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6 12:07:24

文天祥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表现了诗人文天祥的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全诗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278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押经零丁洋时,敌人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元*的宋军将领。文天祥断然拒绝。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起伏汹涌…作者首先回想了自己的一生:由刻苦读书进入仕途,到戎马干戈为国征战。第二句中的“寥落”,表明了南宋末抗元*的局势,渗透着作者的惋惜和痛心。投降派苟且偷安,主战派寥寥无几,文天祥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才屡遭惨败,宋王朝危在旦夕。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沉痛地抒写了“干戈寥落”中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国家已像风中柳絮,个人更像雨中浮萍,亡国孤臣,风雨飘摇。接着作者具体描述:“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者以两次激战为背景,巧妙借用地名和感情词语的同音重复,深沉地抒发了战败时和被俘时的心情。作者的所“说”所“叹”,不只是个人的不幸和愁苦,而且更饱含着剧烈的亡国之痛。最后,作者从沉郁悲痛转为昂扬壮烈,以高亢的笔调、磅礴的气势,表明了自己在生死关头的毅然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慨和高风亮节。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市)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拓展阅读

1、

辛苦遭逢起一经[2],干戈寥落四周星[3]。

山河破碎风飘絮[4],身世浮沉雨打萍[5]。

惶恐滩[6]头说惶恐,里叹[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

【注释】

[1]:即“伶”。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

[2]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20岁考中状元。

[3]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周年。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4年。

[4]絮:柳絮。

[5]萍:浮萍。

[6]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所也称汗青。

【作者】

(1236~1282年),字宋瑞,一字履善,号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山先生全集》。

此诗为的代表作之一。宋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当时元军元帅、汉奸张弘范带兵追击在崖山的南宋皇帝赵昺,强迫随船前往。次年正月间,张弘范又逼写信招降在崖山坚持抗战的南宋将领张世杰。就在时写下这首诗给张弘范。

作者通对自己从读书成名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的概括叙述,抒写了对“山河破碎”和“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为国捐躯的决心。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此时的身陷敌营,面对山河破碎的局势和敌人对自己的威逼利诱,自己平生的理想报负更是难实现。此情此景,感触万端,欲明心志,从何落笔?开头两句写得感情沉深,境界阔大。首联的内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个人的出处,二是国家的危亡。这里的“起一经”是指中进士。自唐宋来,知识分子要入仕,就必须通科举考选,就得读经。“四周星”即四年,于德祐元年(1275年)起兵勤王,至兴元年(1278年)被俘,恰好四个年头。这两句前叙写个人经历,后写国势艰难,似不相关连,但在笔下,把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一起,作者的一片苦心,一片忠心,便明白可鉴了。“干戈寥落”意指高举义旗、起兵勤王的人寥寥无几。这里更显出的忠心,对局势的痛心,对投降派的谴责与愤怒。

颔联承上而来,依旧从国家与个人两方面入手来抒发感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是指当时的国家败亡的情形。此时宋王朝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恭宗赵显被俘,,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昰于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的八岁的卫王赵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居无定所,此处用山河破碎来形容这种局势,是再确切不了。此时的,壮志难酬,身陷敌手,如无根之萍,任凭凄风苦雨的吹打,更加上家破人亡,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因此,“身世沉浮”来概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此时的情景,也是极为确切的。而“风飘絮”和“雨打萍”,更形象贴切描绘了国家行将败亡时的情景对自己一生经历遭遇的形象饱含情感的概括。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起兵勤王时曾路这里。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兵败被俘,押送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为战将,一为阶下囚。作为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诗的前六句写国家和个人遭遇之悲惨,末联一笔宕开,思绪回到眼前,直抒胸臆,表白自己何种的人生态度来面对如此的艰难因厄,进一步表露自己的爱国忠心和崇高气节。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的爱国忠心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出语斩钉截铁,壮怀激烈,英气干云,精诚格物。至今读来,仍为之感奋不已,它鼓舞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理想、为事业而英勇献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遂成千古传诵不绝的名句。全诗的格调也由沉郁忧愁转为洒脱、豪放,显得豪情激荡,气贯长虹,风格刚烈。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为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个人的遭遇和宋王朝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写自己的情怀、失败的境遇和南宋王朝无可挽回地趋于覆灭,写来不能不是悲凉、沉痛的;而报国忠心至死不渝的情怀又是慷慨壮烈的,二者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全诗抒情言志的沉郁悲壮风格。

2、唐多令・雨水明霞注释

宋代:邓剡

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涯。

大雨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昔日豪华之地今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叉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

水明霞。潮(cháo)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涯。

水明霞:彩霞照亮了水面。西风吹世换:季节变换暗示朝代的更替。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yàn),和明月、宿芦花。

豪华:用形容词代指金陵,因其是六朝的京城,豪华著称。乌衣:即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

此词和《浪淘沙》(疏雨洗清),盖出于同时。从两词所抒发的感慨、所描绘的景象和所创造的意境来看,都极为相似。

“雨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一场大雨洗空,夕阳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汹涌,在漫海滩后又渐渐退去。江岸边留下了些许沙痕。声声落叶,飞快地透窗纱,使词人感到秋意袭身,时令已由夏入秋了。这是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恰值兵败被掳之后,作者面对着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伤感呢?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涯”。“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涯的枯叶,也很恰切。北朝的乐府民歌《紫骝马歌辞》云:“高高山上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它用风吹落叶比喻流落飘荡的情状,反映人民在战乱中逃亡景象。形象鲜明,深沉悲愤。“涯”意谓极言其远,托出词人欲归不能的哀怨。

词人在上片极言自己如落叶飘,无根无绪,意在引出下片中作者表达的寂寞心情。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建康(今南京),是烟柳繁华地,也是南宋王朝赖阻挡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萧条得使词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词带有几分嘲讽意味,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许多南宋遗民变节奉敌。作者大悲慨之中,怀有深深的嘲讽。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坚守节操的心声。

词人又通对空阔的水、之间渐次观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

邓氏此词感情沉郁和风格清奇取胜。上片“寓情于景”。下片“喻见意”,通寒叶、西风、乌衣苍、明月、芦花等,表达了他作为作者的主体感受。全词如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让欣者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3、明妃曲・其一注释

宋代: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几曾有一作: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明妃当时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春风面容鬓角亦微微低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还让君王的感情都难控制。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几曾有一作:未曾有)

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从此一去心知更不能回归,然而,她仍眷眷于汉,不改汉服。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万里寄语欲询问家乡事,只有年年**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家人虽然在万里之遥传来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南和地北。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bìn)角垂。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后人沿用。春风;比喻面容之美。这里的春风即春风面的省称。

低徊(huái)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低徊:徘徊不前。不自持: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几曾有一作:未曾有)

归来:回来。丹青手:指画师毛延寿。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意态:风神。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着尽汉宫衣:指昭君仍全身穿着汉服。

寄声欲问塞(sāi)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塞南:指汉王朝。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zhān)城莫相忆;

毡城:此指匈奴王宫。游牧民族毡为帐篷(现名蒙古包)。

君不见咫(zhǐ)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咫尺:极言其近。长门闭阿娇:西汉武帝曾将陈皇后幽禁长门宫。长门:汉宫名。阿娇:陈皇后小名字。

这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这种美的*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

梅尧臣、欧阳修对《明妃曲》的和诗皆直斥“汉计拙”,对宋王朝屈辱政策提出批评。王安石则极意刻画明妃的爱国思乡的纯洁、深厚感情,并有意把这种感情与个人恩怨区别开来,尤为卓见。

明妃是悲剧人物。这个悲剧可从“入汉宫”时写起,也可从“出汉宫”时写起。而从“出汉宫”时写起,更能突出“昭君和番”这个主题。王安石从“明妃初出汉宫时”写起,选材是得当的。

绝代佳人,离乡去国,描写她的容貌愈美,愈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是:“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官,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江淹《恨赋》上也着重写了她“仰大息”这一细节。王安石这些为根据,一面写她的`“泪湿春风”,“徘徊顾影”,着重刻画她的神态;一面从“君王”眼中,写出“入眼平生未曾有”,并因此而“不自持”,烘托出明妃容貌动人。所“意态由来画不成”一句是对她更进一层的烘托。“意态”不仅是指容貌,还反映了她的心灵。明妃“徘徊顾影无颜色”正是其眷恋故国无限柔情的表现。

至于“杀画师”这件事,出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小说,事之有无不可知,王安石也不是在考证历史、评论史实,他只是借此事来加重描绘明妃的“意态”而已。而且,这些描绘,又都是为明妃的“失意”这一悲剧结局作铺垫,加重气氛。

上面写“去时”,下面写“去后”。对于去后,作者没有写“紫台朔漠”的某年某事;而是把数十年间之事,概括为“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这两句间,省略了“然而犹且”,意思是说:“明妃心里明知绝无回到汉宫之望,然而,她仍眷眷于汉,不改汉服。”

近代学者陈寅恪曾经指出,中国古代所言胡汉之分,实质不在*而在化。孔子修《春秋》就是“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而在历史上尤其是学上,用为化的标志常常是所谓“衣冠物”。《左传》上讲“南冠”,《论语》中讲“左衽”,后来一直用为学典故。杜甫写明妃也是着重写“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与王安石写的“着尽汉宫衣”,实际是同一手法。杜甫、王安石皆设想通“不改汉服”来表现明妃爱乡爱国的真挚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既不因在汉“失意”而减弱,更不是出于对皇帝有什么希冀(已经“心知更不归”了),不是“争宠取怜”。因此,感情更为纯洁,形象更为高大。接着又补上“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把明妃一心向汉、历久不渝的心声,写到镂心刻骨。梅尧臣也说“鸿雁为之悲,肝肠为之摧”。王安石写得比梅尧臣更为生动形象。

最后,又用“家人万里传”来说,无可奈何之语强为宽解,愈解而愈悲,把悲剧气氛写得更加浓厚。更妙的是:笔锋一带,又点出了悲剧根源,扩大了悲剧范围。明妃这一悲剧的起点可叙从“入汉宫”时写起。汉宫,或者说“长门”,就是《红楼梦》中贾元春所说的“见不得人的地方”,从陈阿娇到贾元春,千千万万“如花女”,深锁长闭于其中。千万人(有时三千,有时三万)之青春,供一人之淫欲。宫女之凄凉寂寞,可想而知,而况宫女的失宠与志士的怀才不遇,又有某种情况的类似,所从司马相如《长门赋》到刘禹锡的《阿娇怨》,还有《西宫怨》之类,大都旨写这一题材,表现出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广大宫女的同情,或者抒发出“士不遇”的愤慨。

唐人“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早在王安石之前就描写了,只是说得“怨而不怒”;王安石却多少有点怒了。李壁说:王安石“求出前人所未道”,是符合实际的;至于“不知其言之失”,则是受了王回、范冲等人的影响。王回引孔子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却忘了孔子也说“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论语》);特别是误解了“人生失意无南北”一句。王回本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他*偏见来论诗,难做到公允。

4、苏轼的作品《水龙吟》

苏词是个豪爽的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是豪放著称,但是也有婉约之作。下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我不怨杨花落尽,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缀。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细细看,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注释

1. 这首词大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次韵:用作之韵,并按照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次韵:依照别人的韵而且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4.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5.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6.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7. 落红:落花。缀:连结。

8.一池萍碎:苏轼自注 “ 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9.春色:代指杨花。

点击查看更多文天祥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29086.html

热门阅读

  1. 《智子疑邻》原文赏析
  2. 工业生产的实习报告格式范文
  3.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教学反思范文
  4.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 201年跨年祝福贺词
  6. 回民开斋节祝福语短信精选
  7. 给好朋友结婚祝福语
  8. 宜居社区的口号
  9. 2016腊八节祝福短信经典语句
  10. 新学期开学祝福语
  11. 服务业用工合同的范本
  12. 给家中长辈老人生日祝福语大全
  13. 七一庆典主持词范文
  14. 《帕金森定律》的读后感
  15. 有关于公司生产工作的实习报告
网页更新时间:2025-07-16 16:17:54
本页面最近被 8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海南,TA在页面停留了 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