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火烧云》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1 15:02:29

有关《火烧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本课讲到的各种云的颜色很多,课前要求学生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有朝霞或晚霞时,观察云彩的各种颜色和变化,或者收集有关云彩的图片和描写云彩的好词佳句。

2.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烧、寿、镇;后鼻音:盈、恍、猛等。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通过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3.再读课文,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后思考讨论:课文哪些部分是讲霞光的,哪些部分是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来读一读,初步了解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

4.本课描写火烧云色彩、形状变化的语句,用词十分准确,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例如:

(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极多说明火烧云的多种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不仅突出颜色多,而且强调变化快。

(2)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把火烧云想象成了动物,突出了火烧云变化的有趣。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表明了火烧云形状在不断地、快速地变化着,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要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的特点。

5.作者是抓住火烧云的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的。教学时,可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去品味霞光、火烧云的好看有趣。然后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其他同学受到*,也喜欢自己选择的部分。还可以说自己观察到的或展示根据课文的描写自己画的火烧云,进一步丰富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

6.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1)课文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趣。朗读时,可让学生抓住生动准确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火烧云变化莫测的有趣景象,把火烧云变化之快,形状之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背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指导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2~6自然段要了解记叙的顺序:先写颜色的变化,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重点词语来练习背;再写形状的变化,先是变成马,接着写马的样子、变化;再变成狗,狮子让学生按着这样的顺序来练习背诵。

7.积累运用。通过朗读、观察,在对本课内容了解并能背诵的基础上,摘抄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再让学生交流,互相说说摘抄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认为这些句子是最美的。加深理解和体会。

8.识字写字。本课生字比较多,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识记字形,练习把字写好。对学生较难写好的字,如盈、蹲、揉、喂、跪等要作适当指导。盈字提醒学生,在字中的位置和大小;蹲、揉、喂、跪均是左窄右宽的字,要指导写好右半部分。

9.鼓励学生课后多读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收集资料图片,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拓展阅读

1、于《长城》

这是一课看图文的内容。它由两幅长城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文不仅可以让生通过阅读理解,增加长城的知识,更是对生进行思想育的好素材,而且还可以指导生如何观察事物,如何做到行文物。

习本文,要充分相信生的习能力,紧紧依靠生的独立习和合作习来作为主要的习方式,师在键处给以点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师组织生进行阅读思考──观图品文──局部制画──评议感悟等习活动,使生参与到习的每个过程中,成为真正的知识发现者。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生能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了解到长城的建筑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习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阅读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3、运用图文对照的阅读方法,习本文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习在观察中展开合理的想象。

4、通过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并能注意背诵积累语言文字。

理解长城的建筑特点──气魄雄伟、高大坚固,体会作者表达的民族自豪感。

在阅读中体会含义深刻的词语:高大坚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中国地图。

1、复习引入的方式所改变:

以往开课后师直接采用提问式分别复习上节课习的生字、词语和理清文章脉络。而今我采用生齐读课文,整体回顾,再自由汇报的方式,既检验了上一节课所所悟,又发挥了生主动复习的情趣,给予生更多的展现机会,更利于新课的开展。

2、思路遵循人的思维习惯,从整体感受到局部探究,最后再回到整体感悟的高度,使知识形成体系,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

3、依据材为例,合理安排习方式:

如本文的四段内容各具特点,习方法也各不相同。第一段描写长城远景,文字简短、凝炼,适宜背诵。第二段描写长城近景,介绍详尽,方位明确,最能突出长城和建造的精良,适宜研读、绘图。第三段抒发了作者登长城的感慨,适于读中体会。第四段内容是对长城存在的意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最适于发挥生的拓展思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育,因此,采用了讨论习的方式。

后反思】

新课标提出要转变师角色和生的习方式,习的情感体验,变让我为我要。因此,我在中遵循生的认知规律,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于《母鸡》优秀的

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组合作,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生初步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因此我并没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3、《的人》优秀

1.理解诗人运用比较手法,抒发的纪念鲁迅的感受,从中受到**人生观育。

2、透过诗的习,激发习鲁迅为代表的**战士的伟*,培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观。

3、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在朗读中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透过诗的习,激发习鲁迅为代表的**战士的伟*,培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四年多的小生活,我们从书本上认识了许多人格上伟大的人。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一个人吗?

这些伟大的人都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的人纪念鲁迅感》。

二、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

我很喜欢这首诗,让我们共同分享,师范读。

2、再读课文

(1)这首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吗?初次见面,必须要真诚:读两遍。

(2)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务必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挑战朗读,启发个性化理解,适时点拨

(1)谁敢跟我比赛朗读?光自信是不行的,我读了十多次,而且我自己的理解,此刻就比对你们不公平。给你时间,试着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把你的见解写在书边的空白处。

(2)这首诗写了拿几种人?鲁迅属于哪种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再做准备,比赛朗读。

4.你认为作者哪儿写得好,值得你习。

5.欣赏诗歌。

泰戈尔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放射光辉。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但是爱之神发现了你

第二课时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生朗读鲁迅先生的《自嘲》一诗,引入对鲁迅先生高尚人格和光辉精神的评价,进入新课时的习。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根据你收集到的资料,交流一下对本诗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资料

1.听朗读带,或者师范读全诗。

2.生自由朗读全诗,请生用图示法将各个诗节之间的系表示出来。

注意,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两种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系;第五、六、七诗节分别与上面三个诗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两种不同结局。

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歌资料

1.生齐读诗歌。

2.品读诗歌资料,要求生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什么不同

(2)如果将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直接点出,在表达效果上会什么变化

(3)比较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中使用比较,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冲突。这首诗每一诗节都使用了比较的手法,但每一次比较的角度是不相同的。请大家细读课文,讨论各诗节比较的角度各是什么。

3.品读诗歌语言,要求生体会以下语句的修改的妙处。

这首诗在选人语文材时,以前臧克家修改,请大家看下面几例:

(1)原句: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

改句:的人/把名字刻人石头,想不朽。

(2)原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从民把他摔倒。

改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从民把他摔垮。

(3)原句: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纪念他

改句: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民永远记住他。

五、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1.生自由朗读诗歌。

2.指名生朗读诗歌,要求能够读出各节的真实感情。

朗读示例:

他已经死/了;

他/还活着。

对于其他诗节,能够放手让生自己体会朗读,师指名部分生朗读,以检查效果。

六、习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谈自己的体会:这篇散文《怀鲁迅》是郁达夫的一篇纪念鲁迅的散文,题材与《的人》相似,表达的感情也基本一致。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发出了贩通电报,荟萃了一夜的行李,第十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青年男女将要破裂似的心肺与紧握的拳头。这不是寻常的丧事,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火烧云》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can.com/articles/3525.html

热门阅读

  1.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家长会的发言稿
  2. 2016年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
  3. 仲裁书协议书模板
  4. 最新的会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2016
  5. 201年鸡年元旦祝福语对朋友
  6. 银行实习生报告
  7. 《狮子王》教案设计及反思
  8. 2016年最新的毕业季留言祝福语
  9. 幼儿园中班交通碰碰乐活动计划
  10. 《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11. 父亲节发给爸爸手机短信祝福语
  12. 中秋思念情人的祝福语
  13. 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
  14. 好习惯的故事
  15. 乌蒙大地现代诗歌
  16. 有关春天的诗句
  17. 端午之神韵作文
  18. 断别地时候心中只留一幅山水如画美文
  19. 邓为民案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 我想变成小鸟作文
  21.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22.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23. 狗年春节公司祝福语
  24. 猴年公司祝福句子
  25. 我为什么喜欢末世文杂文随笔
  26. 发给女朋友的中秋节祝福语短信
  27. 李白《枯鱼过河泣》全诗翻译赏析
  28. 课文江南的教学设计范文
  29. 爱文学的班主任作文
  30. 协会成立周年庆典仪式领导发言稿
  31. 钱塘湖春行获奖教案设计
  32. 年会相声剧本《家有宠物》
  33. 《把祖国搂进明月》国庆节诗歌
  34. 戒指的错诗歌
  35. 晚安祝福语正能量
  36. 守望亲情记叙文
  37. 《燕子妈妈笑了》第1课时教学设计
  38. 关于矿产品购销合同
  39. 201年结婚周年纪念日祝福语
  40.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4 16:06:32
本页面最近被 39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西藏,TA在页面停留了 12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