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道的古诗句大全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长幼有序。——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亲情,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长幼有序。——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jiaoyu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拓展阅读
1、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大全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马克思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
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欧文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奥斯特洛夫斯基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为了进行*,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的团结,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
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民齐者强。荀况
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卢瑟福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关于团结合作的四字词语大全,描写团结合作的词语成语
抱德炀和 同舟而济 水清无鱼 五湖四海 精诚团结 万人一心 同心并力 政清人和
并肩作战 同舟共济 四分五裂 相倚为强 举国一致 万众一心 同心合力 众虎同心
成城断金 铜壁铁墙 挑拨离间 协力同心 朋心合力 为丛驱雀 同心协力 众心成城
*坚势盛 铜城铁壁 挑唆是非 一心一力 七支八搭 为渊驱鱼 同心叶力 众心如城
反间之计 铜墙铁壁 同力协契 渊鱼丛雀 群威群胆 吴越同舟 同心一力 众志成城
2、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
1、《浪淘沙》【唐】刘禹锡
2、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3、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____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6、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8、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9、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____李白《发白马》
10、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____柳中庸《征人怨 征怨》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12、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____贡泰父《黄河行》
13、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14、《黄河二首》【唐】杜甫
15、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16、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18、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____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19、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____宋琬《渡黄河》
20、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____胡秉正《咏贺兰山》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王维《使至塞上》
22、《黄河》【宋】王安石
23、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2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5、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____柳中庸《征人怨 征怨》
26、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____张蠙《登单于台》
27、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____佚名《木兰诗 木兰辞》
28、《水调歌头》【宋】元好问
3、重阳节诗句重阳节诗句古诗大全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郑谷《漂泊》
5、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勃《蜀中九日》
7、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赵嘏《重阳日即事》
8、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9、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陈与义《九日家中》
10、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11、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杨衡《九日》
12、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3、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司空图《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14、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5、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杜荀鹤《重阳日有作》
16、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17、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司空图《重阳山居》
1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安登高》
19、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司空图《重阳四首之四》
20、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孟浩然《九日得新字》
21、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2、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荫》
24、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皇甫冉《重阳日酬李观》
25、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范成大《朝中措》
26、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27、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徐灿《菩萨蛮·秋闺》
28、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朱庆馀《旅中过重阳》
29、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李郢《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30、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施何牧《九日放舟山塘》
31、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32、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
33、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李治《九月九日》
34、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吴融《重阳日荆州作》
35、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36、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7、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李乂《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38、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笑杨朱。——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39、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刘兼《重阳感怀》
4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1、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42、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4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使至塞上》【唐】王维
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____李白《公无渡河》
4、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____温庭筠《拂舞词 公无渡河》
5、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____李梦阳《秋望》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10、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____李流芳《黄河夜泊》
11、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____谢榛《渡黄河》
1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13、《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1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____李白《北风行》
15、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16、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17、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1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20、《凉州词》【唐】王之涣
21、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2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____李白《赠裴十四》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李白《将进酒》
5、有关读书的名言句子大全有关于读书的名言妙句
1、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mdash;mdash;华罗庚
2、书籍是伟大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mdash;mdash;爱迪生
3、不思考阅读等于吃而不消化。mdash;mdash;波尔克(英国作家)
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在沙里淘金。mdash;mdash;赵树理
5、好书不厌读百遍,熟读课思子自知。mdash;mdash;苏轼
6、饱食暖衣而无书教,接近兽。mdash;mdash;孟子
7、书籍mdash;mdash;真正的当代大学。mdash;mdash;托马斯卡莱尔
8、阅读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mdash;mdash;鲁巴金
9、人的影响是短暂而微弱的,影响广泛而深远。mdash;mdash;普希金
10、读书不要贪多,要多想想。这种阅读让我受益匪浅。mdash;mdash;卢梭
11、书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很忠诚。mdash;mdash;雨果
12、战略必须建设新国,努力学习必须读好书。mdash;mdash;郭沫若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mdash;mdash;孟子
14、知识是光明的,无知是黑暗的。mdash;mdash;契诃夫(俄)
15、良书是益友,今明永如斯。mdash;mdash;塔帕(英国)
16、阅读法,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mdash;mdash;朱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