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时珍》的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51:18

关于《李时珍》的教学设计范文

一、出示像片、介绍人物

二、检查预习

1、分节朗读课文

2、区别药方、古方、良方

三、学习单元提示

1、明确这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会给课文分段。

2、指出给课文分段方法很多,我们先学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讲清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2)、仔细阅读,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几个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单独讲一个意思,那就独立成为一段。

四、阅读课文,按照学习提示的一般步骤给课文分段。如下表:

小节

节意

分段

小标题

1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第一段

立志

第二段

3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第三段

编写

4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

5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五、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1、谁能说说李时珍为什么下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呢?

生:因为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

2、有哪些缺点?

生:不全、不详、不对。

3、那么,他是怎样编写的呢?

生:注意积累经验

到各地去采药

访问群众

4、你能用上一些关联词把他怎样编写的过程连起来说吗?

5、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6、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流传广)

六、总结

过去的教学,我将这片老课文当成一篇初次阅读的新课文去认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站在读者、作者、编者、教者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去钻研教材,我重新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一、学生经验为起点,丰富学习资源,拉近生本对话的距离。

本课内容是真人真事,但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李时珍的不怕艰苦,不怕危险的精神难以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如果仅仅利用第一课时导入的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人物,学生不会有较深的体会。因此,课前,我利用中午语文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李时珍的书籍,上网查阅李时珍的资料。这样的教学设计,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相关知识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距离,增强了教材的*力。

二、以自主置疑为切入点,捕捉学生兴趣点和难点,以学以教。

在以往的备课中,我们常常设计一连串的问题给学生。这些问题并非生活中的原始问题,也不是学生提出来的,是教师为了教学而精心设计、加工出来的,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甚至还会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外相关资料及初读课文后,说说为什么称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而引出《本草纲目》一书。然后要求学生围绕这本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1、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2、为什么要编这本书?

3、他是怎样编写这本书的?

最后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使教学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

三、深研读、析其疑

根据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个研读专题进行自主阅读。例:

师:你解决了哪个问题?从哪些句子中得到启发的?

出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药性和药效;还有一些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说说一部比较完善的哟啊物书是怎样的?再来看看这句话的标点,能不能调换次序?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强调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又重视了学生言语实践,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又如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时,我让学生说说你从李时珍编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找找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为什么令人感动。

生:我感受到了李时珍编书的艰难。我是从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中体会到的。

生:我深深感受到了;甚至编书所经历的危险。我是从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这儿体会到的。

生:我感受到了李时珍的虚心,他本来就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还要访问老农、渔民、猎人。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本设计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悟,让他们带暗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课文,让他们在文本和自己内心中走了个来回,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对话解决了问题,更深刻感悟到李时珍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是学到渠成

拓展阅读

1、中国传统习心得

中国的传统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有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劳动节,清明节,腊八节,元旦节……民间工艺也是多种多样,有微雕,刺绣,剪纸,泥塑,皮影,吹糖人,砖雕,瓷刻,木偶,蜡染,脸谱……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除夕和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阴历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夜,传说中国古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婆若让我在家带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天渐渐地黑了,“年”来到了村里,可大家只听得“年”的一声喊叫,原来是因为那个乞丐身穿红色披袍,还把老婆婆的家打扮的烛火通明,还放着烟火和爆竹。所以“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广为流传了,大家都效仿那个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果然,“年”再也没有出现过。

更因此,到了春节家家户户也会张灯结彩,所以,过年才有了贴窗花,放爆竹的习俗。春节更有拜年的习俗,相互问候。还有吃年夜饭的传统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一顿晚餐……还有许多习俗。

中国的习俗和传统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的有进步。”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请“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吧!

2、最新音乐师工作划方案精选

一、生知识能力,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本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四年级的生经过我这么久和他们的接触,我感觉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二、目的及任务

1. 通过歌唱,对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育,生讲明、讲礼貌,争做明少年。

2、对生进行美的育,陶冶情操,使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让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4、保持生对音乐的兴趣,使生乐参与音乐活动。

5、培养音乐感受鉴赏能力。

6、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7、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8、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基本任务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辩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具体在音乐情绪与情感方面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儿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随着歌声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三、 材重点难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习。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习。不仅可以避免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到知识。

四、 具体措施

孩子们的生活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生。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1、寓乐,采用多种形式,使生乐,愿,想

2、师深挖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习,的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接受的课堂气氛中习!

4、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习音乐的兴趣!适当把握好这个“度”!

3、中国传统习心得

中国传统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

20xx年8月份,带着一颗要真诚修身的心,走进了传统化推广协会,似乎要在这里寻求安慰似的,尤其是在育孩子的这条路上,失败的一塌糊涂,四十多年了,始终要找一个突破口,洗涤自己的心灵。从生活到工作,始终不是自己满意的状态,怎样改变现状,让自己可以活得轻松、活得幸福。万千世界中,万千种生活,哪一种适合哪类人,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定数。

埋头读《大》、《中庸》、《孝经》、《论语》初步有了了解,儒家思想是何等的让人敬佩,每一句话,反求诸己的泪目,切肤之痛的反观生活点滴,感叹、再感叹!完美人格的雏形孔子早已定论,现在的我们只是摒弃被污浊的心灵,以修身为本的理念重活一次,直至终老,不留遗憾。

信仰——真正了解了其内涵,标杆——真正了解了其风向。内心笃定外表祥和,也许是修身最高境界,精致、干练衣着得体、妆容干净,活出女人不一样的生活。多读书,气自华,修炼成淡淡的女人,用优美的诗词赞美身边一切美好。做好妈妈、好妻子是我努力的方向,女性要柔美,要肯就下,似水一样缓流,遇刚则绕。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习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间了。一个人处事必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习了《弟子规》就是把圣人悔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到传统化,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传统化的敬仰,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以致用。

4、最新音乐师工作划方案精选

生情况,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这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工作做好,制定如下工作划:

一、目标:

传统的育观念,经常把课程视为知识、科。以知识为中心、知识标准化、知识统一化痕迹明显,这些观念支配着课程构建、与实施。在新的一轮基础育课程*中,课 程目标由单向方式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

育部新近颁布的《基础育*纲要》指出: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成为习和形 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对生的全面发展给以新的阐述和定位。

因此新的高中音乐课程 中课程目标是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三个维度来进行表述的, 体现了 以人为本理念。强调生是课程的核心,同也突出了课程的整合。

1、 以审美育*,培养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 突出艺术科特点,寓思想品德音乐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 在九年义务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 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要求:

传统的育观过分强调人的智力因素在习和成长过程中作用,而忽略了个人情感、态 度及价值观在人的成长经历中的地位。 新的课程观将情感、意志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 理解, 是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

情感, 不仅仅体现为习兴趣、 习爱好和习热情, 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音乐育的本质是审美,决定了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放在首位。 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

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

1、 调动生的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2、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具与具,最大限度地强化生的听觉审美感 受。

3、 课堂欣赏与课外欣赏活动(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师推荐的音乐作品录音 等)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欣赏对课外欣赏活动的指导作用。

三、措施: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中把 过程与方法 作为三维目标之一,体现的就是其育价值。传统的过程经常是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十分不利生的可持续发展。对音乐科来说,过程与方法更是重要,因为音乐育是审美育、是情感育,必须是在长 期的、反复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完成的,具有育的潜效应。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中把 过程与方法 细化为四个具体目标:体验、比较、 探究、合作。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指出: 音乐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 比较是音乐的一种特殊方式。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 通过比较音 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背景,培养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探究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习方式。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 引 导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 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习方法, 以发展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合作是指在小队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习。《普 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 在实践过程中,引导生以音乐为媒体,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面向全体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1、 强化治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

2、 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 加强改,注重方法,努力提高质量

4、 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四、内容:

任何课程都必然有知识和技能体系, 音乐科也是如此, 过去往往过分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习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方法枯燥、单一,和实践分离,使老师得累,得烦。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观认为:音乐知识不仅仅体现为乐理知识、还包括音乐基本表 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知识。

音乐技能不是仅仅体现在视唱、练耳、 识谱等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把乐谱的习与运用或唱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音乐实践中进行。因此,知识与技能的习是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完成。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 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 及其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使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 发展变化。

4、 通过欣赏音乐,使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系。内容 要求。

5、欣赏内容是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 性、经典性原则。

6、 欣赏曲目的选择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 民间音乐作品, 以弘扬祖国的优秀音乐化, 加强爱国主义育。

7、注重习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生的音乐视野。

五、课程安排:

第一单元 会聆听 ( 1课)

第二单元 团结拼搏、阔步向前(校歌) (1课)

第三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 4课)

第四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 2课)

第五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传统 现代) (2课)

第六单元 亚洲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 ( 2课)

第七单元 欧洲民间音乐--(欧洲 拉丁美州) (2课)

第八单元 *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 1课)

第九单元 划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1课)

第十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3课)

第十一单元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2课)

第十二单元 一个人的

流派---德彪西 (1课)

第十三单元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题 (1课)

第十四单元 经典流行音乐 (1课)

第十五单元 人情致 (2课)

第十六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 (2课)

第十七单元 人民音乐家 (2课)

第十八单元 新中国的歌 (4课)

第十九单元 走向新世纪 (1课)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李时珍》的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35065.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大学生的市场营实践报告
  2. 我最好的朋友爸爸作文600字
  3. 关于读书的诗句大全
  4.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
  5. 腊八暖心祝福语
  6. 名家关于春天的诗歌大全
  7. 经过时间检验的真情情感散文
  8. 教师校本研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9. 有关春节的祝福语短信
  10.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心得体会
  11. 《全神贯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 201年高考励志祝福语
  13. 露珠项链 童话故事
  14. 关于开展暑期主题征文比赛活动的启事
  15. 各行业面试自我评价推荐
  16. 古诗《游子吟》语言教案与反思
  17. 柳永是什么派诗人
  18. 小年夜问候祝福语大全
  19. 偷影子的人的读后感范文
  20. 201春节搞笑祝福语15字之内
  21. 游荡、沉沦美文
  22. 希腊神话故事《阿伽门农试探希腊人》
  23. 张先《一丛花令》原文及译文赏析
  24. 教师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范文
  25. 有关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
  26. 三字经里的故事大全
  27. 小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28. 文天祥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29. 立志奋进读书名言
  30. 高中关于介绍春节为话题的写事作文1500字
  31. 包藏祸心成语造句
  32. 美人鱼与王子的故事
  33. 201年元旦快乐祝福语精选
  34. 现代诗歌《飘雪》
  35. 2016万圣节留言祝福语
  36. 2016年圣诞节欢乐祝福语精选
  37. 《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
  38.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39. 关于《西门豹》教学反思范文
  40. 歌颂护士妈妈的诗歌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1 16:34:34
本页面最近被 43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辽宁,TA在页面停留了 138 分钟。
← 返回首页