次。这次活动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小青蛙的角色中来。我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跳的不同方法去发现问题,把握时机给以适当的引导。然后通过宝贝们的相互合作去体验尝试青蛙跳。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合作的愉快。最后创设了一个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的游戏情景,通过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了跳跃和帮助他人的乐趣。在本次活动中,绝大多数幼儿能掌握青蛙跳的基本要领和跳跃的乐趣,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结伴跳荷叶的时候有及少数幼儿配合不默契,还有争抢荷叶的现象。在最后一个环节捉害虫的游戏中,有几个幼儿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在以后的教学工作需要改进。
【活动准备】
小飞盘,沙包,若干,青蛙头饰,音乐(蝌蚪和青蛙)。
【活动过程】
引入:“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我当青蛙妈妈,小宝贝们当我的青蛙宝贝,好不好啊!”
一、准备活动:(蝌蚪和青蛙).
“宝贝们,我们先一起来跳跳舞,让我们的身体动一起吧”
二、学习基本动作(双腿夹物跳)
师:”宝贝们,你们都是最爱动脑筋好宝宝,你们看今天妈妈带来了一个飞盘(出示飞盘)。你们想一想怎样用身体的一个部分来玩呢?”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来试试)
幼儿想出一个方法教师就及时的表扬,(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并引导幼儿说出双腿夹住跳。
教师示范讲解:“宝贝们都很棒,不过今天要学的本领是双腿夹住飞盘跳哦!看看妈妈是怎样做的.”
重点讲解:双腿夹紧,双脚并拢,不让小飞盘从腿中间掉下来.
集体练习基本动作:
师:“宝贝们,跟着妈妈一起双腿夹紧飞盘一起跳跳跳了。”
三、游戏:搬松果
师:“我们的邻居小松鼠想请你帮个忙,今天它摘了好多的松果,可它一个人搬不完,可是我们没有运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刚刚学过的夹物跳来运啊?(引用夹物跳).”
师生共同游戏:”宝贝们,看到小松鼠的家要经过小河的,我们怎么办呢?”“真棒,那我请一个宝贝来表演一次。我们是跳这去小松鼠家的,回来要从旁边跳回来。”
一幼儿示范,教师请幼儿说出不足之处。引导说出跳到小河旁要先停下来再夹紧点松果跳过去。
幼儿运松果。
活动小评:结合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闪光及问题进行评价。
四、整理活动
师:今天你们和妈妈一起学本领还做好事,妈妈好开心啊!让我们放松一下吧!
师:天快黑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4、《分橘子》教学反思范文合集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读写“惹人爱”等四个词语。
2、会写“谁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的橘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写“惹人爱”等4个词语。
2、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是个好孩子。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分”。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出不懂地词语。
(2)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
(3)教师巡回指导,了解读的情况,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检查自学。
(1)课文讲了谁分橘子?分给谁?
(2)简介*的生平(*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和毛**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受到发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
(3)教师出示卡片,读读词语,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读书枝头灯笼惹人爱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熟课文。
3、读熟课文,再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当场解决的,让学生自学解决,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细读课文时解决。)
三、写字指导。
1、借助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学生细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读、灯、惹”其余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样子学写。(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
1、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后做练习。
(1)*在哪里读书?*在()
(2)*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
*()
2、朱老师是怎么夸*的,齐读第4自然段。
(1)朱老师为什么说*真是个好孩子?*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
2、3两个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二)学习
2、3两个自然段。
1、交流、讨论同学们划出的词句。体会*小时候的好品质。
(1)出示句子:*从来没有摘过一个橘子。
a “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
b 是橘子长得不可爱吗?(引导学生读第2句话,读后口头填空课后第3题)
出示投影变换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c 是他不爱吃橘子吗?
d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师奖给*三个大橘子,他没有自己一个人吃。
a *是怎样把橘子分给同学吃的?
b 三个大橘子,朱老师是奖给*一个人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 *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是一个爱同学,有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3段。
三、总结全文。
1、朱老师为什么称赞*“真是个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说。)
2、出示句式:朱老师高兴地说:“*(),真是个好孩子。”
四、作业
课堂作业3、5两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乍拼音写词语。
suì yuè dú shū zhī tōu dēng lóng rě rén ài wū li měi rén
( ) ( ) ( ) ( ) ( ) ( ) ( )
2、朗读课后练习5。
二、朗读课文,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
3、分组比赛读。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各自准备,指名讲,同桌互讲)
三、总结、交流感受。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知道了*从小就懂得守纪律,关心同学,有快乐和别人分享(出示*画像)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2、4、6题。
附板书:
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从来没有
分给同学 懂规矩,不随便
爱同学,有快乐 拿别人的东西方
与别人同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